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八下科学第2章基础测试卷好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班级姓名学号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l—35.5 K—39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气体中,占空气体积分数21%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C+ O2点燃CO2 B.2Al + 2NaOH 2 NaAlO2 +3H2↑C.HCl+NaOH NaCl + H2O D.2H2O2 MnO2 2 H2O + O2↑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2OC.KMnO4D. Ba(OH)24.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6.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由....缓慢氧化引起的是()A.钢铁生锈 B.食物腐烂 C.冰雪消融 D.白磷自燃7.同学们喜欢的薯片属于易碎食品,因此在包装袋内需先充满某种气体,一方面可以防止挤压碎,另一方卖可以减慢它的腐烂速度,从经济、性质方面考虑最好用()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空气8.右下图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试管口应该先放一团棉花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C.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D.实验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9.对于化学方程式C+ O2点燃CO2表示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B.该反应中,反应物是碳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条件是点燃C.每1份质量的碳和1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1份质量的二氧化碳D.每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化合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10.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W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质量可能是()11.规范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

【精品】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精品】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科学第二章复习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A、充入灯管B、灭火C、制造炸药D、冷冻麻醉2、小华用凉开水养金鱼,不久鱼儿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元素B、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原子C、凉开水几乎不含氧分子D、凉开水几乎不含水分子3、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上烧,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A、水能够灭火B、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C、火焰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D、水善于将热迅速向外散发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B、缓慢氧化一定会引起自燃C、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上车或登机D、煤矿矿井必须通风良好,严禁烟火5、“安全生产,人命关天”。

国家对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贮存、运输、使用有严格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液化石油气B、二氧化碳C、汽油D、面粉6、下列现象可用氧气的物理性质解释的是[]A.白磷在40℃时即可燃烧,烈日下白磷不经点燃就可燃烧B.红色的铜经加热表面生成黑色的氧化铜C.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最好用排水法而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燃烧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时即可放出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分解反应C.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发生了化学反应8、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已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A.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底部B.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C.向集气瓶中倒入少量石灰水D.在集气瓶口闻气味9、下列各项中,组成人的呼吸系统的是……()A. 鼻、咽、喉B.呼吸道和肺C.气管和肺D.气管、支气管和肺10、下列不属于平静呼气动作的是……………()A. 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舒张C.膈肌收缩D.肋骨下降,胸腔容积变小11、植物的呼吸作用进行的时间是……()A. 白天B.晚上C.在光的情况下D.昼夜12、光合作用的产物是…………………………()A. 氧气和淀粉B.氧气和蛋白质C.氧气和脂肪D.氧气和各种有机物13、在太阳光照射下,绿色植物()A、直接将太阳能贮存在植物体内B、只进行光合作用,贮存能量C、既有能量的贮存又有能量的释放D、温度上升的很高,从而使贮存的能量大大增加14、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的结果。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测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几种二氧化碳的用途中,既利用了CO2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A.人工降雨B.植物的光合作用C.制尿素、化肥D.灭火器灭火2.某气体易溶于水,比空气密度小,在实验室里用两种固体药品混合加热制取这种气体。

若用这种气体与氧气相比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收集该气体的方法与氧气相同B.该气体的性质与氧气不同C.可采用与制氧气相同的实验装置来制取该气体D.加热时要使试管受热均匀,再将火焰集中在药品处加热。

3.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

现取3.2克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CO2和3.6克H2O,则该有机物中(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A.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C.一定含有C、O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D.只含有C、H两种元素。

4.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B.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盛有三种气体的集气瓶中C.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D.向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5. 200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正式加入了WTO,并赢得了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

为向世界展现一个新形象,某学校同学提出于下列环保建议: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料的燃烧,②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④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⑤分类回收垃圾。

其中你认为可以采纳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6.实验室制CO2一般有5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

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7.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A.在实验室用一支漏底的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和一团细铜丝,可组装制取CO2的发生装置B.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杂质C.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来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练习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练习

浙教版初中科学八(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测验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l O~16 K~39 Cl~35.5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2、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冰水混合物C、氧气D、高锰酸钾3、空气中体积分数占78%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4、下列物质中,可用于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A、铁钉B、木炭C、白磷D、硫粉5、下列物质燃烧需要在集气瓶内预先加入少量的细纱或水的是( )A、木炭B、铁丝C、硫D、红磷6、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A、质量减少B、质量增加C、化学性质改变D、化学性质不变7、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

