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第八中学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1.2 人口同步测试卷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地区中,人口稠密的是()
A.热带雨林地区
B.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大陆内部的高原、高山区
2. 下列有关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快越好
B.一个国家人口增长越慢越好
C.人口问题只是在少数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D.人口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首要问题
3. 下列对世界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问题的表现是相同的
B.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C.从全球的角度看,存在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的问题
D.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4. 下列人种与其主要分布地区连接正确的是()
A.黑色人种非洲北部
B.白色人种亚洲东部
C.黄色人种欧洲西部
D.混血人种拉丁美洲
5. 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和稠密最主要的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社会条件
C.经济条件
D.历史条件
6. 关于世界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B.世界上的大平原都是人口稠密地区
C.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绝大部分都位于南半球中纬度近海地带
D.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比较稀疏
7. 同学们在观看世界体育节目时,经常可以看见黑人体育明星,如“飞人”乔丹、拳王泰森。
虽然他们现在是美国人,但他们的祖先却是()
A.南美洲人
B.大洋洲人
C.欧洲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8.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不包括()
A.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B.劳动力短缺
C.粮食的生产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需要
D.交通、住房改善的困难较大
9. 与美洲印第安人属同一人种的是()
A.日本人
B.欧洲人
C.阿拉伯人
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10. 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方,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大
B.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必定人口总量也大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减少
D.人口密度大小反映了一个地区人口分布的疏密状况
二、填空题
11. 现在世界人口已经超过________亿。
12. 人口密度是指________,它可以表示人口的________疏密。
13. 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减去________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人口增长速度在世界各地不同。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_。
15. 在严寒的________带、________带,广大的________带,未开发的带________,干旱的________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________、________,人口则很稀少。
三、综合题
16.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所在地的人口密度分别是: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外,_______________地区和
_______________地区人口也稠密,这里人口稠密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世界人口稀少的地区,都有哪些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17. 读漫画,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反映的是当今世界由于_______________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2)请从图中选择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18. 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___________,使人口增长与_______、_______发展相适应,与________、_________相协调。
19. 现在,许多国家出现了_______________人口向_______________大规模迁移现象。
城市人口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_______________,但是,也会产生一些问题。
20. 根据人类_______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个主要人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D
3、C
4、D
5、A 6D 7、 D 8、B 9、A 10、D
二、填空题
11、70
12、1平方千米内居民的平均数目疏密
13、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
14、慢快
15、苔原冰原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沙漠高原山地
三、综合题
16、(1)10-100人/平方千米 10人以下 100人以上
(2)东部南部自然条件优越,人类文明发展较早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发达
(3)寒冷的高纬度地区、干燥的沙漠地区、湿热的雨林地区、崎岖的高原山地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然环境恶劣,所以不适于人类生存和居住。
17、(1)人口增长过快
(2)如耕地减少,为此应控制人口数量,保护耕地,城市建筑改建小高层等。
18、有计划地生育社会经济环境资源
19、乡村城市劳动力
20、体质白种黄种黑种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二节长江流域》习题
1.下列铁路线中和长江航线相交于南京的是[ ]
A.京广线 B.京九线 C.京沪线 D.京哈线
2.下列关于长江沿江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沪宁杭工业区是我国仅次于京津唐工业区的第二大工业区
B.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有钢铁、造船、炼油、海洋化工等工业
C.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区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工业区
D.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区是我国重要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区
3.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上游地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川江河段 D.河口三角洲地区
4.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下列农产品中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是[ ] A.春小麦、玉米、棉花、油菜 B.冬小麦、水稻、甘蔗、大豆
C.冬小麦、玉米、茶叶、橡胶 D.水稻、冬小麦、棉花、油菜
5.长江沿江地带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四季分明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四季中冬夏长,春秋短
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
D.各地气候复杂多样
6.下列矿产地位于长江沿岸地带的是[ ]
A.鞍山铁矿 B.徐州煤矿 C.攀枝花铁矿 D.金昌镍矿
7.长江三峡位于[ ]
A.重庆和湖北交界处 B.四川和湖北交界处
C.四川和重庆交界处 D.湖北和湖南交界处
8.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各地的侨胞数量极大
C.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林、牧、副、渔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
9.下列城市中,位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是[ ]
A.南昌 B.南京 C.长沙 D.杭州
10.上海的交通区位优势突出,下对叙述正确的是[ ]
A.上海位于钱塘江、黄浦江入海口
B.上海是我国沿海航线中点,位于长江航线和海运航线的结合部
C.上海通过京沪线、沪杭线联系全国各地
D.上海是全国的铁路交通、公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海运交通的中心
11.长江沿江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 ]
A.三江平原 B.江汉平原
C.洞庭湖平原 D.松嫩平原
12.长江上游地区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有[ ]
A.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河、湖泊淤积,加剧洪水灾害
B.造成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C.造成气温升高,高山冰川消失
D.造成全流域地方病频繁发生,而且越来越严重
探究
1.读“长江三角洲及附近城市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①是钢铁工业中心,该城市是________市。
(2)城市②是江苏省的省会城市,该城市是________市,城市③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河港,该城市是________市,城市②和城市③能停泊________吨级轮船。
长江中下游内河运输发达,有“________________”之称。
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今后,万吨级海轮可由上海直达________市。
(3)图中城市P和城市N也是两大河港城市,P市是________市,N市是________市,两个城市中,兼有河港与海港功能的是________市(填英文字母)。
(4)城市⑤是________市,它的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杭州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城市,它以________美著称于世,图中另一个著名旅游城市是________(填数码代号),该市名称是________市,该城市以________美著称。
(6)长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长江沿江地带除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外,还有三大城市群,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