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命制模块试卷_邵江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据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命题运作
依据
课程标准
多种版本的教材测试评价依据
教学指导意见
课堂教学
自2004年试行高中新课改以来,一场“基于课程标准的运动”正在科学有序、不断深入地推进中,从起初的试点到现今全面实施落实。
虽然通过通识培训,教师对高中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及结构等有了宏观的认识;通过多轮的学科培训,逐渐清晰了课程理念、解决了一些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理解了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和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业评价的意义。
然而,对如何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试卷设计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为什么要基于课程标准命制模块试卷1.1
模块考试的目的
模块考试的首要目的是
评价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第2,通过测试诊断和反馈模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症结和原因所在,进而提出改进和补救的建议,为确定后续教学起点提供依据,以便于教师作出后续的教学决策。
第3,发挥测试的导向和激励功能,让学生了解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
1.2考试命题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纲要(试行)》已明确规定: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一段时间之后的学习结果,体现了国家对学生学业成就的期望。
这种期望应当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因此也应成为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状况的最重要的依据。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教基[2008]6号)中强调指出“学业考试的命题要严格依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
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经验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在具体情境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决杜绝设置偏题、怪题。
”
课堂教学与考试命题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
如果课堂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精神,考试命题就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精神,否则,考试就会妨碍课堂教学,会使课堂教学走向反面。
因此,命题要遵循学科课程标准,以其规定的课程的三维目标作为衡量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体现课程标准宣扬的新课程理念,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学习提供正确的导向。
1.3当前模块试卷命题中的主要问题高中现行
的课程管理体制规定,每当一个模块的教学结束时,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业态度、作业情况和学业成绩进行认定并输入浙江省中小学和幼儿园学生电子学籍系统。
模块考试的命题是由任课教师自己完成的,教师在命题过程中主要有以下2个问题:
一是很多教师很少去研究试卷编制,没有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命题停留在经验上。
凭着经验进行试卷的拼凑和组合、跟着感觉走的命题方式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命题的最大特点是脱离《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中的内容要求,命题出现“深一脚浅一脚”,常常人为地拔高测试难度,使考试测量目标与学业水平的评价目标一致程度低,不能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课堂
高中生物学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命制模块试卷
邵江樵
1
崔允漷
2*
(1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
浙江宁波
3150122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200062)
摘要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凭经验命题是一种普遍现象,这种命题违背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
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导致考试测量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一致性低。
模块考试作为水平性测试和总结性评价,需要依据课程标准评定学生的成绩。
提出了用多项细目表引领基于课程标准的模块试卷设计策略,并提供了一个用多项细目表打磨生物学模块试卷命制的案例。
关键词
课程标准
高中生物学
命题
多项细目表
中国图书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通讯作者
课程标准要求
学情分析
壅
模块目标
壅
确定考试内容、考试目标等试卷的基本结构
壅
拟定模块试卷的多项细目表
壅
拟题、组卷,形成试卷初稿
制订评分细则和难度估计
壅
第1次审题,依据多项细目表结合试卷初稿,提出修改建议
壅
修改试卷
壅
第2次审题,调整好试卷难度
壅
校对、定稿
学习提供正确的导向。
二是受命题工具的局限。
命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工具和设计方案,当前命题中最常用的工具是按布卢姆的认知领域教学目标的双向细目表,如表1所示。
但是双向细目表在基于课标命题中也存在下列局限与不足:一是考察目标范围太窄。
双向细目表中把考察目标简单定为:记忆、理解、应用和综合,并没有全面反映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高中生物学科中安排的各种观察、实验等探究性学习活动,需要评价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习得相关的操作技能,即实验与探究能力要求。
二是命题是由一定的程序组成,如命题目的、题目的评分方法、测试时间等等,而双向细目表只关注了试题编制中的一部分,缺乏总体规划。
表1
双向细目表的常见格式
2基于课程标准的模块试卷命制策略2.1
基于课标命制模块试卷的流程
试卷的命
制是由一定的程序组成,为将各要素有序组织在一起,在模块试卷命制时,建构试卷设计一般流程操作如下:
教学之初,教师已经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中的教学要求,确立了一个模块教学的目标。
因此以上流程,在模块试卷命制时大致分为
7个环节:
环节1:统一命题思想,规划试卷的基本结构。
在命题之初,备课组讨论,想好试卷的基本结构:包括试题的总体难度;测试内容的领域;认知水平;认知风格;题型比例;试题的典型性;试题的情景跨度;考试时间等。
环节2:集体讨论,形成模块考试的多项细目表。
环节3:命题教师依据多项细目表,拟题、组卷形成试卷初稿。
环节4:审题教师审阅试卷初稿,提出修改建议。
环节5:依据建议,命题教师修改试卷。
环节6:第2次审题试卷,审题教师和命题教师一起调整好试卷难度和评分细则。
环节7:由校对教师对试卷校对、定稿。
以上7个环节的核心是设计模块考试的多项细目表并利用多项细目表的审题,因此在提高教师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意识的同时,如何改进命题工具,使命题基于课程标准?
