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册 6.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 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3.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作为一个专题来
1.通过各种资料了解黄土高原是我国文明的摇篮以及富有特色的高原文化。
2.运用地图描述黄土高原的位置、所跨的省级行政区。
3.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并了解其成因.4.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
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
3.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水土保持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创
设情境,把学生带
入到黄土高原独特
教师:听着信天游那高亢嘹亮的歌曲,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黄土高原那片神秘而独特的区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讲授新课
一、文明的摇篮
多媒体:展示黄土高原在全国的位置图.
教师:请学生描述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
教师: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
教师:让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的范围以及所跨的省区.
教师:阅读24页第二段和图6.25,思考黄河流经黄土高原,为黄河流域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有利条件?进入新课学习。
学生:千沟万壑,支离破
碎.
学生:北方地区。
学生:黄土高原东起太行
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内
蒙古高原,南抵秦岭。
学生:所跨主要的省区有
山西省、陕西省、甘肃
省、宁夏回族自治区。
学生:黄河流经黄土高
原,黄土高原地区发展文
明的有利条件是黄土疏
松肥沃,便于耕种,曾经
林草茂盛,环境宜人.
学生:
的自然景观和浓郁
的黄土风情中,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增强民族自豪
感,培养学生热爱
祖国的情感.
设计意图:在图中
明确黄土高原的位
置范围以及所跨省
区,在培养了学生
的读图能力的同时
又为后面分析黄土
高原的水土流失奠
定基础。
ﻬ
教师:利用下面一组黄土高原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讨论黄土高原人们在吃、穿、住等方面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过渡:黄土高原共跨越了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总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
出示资料。
教师总结:根据上面的证据,多
作为居所.
学生:黄土高原为温带季
风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
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学生:形成了塬、梁、
峁、川。
学生:演示实验,观察ﻬ
播放录像:《黄土高原的水土
流失》。
教师:通过以往知识的学习,
我们知道高原的特点是边缘陡
峭、内部平坦,但黄土高原的地表
却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样子。
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水土流失)那造成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呢?
教师总结:严重的水土流失,
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
田和村庄,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
环境恶化;泥沙下泄导致河流含沙
量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防
洪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四、水土保持
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
要掌握好“度",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
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耕地面积有限,人多地少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