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通过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的效果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肱骨近端骨折通过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的效果对
比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通过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的效果。
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传统钢板治疗,观察组运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
结果在手术时长上,观察组(56.1±21.4)min显著少于对照组(74.6±31.5)min,P<0.05;在手术出血量上,观察组(187.6±35.7)mL显著少于对照组(271.9±38.2)mL,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98.8±24.7)d显著少于对照组(121.3±32.2)d,P<0.05;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肱骨近端骨折通过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升恢复效果,患者接受度更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by locking plates and plates of traditional therapeutic effect. Methods Research the hospital during March 2014 to December 2015 randomly selected 80 cases of humeral proximal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ing traditional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proximal humerus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 in the treatment of.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reatment effect difference. Result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urgery at the time of surgery,observation group (56.1 ±21.4)min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6±31.5)min,P<0.05;in the amount of bleeding,observation group (18.76±35.7)mL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271.9±38.2)mL,P < 0.05 in 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the observation group(98.8±24.7)d,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121.3±32.2)d,P<0.05 in the treatment of excellent and good rat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7.5%,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group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incidence,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5%,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20%,group,P < 0.05. Conclusion The proximal humerus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 by locking plate can enhance recovery effect.
[Key words] Fractures of the proximal humerus;Locking plate;Traditional plate;Treatment
肱骨近端骨折属于临床骨科常见性骨折损伤,其发生率在所有骨折情况中约为4%~5%,一般以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居多。
该骨折损伤由于其骨密度薄弱,因此在常规固定治疗后容易产生关节僵硬、肩关节受限与肱骨头坏死等情况。
在传统钢板治疗方法上,容易产生术后螺钉松脱,进而导致内固定效果不佳,影响后期康复效果[1]。
随着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的应用,人们逐步开始发现该方式
的优越性。
该文研究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别采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分析加压锁定钢板的实际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随机抽取的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为23~78,平均年龄为(51.4±4.9)岁;Neer分型中,Ⅱ型者11例,Ⅲ型者21例,Ⅳ型者8例;其中闭合性骨折者28例,开放性骨折者12例;观察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为24~76岁,平均年龄为(52.6±2.7)岁;Neer分型中,Ⅱ型者12例,Ⅲ型者17例,Ⅳ型者11例;其中闭合性骨折者31例,开放性骨折者9例;两组患者在基本的年龄、性别、损伤情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运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或者全麻处理,患者取仰卧位,将患侧肩部进行适度垫高。
在三角肌胸大肌的间隙中开手术切口入路,操作中注意做好头静脉的保护处理,在骨折断端是做好断端软组织的清理,通过牵引撬拨的方式达到骨折复位,以结节间沟作为整复对位的参考标志。
