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3元素教学设计(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三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元素的概念;了解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氢元素、碳元素的概念,归纳总结元素的定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和辩证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元素的概念的辨析。
(2)教学难点:元素概念的得出。
三、教学过程
[过度]就像十万多个英文单词由26个字母
组成一样,世间成千上万的物质都是由100
多种元素组成的。
那什么是元素呢?
[提问]HgO、CO2、H2O、O2有什么共同点?
[追问]既然都有氧原子,那他们是同种氧原
子吗?
[讲解]在化学变化中,我们把质子数都为8
的所有氧原子统称氧元素。
[提问]CO2、CO大家观察他们除了氧原子外
还有什么共同特点?
[追问]他们是同种碳原子吗?
[讲解]那模仿氧元素,我们给碳元素定义:
化学中把质子数为6的所有碳原子统称为
碳元素。
[提问]有了两个例子,大家试着给元素下定
义?
[讲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
类原子的统称。
[注意](1)不能说是核外电子数,比如
质子数相同是同一种元素,但是核外电子
数不相同,所以不能用核外电子数定义。
(2)一类原子,包括原子和离子,不能是分子或离子团。
(3)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是组成物质,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
[讨论]小组讨论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种类是否变化?
[总结]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变化,元素、原子种类不变。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阅读]通过阅读了解地壳中含量居于前四
位的元素符号
判断正误
四、板书设计
1、概念: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
2、注意:元素只说种类,不讲个数。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不能说是核外电子数。
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最密切。
元素是宏观概念,组成物质。
3、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原子种类不变,分子种类变化。
4、元素与原子的区别: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宏观概念,组成物质。
原子即将种类又讲个数,原子微观概念,构成物质。
5、地壳中居于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从微观进入到宏观,难点是元素概念的理解。
有点:通过氧元素和碳元素,自然过度到元素概念,学生对概念理解比较清楚,对于概念辨析掌握的较好。
不足:对于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学生理解的不深;课堂练习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