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挑战易错
1. 下面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蜜饯/客栈正月/正好
B.褐色/瓜葛哄骗/哄堂大笑
C.古籍/狼藉忠仆/女仆
2. 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结然不同荆棘藤蔓
B.衣衫褴褛千里迢迢
C.通宵达旦弱水而死
3. 关于下面称谓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小女”对人称别人的女儿。

B.“令尊”对对方父亲的敬称,“令堂”对对方母亲的敬称。

C.古时称父母为“高堂”,古时称妻父为“泰山”。

4. 如图是《鲁滨逊漂流记》一书中提到的一种计时工具,它就是()
A.沙漏。

B.漏刻。

C.日晷。

5. 下面对名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密西西比河畔小镇男孩汤姆和伙伴们的有趣经历,刻画了一个调皮孩子的形象,并借用儿童的心理、观察及感受反映了当时的复杂社会。

B.《骑鹅旅行记》讲述尼尔斯骑着鹅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尼尔斯在历尽艰辛之后,恢复原形,重回家中,变成了一个善良懂事的男孩子。

C.《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爱丽丝和姐姐在河边看书时睡着了,梦中她追逐一只穿着背心的狐狸而掉进了狐狸洞,来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

6. 根据如图,推测“杳”字的意思。

杳:________
7. 下面是不同译者笔下《骑鹅旅行记》中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它们的不同,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并说明理由。

①他张开翅膀朝天空飞去。

但是他没有飞行的习惯,于是又落到了地上。

﹣﹣课文《骑鹅旅行记》
②他张开两只翅膀,扑向空中。

但是他不经常飞行,结果又跌下来,落在地面上。

﹣﹣石琴娥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③一只叫莫顿的年轻公鹅最激动,他张开了又大又白的翅膀,绕着院子来回奔跑,身子不时腾空而起,看着真像要飞起来了。

但由于不经常飞行,很快跌落到地面。

﹣﹣张力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我最喜欢第________句,理由是________。

8. 照样子,写句子。

(概括一个人的日常行为,用上加点的词)
例:你曾多次从你母亲腿下抽走她挤奶时坐的小凳,你多次在你母亲提着奶桶走过时伸脚绊倒她,你多次气得她站在这里流眼泪!
________多次________,
________多次________,
________多次________。

二、拓展创新
根据名著阅读任务单,完成相关任务。

(1)应该选择阅读:________。

(2)举例:________。

悬念的作用:________。

(2)探究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一书,有人说汤姆是个好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有人说汤姆
很聪明,足智多谋,有人说汤姆是个喜欢冒险的英雄。

如果从立体的、多面的角度去
评价人物,你应怎么去评价汤姆呢?
________。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扬州清明(节选)
张岱
扬州清明日,城中男女毕出,家家展墓①,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

故轻车骏马,箫鼓画船,转折再三,不辞往复。

监门小户②,亦携肴核③纸钱,走至墓所,祭毕,
则席地饮胙④。

[注释]①展墓:扫墓。

②监门小户:一般平民人家,③肴核:肉类和果类食品。

④饮胙(zuò):扫墓之后,参与祭祀的人分食祭品,胙,古代祭祀时用的肉。

(1)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①城中男女毕出毕:________
②席地饮胙席地:________
(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

虽家有数墓,日必展之。

________
(3)张岱的这篇文章反映了明清之际扬州人扫墓的哪些习惯?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清明当日,要拜扫先人的坟墓。

B.一日可以扫多处坟墓,不辞往复。

C.祭祀先人,须备肴核纸钱。

D.祭祀完毕,祭品要留给先人享用,扫墓的人不能食用。

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安迪和外婆已经听到马蹄猛击大地发出的低沉的“隆隆”声,甚至听到野马的嘶鸣和打响鼻的声音。