而后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尺度的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将其置入到肱骨外侧处,钢板具体位置在肱骨结节间沟外的0.5 cm处,同时处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的0.5 cm位置。
通过克氏针对钢板近端做暂时的稳固,在钢板远端运用皮质骨螺钉做加压拧入,保证钢板与骨面保持相对贴合状态,同时需要对骨折端做加压处理。
将3~5枚自攻锁定螺钉通过钢板近端做有效拧入,而远端同样操作使用3~4枚。
如果属于骨质疏松以及骨缺损者,进行髂骨植骨,而后将术野做全面清理,置入引流胶片,而后做逐层缝合。
术后首日将引流胶片拔除,对患肢进行三角巾悬吊,时长为14~21 d。
术后第3天依据患处疼痛情况可以进行部分的功能活动训练。
对照组运用传统解剖钢板治疗,麻醉、体位与手术入路等情况与观察组一致。
在术野深入到骨折端后将断端软组织做有效清理,而后通过牵引撬拨的方式达到骨折复位,依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尺度的解剖钢板,将钢板置入到肱骨外侧,钢板具体位置在肱骨结节间沟外的0.5 cm处,同时处于肱骨大结节顶点下方的0.5 cm位置。
通过克氏针促使钢板稳固,在钢板近端与远端分别运用皮质骨螺钉拧入,如果存在较大移位骨块,可以运用克氏针稳固。
如果属于骨质疏松以及骨缺损者,进行髂骨植骨,而后将术野做全面清理,置入引流胶片,而后做逐层缝合。
术后首日将引流胶片拔除,对患肢进行三角巾悬吊,时长为21~42 d。
术后第14天依据患处疼痛情况可以进行部分的功能活动训练。
1.3 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治疗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优良率主要通过Neer评分进行,总评分在90分以上者为
优,80~90区间者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内者为差[2]。
1.4 统计方法
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数据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运用χ2检验,同时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情况
如表1所示,在手术时长、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情况
见表2,在治疗优良率上,观察组为87.5%,对照组为6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5%,对照组为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该研究中,观察组运用加压锁定钢板可以将治疗优良率提升到87.5%,与张明等人[3]所研究的80%左右范围有较高的相似温和性,说明该技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效果确切,适用性较广。
在并发症上,观察组并发症为5%,与李德欣等人[4]所研究的10%左右的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稍显减少,其原因与治疗期间的护理与患者治疗依从性可能有一定关系。
要发挥手术治疗效果,围术期的护理与患者健康教育工作也同样重要,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的发挥。
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与骨折愈合时间上,该研究结果与杜杰[5]等人研究结果方向一致,但是该研究更显得稍微的更良好效果,与手术技术纯熟度、手术医护人员配合等有密切关系,手术纯熟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自身带来的创伤性。
也从另一方面说明,相同的技术在不同人员团队的配合运用下会产生一定差异性。
在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治疗中,其具有多方面特点:首先,该钢板完全依照肱骨近端的具体解剖结构形状而设计,不需要进行预弯,因此不会导致骨面受到来自钢板的压力,该钢板联合螺钉的锁定内固定支架状态,会在接骨板与骨骼间保留一定空隙,进而有效缩减软组织剥离,尽可能的保存了骨膜与骨的血运状态,缩减了肱骨坏死情况的发生。
其次,该钢板运用标准松质骨螺钉,通过动力
加压固定或者运用锁定螺钉可以保持较为稳定的成角固定状态。
即便患者处于粉碎性骨折与骨质疏松情况,其螺钉都具备较强的毛合理与抗拉力作用,有效的强化支持固定肱骨头的作用。
但是传统的解剖钢板由于更多的依靠螺钉对骨的抓持力,其效果较差,进而导致螺钉松动、骨折移位等情况。
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的使用中,需要依照锁定钢板的使用特点。
首先,采用长钢板与少螺钉的操作模式。
如果肱骨头运用了相对多的螺钉做固定,肱骨干应该使用较少螺钉。
螺钉使用数量与钢板孔数之间的比例值应该为0.4~0.5,防止因为局部应力较为集中而引发钢板断裂。
其次,采用间接复位技术,不可以强力要求骨折解剖复位,避免过多骨膜剥离,钢板不可以与骨面紧密贴合,要保证肱骨血运尽可能的正常。
其三,规范运用钉孔导向器,确保钉道方位精准。
其四,螺钉拧入中保持适度力量,避免螺钉锁死或者钢板螺纹出现滑丝情况[6-8]。
总体而言,通过该研究发现,肱骨近端骨折通过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提升恢复效果,患者接受度更高,适用于临床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 欧春培,利春叶,杨钦泰,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回顾性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3):121-122.
[2] 李道文,朱炳奇,方俊峰,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28-29.
[3] 张明,杨光,韩晓锐,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刊,2015(10):84-86,87.
[4] 李德欣.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外医疗,2013,32(20):69-70.
[5] 杜杰,廖彦生,袁春晓,等.比较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3):132-133.
[6] 田祖斌.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4(14):239-241.
[7] 刘润璟,刘晓帆,胡健辉,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医药前沿,2013(36):195-196.
[8] 孙跃先,尹威,于晶,等.肱骨近端加压锁定钢板与传统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