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19-2020学年洛阳市中考物理毕业升学考试一模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小竹将质量为120g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当物体静止时,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则物体(g取10 N/kg)
A.漂浮在水面上
B.悬浮在水中
C.沉在溢水杯底部
D.受到1.2 N的浮力
【答案】C
【解析】判断物体的浮沉,除通过比较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进行判断外,还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的大小进行判断.
【详解】物体的重力G=mg=0.12kg×10N/kg=1.2N;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
=1.0×103kg/m3×10N/kg×10-4m3=1N;因为G﹥F浮,所以物体在水中会下沉直至沉在溢水杯底部.
故选C.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 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
【答案】A
【解析】电路中定值电阻R1和滑动变阻器R2串联,V1测R2两端的电压,V2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R2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电压表V1示
数变大,V2示数不变,根据I
U
R
=可知,电流表A示数变小,又据P UI
=知,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故A正确,BCD错误.
3.如图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酒精灯里的酒精燃烧B.压缩气体点燃棉絮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
【答案】D
【解析】A.酒精灯里的酒精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压缩气体点燃棉絮,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水蒸气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如图所示为公交车自动爆破器,危机时刻,司机只需按下开关,自动爆破器即可自动完成破窗.自动爆破器就相当于一个电控安全锤,它是利用电磁线圈在通电的时候产生一个冲击力,带动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图中的实验与自动爆破器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B.
C.D.
【答案】C
【解析】司机按下开关,自动爆破器的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产生一个冲击力,带动一个钨钢头击打车窗玻璃边角部位,实现击碎玻璃的目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详解】A. 说明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会产生感应电流,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错误;
B. 说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异名磁极相互吸引,故B错误;
C. 当导体中通过电流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与自动爆玻器工作原理相同,故C正确;
D.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故选C.
5.小峻参加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设计了《自动火灾报警器》.报警器中有热敏电阻R和保护电阻R0,其中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导致电表示数变大而触发报警装置.如图中能实现上述功能的电路图是()
A.B.C.D.
【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有电阻R和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这样当火灾发生时,温度升高,R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R0与电流表串联,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故C正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西部物体比东部物体的重力势能大B.如图房顶的避雷针应选择绝缘性好的陶瓷,以防止被雷电击中
C.如图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是为了减慢蒸发
D.如图变色龙在树丛中应反射多种颜色的光,以便和树丛区分
【答案】C
【解析】A.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两个因素有关系,西部物体所处的位置比东部物体海拔高,但相对高度不一定高,另一个因素质量也确定不了,所以是无法确定重力势能大小的,故A错误;
B.装在房子顶部的避雷针,避雷针是导体,能将闪电的电流导入大地,以防止雷击,故B错误;
C.沙漠中缺水,叶子大了,蒸发会快,只有生物适应了环境,才能生存,仙人掌叶子退化成针刺状就可以减慢水分蒸发,适应缺水的环境,故C正确;
D.树丛是绿色的,变色龙在树丛中应反射绿色的光,以便和树丛颜色相同而保护自己,故D错误。

7.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标有“6Ω lA”,R2标有“3Ω 1.2A”,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0~15V,在a、b间接入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允许加
的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不得超过( )
A.9V 1A B.3.6V 1.8A C.9.6V lA D.3.6V 0.6A
【答案】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和R2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总电流,
电流表A2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电压表V测量电源电压;
①∵电阻R1标有“6Ω 1A”,R2标有“3Ω 1.2A”,
∴电阻R1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U1=I1R1=1A×6Ω=6V;
电阻R2两端允许的最大电压为U2=I2R2=1.2A×3Ω=3.6V;
因为两电阻并联,两支路电压相等,因为U1>U2,
因此为了保护电阻R2,电源电压U不能超过3.6V.
②此时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I1=U/R=3.6/6=0.6A
此时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其额定电流I2=1.2A,
电流表A1测量干路总电流,它的示数为I=I1+I2=0.6A+1.2A=1.8A.
8.实心正方体木块(不吸水)漂浮在水上,如图所示,此时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然后在其上表面放置一个重4N的铝块,静止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g取10N/kg,ρ水=1.0×103kg/m3)则该木块()
A.未放置铝块前,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0N
B.放置铝块后,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1×10﹣3m3
C.木块的密度是0.7×103kg/m3
D.放置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了600Pa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未放置铝块前,木块漂浮,浮力等于总重力,由阿基米德原理知道,木块受到的浮力是:F浮=G木=ρ水gV排=103 kg/m3×10N/kg×6×10-4 m3 =6N,故A错误;放置铝块后,木块仍漂浮,所以F浮′ =G木+G铝=6N+4N=10N;因为放置铝块后,木块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即木块刚好完全浸没,所以,木块排开水的体积是:V排= V木=F浮′/ρ水g=10N/1.0×103kg/m3×10N/kg=1×10-3 m3,故B正确;
由G=mg知道,木块的质量是:m木=G木/g=6N/10N/kg=0.6kg,所以,木块的密度是:ρ木
=m/V=0.6kg/1×10−3m3=0.6×103 kg/m3 ,故C错误;
由于实心正方体木块的体积为1×10-3 m 3 ,所以边长是0.1m ,底面积是0.1m×0.1m=0.01m 2;
由浮力产生的原因知道,放入铝块后,木块下表面增大的压力等于增大的浮力,即△F 浮=4N ,所以木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大的是:△p=△F/S=4N/0.01m 2=400Pa ,故D 错误,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及漂浮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计算时注意单位统一.
9.一个定值电阻R 和一只小灯泡L ,流过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把它们并联在电路中,如图乙。