①“准备好套索,安迪!”外婆喊道,“你挑一挑,你想要哪一匹?我想要一匹白色的,这样我会觉得自己像一位王妃。


安迪想要一匹黑色的,他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

②马群中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
黑马,它的眼睛和漆黑的皮毛闪闪发光。

它性情火爆,头高傲地向后昂着,因此安迪
决定就选这一匹。

③安迪深深吸了口气,用尽全力把套索抛了出去。

套索在空中旋转,但是既套不
到安迪的黑马,也套不到外婆的白马,而是“噼啪、噼啪”地打在奔马之间的草地上。

马群已经发觉它们正在被人追捕,于是一场激烈的狩猎开始了。

安迪挑选的黑马受了惊,在前面飞奔起来,其他的马跟在后面奔跑,汽车在后面
紧追着。

一匹马只有一个马力,可一辆小汽车至少有一百马力,所以他们很快就追上
了那匹黑马。

这次轮到外婆抛套索了。

她挥动套索,在她的羽饰帽子上方快速地转了几个圈,
大声喊道:“哎!”套索飞了出去,一下就套住了黑马的马头。

惊恐的黑马后腿腾跃而起,野性大发,它向后甩着头,嘶鸣着,打着响鼻,伺机逃脱。

但是这一切都无助于黑马逃脱套索,尽管它拼命挣扎,发出怒吼,外婆还是紧握
套索,把它越拉越近。

“安迪,从我的挎包里拿出一块糖来!我两只手都占着,驯服马匹没有比糖更好的东西了。


安迪在挎包里找来找去,只找到口香糖,没有找到糖块。

口香糖或是糖块对黑马似乎都一样。

它闻了闻,让外婆把口香糖塞到它的嘴里,
它惊异地转动着眼珠:这种奇怪的东西它从来没吃过!它咬着,嚼着,把两只耳朵竖起来,它的牙齿再也不能正常开合了,这令它感到非常惊奇。

它全神贯注地对付着嘴里
这块儿不熟悉的东西,把自己已被俘获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顺从地跟在汽车后
面小跑起来。

“哎!”外婆又喊起来,在帽子上方旋转套索。

这一次绳索套住了一匹白马的脖子,它的反抗远不像安迪的黑马那么强烈,只是害怕地嘶鸣着,想跟在逐渐消失在高高草
丛中的马群后面跑。

安迪也用口香糖喂了这匹白马,于是它也停止了嘶鸣,跟在汽车
后面驯服地慢跑起来。

他们向草原边界驶去。

外婆开车,安迪攥着松散地拴着黑马和白马的绳索。

﹣﹣选自[奧]米拉•洛贝《苹果树上的外婆》
(1)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这三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选一选。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①句: A ②句: C ③句: B
(2)请填一填。

①选段主要描写了安迪和________这两个人物。

②选段主要写的事件是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本文选自奥地利作家米拉•洛贝的《苹果树上的外婆》。

________
②外婆想要一匹黑马,她想让自己像一个强盗王。

________
③白马和黑马一样性情火爆,但是这两匹马都被外婆俘获了。

________
④马吃了口香糖以后,它的牙齿依然能正常开合。

________
⑤选段中的外婆是安迪在苹果树上为自己幻想出来的。

________
(4)你认为选段中的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写在下面。

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挑战易错
1.
【答案】
C
【考点】
拼音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平时所学多音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根据多音字的每个音所表示的
意义,结合词义确定读音是否相同。

【解答】
A.不同,“蜜饯”的“饯”读jiàn.“客栈”的“栈”读zhàn.“正月”的“正”读zhēng指[~月]
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正好”的“正”读zhèng指恰好。

B.不同,“褐色”的“褐”读hè.“瓜葛”的“葛”读gé指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布,块根肥大,称“葛根”,可制淀粉,亦可入药(通称“葛麻”)。

读gě指姓。

“哄骗”的“哄”读hǒng指说假话骗人。

“哄堂大笑”的“哄”读hōng指好多人同时发声。


hòng指吵闹,搅扰。

C.相同,“古籍”的“籍”读jí.“狼藉”的“藉”读jí指多践踏,凌辱。

读jiè指垫在下面的
东西。

“忠仆、女仆”的“仆”读pú指被人雇佣差遣服务的人,与“主”相对:~人。

~从。

读pū指向前跌倒:~倒。

2.
【答案】
B
【考点】
改正错别字
【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解答】
A 截然不同:完全不一样。

故“结”错误。

B 正确。

C 溺水而死:被水淹死。

故“弱”错误。

3.
【答案】
A
【考点】
词语的分类
【解析】
考查了称谓的正确理解。

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
B、C正确。

A.错误,“小女”对人称自己的女儿。

4.
C
【考点】
口语交际,情景写话
【解析】
考查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会进一步巩固学
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课外阅读要注意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技巧。

【解答】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通过记叙有一个叫鲁滨孙
的人在一次航海中遇到大风,他被大浪冲到了一个无名的没有人居住的荒岛上。

他在
这个荒岛上克服重重困难生活了二十六年,最后回到了英国的故事,表现了他不畏艰险、聪明能干、机智坚强、监危不惧。

文中提到的一种计时工具是日晷。

5.
【答案】
C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考查了名人名著作品的积累,平时多读书,熟读书,增加自己的文学修养。

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

【解答】
A、B正确。

C.错误,《爱丽丝漫游奇境》讲述了一个叫爱丽丝的小女孩,在梦中追逐一只兔子而
掉进了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直到最后与扑克牌王后、国王发生顶撞,
急得大叫一声,才大梦醒来。

这部童话以神奇的幻想,风趣的幽默,昂然的诗情,突
破了西欧传统儿童文学道德说教的刻板公式,此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走遍了全世界。

