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5张PPT)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 隋文帝(581─604年在位),周武帝 时,杨坚为大将军,长女为太子 妃。后宣帝死,子静帝年幼,由 杨坚辅政。坚自为左大丞相,总 揽军政大权。为了夺取帝位,杨 坚先后平定了尉迟迥等人的反杨 武装力量,又大杀周室诸王。581 年2月,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改年号为开皇,建都长安。
隋文帝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呢? 3、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 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 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 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
1、目的 2、条件 3、概况 4、作用
二、开通大运河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1、科举制诞生的背景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只 注 重 门 第 凭 才 学 做 官
589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 他令各州推举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人可以做官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诞生
科举制是用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制度
举子看榜图
2、诞生 (1)隋文帝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 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 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 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 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 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 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 卫的兵士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 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 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 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 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魏晋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选官制度,先在各郡 设置中正,其职权是评议人 物,其标准有三:家世、道 德、才能。到西晋时终于形 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 族局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学课件

长江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全长两千多公里
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
隋朝的大运河
B(今北京) 海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二长:二千多公里
长 安
A
黄河
三点:一个中心北至涿郡, 南到余杭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江都(扬州) 长江
江南河,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对 巩固统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 至今千里赖通波。 作用。 汴水通淮利最多, 若无水殿龙舟事, 生人为害亦相和。 共禹论功不较多。 东南四十三州地, 开凿大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导致阶 ——唐•皮日休 取尽膏脂是此河。 级矛盾激化。
• 5、下图是《隋大运河示意图》,E地点 ( )
• A.洛阳 B.涿郡
C.长安
D.余杭
• 6、(2010· 江苏连云港) “北通涿郡之渔 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 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 ) •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隋朝; 为了加强南北经济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隋炀帝杨广。
• 1、隋文帝时国家经济繁荣,使开 凿具备了经济实力; • 2、隋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 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 3、有前代开凿的几段运河做基础。
起点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中点
三点、四段、 五河流
止点
江 南 河
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海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黄河 洛阳 邗沟 淮河 江南河 钱塘江 余杭(今杭州)
隋朝的建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pt课件
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 今天运河北段不通航
隋王朝为什么会是一个
短暂的王朝?
答案
幻灯片 21
答案提示:
1. 隋炀帝的暴政:营建 洛阳;乘龙舟出游;发动 对高丽的战争.
2. 暴政结果:农民背井离
乡,大量田地荒芜,人民忍
无可忍,爆发隋末农民起
义,导致隋朝灭亡.
返回
1、经过隋文帝的治理国家具备了经济实力 2、为解决南粮北运需要开通一条南北的河流 3、为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
三.隋朝大运河
涿郡(今北京)
永济渠
通济渠
洛阳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605年开运河 北涿南杭洛居中 永济通济连邗沟 还有一段江南河 贯通五河过六省 南北交通大动脉 经济交流贡献多
资 料:
第1课
北 南朝 北 朝南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齐梁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2.隋朝统一: (589年)
二.开皇之治
1.中央:三省六部
1.隋文帝改革 2.地方: 州、郡、县 州、县
2.科举制: (隋炀帝时) 3.开皇之治
三、隋朝的繁盛
1、繁盛表现
(1)国家统一,安定
北通涿郡之鱼商,南运江都之 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想一想:
这段资料告诉我们大运河的开通 有什么历史作用?
动 脑 筋: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 此一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再想一想,水运粮食在古代为什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粮食全靠大运河。
在古代,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水运粮食 比起陆运,装载量的大,速度快。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34张PPT)

五、苛捐杂税,搜刮民膏 六、耽于巡游,劳役百姓 七、大肆征战,劳民伤财
八、忠言逆耳,冤杀贤良
九、卖官鬻(yù)爵,奸佞(nìng)当道
十、言而无信,立功无赏
——《旧唐书·李密传》
隋末农民起义:
爆发地点:山东
发展状况:席卷全国,形成 了许多反隋队伍
斗争结果: 使隋朝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部下 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隋的统一:开皇之治(隋文帝) 2、隋炀帝:隋朝大运河 3、开创科举制度 4、二世而亡
概括隋朝的特征: 繁荣而短暂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秦
朝,这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 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②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③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
三点
海河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四段
洛阳
通济渠
五河 黄河
淮河
邗沟
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长江
江南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浙江,即钱塘江
余杭(今杭州)
材料分析(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开通大运河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开通大运河
隋炀帝真的是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开 凿长达四五千里的大运河吗?
探究:隋炀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是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 心(长安)在北方,而大部分粮食要依靠江淮地区供应 (南朝时江南地区开发)。依靠陆路运输,运量小、速 度慢、费用大,无法满足需要。而我国河流大多为东西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共33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共33张)

