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膨大期膜下滴灌量对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实膨大期膜下滴灌量对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的影响
李文学;张坤;郝燕
【摘要】在日光温室栽培条件下,观察了果实膨大期不同膜下滴灌量对日光温室红地球葡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量下,果实膨大期的土壤含水率一直处于净消耗状态,需多次灌水满足葡萄生长需要.当灌溉量小于240 m3/hm2时,营养生长
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生殖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果粒小于对照,影响果实膨大.在当地灌水周期下合理的灌溉量应为300 m3/hm2.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2(000)012
【总页数】3页(P36-38)
【关键词】果实膨大期;滴灌量;红地球葡萄;生长;日光温室
【作者】李文学;张坤;郝燕
【作者单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林果花卉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4.1
甘肃省民勤县处于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水资源短缺是民勤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也是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根本原因。

民勤县近几年调整一些耗水量大、效益低的作物的种植规模,大力发展耗水较少、效益高的设施葡萄栽培。

果实膨大期是葡萄全年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只有水分适宜,
才能促进果实正常膨大[1]。

2012年5—8月我们在当地灌溉制度的基础上,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葡萄果实膨大期生长的影响,以期为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指示葡萄品种为红地球,5年生,东西行向定植,株行距0.8 m×2.0 m。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民勤县石羊河林场大滩分场葡萄基地简易日光温室进行。

试验区属大陆性沙漠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降水量110mm,蒸发量高达2 644 mm;土壤为沙性土,容重1.52~1.58 g/m3,pH 6.50~7.50,有机质含量低。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共设4个处理。

处理A每次灌水量为180m3/hm2;
处理B每次灌水量为240 m3/hm2;处理C每次灌水量为300m3/hm2,处理D 每次灌水量为360m3/hm2;以当地漫灌(每次灌水量为450 m3/hm2)为对照(CK)。

各处理灌溉周期一致,5月9日开始灌水,以后每隔18d灌1次,共3次。

不同处理间除灌水量不同外其它管理措施一致。

灌水之前在滴管带下取土样,灌水后10 d再取1次,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

6月14日上午10:00,用光合作用分析仪(Li-6400,Li-cor Inc.,Lincoln,USA)测定健康结果蔓顶端数第8片功能叶的光合日变化,测定项目为叶片净光
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以及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等参数,重复3次。

6月8日、6月27日、7月18日分别用游标卡尺及直尺测量结果蔓第5节间长度、粗度,果穗长度、粗度,果穗最长及
最宽处的穗轴长度,果粒的纵径、横径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灌溉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果实膨大期不同灌水量下的土壤含水率变化如图1。

各处理0~20 cm表层土壤含水率变幅较大,到5月18日,处理C、处理D土壤含水率为15.27%、15.69%,与CK无明显差异,而处理A、处理B明显低于CK;6月8日,不同处理土壤含
水率均小幅度上升,然后迅速下降,到6月23日,处理C、处理D土壤含水率为13.48%、13.49%,明显高于CK,而处理A、处理B仍低于CK。

从20~60 cm土层水分变化可以看出,5月9日至6月23日,虽然有补充灌溉,但土壤中水分依然处于净消耗状态。

6月23日,处理D土壤含水率为13.64%,
较CK高7.1%;处理C与CK基本一致,而处理A、B略低于CK,但差异不明显。

从60~120cm土层水分变化可以看出,处理A、处理B土壤含水率降至10%以下,说明灌溉量偏少,深层土壤水分得不到补充,一直处于消耗状态;处理C为10.53%,较CK低9.02%,而处理D比CK高9.55%。

图1 不同灌溉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2.2 不同灌溉量对葡萄果实生长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同灌溉量下葡萄节间长度与节间粗度变化不同,处理A生长量
显著小于处理D和CK;但到7月18日,不同处理间无明显差异,说明不同灌溉量均能满足其营养生长。

6月8日、7月18日2次测定,处理A、处理B果穗长度显著小于CK,处理C与CK差异不显著,处理D显著大于CK。

果穗宽度除处
理A外,其余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

6月8日测定,处理间果粒纵径差异不大,而在6月27日处理C、处理D明显高于CK;到7月18日,其差异不明显,但
均高于处理A、处理B。

果粒横径6月8日测定处理间无差异,6月27日处理C、处理D显著大于其余处理,处理C与CK差异不显著,处理A、处理B、CK之间差异不显著。

7月18日,处理B、处理C、处理D、CK间无显著差异,处理C、
处理D、CK显著大于处理A。

说明在土壤水分充足时果实膨大的补偿性生长快。

从穗轴长度的变化可以看出,6月8日的测定结果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到6月27日,处理D最长,显著大于其余处理和CK;处理A、处理B穗轴长度较短,到7月18日,仍以处理A、处理B较短,显著小于其余处理和CK,处理C、处理D、CK之间无显著差异。

表1 不同灌溉量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2.3 不同灌溉量对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
不同灌溉量对葡萄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见表2,处理D净光合速率最高,而处理B、处理C与CK无显著差异,处理A的测定值显著低于其余处理和CK。

气孔导度处理C、处理D、CK之间无显著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处理A、处理B。

蒸腾速率B、处理C、处理D、CK之间无显著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处理A。

处理A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其余处理和CK,而其余处理间无明显差异。

表2 不同灌溉量对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处理净光合速率[μmol/(m2·s)]水
分利用效率(μmol/mmol)A 18.75 c 0.25 b 2.25 c 8.35 a B 20.14 b 0.27 b 2.70 b 7.46 b C 20.85 ab 0.31 a 3.02 a 6.90 bc D 21.36 a 0.32 a 3.15 a 6.79 bc CK 19.84 b 0.31 a 2.96 ab 6.71 bc气孔导度[mol/(m2·s)]蒸腾
速率[μmol/(m2·s)]
3 小结与讨论
1)不同膜下滴灌量下,红地球葡萄果实膨大期的土壤含水率一直处于净消耗状态,需多次灌水满足葡萄生长需要。

当灌溉量小于240 m3/hm2时,葡萄营养生长没有受到明显影响,但生殖生长明显降低,果粒小于对照,影响果实膨大。

因此在当地灌水周期下合理的灌溉量应为300 m3/hm2。

2)适度的干旱并不降低果实的产量和质量,还可能提高其产量和品质[2]。


花芽分化前期适度控水可促进花芽分化,而在幼果膨大期的遇干旱则对葡萄生长发
育影响较大,此期过度干旱会影响果实正常发育,降低产量和品质,还也会影响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

因此,葡萄限量控制灌溉必须在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度减少灌溉次数和灌溉量,才能达到节水的目的。

3)控制灌溉后,葡萄营养生长首先受到抑制。

当干旱加剧时,植株会从果实内部组织吸收水分,导致果实生长速度降低,严重时会造成落果等不可逆现象发生,但当水分得到补充后,葡萄营养生长首先恢复,并加速生长[3],这也是各处理间葡萄节间长度、粗度无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王守卿,董晓颖,李培环,等.限量控制灌溉对酿酒葡萄生长发育的影响[J].灌溉排水学报,2007,27(2):94-96.
[2]翟衡,杜金华,管雪强,等.酿酒葡萄栽培及加工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杨素铀.干旱的生理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1982(7):34-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