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 感悟孔子之“仁”主题单元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积累达标检测〞〕。
2、小组内交流展示。〔检查自学效果,取长补短,达成共识〕
3、每组代表发言,组间交流,竞争辨析。
4、教师引领,拓展升华,形成全班共识〔主要成果及待解决问题〕。
5、小组讨论:对“仁〞含义系统掌握的方法策略〔利用网络资源系统研读《论语》〕
6、用随笔形式写下个人所得。
7、教师提供网络资源支撑,布置网研作业。
信息化资源
能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网络资源
常规资源
电子版《论语》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孔子专业研究〔如“中国儒学网〞、“中国孔子〞、“孔子 2000〞、“孔子网络学院〞〕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设计及操作策略基本同专题一,此处从略,详见模块四“研究性学习案例〞。
5/6
word
专题划分
专题一:“仁〞的情境性含义。 专题二:拓展研读全本《论语》,体悟孔子仁爱情怀。
专题一
“仁〞的情境性含义。
所需课时
课上 1 课时+课下 2 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诵读《论语选读》“仁者爱人〞篇有关论“仁〞文字 29 那么,小组合作探究“仁〞的情境 性含义,并给予预分类。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积累、梳理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 3. 合作探究“仁〞的情境性含义,并给予预分类。
1、搜集有关“仁〞的成语,其出处? “仁〞字含义?
本专题问题设计
2. 选文中“仁〞的情境性含义?怎样分类概括其含义?
3、是否有些成语选文未涵盖?原因?解决办法?
2/6
word
3. 3、学习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阅读过程中注重反思,探究论著中的疑点 和难点,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切磋,共同提高。
主题单元问 题设计
1 选文中“仁〞的情境性含义。 2.拓展研读全本《论语》,统计辨析“仁〞含义;“字即文化〞,领悟原始儒家文化本 旨。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1.积极参与合作学习。 2.发言积极大胆,能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能辨析词的情境性含义。 4、有自己的感悟和反思。
方法〕
专题二
拓展研读全本《论语》,体悟孔子仁爱情怀。
所需课时
课上 1 课时+课下 4 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1、《论语》“仁〞字有多少?涉及多少那么?〔109,59〕
2、你打算从什么角度概括、分类、归纳儒家仁爱本旨?
本专题问题设计
3、“仁爱〞、“兼爱〞及“博爱〞,如何辨析?
4、你能用编剧、讲故事等形式,让大家分享一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 至矣〞的境界吗?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在上专题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拓展研读全本《论语》,系统辨析“仁〞的情境性含 义,并从道德、为政、境界等角度概括分类,归纳儒家仁爱本旨。并初步感悟“超乎象外、得其环中〞
4/6
的方法精髓。
word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 利用网络资源,统计检索《论语》“仁〞字出处及情境性含义。 2、 从道德、为政、境界等角度概括分类,归纳儒家仁爱本旨。 3、 与墨、释、耶、杨朱等的“爱〞论比较辨析,进一步领悟儒家“仁〞之真谛。至矣〞的境界。
word
某某省某某高中 2012-2013 学年高二语文 感悟孔子之“仁〞主题单 元设计
题单元标题 作者某某
感悟孔子之“仁〞 李永锋
联系地址
某某二中语文组
电子
所属单位 联系
邮政编码
某某二中 255204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二
所需时间 课上 2 课时+课下 6 课时
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 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 300-500)
《论语》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共四十卷,由孔子的弟子 及其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首创语录体,汉语文章的典 X 性也源于 此。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鲁教版高二选修课《论 语选读》的第二单元为“仁者爱人〞篇,选有《论语》中有关论“仁〞文字 29 那么,其基本 要求为在积累梳理与经典诵读的基础上探究仁的情境性含义,以求为学生的个人成长及人际
1/6
word
交往提供有益借鉴。本主题单元设计拟分 2 个专题,一为梳理诵读,体悟仁的仁的情境性含 义;二为探究拓展,统计全本《论语》仁字出处,并从道德、为政、境界等各角度自由归纳分类,, 并与墨家之“兼爱、〞佛家之“慈悲〞、耶氏之“博爱〞及杨朱之“自爱〞比较,系统掌握其基本含 义。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以讲学稿为载体,进行研究性学习。预计学习成果为:以“仁〞的研 究为切入,大体领悟儒家的基本思想及修养境界。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1.积极参与小组交流,发言积极,语言简洁具体。 的学习要素 2.会检索,会统计,会思辨,会比较,会体验。 和所使用的 3.有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 评价工具或
方法〕
6/6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投影设备
3/6
word
常规资源
鲁教版高二选修课《论语选读》的第二单元“仁者爱人〞篇
教学支撑环境 多媒体教室
其他
成语词典 网络词典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1、利用讲学稿,指导自学。〔课下搜集成语,诵读选文,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用法,课前完成“文言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梳理文言知识。 2.领悟“仁〞的情境性含义。 3.学会用统计学的方法来掌控原始儒家的本旨。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有感情的诵读,情理并茂,感受语录场景。 2. 通过合作交流探究,领悟“仁〞的情境性含义。 3.通过拓展阅读、统计分类,系统领悟儒家的基本思想及修养境界。 4. 通过论文写作、情境体验,提高体悟及思辨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养成团体合作意识。 2. 体悟仁爱精神,提升人生境界。 3.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立志做个有文化底蕴的中国人。 对应课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行标准》 1. 1、 选读古今中外文化论著,拓宽文化视野和思维空间,培养科学精神,提高文化修养。以发展的眼光和开 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能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文化专题研讨。 2. 2、 借助工具书、图书馆和互联网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论著作者情况、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论著中涉及的主要 问题,排除阅读中遇到的障碍。在整体了解论著内容的基础上,选读其中的重点章节,有侧重地进行探究学习,把握论 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