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RNA的结构与功能
2.5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1.核酸的变性
2.核酸的复性
3.核酸的分子杂交
2.6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1.核酸的分离与提纯
2.核酸的超速离心
3.核酸的凝胶电泳
本章思考题
见教材48页。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6.DNA的精细结构简单介绍2分钟
2.5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20-25分钟
方法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学生共同回忆黑板书写2分钟
2.染色质的类型简单介绍幻灯片3分钟
3.染色体的组装详细讲授+共同回顾多媒体图片10分钟
4.D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简单介绍多媒体图片5分钟
2.6RNA的结构与功能15~20分钟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1.教学安排
本章大部分内容,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DNA结构等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中学过,这里以复习的形式回顾一下;DNA的变性、复性和杂交等内容为初次接触,需要详细讲解;染色体部分也需要详细讲解,为下学期的《遗传学》课程打好基础。
时间:2-3学时
3.网络
备注
教案(课时备课)
第1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掌握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高级结构和精细结构。
重点
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DNA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等。难点是DNA精细结构的理解。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2.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板书+多媒体图象5分钟
3.基因与多肽链的关系板书+多媒体图象5分钟
3.2基因命名简介简单介绍7分钟
3.3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15分钟
(1)方式:详细讲解
(2)方法:讲授+画图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象
(4)时间:15分钟
3.4基因与基因组的大小与C值矛盾15分钟
1.基因的大小讲授+多媒体5分钟
2
2
2
2
2
2
2
2
备注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2-4
章节
第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掌握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高级结构和精细结构;掌握DNA变性、复性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重点
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DNA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掌握DNA的变性、复性特点及相关概念,掌握基因组中DNA序列的种类等。难点是DNA的复性动力学方程。
5.《分子细胞遗传学》,解生勇,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教学目的和要求
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原理,掌握一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掌握分子生物学常用的实验技术并能独立完成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分子生物学教案
授课时间教案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号
总学时:54
讲课:36学时
实验:18学时
实习:学时
学分数
3
课型
必修课()选修课()
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教师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分子生物学教程》,李亚华编著,科学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3.质粒基因组简单介绍+多媒体5分钟
4.线粒体基因组简单介绍+多媒体5分钟
3.7真核生物DNA序列组织讲授+例子+多媒体10分钟
3.8基因家族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3.9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自学
作业布置
教材69页1-18题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曹果清2008-3-13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2-4
章节
第3章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并掌握基因的概念、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基因组概念、不同生物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组成;
(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知识,其它生物基因组研究概况等。
重点
难点
本章内容是本课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后续章节的铺垫,所有内容均很重要,也都容易理解。
2.教学进程
2.1细胞的遗传物质-核酸
1.细菌转化实验
2.噬菌体的侵染(噬菌体侵染实验)
3.感染性的RNA(病毒重建实验)
2.2核酸的化学组成与共价结构
1.DNA和RNA的化学组成
2.DNA的结构
2.3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
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2.染色质的类型
3.染色体的组装
4.D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方法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1.tRNA的高级结构简单讲授多媒体图片5分钟
2.rRNA的高级结构简单讲授多媒体图片5分钟
3.mRNA的结构简单讲授多媒体图片3分钟
2.7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1.核酸的变性
(1)内容:定义,方法,现象,Tm值及影响Tm值大小的因素。