2
3
1
4 5 6
3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 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 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 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其中产自 中国北方的煤炭每年约有4000万吨通过运河南运 到华东地区。 建设在运河与长江交会点上的江都抽水站是目 前亚洲最大的抽水站,可以每秒473立方米的流量 将长江水调入古运河中。
今日运河……
1.国家统一 “繁盛” 2.经济繁荣
繁盛一时 的隋朝
3.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581-618)
“一时”
练一练
一、填空题
1. 年,北周外戚 建立隋朝,定 都 ,他就是隋文帝。 2. 年,随军灭掉南朝最后一朝 代 ,南北重归统一。 3.隋朝经历了 、 两位皇帝的 统治。
1.隋朝开通大运河,其主要社会作用是(C ) A.巩固了隋朝统一 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3.隋初经济的发展
材料一: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垦田 粮仓
三千多万
一千九百多万顷 长安太仓
四千六百多万
五千五百多万顷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材料二: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4.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 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原始社会
夏、商、西周
奴隶社会 春秋
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封建社会 隋唐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 1 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7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通大运河
开通大运河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修建者和时间:隋炀帝,605年
隋朝大运河
隋炀帝(604—618年在位)
3.概况: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 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1)一条:一条贯通南北的大 运河 (2)二长:2000多千米 (3)三点:洛阳、涿郡、余杭 (4)四段: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5)五大水系:海河、黄河、 淮河、长江、钱塘江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 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 种选官制度。首先由中央挑选“贤有识 鉴”的官吏组成中正官,然后按照家世、 品德、才干等定品,于中正官所在的州 郡选拔人才。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确 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其选拔标准 家世、品德、才能并重。然而随着时间 的推移,选拔标准开始发生变化,仅仅 重视门第出身。久而久之,官吏的选拔 权就被世家大族所垄断,形成了“上品 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情形
D.为了对高丽战争
3.影响 (1)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 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2)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 参政 (3)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的诞生,打 破了按门第高低任 用官员的弊端,使 一些有才能的人得 到重用,这其中就 有唐初名相房玄龄, 著名经学家孔颖达
房 玄 龄
孔颖达
罄 竹 难 书
3.结果: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618年,隋炀帝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
隋炀帝被叛军杀死
课堂小结
隋 朝 的 统 一 与 灭 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共28张PPT)

四、隋朝的灭亡 1、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 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 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了加强对各地的 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 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兵士 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 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高丽,辽东,迫使大 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 事生产劳动。
1、目的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隋炀帝乘龙舟游 江都 万里江山一旦丢。
琼花:
隋炀帝真的为了看到绮丽的琼花而 开凿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吗?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 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 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 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 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世家大族的子弟通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2、隋文帝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 ,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 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3、科举制的正式诞生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 制度的正式确立。
长安:今陕西西安
江都:今江苏扬州
二、开通大运河
• 活动: 观察《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出示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 【小组讨论】1、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 运河的说法对不对? • 2、 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 3、隋炀帝对为什么能够开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 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
二、开通大运河
2.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
(B)
A.文景之治 B..开皇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 (共28张PPT)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你怎样 学习与
看?
探究
你总怎的样来看说=是对好开事通,大但只运用河一的个评“价好”字或一个“坏”字来 评论(大积运极河影的响作和用太消简极单影化响了)。
隋朝的灭亡——618年 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遂至灭亡。
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 纵情享乐, 奢侈无度。
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 修筑长城和驰道;
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当民夫,使人民无法从事生产劳动
隋文帝:初创 隋炀帝:设置进士科
进士科 ——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 试成绩选拔人才。
只 注 重
特 点:
门 第
1.国家层面组织的考试。
2.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
3.国家大事决策有参考。
凭 才


