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育理念,适应课改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更新教育理念,适应课改要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我校的高效教学模式“问题教学法”,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转教为启,变教为导,学生变学为思,变学为悟,教室变成了学室,讲堂变成了学堂。
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源头活水。
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极为有益,而且运用“问题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数学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问题教学法提出的问题,是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讨论,大胆交流。
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
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的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运用问题教学法,会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中要注意两点:其一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反映教材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层次性。
例如:《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一节中,在设计问题时可设计两个,一个为:椭圆上颠倒两定点的距离和与绳长的大小?一个为:你能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越大,椭圆越扁?越小,椭圆越圆吗?这两个问题都可以反映教材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而且第一个简单,结合实际,第二个有深度,先易后难,可以使学生逐步对第二个产生兴趣。
其二课堂例题的选择要有典型性,针对考点选不同类型的题,即选题也要有层次性。
这样才能引
发学生探索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还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都学有所获,确保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实现了高效学习,都达到了“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
这样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学生独立探究后,教师把学生按座位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遗留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相互交流,发表见解,使同学们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的治学作风,而且培养了他们之间的协作能力。
其次,由于问题教学法要求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又锻炼,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总之,问题教学法是让学生围绕问题主动学习探究构建新知识,它以问题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为核心。
问题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和主线,也是教学的终点和延伸。
以问促思,以思生疑,以疑促学,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交流学习,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发展。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促进者。
而学生由知识的被动建构者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在内驱力的作用下变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
3.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史学习的大课堂。
问题教学法把大量
课堂中的真实生活引进小课堂,通过展现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做出反映,为他们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却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的实际问题的机会,从而缩短了理论和实际间的距离.
问题教学法遵循”以生为生,还学于生”的新课程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要起导向作用。
教师不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预设问题,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解决问题。
在问题教学法中,所举事例子和提出的问题要从学生生活中寻找,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例如在说明椭圆的离心率越大,椭圆越扁,越小,椭圆越圆时,教师可以找两个等长的鸡蛋,先让学生讨论鸡蛋圆扁的影响因素,再引导学生焦点与中心的位置,进而很容易地探究出:椭圆的离心率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在椭圆的长轴长不变的前提下,两焦点离开中心的程度。
通过对现实问题的讨论解决,缩短了理论和实际的距离,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让学生对学生产生兴趣,也帮助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将来成功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4.自我探究,自我纠错,自我提高
当学生根据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自我读书,自学和应用训练讨论完成后,教师要在批改调研的基础上挑选学生回答或展示问题,这是问题教学法的最关键环节,不仅能展示学生对问题知识独到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法,还能展示学生规范的解题过程,也能展示
学生学习中的困惑疑难。
先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点评,教师再画龙点睛进行精要点拨。
教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针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问,做出准确答复;三是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思路方法,技巧规律。
指出存在的误区及注意事项,解决问题的对策,老师的语言要简练,直奔问题,点深点透。
四是总结反思,老师精讲之后要让学生纠错,并写纠错感悟,即出错原因,及教训总结,归纳方法,技巧规律,注意事项,从而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纠错中提高。
总之,问题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同时又注入了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内涵,完全符合新教改的理念,必将把新课程的实施推向深入并取得扎实的进展,因此,我们在数学课教学中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