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下列不需要的是()A、碳原子B、氢原子C、氮原子D、氧原子8、根据已配平的化学方程式A+3O2 2CO2+2H2O可推测A的化学式是()A、CH4B、C2H4C、C3H6D、C3H89、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C+O2点燃CO2B、2KClO3加热2KCl+3O2↑C、Zn+ H2SO4 = ZnSO4+H2↑D、HCl + NaOH=NaCl+H2O10、下列四种变化中,其中一种与其它三者有本质的区别,它应该是()A、铁生锈B、水汽化C、煤燃烧D、呼吸作用11、下列生理过程不存在化学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煤气中毒12、动物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占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水蒸气13、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呼吸作用()A、完全停止B、同时进行C、部分停止D、无法进行14、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来自于()A、根从土壤中摄取B、叶从空气中吸收C、光合作用合成D、以上都是15、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常用是()A、碳和氧气B、石灰石和盐酸C、大理石和稀硫酸D、碳酸钠和盐酸16、原本栩栩如生的雕像变得模糊不清,有的表面还出现了斑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酸雨。

八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附答案

八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附答案

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⑤能加快反应速度⑥若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忘了添加二氧化锰,则会使氧气
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第二份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第三份加入少量玻璃细粉,第四份不加其他物质.使它们受热完全分解,反应迅速且放出氧气的
D.第四份
H两种元素。

,但对动植物的生命
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
在实验室用一支漏底的试管,一个小烧杯,一个带导管的橡皮塞和一团细铜丝,
℃的地方,那么红墨水柱的移动方向是
D.爆炸
;(2)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会不断放出热量,柴草、秸杆等如果堆放不合理,空气不流通,时间长了会引起
柴点燃后,等木柴快燃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
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

请你按照以上四步,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

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氨气的密度为0.77l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叶上部有淀粉产生,下部无淀粉产生a
b
33、(1)C (2)B 34、(1)氧气质量为1.6克(2)8%。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综合卷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综合卷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综合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1,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从实验得出空气是由..( )A二氧化碳和氧气组成B氮气和氧气组成C氮气和氨气组成D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组成2,下列情况,一般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燃烧生成烟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C石油工业排放的废气D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3,下列对氧气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可燃性B能支持燃烧C较易溶于水D密度比空气小4.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错误的是()A燃烧时有发光放热现象B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燃烧一定是氧化反应D温度低于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不可能燃烧5.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B硫磺在空气中燃烧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D甲烷在空气中燃烧6.在H2 +Cl2=2HCL反应中,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A物质的质量总和B元素的种类C各种原子的数目D各元素的化合价7.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B用燃着的酒精灯的火焰点燃另一个酒精灯C倾倒液体时,试剂瓶上的标签向着手心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体气瓶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8.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逐渐兴起,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A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B在郊游时,应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C注意卫生,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D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搜集起来,以便能继续使用9.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提高污水处理能力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燃煤C关闭所有的化工厂D降低机动车的尾气污染10.如图所示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很多种有害物质,除尼古丁、焦油、二氧化碳外,还含有一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的气体,该气体是()A.N2B. O2 C CO2 D.NO11.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 C3H5N3O9 + 5O2=12A+12 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B在有易燃物、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C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D燃烧、自燃、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13下列有关植物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在叶绿体内进行,而呼吸作用在所有活细胞中进行B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C呼吸作用所释放的能量,正是光合作用所贮存的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既矛盾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14下列是三种气体的密度和溶解度(均为标准状况下测得)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实验室收集SO2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C排水集气法D即可用向上排空气法又可用排水集气法15.当你在复印社中复印资料时,经常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就是臭氧O3的气味,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可以化为臭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基础练习题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基础练习题

第2章空气与生命一.空气和氧气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饮料瓶放在空气中外壁变湿,说明空气中含有()A、氮气B、氧气C、水蒸气D、二氧化碳3.城市的夜晚,各色各样的霓虹灯格外迷人,制造这些霓虹灯利用了()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氢气4.第29届奥运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开幕,届时可能会用到大型遥空飞艇作为宣传工具以渲染活动气氛。

为了飞艇在空中飞行安全而有效,填充飞艇的气体应是一种稀有气体。

下列气体中属于稀有气体的是()A、氢气B、氮气C、氧气D、氦气5.如图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B、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都含有N2C、地球和火星的大气中CO2的体积分数相同D、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完全相同6.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