闭合开关S ,这时电流表示数 0.6A ,则电源电压和小灯泡的电功率分别是:
A .20.3V W ,
B .20.4V W ,
C .1.5 1.75V W ,
D .1.50.6V W ,
【答案】B
【解析】由乙图可知,两用电器并联,则两用电器两端电压相等,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当两用电器电流之和为0.6A 时,由甲图可知,电压为2V 时,对应两用电器的电流和为0.6A ,可知电源电压为2V ,因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图甲中B 对应的为灯泡的U-I 图像,当电压为2V 时,灯泡对应电流为0.2A ,可得此时灯泡电功率P=UI=2V ×0.2A=0.4W ,
10.防治噪声可以从三个环节入手.以下事例中属于从噪声的传播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B .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
C .剧院内墙用吸音材料
D .机场地勤要佩戴耳罩
【答案】C
【解析】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从噪声的产生防治噪声,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 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音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 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 机场地勤要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1.物理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用吸管吸饮料是_____使饮料进入口腔,“牲畜自动饮水机”是利用_____原理工作的.
【答案】大气压连通器
【解析】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使管内气压减小,这样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就被压进吸管里;牲畜自动饮水机左、右两容器中水不流动时,两边水面总是相平的,是应用了连通器的知识.
12.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N,实验时要竖直向上匀速拉动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N,若钩码上升的高度为8cm;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_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2.40.4883.3%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F=2.4N;
拉力做的有用功:W有用=Gh=6N×0.08m=0.48J;
拉力移动距离:s=nh=3×8cm=24cm=0.24m,
拉力做的总功为W总=Fs=2.4N×0.24m=0.576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3.3%。

13.在较光滑的桌面上铺有化纤桌布,桌布上放一盛水的玻璃杯(如图).当猛地将桌布从桌面沿水平方向拉走时,桌布上的玻璃杯不会随之运动,这是杯子由于_____,仍然要保持原来的_____状态的缘故。

【答案】惯性静止
【解析】杯子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猛地将桌布拉走时,由于惯性杯子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不变,所以,不随桌布一起被拉下。

14.图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泡标有"6V ,3W 字样,当开关s 闭合时.灯泡L 正常发光,电流表的示数为0.8A ,则电阻R=____Ω..通电10s. R 产生的热量为______J.
【答案】21Ω 18J
【解析】当闭合开关S 时,灯L 正常发光,说明电源电压为U=6V ,电流表测的是总电流,则I=1.8A , 由P=UI 可知,灯泡中的电流:
I L =P 额/U 额=3W/6V=1.5A ,
根据并联电路的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电阻中的电流:
I R =I-I L =1.8A-1.5A=1.3A ,
由I=U/R 得,电阻:
R=U/I R =6V/1.3A=21Ω;
通电1min 电阻R 产生的热量:
Q=W=UI R t=6V×1.3A×11s=18J 。

