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油藏地质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研究,涉及到沉积学、地层学、地球物理等多学科。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深入,滩海、浅海油气勘探开发日益受到重视。

但滩海、浅海地区高风险、高投资、环境差以及工程实施困难等因素导致了井稀少、以地震资料为主的研究特点,这就给传统的基于井点资料分析的油藏地质研究方法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分析了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以地质规律为指导,发挥井点资料(包括测井、录井、取芯及试油、试采、生产资料等)的纵向高分辨率与地球物理信息的横向连续性,将地球物理与测井、沉积学、地层学、开发地质学等多学科结合、联合反馈,从而对研究区油藏地质特征进行合理、细致的表征。

一、地震油藏地质研究的内容
本文所开展的地震油藏地质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井震结合的地层划分对比、沉积微相研究、井震结合的油藏微构造研究、地震储层预测研究以及利用地震资料进行的地质建模和油藏评价研究。

重点解决在以地震资料为主的地区,如何发挥各种资料的信息优势,真正实现多学科结合,研究油藏地质问题。

二、井震结合的等时地层划分对比研究
地层划分对比是综合地质研究的基础,在地层对比研究中既要分析地层自下而上的旋回性,又要考虑地层横向上发育情况。

井资料垂向上的高分辨率使单井划分到小层完全有可能,而其连续性差的特点
给地层对比带来困难。

在只有井资料的情况下,井间地层对比更多地依靠地质规律的指导,这种横向对比的方法要求对研究区沉积发育史有全面的了解,而且对地质人员的经验要求很高。

代写论文
在这一问题上,地震资料显示出了其横向信息连续性好的优势。

陆基孟在《地震勘探原理》一书中指出,所谓沉积层序是指一个地层单元,它由一套整一的、连续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组成,其顶底是以不整合或与之可对比的整合面为界。

由于地震上可识别出这两类界面,所以在地震资料上识别地层界面是可行的。

1、井震结合划分地层的思路
由于地震资料纵向分辨率的限制,地震层序的划分仍然要建立在井资料的基础上。

地震资料在地层层序划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点:一是通过地震资料上地震层序边界的识别迸行地震层序划分,以此作为单井地层层序划分的基础:二是地震层序划分的结果用于指导井间地层对比,确定各井地层划分单元问的沉积期次关系;三是对于某些在大的层序界面或沉积旋回期次标志不明显,划分上存在较大分歧的井,可以在地震地层划分认识清楚的情况下,将井标定在地震上,用地震层序划分结果来指导单井层序划分。

在井震对应的实际应用中,关键是精细的时深转换,建立起地震反射与地质分层间的对应关系。

2、层序界面在地震响应上的标志
地震上识别地震层序界面主要是寻找不整合对应的强反射或与之对应的整合接触的反射响应,在地震上主要依据反射终端特征来确
定不整合面的位置,并进一步追踪与之对应的整合面。

按照维尔的划分,将地层的不协调接触关系划分为上超、下超、顶超、削蚀四种。

依据地震反射在横向上连续追踪,可以用于组或段的地层对比。

作文/zuowen/
上超是一套水平或微倾斜本文由收集整理地层逆着原始倾斜沉积界面向上超覆尖灭,它代表了水域不断扩大时逐步超覆的沉积现象。

下超是地层沿原始沉积界面向下超覆,又称为远端下超。

它代表定向水流的6口积作用,意味着年轻地层依次超覆在较老的沉积界面上,常出现在三角洲沉积中。

顶超是一个沉积层序中上界面处的超覆尖灭现象,它和削蚀共存,且二者在地震剖面上几乎没有差别,很难区分。

它是局部基准面太低情况下沉积物过路作用的结果,表明无沉积作用或水流冲刷作用的沉积间断,常出现在三角洲沉积的近岸侧。

削蚀是侵蚀作用造成的地层侧向中断,代表由于构造运动造成的剥蚀性间断。

3、井震结合地层划分对比实例
(1)过断层井的地层划分。

当井过断层时常常出现地层的缺失或重复,这种情况下单独依据经资料很难准确确定缺失哪套地层以及缺失的厚度,这就给地层划分和对比带来了很大困难。

(2)地震层序识别指导地层划分及对比。

实现真正等时对比的关键是对地层的横向关系有清楚的认识,但
井资料横向信息上的不连续性制约了这一点,这是导致地层对比穿时的根本原因所在。

与井资料相比,地震资料在横向上是连续的,这就使清楚地认识地层的横向发育状况成为一种可能。

对地震层序的识别可以对地层横向上的发育情况,尤其是地层的尖灭,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这对于指导地层对比有着重要作用。

思想汇报/sixianghuibao/
三、三维地震构造解释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构造解释主要是应用地震资料的反射时间信息。

反射时间信息是地震反射资料中最基本也是相对最准确的信息,通过对反射时间标志层的拾取,获得的是相应地质界面的时间域响应,通过精确的时深转换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地质界面构造形念。

地震构造解释的主要思路是首先通过综合地质标定确定要解释的地震同相轴,然后进行断裂系统和层位的解释,最后通过时深转换得到深度域的构造形态特征。

地震地质综合标定是利用地震资料迸行地质研究过程中所有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合理可信的标定,任何后期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

标定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目的是通过井资料(测井、录井、取芯、VSP资料等)与地震资料(常舰的地震反射资料、处理得到的速度体资料等)的综合对比,确定目的层段哪些地质界面在地震上存在对应的地球物理界面,即哪些地质界面在地震资料上是可追的,同时确定地质界面与地震同相轴的一一对应关系。

通过这一过程,一是可以得到可信的时深关系,实现井点的深度域信息与地震时『日J域信息的
对比与转化,二是确定出要追踪解释的同相轴具体位置及其地质意义。

合成记录标定主要是利用声波和密度铡井求取地层界面的波阻抗和反射系数,将反射系数与选取的子波参数进行褶积运算,人工合成地震记录。

在合成地震地录上可以直观的看出不同深度界面(有时表现为界面组合)与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同相轴的对应关系,经过参数调整,使其尽可能与地震剖面大多数同相轴都能对应,从而达到从井出发在地震剖面上标定地质层位的目的。

总结大全/html/zongjie/
四、结论
总之,油藏地震研究的方法除了井震结合的等时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和三维地震构造解释以外,还有井震结合的沉积相分析、地层岩性及储层物性预测研究等方法,这些方法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运用中提高研究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