此白烟可能是()A、氮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7.下列关于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A、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氧气不易溶于水C、氧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物理变化D、氧气能液化成无色液体8.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蜡烛能在氧气中燃烧C、氧气不易溶于水D、氧气在-218℃时变成淡蓝色固体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A、红磷B、硫粉C、铁丝D、木炭10.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并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1.把下列化学反应与对应的实验现象用线段连接起来红磷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微弱淡蓝色火焰硫黄在空气中燃烧 耀眼的强光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浓厚白烟12.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可以燃烧B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C 、氧气绝对不溶于水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气体13.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他气体,可以使用的可燃物是 ( )A 、木炭B 、红磷C 、铁丝D 、蜡烛14.为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里的氧气,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最好选( )A 、木碳B 、红磷C 、铁丝D 、石蜡15.从防止空气污染考虑,下列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 ( )16.我们已经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右图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示意图。

华师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华师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华师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华师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则折射角可能为()A。

30° B。

40° C。

50° D。

60°2.通过透镜的光路图正确的是()3.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使入射角增大5°,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增大() A。

30° B。

20° C。

10° D。

5°4.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如图是利用大规模阵列抛物镜面收集太阳能的工作原理图。

下列关于太阳光传播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在定日镜面上发生反射B。

在定日镜面上发生折射C。

经过定日镜后沿直线传播 D。

经过定日镜后传播速度不变5.人站在竖直放置的穿衣镜前4 m处,若人向镜移动1 m,则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及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A。

变大,6 m B。

变大,5 m C。

不变,6 m D。

不变,8m6.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 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

缩小的实像 B。

放大的实像 C。

缩小的虚像 D。

放大的虚像7.周末阳光明媚,___和妈妈一同来到___湖边散步,看到湖中___摇曳,鱼儿戏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看到的___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B。

看到的___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

看到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

看到的鱼儿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8.舞蹈教室内有一面非常大的平面镜,一位同学先后站在镜前甲、乙、丙、丁四个位置,如图所示。

关于他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

在甲处所成的像是最小的像 B。

在乙处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

在丙处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D。

在___的像离镜子最近9.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10.在雨后的夜晚走路时,为防止脚踩到水汪塘而溅污衣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

八年级(下)科学第二章测试卷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C-12 N-14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 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2、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的科学家是 ( )A 汤姆森B 卢瑟福C 波尔D 牛顿3、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 、MNB 、CAC 、mgD 、Zn4、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原子,还能表示这种单质的化学式的是( )A.NB.COC.C uD.Cl5、下面有关分子的正确说法是(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②分子是由一种原子构成的;③分子是由不同的原子构成的;④分子构成了所有物质;⑤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

A .①②⑤B .③④C .①②④D .①⑤6、臭氧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10~50Km 的高空,形成臭氧层。

臭氧层吸收了太阳光中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臭氧的化学式为O 3,它属于( )A 、非金属单质B 、金属单质C 、化合物D 、混合物7、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为x g ,另一种元素R的原子质量为 y g.则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y gB 、y x 12gC 、x yD 、xy 12 A B C D8、金秋十月,人们站在桂花旁能闻到怡人的桂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分子裂为原子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之间有间隔9、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种新元素,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72,其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

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 )A、433B、161C、272D、11110、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元素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分子11、经实验测定某物中只含一种元素,则该物质().A、一定是一种单质B、不可能是混合物C、不可能是化合物D、一定是纯净物12、甲醛(化学式CH2O)是室内装潢时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甲醛是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的C、甲醛分子由碳原子、氢气分子和氧原子构成D、甲醛由一个碳元素、二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13、下列各化合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显十7价的是----------()A、NaClB、NaClO3C、NaC10D、KClO414、对Mg和Mg2+认识不正确的是()MgA化合价不同Mg、+2是同一种元素和BMg、+2Mg与MgC多两个电子Mg、+2多两个质子比DMgMg、+2比15、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这里的“钙”是指()A. 钙单质B. 钙元素C. 钙原子D. 钙离子16、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氖气N2B、氧化铁FeOC、硫化钠Na2SD、硫酸SO417、人类的牙齿由一层称为碱式磷酸钙的坚硬物质保护着,它的化学式中除了钙离子外,还有两个个氢氧根离子和三个硫酸根离子,则其化学式为()A、Ca(OH)2(SO4)3 B、Ca2(OH)2(SO4)3C、Ca3(OH)2(SO4)3D、Ca4(OH)2(SO4) 318、氢元素和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19、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B C D20、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铁矿石磨成粉末B、碘受热升华C、加热水有水蒸气生成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21、在H2、H2O、H2SO4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A.氢元素 B.氢原子 C.氢分子 D.氢气22、下列是计算Ca(OH)2相对分子质量的式子,其中正确的是()A. 40 + 16 + 1 = 57B. 40 +(16 + 1)× 2 = 74C. 40 × 16 + 1 = 640D. 40 × 2 × 16 × 1 = 128023、核内有n个质子,核外有(n-3)个电子的微粒是()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24、NO2的正确读法是 ( )A、一氧化二氮B、二氧化氮C、二氧化一氮D、氧化氮25、某种硫的氧化物,其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氧化物中硫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A .2∶3 B. 3∶2 C. 1∶3 D. 3∶1二、填空题(1-7题每空1分,8-9每空2分,共38分)1.用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构成物质的粒子连起来:原子铜硫酸铜离子干冰金刚石分子氧气2、下列符号的“2”各表示什么意义(1)H2O(2)2CO ;(3)O2-。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A卷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A卷

