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课件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雄性 减裂 亲本
雌性 减裂 亲本
精子
受 精
卵细胞
受 有丝分裂 精 卵 细胞分化
子代 个体
2N
N
2N
2N
有性生殖
个体发育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 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比较项目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发生的场所 只在生殖腺内
1、同源染色体联会,n对同 源染色体形成n个四分体。 2、核膜及核仁消失。染色 质缩短加粗成为染色体,出现
纺锤丝组成纺锤体。
想一想,减I前期与有丝分裂前 期相比,区别在哪里?你能画 出有丝分裂前期的图像吗?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
联会后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含 四个染色单体,叫做一个四分体 图中有多少四分体? (从染色单体的角度考虑)
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和精子在受精过程中是随机结合的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可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受精卵中继承了双亲等量的遗传物质
解析:精子是精细胞经过变形后形成的,基本上不携带细胞
跟有丝分裂后期有何不同? 你能画出有丝分裂后期的图 像吗?
减I末期: 1.染色体分别到达
两极成为染色质。 2.纺锤体消失,核
仁、核膜重现 。 3、细胞分裂为两
个次级精母细胞。
结果:每个次级精母 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体细胞的一半。
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与有丝分裂过程基本相同
减II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附着在一条纺锤丝上。(注意: 此时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数目比减I前期少一 半。)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动物精子形成的场所: 精巢(睾丸)
既有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也有细胞进行 减数分裂的动物器官是什么? 睾丸
2.精子的形成过程:
精原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次级精 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相同。 是通过 有丝分裂形成。
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减数第 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这两次分裂是怎样进 行的呢?
2n
A1
D E OP
2
56
10 11
FG
3 47
9
ST 12 15 16
减(1)
减(2) 受精作用
有丝分裂
四、分裂图的分辨方法
首先判断时期,如染色体无规律分布为前期,染色体 排列在中央为中期,染色体移向两极为后期;
其次判断分裂方式
奇数:减数第二次分裂
染色体
奇偶数 偶 有丝分裂
有无同源染色体
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
分析讨论 1、染色体复制时间? 2、联会时染色体是否复制过? 3、四分体的含义? 4、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在什么时间;非同
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在何时? 5、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什么时间? 6、染色体数目减半是在什么时间?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三、卵细胞的形成
1.卵细胞形成的场所:卵巢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4.右面为动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据图分析可得出
()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
明显增大的时期是 OP 段
B.由 D 点到 E 点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在图中的 GH 段和 OP 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相等的
D.图中 L 点→M 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
有关
解析:图中,A→E 段表示有丝分裂,F→K 段表示减数分裂, L→M 段表示受精作用,M→Q 段表示受精卵的有丝分裂。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间期。由 D 点到 E 点原因是在有丝分裂末期,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了两 个子细胞。GH 段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 OP 段是有丝分裂后 期的细胞,其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L→M 段表示受 精作用,精子的细胞膜和卵细胞的细胞膜相互融合,与细胞 膜的流动性有关。 答案:D
减I中期: 四分体(注意,一个
四分体包含两个染色体四 个染色单体)整齐地排列 在细胞中央。
看一看想一想,跟有 丝分裂中期有何不同?能 画出有丝分裂中期的图像 吗?
减I后期: 1、同源染色体分开(注
意着丝点没有分裂) 2、同源染色体分别在纺
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 看一看想一想:同源染色体 分开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可 不可自由组合到一极?
全身各处
染色体复制
一次
一次
细胞分裂
两次
一次
子细胞染色体数 比母细胞减半 与母细胞相同
子细胞功能
生殖细胞
体细胞
同源染色体联会


同源染色体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 自由组合


减数分裂中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
细胞时期 DNA变化 染色体变化 染色单体变化
体细胞 2N
2N
0
间期
4N
2N
4N
前 期I 4N
10.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一个 精子中所含染色体中来自母方的有几条 ( D )
A.1条 B.2条 C.3条 D.不确定
11.一个精原细胞中有三对同源染色体,所产生的一个 精子中所含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的几率为 ( C )
A.1/2
B.1/4 C.1/8 D.不确定
12.玉米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40条染色体,那么玉米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有染色体多少条( D )
D.原始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
2.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减半的原因是 ( A ) A.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B.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两次 C.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 D.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两次
3.联会发生在 ( B ) A.精(卵)原细胞 C.次级精(卵)母细胞
B. 初级精(卵)母细胞 D. 精(卵) 细胞
4
上的染色单体叫非姐妹染色单体,
比如a与b或b’ 。
78
减I间期的特点:
间期:精原细胞经过 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 合成,体积稍稍增大, 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可 见变化与有丝分裂是相 同的。染色体复制的结 果:DNA加倍,染色体 数目不变。每条染色体 上有二个染色单体。
减Ⅰ前期:
主要发生了以下变化:
[课堂回扣练习] 一、概念原理识记题 1.下列关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DNA复制1次,细胞分裂两次 B.1个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中的细胞经分裂一定生成卵细胞 解析:卵巢中的细胞有的进行减数分裂,有的进行有丝分 裂,故细胞分裂后不一定生成卵细胞。 答案:D

