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 .把纸撕成碎片
B .把铁丝烧红
C .上图中烛焰上方被加热的空气
D .氧气瓶里的氧气用去一部分 2.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A .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入冰箱冻成冰
B .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 .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 .“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 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 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当10u cm =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22u cm =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 处移动到30cm 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4.在硬纸板上穿一个小洞,小聪通过小洞向外看,当他的眼睛向小洞逐渐靠近时,他看到外面景物的范围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5.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
A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B .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C .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
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
6.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手影一平面镜成像B.摄影一光的反射
C.投影一凸透镜成像D.倒影一光的折射
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
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
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
8.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水的质量有关
9.下列实例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即将上钩的鱼儿被岸上走动的人吓跑
B.课堂上,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
C.古代土兵晚上枕着箭筒睡觉,这样能及早发现敌情
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发现水面荡起了波纹
10.对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声呐---利用次声波测绘海底地形
B.B超----利用红外线获得人体内部信息
C.验钞器----紫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D.雷达---靠次声波来实现监测空中的飞机
二、填空题
11.我们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_____比木头大;冬天里,北方户外自来水管会出现破裂是因为水管里的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在暗室里,将一个小平面镜放在一张较大的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镜面照射,从侧面看去,镜面和白纸更亮的是_____,白纸表面发生的是_____反射。
13.如图是款人验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将所拍照片与系统预先录入的人验照片通行比对,若要拍摄镜头前1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m:当人脸远离镜头时,所拍照片上的人脸将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14.去年冬天雾霾天气较为严重,为消减雾霾,气象部门择机实施了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导致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空气时,又吸收热量而________ 成雨滴,落到地面。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5.汽车在南京长江隧道中行驶,有以下安全提示信息,请在横线
上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标志的含义。
(1)限高4.5_______;
(2)限速80_______;
(3)隧道中禁鸣标志,禁鸣是在_______处减弱噪声。
16.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cm。
三、计算题
17.酒店的泳池面积约700m2,装满水时平均水深约12m。
(已知:ρ水=1.0×103kg/m3)
(1)装满一池水,水的质量约是多少?
(2)人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可看作相等,老王的质量75kg,当他跳入装满水的泳池中潜游时,泳池排出水的体积(可粗略看作是老王的体积)约是多少?
18.武汉马拉松赛简称“汉马”,横跨“一城两江三镇四桥五湖”,被称为拥有“最美赛道”的马拉松赛事。
如图为选手们通过建成通车60周年的武汉长江大桥时的情景。
半程马拉松距离21km,排名第一的选手用时70min。
(1)这名选手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车,全长1670米。
以平均速度计算,这名选手通过长江大桥用了多长时间?
(3)设马拉松队伍通过大桥时长度不变,队伍匀速前进的速度为4m/s,整个队伍通过大桥共用时
500s,马拉松队伍有多长?
四、实验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
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_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所成的像与原来的相比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了。
(3)当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后,若一只苍蝇停在透镜的中央,则光屏上所成的像是_______(选填“完整”或“不完整”)的。
(4)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
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承接到像。
(5)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20.如下图,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演示中:
(1)当入射角为___________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重合
(2)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验证“在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正确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课后,某同学利用同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测出反射角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明显不符合光的反射定律.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_____________,也能方便地测量_______________
21.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A”、“B”
或“C”),示数为_____℃.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态”或“液态”),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_____(选填“块”或“慢”);图象中DE段是_____过程。
(4)所示的图象中可反映此物质凝固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是_____。
A. B.
C. D.
22.小明学习了声现象后,进行了一些探究:
(1)如图所示,小明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铃声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___。
(2)小明用塑料袋把一只正在响铃的小闹钟密封好放进水中后,仍可以听到铃声,说明_____;小明用两个棉球塞住耳朵,此时几乎听不到铃声,这一举措属于_______(选填减弱噪声的方法)。
23.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的平均速度:
(1)实验中,应该用_________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保持_________(选填“很大”或“很小”)的坡度.
24.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
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入20g、5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cm3。
(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kg/m3.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B
5.C
6.C
7.B
8.B
9.D
10.C
二、填空题
11.密度变大
12.白纸漫
13.5 变小
14.升华凝华熔化
15.m km/h 声源
16.1mm 1.82
三、计算题
17.(1)8.4×106kg(2)7.5×10-2m3
18.(1)5m/s;(2)334s;(3)330m
四、实验题
19.倒立等大右变小完整不能不能远视
20.0° 多次实验,防止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让光束沿着FO的方向射向O点,观察反射光线是否沿着OE方向射出测的反射角不是实际的反射角,而是反射角的余角光路反射角和入射角
21.B 38 晶体吸收固液共存 50 慢沸腾 C
22.响度真空不能传声液体可以传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3.刻度尺很小
24.0刻度线处右 25 10 2.5×103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