D C B A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测试A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空气中作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的是( )A .水蒸气B .氧气C .氮气D .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A .硫粉B .木炭C .镁带D .细铁丝3.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相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B .氧气不易溶于水C .氧气能液化成无色液体D .氧气物态变化的过程是一个物理变化的过程4.下列有关氧气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B .硫在氧气中能燃烧C .氧气不易溶于水D .氧气在-218℃时变成雪花状的蓝色固体5.鉴定一瓶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A .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B .观察气体的颜色C .闻集气瓶中气体的气味D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6.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 .水结成冰B .煤炭燃烧C .火药爆炸D .铁锅生锈7.将一块白磷装入烧杯中,在下列情况下能燃烧的是( )8.化学反应前后必定发生改变的是( )A .分子种类B .元素种类C .原子数目D .物质质量总和9.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 .NH 3 + HCl ===== NH 4ClB .CaO + H 2O ===== Ca(OH)2C .2H 2O ===== 2H 2 + O 2D .4P + 5O 2 ====== 2P 2O 510.在A + B === C + D 的反应中,7克A 和8克B 恰好反应生成9克D ,那么同时生成C的质量是()A.6克B.7克C.8克D.9克11.化学方程式2H2O ===== 2H2+ O2中的等号表示()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参加反应的水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分子数之和C.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和D.以上说法都不对12.下列叙述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遇冷凝固成冰块,变化前后质量不变B.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后体积少于100毫升C.在90克水中含有10克氢气和80克氧气D.10克硫粉和10克氧气燃烧生成20克二氧化硫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A2 + 3B2 ==== 2C中,C的化学式用A、B表示是()A.AB2B.AB3C.A2B3D.A3B214.光合作用进行的具体场所是()A.绿色叶片B.叶肉细胞C.叶绿体D.叶绿素15.我们知道生物的呼吸作用一旦停止,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止,那么生命终止的根本原因是()A.得不到生活必需的有机物B.得不到呼吸作用必需的氧气C.得不到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D.不能及时得排除体内的二氧化碳16.地球上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A.植物体内的有机物B.动物体内的有机物C.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D.被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能17.所谓地球“温室效应”是指()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的温度升高B.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含量增大,阻碍了热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C.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18.把某些绿色水草放养在金鱼缸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增添美感B.给金鱼提供食物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D.给金鱼嬉戏19..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剧增,为减少大气污染,减缓此现象,应提倡使用的能源是()A.优质煤、天然气B.汽油、酒精C.煤气、沼气D.核电、水电、氢能源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和干冰是两种具有相同化学式的物质B.二氧化碳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并不重要C.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D.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很稳定,加热时也不易分解21.草垛或麦秆堆长期放不透气,有可能发生()A.爆炸B.蒸发C.溶解D.自燃22.化学变化中,硫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硫。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4-7节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4-7节测试题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4-7节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为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改善北京的生态环境,该市加大了城市绿化步伐。

绿色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所吸收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B.氧气C.氮气D.氢气2.影响空气质量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A.CO2、O2、N2B.SO2、NO2、COC.CH4、CO2、SO2D.CO2、N2、CO3.所谓地球的“温室效应”是指()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温度升高B.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含量增大,阻碍了热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C.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生长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上。

4. 如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

在AB期间,肋间外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是()A.肋间外肌舒张.膈肌收缩B.二者都收缩C.助间外肌收缩.膈肌舒张D.二者都舒张5.下列关于人体内气体交换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B.在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中,发生动、静脉血的转变C。

