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与朱元思书-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精编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与朱元思书》
班级:姓名:小组:任课教师:
导学案备课案(笔记)
《与朱元思书》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朗读和翻译能力。

2.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地情怀,把握课文地主旨。

3.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鉴赏水平。

一、新课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美,无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瑰宝,装扮着中
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客为此歌唱。

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
脍炙人口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
的富春江吧!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理解文中重点字词。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表约数。

独绝:独一无二。

绝,到了极点。

从:跟、随。

缥碧:青白色。

泠泠(línɡ):形容水声的清越。

戾:至,到达。

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经纶:筹划、治理。

横柯:横斜的树枝。

交映:互相掩映。

2.通假字
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反:同“返”,返回。

见:同“现”,显现,显露。

3.一词多义
许一百许里:表余数、约数,数词,译为:左右,上下。

遂许先帝以驱驰:答应、允许,动词。

杂然相许:赞同,动词。

猿则百叫无绝:断绝、停止,动词。

哀转久绝:消失。

以为妙绝:极。

上负势竞上:向上,动词。

横柯上蔽:在上边,名词作状语。

4.词类活用
任意东西:“东西”,名词用作动词,时而向东时而向西。

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面。

负势竞上:“竞”,动词作状语,争着。

风烟俱净:“净”,形容词作动词,消散、散净。

猛浪若奔:“奔”,动词作名词,奔跑的马。

望峰息心:“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停息;平息。

负势竞上:上,方位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向上生长”。

互相轩邈:“轩”,高。

“邈”,远。

这两个形容词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三、整体感知
1.品读文章的第一段,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

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表现在哪里?
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③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四、合作探究
1.从人的感官角度看,作者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2.从修辞角度看,课文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比拟: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③夸张、比喻: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3.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树木茂密。

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

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