15.在我校举办的运动会400米长跑比赛中,小刚看到跑道上的小华是静止的,而跑道两边的树木是向后移动的,则小刚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小刚前半圈用时20s 后半圈用时40s ,则小刚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小刚 6.7
【解析】小刚看到跑道上的小华是静止的,说明小华位置相对与小刚没有变化;跑道两边的树木是向后移动的,说明小刚向前跑动,跑道两边的树木位置相对于小刚向后移动,所以小刚选取的参照物是自己;小
刚跑完全程所用的时间为:20s+40s 60s t == ,则小刚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400m 60s
6.7m/s s v t ≈==. 16.国产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在行驶时可以用发电机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此时蓄电池相当于________(选填“用电器”或“电源”);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因此转向灯间是________联的.
【答案】用电器 并
【解析】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所以相当于用电器;汽车各转向灯能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因此转向灯是并联的.
17.小明每天上下学都要经过一个加油站, 当他靠近油站时就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_____现象,它表明分子在不断地做________________;并且小明发现夏天这股“汽油味”比冬天时要浓烈些,说明了这一现象的快慢与__________有关.
【答案】扩散 无规则运动 温度
【解析】经过加油站时,就能闻到汽油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因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以在夏天时,扩散现
象更为严重,故夏天这股“汽油味”比冬天时要浓烈些.
18.在原子内部,核外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会形成一种环形电流,该环形电流产生的磁场使物质微粒(原子)的两侧相当于两个磁极.若图中箭头表示的是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则环形电流的右侧应为______
极(选填“N”或“S”).
【答案】N
【解析】物理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图中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方向相反.利用安培定则,伸开右手让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那端(环形电流的右端)为N极,则环形电流的左侧应为S极.
19.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和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行走”,带动清洁布擦拭玻璃。

当真空泵将吸盆内的空气抽出时,由于_____的作用,擦窗机器人被压在玻璃上;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其重力势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大气压增大
【解析】当真空泵将吸盘内的空气抽出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擦窗机器人被压在玻璃上;擦窗机器人从窗户底端运动到顶端时,质量不变,高度增加,其重力势能增大。

三、作图题
20.如图所示是一种抽水马桶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的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高度时,浮标带动杠杆AOB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画出动力F1、阻力F2和动力臂L1.
(___)
【答案】
【解析】根据杠杆原理分析出杠杆所示动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支点为点
O,分别作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可.
【详解】由图和题意可知,O为支点,水对浮标的向上作用力为动力,入水口对B端的向上作用力为阻力;入水口处的水对塞子产生竖直向上的压力,所以过杠杆B点作竖直向上的力即为阻力2F;浮力竖直向上,所以过浮标重心作竖直向上的力即为动力1F,过支点O作动力1F作用线的垂线段即为动力臂1.L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分别作出AO的折射光线和BC的入射光线.
【答案】
【解析】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所示: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实验中:
(1)实验中观察________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2)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体,电路中______(填“有”或“无”)感应电流.
(3)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______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4)如果将小量程电流表换成________,可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答案】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有切割磁感线电源
【解析】因为电路中有电流时,电流表的指针转动,所以可以通过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来确定是否产生了感应电流;
(2)由图知道,闭合开关,若导体AB不动,左右移动磁体,则导体与磁体间就有了相对运动,即导体做了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电路中会有感应电流产生;
(3)该实验的结论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4)如果将小量程电流表换成电源,闭合开关后电流流过导体棒,导体棒会受道安培力作用,可以观察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所以,此时可以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涉及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掌握及影响感应电流大小和电流方向的因素,难度不大.
23.小明用如图甲、乙所示的装置,分别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分布”和“电磁感应现象”.
在图甲中,闭合开关后,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
____极.(选填“N”或“S”)在图甲实验过程中,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_____有关.图乙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静止不动,当磁体左右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___(选填“会”或“不会”)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__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小明观察在图乙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请你从实验装置和操作上各提一条改进建议.
装置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改进:_____________
【答案】N;电流方向;会;切割磁感线;换强磁铁(或绕制线圈);快速移动导体(或磁铁)。

【解析】(1)在图甲中,闭合开关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指向电流的方向,则大母指的指向即为螺线管的磁场方向,即大母指所指的右端为N极;
(2)在图甲实验过程中,将电源正负极对调,发现小磁针的偏转方向发生改变,即电流方向影响磁场的方向,所以这样操作是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3)图乙中,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AB静止不动,当磁体左右运动时,导体能切割磁感线,所以灵敏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这说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4)小明观察在图乙实验中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不明显,为了使指针偏转明显,从实验装置上的改进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