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北京四中初二(下)期中物理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北京四中初二(下)期中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2分)如图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
A.牛顿B.帕斯特
C.伽利略D.霍金
2.(2分)如图所示的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
A.一个苹果B.一张课桌
C.一枚别针D.一辆汽车
3.(2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戴上橡胶手套拧开瓶盖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
C.磁悬浮列车不接触铁轨D.手表旋钮上有凹凸的花纹
4.(2分)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
A.汽车驾驶员系好安全带B.汽车转弯时减速慢行
C.人游泳时用力向后划水D.运动员跳远时快速助跑
5.(2分)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A.B.C.D.
6.(2分)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6N,F2=5N.如果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A.一定是11N B.一定是1N C.可能是6N D.可能是11N
7.(2分)下列关于质量和物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
B.物体的质量与重力成正比
C.把物体送到50000m高空,物体的重力变小,质量不变
D.1 kg=9.8N
8.(2分)起重机以5m/s的速度匀速竖直向上提货物时,货物所受重力G和拉力T之间的关系是()
A.T>G B.T<G C.T=G D.不能确定
9.(2分)利用铅垂线和三角尺判断桌面是否水平,如图所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B.C.D.
10.(2分)如图所示,一个小孩沿水平方向用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汽车。

但小汽车仍保持静止,则()
A.小孩对车的推力大于车受到的阻力
B.小孩对车的推力等于车受到的阻力
C.小孩对车的推力小于车受到的阻力
D.小孩对车的推力与车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11.(2分)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用细绳系着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绕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若把绳子剪断,则小球会()
A.仍做圆周运动
B.立即静止
C.做曲线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D.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12.(2分)关于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说明石头对鸡蛋的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力
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互相不接触的物体,彼此间不可能发生力的相互作用
13.(2分)排球是中考的一项体育测试项目,关于排球离开手后继续上升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排球受到向上的力越来越小
B.排球受力始终不平衡
C.排球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
D.排球受到惯性作用
14.(2分)如图所示,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时,与运动员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
15.(2分)如图的装置中,甲物体重5N,乙物体重3N.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受到的合力为2 N
B.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 N
C.甲对地面的压力为2 N
D.甲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2分)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受到的力有()
A.重力B.支持力C.摩擦力D.压力
17.(2分)中国的一些美食与传统节日有关,在如图所示的美食中,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包饺子时力的作用使饺子皮改变了形状
B.夹取汤圆容易滚落是因为汤圆受到的摩擦力较小
C.粽子对盘的压力和桌面对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如果将月饼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会减小
18.(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木块沿斜面匀速直线下滑时,所受合力为零
C.原地起跳时人的双脚要向下用力,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电梯加速上升时,钢缆对电梯厢的拉力大于电梯厢对钢缆的拉力
19.(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止在草坪上的足球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B.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篮球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下
C.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会慢慢停下来
D.人不小心踩到沙堆里,通过跺脚清除鞋上的浮沙是利用了鞋的惯性
20.(2分)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铁吸引铁钉的同时,铁钉也吸引磁铁
B.竖直向上拋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向上的作用力
C.物体在受到力的时候有可能保持静止
D.如果物体不受力,很快会停下来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21.(1分)如图所示,父子俩相持不下,此现象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有关。

22.(2分)游泳时,人用力向后划水,就可以向前运动,这说明了。

用力捏一下空易拉罐,易拉罐变扁了,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

23.(1分)弹簧被外力压缩,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复原状,因此弹簧的形变属于形变。

24.(1分)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表达式为。

25.(1分)要使行驶着的自行车很快停下来,常用的方法是用手捏紧刹车把手,这样做可以增大刹车橡皮对车轮的,从而增大车轮受到的。

26.(1分)将一盆水向外泼出,这是利用了的惯性(选填“盆”或“水”)。

27.(1分)体重为700N的跳伞运动员从高空落下,打开伞后他匀速竖直下落,在下落过程中,他受到伞的拉力的方向是。

28.(1分)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以后速度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汽车。

29.(1分)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水平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v1<v2,它们所受的拉力大小F1与F2的关系是:F1F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四、实验解答题(共42分,每空2分,每图2分)
30.(4分)如图所示,重5N的物块A静止在斜面上,对斜面的压力为3N,请在图1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在图2中画出它对斜面的压力F。

31.(2分)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32.(2分)如图所示,一条薄钢条的一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它发生如图中A、B、C、D所示的形变,如果力F1>F2=F3=F4,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的两个图是。

33.(2分)同一弹簧在图甲中和乙中受到石块的拉力,均伸长到A.图甲中弹簧受到两个石块的拉力与图乙中弹簧受到的一个石块的拉力。

(选填“平衡”或“等效”)
34.(2分)在一个瓶子中装上适量带颜色的水,拿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让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向瓶中吹入少量气体,使水在玻璃管中上升到瓶口以上,如图所示。

小华用手握紧瓶子后,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小华保持动作几十秒后,玻璃管内的液面缓慢上升了几毫米,你认为这个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选填“能”或“不能”)
35.(4分)小昆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 的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从图象的规律可推测得到,甲星球表面上质量m=12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G 是N。

36.(10分)小欣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到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让小车从斜面上(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大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2)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越,小车运动状态受到的影响越(选填“大”或“小”);
(3)如果水平面绝对光滑,对小车没有阻力,则小车将保持做运动。

37.(10分)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

(1)老师指出乙组同学组装的实验装置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

(2)乙组同学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在左绳端的吊盘中放入适量砝码m 1,左绳对小车拉力F 1等于砝码m 1受到的重力(忽略滑轮摩擦及绳子和吊盘重力),通过调整改变右盘中砝码m 2,来改变右绳对小车的拉力F 2,直到 。