(2)方法:讲授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片+例子(PCR扩增,SSCP技术等)
主要学出版社,1996
2.《Molecular Biology》(影印版),P.C.Turner, A.G.McLennan et al.,科学出版社,2001
3.《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1.教学安排
本章内容在本门课程中属于重点部分,且在其它课程中也很少有相关介绍,所有内容均需详细讲解。
时间:2-3学时
2.教学进程
3.1基因的概念
1.基因的概念
2.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
3.基因与多肽链的关系
3.2基因命名简介(简单介绍)
3.3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方法时间分配
2.1细胞的遗传物质-核酸
1.细菌转化实验板书+多媒体10分钟
2.噬菌体的侵染(噬菌体侵染实验)板书+多媒体8分钟
3.感染性的RNA(病毒重建实验)板书+多媒体10分钟
2.2核酸的化学组成与共价结构板书+多媒体35
1.DNA和RNA的化学组成
3.4基因与基因组的大小与C值矛盾
1.基因的大小
2.基因组的大小
3.C值和值矛盾
3.5重叠基因
1.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
2.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
3.6基因组
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基因组
2.真核生物基因组
3.质粒基因组
4.线粒体基因组
3.7真核生物DNA序列组织
3.8基因家族
3.9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
本章思考题
(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知识,其它生物基因组研究概况等。
重点
难点
本章内容是本课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后续章节的铺垫,所有内容均很重要,也都容易理解。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方法时间分配
3.1基因的概念13分钟
1.基因的概念多媒体+口头解释3分钟
教学进程分子生物学教案授课章节绪论dna结构与功能基因与基因组结构dna复制真核生物dna的复制dna的损伤及修复基因突变dna的重组与转座rna的转录转录后的加工遗传密码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分子生物学教案?教案章节备课学时
教学重点:
1.DNA的结构和序列类型。
2.基因与基因组。
3.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4.DNA的重组技术。
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6.分子生物学技术。
难点:
1.DNA重组与转座。
2.基因表达的调控。
教学进程
第1次课
第2次课
第3次课第4次课第5次课第6次课第7次课第8次课第9次课第10次课第11次课第12次课第13次课第14次课第15次课第16次课第17次课第18次课
4.了解核酸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为将来的实验课和其它研究奠定基础。
重点
难点
重点:(1)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2)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难点:(1)三链DNA和四链DNA结构;(2)DNA的复性动力学。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方法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2.DNA的结构
2.3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30
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2.染色质的类型
3.染色体的组装
4.D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2.4 RNA的结构与功能15
作业布置
教材48页1-9题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4)时间分配:12分钟
2.核酸的复性
(1)内容:定义,复性的条件,影响复性速度的因素,复性动力学曲线,复性程度的检测,标准的复性反应体系等。
(2)方法:讲授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片+例子(PCR扩增等)
(4)时间分配:15分钟
3.核酸的分子杂交
(1)内容:定义,Southern印迹法,Northern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杂交技术的应用。
2.基因组的大小讲授+多媒体5分钟
3.C值和值矛盾讲授+多媒体+例子5分钟
3.5重叠基因10分钟
1.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2.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3.6基因组35分钟
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基因组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2.真核生物基因组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2)方法:讲授(简单介绍)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片+例子(RFLP,DNA指纹技术等)
(4)时间分配:10分钟
2.8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1.核酸的分离与提纯
2.核酸的超速离心
3.核酸的凝胶电泳
本小节内容与实验一、三有关,拟在实验课上讲解。布置为课后自读材料。
作业布置
教材48页7-24题
主要
参考资料
2.4 DNA分子的高级结构25~30分钟
1.单链核酸形成的二级结构讲授多媒体图片+黑板画图3分钟
2.反向重复序列与二级结构讲授多媒体图片+黑板画图5分钟
3.三股螺旋的DNA讲授多媒体图片8分钟
4.DNA的四链结构与端粒讲授+课外内容穿插多媒体图片5分钟
5.DNA的超螺旋结构讲授+例子多媒体图片+例子(麻花制作)5分钟
3.网络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4
章节
第四章DNA的重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DNA重组的类型、分子机理和应用。要求掌握Holliday模型、不对称链转移模型,双链断裂模型;位点专一性重组的机理、过程和调控;了解并掌握转座子的概念、类型、转座机理及应用等。
重点
难点
重点:同源重组的分子机理;位点专一性重组的分子机理;转座子的类型和转座机理。
1.概念
2.特点
3.λ噬菌体的整合与切除
4.λ噬菌体整合的分子机制
5.位点专一性重组调节基因表达
第三节转座重组(1.5~2学时)
1.转座子类型
2.转座子结构特征
3.转座子的转座机制和模式
4.转座子的特征和遗传学效应
5.真核生物转座子
教学方法:本章内容抽象,其他课程上从未涉及,难以理解,因此尽量用图形辅助理解.