2.2
打造基于课标的生物学科命题的多项细目表
纸笔测试的根本目的是推测学生具备的知识
与技能、方法与能力的程度,在组卷过程中要考虑认知目标间的平衡,高中生物学课标的具体内容标准部分对知识性学习目标用行为动词的方式分成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
同时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把能力目标具体为:能够正确使用一般
的实验器具,掌握采集和处理实验材料、进行生物学实验的操作、生物绘图等技能;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的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因此,生物学科的测试目标要求可以分为以下5级(见表2)。
由此,在双项细目表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生物学科命题的多项细目表(见表3)。
3用多项细目表打磨模块试卷的尝试
本校的生物学课从高二起开设,每周4课时,
每半个学期完成一个模块的教学。
依据上述程序,对高中生物学必修2的试卷命制进行了如下探索。
3.1备课组讨论、规划模块试卷的结构
1)试卷名称:宁波效实中学2011学年第1学
考察目标分值考察内容
记忆
理解
应用
综合
知识点1知识点2……合计
表3
生物学科命题的多项细目表
测试目标含
义
识记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获取与处理信息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实验与探究
1)能独立完成教学指导意见中所列的必做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
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3)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并作出恰当的评价和修正
综合运用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注: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设置体现生物学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应于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应用”,同时体现生物学科图形、曲线丰富的特色;综合运用包括了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中的分析和评价。
期高二生物学(理)期末试卷。
2)命题范围:浙科版必修2(除第5章“生物
的进化”以外)。
3)试卷结构:单项选择题35题,70分,非选择
题4题,共30分,附加题1题,10分,总共110分。
4)认知水平:以理解为主,兼顾获取信息能力
和实验设计能力的考查。
5)认知风格:体现生物学科图文并茂的特点。
6)确保试题信度的设想:选取一定比例的新
情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试题。
7)试题难度:依据学校的期末命题要求,控制
在0.65~0.71。
表2
生物学科的测试目标
使用年级学科
命题的目的试卷的总体难度测试用时
分
钟
测试目标
题号
测试内容
识记
理解与表达
获取和处理信息
实验与探究
综合运用
难度
分值
容易题
中等题
难题
稍难
较难知识块1
知识点1
知识点2知识点…知识块内小综合知识块…
知识点1知识点2
知识点…知识块内小综合知识块间大综合
合计分数
100分
100分100分
试卷名称宁波效实中学2011学年第1学期高二生物学(理)期末试卷
命题的目的期末总结性测评试卷的总体难度≈0.7测试用时100min
识记理解
与
表达
获取
和
处理
信息
实验
与
探究
综
合
运
用
难度
分值
容易题
(≥0.9)
中等题
难题
(0.4<)
稍难
(0.7-0.9)
较难
(0.4-0.7)
1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阐明6;
7;
28;
24;
5;6;
5;
7;
28;
34;
10
小综合2;2;2
染色体与遗传细胞的减数分裂阐明
8;
33;
8;
33;
4
18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17;15;
29;
15;
17;
29;
6
动物的受精过程举例说明0
伴性遗传概述0
小综合38;38;8
遗传的分子基础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总结3;3;2
22 DNA的分子结构和特点概述
16;
18;
18;16;4
遗传信息的传递概述21;4;21;4;4
遗传信息的表达概述
12;
14;
27;36
12;
14;
27;36;10
小综合10;10;2
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举例说出0
26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举例说明13;19;
25;
13;
19;
25;
6
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简述
26;
31;
35;
26;
31;
35;
6
生物变异在生产上的应用搜集
11;
40(1)