(4)图A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分子数依次
为 4、8、8 。
2.下图甲是某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
判断图乙中与其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有
()
A.①② C.①③
B.①④ D.②④
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 分裂的特点:次级精母细胞内由同一着丝点相连的两条姐妹染 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精细胞中,所以由 同一精原细胞最终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基本相同 或恰好“互补”。 根据图乙中各细胞内染色体特点分析,① 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互补,③图与图甲的染色体组成基本相 同,由此可判断出①③与图甲精细胞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 答案:C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无:减数第二次分裂
有丝分裂 有
减数第一次分裂
同源染色体
无:有丝分裂
有无联会或分开 有:减数第一次分裂
例题:指出下列各图像所代表的细胞 分裂方式及所处的分裂时期
减二中
有中
减一后
减二后
有后
反馈练习
1.减数分裂仅发生在
(D )
A.有性生殖的动物体
B. 有性生殖的植物体
C.体细胞的形成和成熟过程
A.染色体复制
B.同源染色体分离
C.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D. 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7.减数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发生在 ( D )
A.分裂间期
B. 联会时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
8.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在四分体时期,每个
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
依次为 ( ) B
A.23对、46条、92条
解析:甲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可 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丙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 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是次级卵母细胞;丙中的M、m 不是同源染色体,而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染 色体;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是 初级精母细胞。 答案:B
三、基本原理应用题
精子、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精子
卵细胞
相 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同 形成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细胞 点 的一半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不 同 点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 个精细胞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 一个卵细胞
精细胞形成精子需要 变形
卵细胞的形成不变形
减 数 分 裂 过 程 图 解
减数分裂的特点: 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
组合
第二次分裂:着丝点一分为二
受精的概念: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卵细胞n +精子n 卵核n+精子核n
受精卵核2n
实质
精子细胞核与卵细胞核融合,精子 细胞核内的n条染色体与卵细胞内的n条 染色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2n条染色体的 受精卵细胞核。
B. 23对、23个、92条
C.46个、46个、92个
D. 46个、23个、46个
9.已知A、a;B、b;C、c为三对同源染色体,来自同 一个精原细胞的四个精子中染色体的分布是 ( A ) A.AbC、aBc、AbC、aBc B.aBC、AbC、ABC、ABC
C.Abc、aBC、aBc、ABc D.Abc、AbC、abC、aBc
A.10
B.20
C.30
D.40
13.在下图中能表示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 程中DNA和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图分别是④③
(1)A图表示 减数第一次 分裂的 中 时期;B图 表示 有丝分裂 分裂的 中 时期;C图表示 减数第二次 分裂 的 中 时期。
(2)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图 A、B 。
(3)含有四分体的是图 A
4.发生联会的染色体是 ( A ) A.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B.经过复制形成的完全相同的染色体 C.全都来自父方(或母方)的染色体 D.一对姐妹染色单体
5.四分体可出现在 ( C )
A.无丝分裂中
B.有丝分裂中
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
6.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的主要特点是 ( B )
质,而卵细胞含有丰富的细胞质。因此,尽管受精卵中的染
色体有一半来自于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于卵细胞(母方),
但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母方),所以后代从母方继
承的遗传物质(包括细胞质基因)相对较多。 答案:D
二、易错易混辨析题 3.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减II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减II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 体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减II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 核仁重现。细胞质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 四个精子细胞。(注意:精子细胞和精原细胞相比, 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变形:四个精子细胞的细胞质大量减少,只保留细胞 核、细胞膜和少量的细胞质,体积大大减小。同时, 形成一条细长的尾。经过变形的精子具有在适宜的液 体中游动的能力。
人教版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 对象: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时期: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 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 特点: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 结果: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2N
4N
中 期I 4N
2N
4N
后 期I 4N
2N
4N
末 期I 2N
N
2N
前 期II 2N
N
2N
中 期II 2N
N
2N
后 期II 2N
2N
0
末 期II N
N
0
减数分裂曲线图
4n 2n
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染色单体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时期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染色体数 DNA分子数
BC
4n
Q 13 14R
在学习精子形成过程前,我们先了解同源染色体 的概念:在减I前期能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 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
1 2
56
a a’b b’ 如图,1与2,3与4,5与6,7与8
是同源染色体。
注意:在图上会用不同颜色表示一
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3
a与a’,b与b’是姐妹染色单体。 在一个四分体上又不在一个染色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