见教材69页。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3.网络
备注
教案(课时备课)
第1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3章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并掌握基因的概念、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基因组概念、不同生物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组成;
授课章节
绪论
DNA结构与功能
基因与基因组结构
DNA复制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DNA的损伤及修复
基因突变
DNA的重组与转座
RNA的转录
转录后的加工
遗传密码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
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
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
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
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2
3.网络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教案(课时备课)
第2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1.DNA的高级结构;
2.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
3.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4.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掌握DNA的高级结构;
2.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类型及其组装形式
3.了解并掌握核酸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过程中的特性。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3.《分子生物学》,卢向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网络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涉及的内容太多,没有按时完成讲授任务,有点着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以后授课时应调整讲授内容,争取做到内容不重复,讲课有重点,课堂效果好,课后有影响。
难点:同源重组的DNA双链断裂模式;λ噬菌体整合的分子机制;转座机理等。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第一节同源重组(1.5~2学时)
1.概念
2.特点
3.分子机制
Holliday模型
不对称链转移模型
双链断裂模型
4.细菌DNA的重组
5.重组修复
第二节位点专一性重组(0.5~1学时)
2.5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1.核酸的变性
2.核酸的复性
3.核酸的分子杂交
2.6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1.核酸的分离与提纯
2.核酸的超速离心
3.核酸的凝胶电泳
本章思考题
见教材48页。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6.DNA的精细结构简单介绍2分钟
2.5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20-25分钟
方法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和学生共同回忆黑板书写2分钟
2.染色质的类型简单介绍幻灯片3分钟
3.染色体的组装详细讲授+共同回顾多媒体图片10分钟
4.D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简单介绍多媒体图片5分钟
2.6RNA的结构与功能15~20分钟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1.教学安排
本章大部分内容,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DNA结构等在《动物生物化学》课程中学过,这里以复习的形式回顾一下;DNA的变性、复性和杂交等内容为初次接触,需要详细讲解;染色体部分也需要详细讲解,为下学期的《遗传学》课程打好基础。
时间:2-3学时
3.网络
备注
教案(课时备课)
第1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结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掌握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高级结构和精细结构。
重点
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DNA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等。难点是DNA精细结构的理解。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2.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板书+多媒体图象5分钟
3.基因与多肽链的关系板书+多媒体图象5分钟
3.2基因命名简介简单介绍7分钟
3.3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15分钟
(1)方式:详细讲解
(2)方法:讲授+画图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象
(4)时间:15分钟
3.4基因与基因组的大小与C值矛盾15分钟
1.基因的大小讲授+多媒体5分钟
2
2
2
2
2
2
2
2
备注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2-4
章节
第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的
和要求
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掌握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高级结构和精细结构;掌握DNA变性、复性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重点
