2020年中考化学复习《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测试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构成的奥秘》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小张同学的午餐是:炸鸡腿、鸡蛋、面包、矿泉水。

从营养学角度,还需要补充的食物是()
A.米饭B.青菜C.瘦肉D.油炸排骨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C.原子中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 B.加碘食盐 C.食醋 D.二氧化硫
4.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
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
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
C.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
D.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分子间间隔变大
5.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B.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的实验说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
C.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6.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健康常识,下列做法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是()A.食用加碘食盐 B.长期饮用硬水补钙
C.健康人应多吸纯氧 D.用亚硝酸钠保持肉质鲜美
7.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
C.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8.如图所示,一个透明的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红棕色溴蒸气。

将活塞从A处压缩到B 处,使其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个溴分子的大小变为原来的一半
B.溴分子大小没有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C.溴分子的数量没有发生改变,观察到颜色变浅
D.溴分子的数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观察到颜色变深
9.下列事实中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
A.25m3石油气可装入0.024m3的钢瓶中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易干
C.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通电时水分子变为氧分子、氢分子
10.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11.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B.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12.一定条件下,水在密闭容器里的冷却过程中,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②、③表示水在不同时刻的存在状态,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间的间隔: ②>③B.水分子的运动速率:②>①
C.状态③的水分子静止不动D.①→②→③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13.以下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不可以再分的最小粒子
C.氯化钠是由离子构成的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14.下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属于单质的是
( )
A. B.C. D.
二、填空题
15.写出下列元素的元素符号:
①铜:_____
②金:_____
③铁:_____
④钙:_____
16.A x- 与B y+两种离子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A原子核内有a个质子,则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用a.x.y表示)
17.今年,鸡西市淡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污水处理的战役已经打响,作为城市小主人的同学们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___(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这样得到的水仍然是硬水,它会给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判断得到的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_____.日常生活中可采用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1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图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很多科学家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做出了重大贡献,请写出其中一位科学家的名字:______。

(2)学习化学后,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事物。

根据图2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回答问题。

①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②图C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选填①或②或③)。

(3)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符号是______。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______价,该元素和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______(填化学式)。

(4)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Cl
B O、S
C F、C1
D Cl、Ar
19.19.如图中,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
(1)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_(写字母编号)
(2)A和B两种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C所表示的粒子是_________(填“原子”或“离子”)。

(4)由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可知B图所表示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笫_______周期。

三、推断题
20.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单质能供给呼吸,C是一种无色溶液,在C中加入黑色粉末D能迅速反应生成无色气体B.A元素组成的单质在B中能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和耀眼的白光,则:
(1)A元素的名称是______;(2)B单质的化学式是_____;
(3)C是_______溶液;(4)D在反应中起了______作用.
21.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一种原子核内无中子;B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金属元素;只含有C元素的物质在只含有D元素的物质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符号: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

四、实验题
22.(9分)下列是初中化学的两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目的是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
(2)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①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①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到溶液
② 从上述烧杯①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到溶液
③ 另取一个烧杯②(如图),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①②两个小烧杯。

过了几分钟,观察到
综合②③实验说明分子
反思:为什么两个烧杯不同时变色呢?
查阅资料:不同的分子在相同的条件下运动速率不同。

由此可根据现象推断分子运动速率快(填氨或酚酞)。

23.“比较出真知”,比较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小刘同学利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得出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论。

下面是他设计的实验:在第一步中他所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得出的结论是_____。

在进行第二步实验时,他还应用到的一种仪器名称是_____,他在滤纸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滴加的物质是_____,棉花上滴加的物质是_____,放置一段时间后,他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由此说明了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五、计算题
24.在某种细菌作用下,氨气(NH3)和氧气可处理含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

计算下列问题:
(1)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CH3OH中氧气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5.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m kg,一个A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若A原子核内有x个中子,则A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写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B 6.A 7.A 8.B 9.A 10.D 11.A 12.D 13.C 14.B 15.Cu Au Fe Ca
16.a+x+y
17.过滤吸附用硬水洗衣服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肥皂水加热煮沸
18.门捷列夫 AC ③失 Al3+ +3 Al2S3 BC
19. B C 最外层电子数得到非金属离子三
20.铝 O2过氧化氢(H2O2)催化
21.HFeSO
22.(1)略瓶内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后水倒吸入集气瓶中,液面大约上升1/5.确保集气瓶中的氧气被消耗完全。

②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①不变色②变红③ ②烧杯中溶液变红在做无规则运动氨23.A烧杯无明显现象,B烧杯溶液变为红色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浓氨水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胶头滴管酚酞试液浓氨水滤纸条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24.(1)17 (2)50%
25.12n
m
12n
-x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