氧气的扩散过程:肺泡→血液→组织液D.经过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后,组织细胞内氧气的浓度升高6.如图所示装置,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注: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的影响)()A.A处上升、B处下降 B. A、B两处都下降C.A处下降,B处上升 D. A、B两处都不变7.“非典”时期,各大酒店和商场等公共场所,大多用臭氧机消毒杀菌,而大气平流层中的臭氧对地球上的生物具有保护作用,是因为它能()A.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B.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C.增强紫外线的杀菌能力 D.透过更多的紫外线8..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所示),在阳光下照射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了()A。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达标检测试卷(含答案)

第2章达标检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 —16Na—23S —3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图不属于模型的是()2.科学研究证明,头发的成分能反映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健康人的每克头发中约含有铁130 mg、锌167~172 mg、铝5 mg、硼7 mg。

这里的“铁、锌、铝、硼”是指() A.单质B.分子C.元素D.化合物3.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CC.N2D.H2O4.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

下列关于物质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由氢分子、氧分子构成B.金属铜由铜原子构成C.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5.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元素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6.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 n+,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m=n B.m=n+xC.m=n-x D.m=x-n7.下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8.用“”“”“”分别表示质子、中子和电子,关于下图所示四种原子结构模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甲、丁互为同位素原子B .乙、丁为同一种元素C .乙、丙为不同种元素D .甲、丙互为同位素原子9.钛(Ti)和钛合金被誉为“未来的金属材料”。

由+4价的钛元素和-2价的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A .Ti 2O 4B .Ti 2O 2C .TiO 2D .Ti 2O10.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 ~E 代表五种不同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C >B A >DC .A 、B 、C 在同一周期D .若D 是铝元素,则E 是磷元素11.下列化合物中,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A .KClO 3 B .CaCl 2 C .HClOD .HClO 412.下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学年八下科学第2章基础测试卷
(满分120分)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属于模型的是()
A.时间:t B.压强:p C.质量:m D.水分子:
2.以下物质构成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C.金属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D.铅笔芯内的石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3.以下有关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有分子构成的B.分子只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
C.分子、原子体积都很小,所以它们没有质量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比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要大
4.以下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是最小的微粒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C.质子带负电荷,核外电子带正电荷
D.原子不是最小的微粒,它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5.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相等,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
B.人类已知的元素有110多种
C.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含量最高金属元素的是氧元素
D.元素在人体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其中含量最高元素的是氧元素
6.以下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A.硫B.氩元素C.碳D.铝
7.有关元素、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分子、原子等微粒即讲种类也讲个数
B.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C.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变成别的分子,而原子没有变成别的原子
D.物理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8.以下有关单质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

例如氧气、金属铁等
B.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例如二氧化碳、水等
C.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臭氧也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氧气和臭氧混在一起也属于单质
D.自来水属于化合物
9.有3种不同的原子,A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B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C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是同一种元素B.A和B的核电荷数不同
C.B和C核外电子数相等D.B和C互为同位素原子
10.下列符号中,只能表示微观意义而不能表示宏观意义的是()
A.H2B.2CO2 C.SO2 D.Cu
二、简答题(11-16题,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86分)
11.有一种氢原子,它的1个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个,中子数为0个,则它的核外电子数为个,核电荷数为个。

12.科学上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

13.下图表示的是氧的A、B、C 3种原子的原子核
(1)B氧原子的原子核中有个质子。

(2)通过图的分析,你得出有关质子数和中子数的结论是:
(3)ABC3种氧原子互为原子
14.根据二氧化碳的模型,其中
小可同学得出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写R,错误的在括号内写W。

(1)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
(2)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
(3)二氧化碳是由大量的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

()
(4)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
(5)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
(6)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7)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
(8)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
(9)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
(10)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
16.写出以下符号表示的意义
O表示(1)(2)。

O2表示(1)(2)
(3)(4)
(5)
S表示(2分)2S表示
17.用符号表示下列名称(每空2分,共30分)
1个碳原子3个氮原子2个氮分子
a个氧分子氧化钙氧化铝
水氧气金属铜
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
硫酸根离子碳酸钠碳酸
18.写出以下符号中2的含义表示(共10分)
2H H2
2H+ Mg2+
Mg+2
19.请确定下列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共10分)
SO2Na2SO3 Na2SO4 H2S S
(备用:SO2Na2SO3 Na2SO4 H2S S)
三、计算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20.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千克,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4×10-27千克。

求:
(1)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多少?
(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3)一个氢分子的质量为多大?
解:(1)
(2)
(3)
答:(1)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
(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3)一个氢分子的质量为
21.查表知道:C、S、O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2、16。

求((每小题2分,共8分))(1)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2)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
(3)CO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88克CO2中碳元素的质量
解:(1)
(2)
(3)
(4)
答: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