难点
本章重点是掌握DNA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掌握DNA的变性、复性特点及相关概念,掌握基因组中DNA序列的种类等。难点是DNA的复性动力学方程。
5.《分子细胞遗传学》,解生勇,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教学目的和要求
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原理,掌握一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及应用,掌握分子生物学常用的实验技术并能独立完成操作。
教学重点、难点
分子生物学教案
授课时间教案编写时间
课程名称
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
课程编号
总学时:54
讲课:36学时
实验:18学时
实习:学时
学分数
3
课型
必修课()选修课()
理论课()实验课()
任课教师
职称
副教授
授课对象
基本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教材:《分子生物学教程》,李亚华编著,科学出版社(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
3.质粒基因组简单介绍+多媒体5分钟
4.线粒体基因组简单介绍+多媒体5分钟
3.7真核生物DNA序列组织讲授+例子+多媒体10分钟
3.8基因家族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3.9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自学
作业布置
教材69页1-18题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曹果清2008-3-13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2-4
章节
第3章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并掌握基因的概念、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基因组概念、不同生物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组成;
(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知识,其它生物基因组研究概况等。
重点
难点
本章内容是本课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后续章节的铺垫,所有内容均很重要,也都容易理解。
2.教学进程
2.1细胞的遗传物质-核酸
1.细菌转化实验
2.噬菌体的侵染(噬菌体侵染实验)
3.感染性的RNA(病毒重建实验)
2.2核酸的化学组成与共价结构
1.DNA和RNA的化学组成
2.DNA的结构
2.3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
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2.染色质的类型
3.染色体的组装
4.D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方法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1.tRNA的高级结构简单讲授多媒体图片5分钟
2.rRNA的高级结构简单讲授多媒体图片5分钟
3.mRNA的结构简单讲授多媒体图片3分钟
2.7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1.核酸的变性
(1)内容:定义,方法,现象,Tm值及影响Tm值大小的因素。
(2)方法:讲授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片+例子(PCR扩增,SSCP技术等)
主要学出版社,1996
2.《Molecular Biology》(影印版),P.C.Turner, A.G.McLennan et al.,科学出版社,2001
3.《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1.教学安排
本章内容在本门课程中属于重点部分,且在其它课程中也很少有相关介绍,所有内容均需详细讲解。
时间:2-3学时
2.教学进程
3.1基因的概念
1.基因的概念
2.基因与DNA分子的关系
3.基因与多肽链的关系
3.2基因命名简介(简单介绍)
3.3真核生物的断裂基因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方法时间分配
2.1细胞的遗传物质-核酸
1.细菌转化实验板书+多媒体10分钟
2.噬菌体的侵染(噬菌体侵染实验)板书+多媒体8分钟
3.感染性的RNA(病毒重建实验)板书+多媒体10分钟
2.2核酸的化学组成与共价结构板书+多媒体35
1.DNA和RNA的化学组成
3.4基因与基因组的大小与C值矛盾
1.基因的大小
2.基因组的大小
3.C值和值矛盾
3.5重叠基因
1.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
2.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
3.6基因组
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基因组
2.真核生物基因组
3.质粒基因组
4.线粒体基因组
3.7真核生物DNA序列组织
3.8基因家族
3.9人类基因组研究进展
本章思考题
(3)了解人类基因组计划相关知识,其它生物基因组研究概况等。
重点
难点
本章内容是本课程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后续章节的铺垫,所有内容均很重要,也都容易理解。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方法时间分配
3.1基因的概念13分钟
1.基因的概念多媒体+口头解释3分钟
教学进程分子生物学教案授课章节绪论dna结构与功能基因与基因组结构dna复制真核生物dna的复制dna的损伤及修复基因突变dna的重组与转座rna的转录转录后的加工遗传密码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蛋白质合成的调节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分子生物学教案?教案章节备课学时
教学重点:
1.DNA的结构和序列类型。
2.基因与基因组。
3.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4.DNA的重组技术。
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6.分子生物学技术。
难点:
1.DNA重组与转座。
2.基因表达的调控。
教学进程
第1次课
第2次课
第3次课第4次课第5次课第6次课第7次课第8次课第9次课第10次课第11次课第12次课第13次课第14次课第15次课第16次课第17次课第18次课