6.
【答案】
幽暗,深广。

【考点】
词语的分类
【解析】
考查了对字义的推测和理解。

根据题干示例,结合平时的学习积累,运用自己喜欢的
方法进行理解辨析即可。

【解答】
“杳”木在上,日在下,木挡住了日,表示幽暗,深广。

7.
【答案】
①,作者仅用寥寥数语就把意思表达的清楚明白
【考点】
理解句子
【解析】
考查了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句子指的是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有时又要说出句子的
深层含义。

表层意思就是指根据字面所表达的,深层意思是指句子所包含的感情,观点,议论或主旨等。

理解句子首先要读懂全文所表达的内容,了解文章的主题,再根
据上下文的意思去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内容。

①这句话用简单的两句话写出了鹅飞向天空,而后又落到地上。

②③则是把鹅飞向空中和落到地面时的状态交代的比较细致。

但我还是喜欢第①句,因为这句话用寥寥数语就能清楚明白地表达了句子的意思。

8.
【答案】
你曾,犯下错误让老师对你失望,你,任意妄为让妈妈伤心流泪,你,编造谎言让朋友对你失去信任
【考点】
仿写句子
【解析】
考查了句子的仿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解答】
例句用“……多次……,……多次……,……多次……”的排比句句式写出主人公日常行为,表现人物的淘气、调皮。

仿写句要用此句式。

二、拓展创新
【答案】
三十章到三十二章
汤姆来到墓地,看着凶杀案发生,吸引读者,汤姆是大人们眼中调皮捣蛋、不守规矩的顽童;但他十分聪明、可爱;他的勇气和胆量不是所谓的正人君子所拥有的;他对待钱财更是不屑与那些财迷形成对比
【考点】
现代文阅读
【解析】
语段出自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小说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一天他约伙伴哈克夜间去坟场玩耍,目睹伊江杀人的经过。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索亚揭发了伊江的罪恶行径。

伊江企图杀害汤姆,结果失足坠入深谷而死。

汤姆和哈克发现了伊江埋的一箱金子,两人平分,都成了富翁。

小说运用幽默手法讽刺了当时美国的社会陋俗,鞭挞了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

【解答】
考查了提炼信息的能力。

抓住关键信息“汤姆和贝琪在洞里”进行理解分析。

考查了提炼信息的能力。

选择小说中有悬念的地方填写即可。

悬念有以下作用:使情节环环相扣;使文章情节生动曲折;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突出文章主旨、人物形象;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作者设置汤姆看到凶案现场,主要是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考查了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对文章内容的了解对人物进行全面评价。

三、阅读理解
【答案】
全,都。

,以地当席,坐在地上。

即使有些人家有许多墓要拜,也一定要在当天展拜完。

D
【考点】
文言文阅读
【解析】
译文:在扬州,清明时分,城中的人们都会外出,家家户户都会去展拜先人的坟墓;
即使有些人家有许多墓要拜,也一定要在当天展拜完。

因此轻盈的马车,装饰华丽的
游船来来往往,展转行驶。

平民百姓也带着菜肴和纸钱,来到墓地。

祭拜完后,便席
地而坐,共饮祭酒,啖祭品。

【解答】
考查了对文言文中字句的理解,结合译文及课内学习完成。

考查了学生从文中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阅读语段,结合选项内容做出判断。

A、B、C正确。

D.有误,结合“祭毕,则席地饮胙”可知,祭祀完先人后,扫墓的人能食用祭品。

【答案】
A,C,B
外婆,安迪和外婆开车在草原上用套索套野马的事
√,×,×,×,√
外婆是一个很疯狂、有个性、言行大胆、想法新奇的人。

【考点】
记叙文
【解析】
这一选段出自奥地利作家米拉•洛贝的《苹果树上的外婆》。

写了安迪和外婆开车在草
原上用套索套野马的事,表现了外婆很疯狂、有个性、言行大胆、想法新奇。

【解答】
考查对文章写法的理解,①句:“准备好套索,安迪!”外婆喊道,“你挑一挑,你想要
哪一匹?我想要一匹白色的,这样我会觉得自己像一位王妃。

”运用了语言描写的方法;
②句:马群中跑在最前面的是一匹黑马,它的眼睛和漆黑的皮毛闪闪发光。

运用了外
貌描写的方法;③句:安迪深深吸了口气,用尽全力把套索抛了出去,运用了动作描
写的方法。

考查读文获取信息和概括能力,仔细读文可知:选段主要描写了安迪和外婆这两个人物。

主要写的事件是安迪和外婆开车在草原上用套索套野马的事。

考查认识和判断能力,从文章中知道:外婆想要一匹白马,她想让自己像一位王妃,
所以②错。

文中白马和黑马都被外婆俘获的,但白马不像黑马一样性情火爆,故③说法错。

马吃了口香糖以后,它的牙齿就不能正常开合。

所以④错。

其他①⑤两种说
法是对的。

考查对人物的评价,通过文中外婆套马时的动作、语言以及想出用糖来驯服马匹的办法,可以看出外婆是一个很疯狂、有个性、言行大胆、想法新奇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