40(1);11;4
小综合9;40(2);9;40(2)10
遗传与人类健康人类遗传病的类型举例24;24;2
2遗传咨询与优生简述0
小综合0
以遗传定律为核心的大综合22;1;
20;
23;
30;
32;
37;
39;
22;
1;
20;
23;
30;
37;
39;
32;3030
合计分数(分)
1050128301642502
110
110110
测试目标
题号
课标内容中的要求测试内容
孟德尔定律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分析
表4
多摄入类黄酮有助女性预防胃癌
西班牙一项最新调查发现,每日饮食中如能适量摄入植物类食物中富含的类黄酮物质,有助于降低女性患胃癌的风险。
但对男性而言,则未发现有此效果。
日常饮食中,水果、蔬菜、坚果、豆类、茶叶等来自植物的食物都富含类黄酮物质。
西班牙卡塔兰肿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对于女性来说,饮食中多摄入富含类黄酮的食物,另外再加上少吃红肉以及加工肉制品,就可以很好地降低患胃癌的风险。
研究小组对来自欧洲10个国家的近50万名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1年的跟踪调查。
调查期间,共有683人患上胃癌,其中有288名女性胃癌患者。
对女性志愿者的分析发现,每日摄入类黄酮量超过580mg的最高组与每日摄入不足200mg的最低组相比,患胃癌的风险要低51%。
不过,研究人员也提醒说,他们的调查结果并不能证实,单纯靠大量摄入类黄酮就能预防胃癌,因为胃癌的患病风险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在他们的调查中,未发现男性摄入类黄酮的量与胃癌患病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可能就是因为男性的胃癌患病风险还受到是否吸烟、饮酒等几个重要因素的影响。
《科学网》2012年10月30日
8)考试时间:100min。
3.2命题人按规划的试卷结构形成试卷初稿和评分方案。
3.3用多项细目表打磨试卷
1)审题人结合试卷初稿,形成宁波效实中学2011学年第1学期高二生物学期末试卷的多项细目表(上页表4)。
2)审题人通过试答和审阅,形成如下意见:
①通过试答,试卷的内容量与测试时间基本匹配,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卷,为学业水平获得真实反映奠定了基础。
②预期得分≈16×0.9+42×0.8+50×0.5+2×
0.3=74(分),难度在设置目标范围之内。
但容易题的分值比例明显偏小。
③分数分配与课时分配之间的比较:
从上表中数据可见,对“遗传与人类健康”的独立考查偏少,考虑有与遗传定律间的综合考查仍然算较为合理;但对“遗传的分子基础”考查明显偏少了一点;而对“遗传定律”考查比重过大,测试要求偏高,提升了试卷整体难度。
④选择题按课本章节顺序排列,但难度上随机分布,因为开始部分考查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后半部分考查变异的理解,显得前难后易,建议按照先易后难的难度递进梯度排列。
⑤没有发现科学性错误和典型的文字性错误,建议对试卷作几处修改完善处理,如:
第40题试题考查育种思路,规定了育种方法和时间,对具体方案有了隐性的的约定。
强调每一年的育种过程,需要对每一年的处理用语言叙述准确倒位;考虑后2年的操作方法用文字描述的难度较高,建议给考生搭个脚手架,增添提示:(株系法是育种过程的一种操作方法,单株收获植株所结的种子,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可得到一个株系)。
3)命题人结合讨论意见对试卷进行完善,确定试卷、答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4)备课组终审定稿:对试卷、答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的科学性以及文字和排版做了认真细致的校对,尤其是确定了遗传图解的给分细则。
主要参考文献
1崔允漷,汪少非,夏雪梅.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9—1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崔允漷,邵朝友.如何基于标准命题:从双向细目表走向测验设计框架.上海教育科研,2007,(8):36—39.
4雷新勇.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技术(一).考试研究,2011,(1): 36—46.
5雷新勇.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技术(二).考试研究,2011,(1): 35—46.
6杨群,郭永峰.中学生物教学,2010,(11):51—53.
7吴笑臣,涂艺声.基于新课程目标的生物高考命题策略.中学生物学,2006,(2):60—61.
(E-mail:jqshao@)
孟德尔定律染色体
与遗传
遗传的
分子基础
生物的
变异
遗传与
人类健康
以遗传定
律为核心
的大综合
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中的课时分配7课时8课时8课时6课时2课时0课时22.6%25.8%25.8%19.35% 6.45%0
试卷中的分数分配
12分20分20分26分2分30分10.9%18.2%18.2%23.6% 1.8%2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