4.了解核酸研究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为将来的实验课和其它研究奠定基础。
重点
难点
重点:(1)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2)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难点:(1)三链DNA和四链DNA结构;(2)DNA的复性动力学。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方法辅助手段时间分配
2.DNA的结构
2.3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30
1.染色体的化学组成
2.染色质的类型
3.染色体的组装
4.DNA与蛋白质复合物的结构
2.4 RNA的结构与功能15
作业布置
教材48页1-9题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4)时间分配:12分钟
2.核酸的复性
(1)内容:定义,复性的条件,影响复性速度的因素,复性动力学曲线,复性程度的检测,标准的复性反应体系等。
(2)方法:讲授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片+例子(PCR扩增等)
(4)时间分配:15分钟
3.核酸的分子杂交
(1)内容:定义,Southern印迹法,Northern印迹法,Western印迹法,杂交技术的应用。
2.基因组的大小讲授+多媒体5分钟
3.C值和值矛盾讲授+多媒体+例子5分钟
3.5重叠基因10分钟
1.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2.真核生物的重叠基因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3.6基因组35分钟
1.原核生物的染色体基因组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2.真核生物基因组讲授+例子+多媒体5分钟
(2)方法:讲授(简单介绍)
(3)辅助手段:多媒体图片+例子(RFLP,DNA指纹技术等)
(4)时间分配:10分钟
2.8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1.核酸的分离与提纯
2.核酸的超速离心
3.核酸的凝胶电泳
本小节内容与实验一、三有关,拟在实验课上讲解。布置为课后自读材料。
作业布置
教材48页7-24题
主要
参考资料
2.4 DNA分子的高级结构25~30分钟
1.单链核酸形成的二级结构讲授多媒体图片+黑板画图3分钟
2.反向重复序列与二级结构讲授多媒体图片+黑板画图5分钟
3.三股螺旋的DNA讲授多媒体图片8分钟
4.DNA的四链结构与端粒讲授+课外内容穿插多媒体图片5分钟
5.DNA的超螺旋结构讲授+例子多媒体图片+例子(麻花制作)5分钟
3.网络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教案(章节备课)
学时:4
章节
第四章DNA的重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DNA重组的类型、分子机理和应用。要求掌握Holliday模型、不对称链转移模型,双链断裂模型;位点专一性重组的机理、过程和调控;了解并掌握转座子的概念、类型、转座机理及应用等。
重点
难点
重点:同源重组的分子机理;位点专一性重组的分子机理;转座子的类型和转座机理。
1.概念
2.特点
3.λ噬菌体的整合与切除
4.λ噬菌体整合的分子机制
5.位点专一性重组调节基因表达
第三节转座重组(1.5~2学时)
1.转座子类型
2.转座子结构特征
3.转座子的转座机制和模式
4.转座子的特征和遗传学效应
5.真核生物转座子
教学方法:本章内容抽象,其他课程上从未涉及,难以理解,因此尽量用图形辅助理解.
见教材69页。
主要
参考资料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3.网络
备注
教案(课时备课)
第1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第3章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了解并掌握基因的概念、真核生物基因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基因组概念、不同生物基因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组序列组成;
授课章节
绪论
DNA结构与功能
基因与基因组结构
DNA复制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DNA的损伤及修复
基因突变
DNA的重组与转座
RNA的转录
转录后的加工
遗传密码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
病毒分子生物学简介
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
分子生物学技术简介
学时
2
2
2
2
2
2
2
2
2
2
3.网络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教案(课时备课)
第2次课2学时
课目、课题
1.DNA的高级结构;
2.真核生物的染色体及其组装;
3.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4.研究核酸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的
和要求
1.掌握DNA的高级结构;
2.了解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化学组成、类型及其组装形式
3.了解并掌握核酸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过程中的特性。
1.《分子遗传学》,孙乃恩,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分子遗传学》,张玉静,科学出版社,2000
3.《分子生物学》,卢向阳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网络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
涉及的内容太多,没有按时完成讲授任务,有点着急,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以后授课时应调整讲授内容,争取做到内容不重复,讲课有重点,课堂效果好,课后有影响。
难点:同源重组的DNA双链断裂模式;λ噬菌体整合的分子机制;转座机理等。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第一节同源重组(1.5~2学时)
1.概念
2.特点
3.分子机制
Holliday模型
不对称链转移模型
双链断裂模型
4.细菌DNA的重组
5.重组修复
第二节位点专一性重组(0.5~1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