科举制正式诞生

学习与探究
科举制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这一伟大帝国的各项设施中,没有哪一项能像 开科举、从最有才华的青年中选拔政府官员那样,给 予其创立者这么大的荣耀……在中国,学而优则仕, 人人机会均等。”
每月二百万人
605年三月
开凿通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5年四月
开凿邗沟
十多万人
605年五月
营建西苑
一百七十多万人
606年七月
巡幸江南
四十多万人
607年八月
修筑长城
一百多万人
608年正月
开凿永济渠
男女百多万人
608年七月
再修长城
二十多万人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下)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下)

3.隋朝的强盛
1、原因
2、表现
隋文帝后期出现鼎盛局面。国家疆域 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 定,人口大幅度增长,史称“开皇之 治”。
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
隋文帝次子,少聪慧,在兄弟中 独为父母所锺爱。开皇元年(581 年),时年十三,立为晋王。八年 冬,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 陈后,进位太尉。兄杨勇被立为 太子后,杨广心怀不满,渐与杨 素等亲近,密谋夺取太子位。杨 广常在父母前矫装俭朴,不好女 色,以讨欢心,及后更诬告杨勇 加害于己。600年,文帝下诏废杨 勇为庶人,另立杨广为太子。604 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 后杨广即位,为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及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 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4.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原因
直接原因 农民起义
灭亡的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隋朝灭亡。
例题2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这 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秦结 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 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 命,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隋书·炀帝纪》
二、大运河的开通
动脑筋:
1.你认为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 的说法对不对? 2.从《隋朝大运河》看,你认为隋朝开 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3.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淮扬一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隋书·炀帝纪》
隋朝开凿大运河表
时间
河 段 征发民夫
605年 通济渠 100余万
605年
邗沟
10余万
608年 永济渠 100余万
610年 江南河 10余万
隋朝大运河
涿郡
永 济 608年 渠


长安
洛阳

605年

605年 沟 江都 江 610年 南
余杭 河
你能画出隋朝大运河的简图吗?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隋书·高祖纪》
(隋文帝末年)计天下储积,得 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朝户籍、人口表
时间
户数
人口
隋文帝开皇 九年(589年)
712万
隋炀帝大业 二年(606年)
890万
3100万 4600万
说明什么问题?人口增长
隋朝垦田表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垦田数额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说明什么问题?

五胡 十六国
北魏
东魏 北齐

西 晋
西魏 北周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1




帝 杨






长安

建康


589

隋与陈对峙形势图









隋灭陈渡江作战的舰船
胭脂井 在今南京鸡鸣寺山坡下
隋朝疆域图
长安 今陕西西安 涿郡 今北京 余杭 今浙江杭州

五胡 十六国
北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件(共35张PPT)

2、科举制的诞生
科举取士制度
隋文帝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标志着 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科举制的创立的意义:是中国古代选官制 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 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 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朝 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扩充国学规模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隋朝的大运河示意图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
的大动脉
海河
涿郡(北京) 沟通了哪五大水系
zxxkw
中心
长 洛阳 安
黄河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 段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淮水
长江 钱塘江
大家仔细看图,说说大运河的最 北端是哪一座城镇?大运河的中 心那里?最南端是哪座城镇?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
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 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
“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 隋文帝者。”
----赵翼(清)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灭陈,南北统一 。
581年 杨坚 长安
胭脂井
公元589年,“沿长江
zxxkw
兵分八路全线出兵”,
① 都结束了我国长期分zxxkw裂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 ② 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③ 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
大运河。 ④ 都制定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确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隋:确立 了科举制。 ⑤ 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 打击下灭亡的。 ⑥ 所处的地位,都是承上启下。

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课件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部编人教版初一历史下册课件 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经济上

提倡节俭

概括为: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革 成效: “开皇之治”
5
三省六部制 皇帝





















州 (郡)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 人口数量垦田面积大幅增长。
押运一批粮食到都城长安?请简述你的航线。
31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汴河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李敬芳
32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 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 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 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 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18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 能够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 河?p4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 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 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 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 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天然河道和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 河为基础。
11
开通大运河的条件 经济繁荣
国家统一,征发人力 古运河
12
大运河的开通
扬一州枝“琼花维花,扬,四学海名无“同聚 类八 ”仙 。” 相, 传号 扬称 州蕃 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