然后,改变左盘中砝码多少,仿照上述步骤多次实验,发现只有当F 1 F 2时,小车才能够保持静止平衡。

(3)完成上述探究后,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发现小车 ,实验中这个步骤说明:物体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 。

38.(6分)如图甲所示,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M 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沿着 方向拉动M ,M 的运动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木块M 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 N .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情景,其目的是在保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的条件下,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否跟 有关。

木块运动状态 … 静止 静止 加速 匀速 减速 弹簧测力计所
示F/N

0.4
0.5
0.7
0.6
0.4
五、科普阅读题(共4分)
39.(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的力学性能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受力时的变形行为及其抵抗破坏的能力,通常包括弹性与塑性、脆性与韧性等。

无论是何种材料,受力时一定要发生形变,有的发生弹性形变,有的发生塑性形变。

不同材料发生弹性形变、塑性形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有些材料当受力达到一定值时,会突然断裂,且无明显的塑性形变,这种性质叫做脆性。

例如,轻轻一掰,饼干就会变成碎片。

力学性能是选择材料的重要指标。

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时意外爆炸,举世震惊。

在随后的事故调查中,物理学家费恩曼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了问题的原因:航天飞机上有一个环形圈,它嵌在火箭两个部件的结合处,为的是防止燃料在燃烧时从缝隙泄漏出来。

发射当天的天气非常寒冷,环形圈变得非常坚硬,密封效果变差,造成燃料泄漏,酿成惨剧。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逐渐发明了很多具有特殊力学性能的新材料。

有的材料不但很轻,而且强度很高,例如铝合金、碳纤维等。

有的合金材料还具有形状记忆的功能,用这种材料制作的产品,经过冷却,可以揉做一团,受热后形状会自动恢复。

(1)材料的力学性能通常包括。

(2)有的材料在受力时会发生塑性形变。

请举出一例:。

(3)“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是在进行的。

(填“冬季”或“夏季”)
(4)碳纤维材料的密度很小,强度很高,因此适合被用来制作。

A.音乐厅的墙壁
B.飞机结构材料
C.铅笔芯
D.雨鞋
六、计算题(共4分)
40.(4分)如图所示,在小桶中倒入质量m水=0.8kg的水,用测力计测得总重力G总=11N,求桶的质量m桶(g =10N/kg)。

2020北京四中初二(下)期中物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分析】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解答】解:A、牛顿是力的国际单位;故A正确;
B、帕斯卡是压强的国际单位;故B错误;
C、伽利略在力学和天文学上做出巨大贡献,但伽利略不是力的单位;故C错误;
D、霍金在天文学做出巨大贡献,但霍金不是力的单位;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物理学中各个物理量都有自己的符号和国际单位,不要将各符号和各单位相互混淆。

2.【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重力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重力单位N的认识,必要时根据对物体质量的了解,利用G=mg得到重力,以此确定符合实际的选项。

【解答】解:
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0.2kg×10N/kg=2N.符合题意;
B、一张课桌的质量在1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10kg×10N/kg=100N.不符合题意;
C、一枚别针的质量在2g=0.00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0.002kg×10N/kg=0.02N.不符合题意;
D、一辆汽车的质量在2000kg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G=mg=2000kg×10N/kg=20000N.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使接触面脱离。

【解答】解:
A、戴上橡胶手套拧开瓶盖,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不符合题意。

B、打球时用力握紧球拍,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手和球拍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滑掉。

不符合题意。

C、磁悬浮列车的车体和轨道是同名磁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使列车实现悬浮,从而减小列车所受的摩擦
力,提高速度。

符合题意。

D、手表旋钮上有凹凸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如何减小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方法,如何将其与理论联系在一起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生活中摩擦力有些是对我们有利的,这些我们要增大,有害的我们就要减小。

4.【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有利,有时有弊,根据生活实际来加以区分。

【解答】解:A、系安全带是防止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向前撞击车体的事故发生,属防止惯性带来伤害,故不符合题意。

B、汽车转弯时减速慢行,是为了在转弯时由于惯性,冲出弯道,造成交通事枚,属防止惯性带来伤害,故不
符合题意。

C、人游泳时用力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进,是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惯性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D、跳远时助跑是为了使人起跳后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向前运动的状态,使人跳得更远,取得更好的成绩,属
利用惯性,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区分开生活中惯性的利处和弊处,注意人们为减小惯性的弊端而采取的有效措施不能称之为惯性的利处。

5.【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有4个,“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根据四个条件,只有4个条件同时满足时,二力才平衡”。

【解答】解:A、选项中,两个力不满足“同一直线上”,故A错误;
B、选项中,两个力不满足“大小相等”,故B错误;
C、选项中,同时满足了平衡力的“同一物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四个条件;故C正
确;
D、选项中,两个力不满足“同一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当两个力同时满足4个条件时,二力才平衡。

6.【分析】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分析答题;
(1)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和,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
(2)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反,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解答】解:当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F=F1+F2=6N+5N=11N,
当两个力方向相反时,合力F′=F1﹣F2=6N﹣5N=1N,
综上可知,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一条直线上的二力合力,掌握力的合成方法以及分两个力同向与反向两种情况进行解答是关键。

7.【分析】(1)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
(2)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重力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
(3)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会随位置的变化而变化;而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位置有关;
(4)根据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知: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但1kg不等于9.8N。

【解答】解: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产生的,但重力不是地球的吸引力;故A错误;
B、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即重力随质量的变化而变化,不能反过来说;故B错误;
C、把物体送到50000m高空,由于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物体的重力变小,但质量与位置无关,故质量不
变;故C正确;
D、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但1kg不等于9.8N,即1kg≠9.8N;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深入理解重力和质量的概念,以及重力与质量间的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分析】(1)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受到的力是平衡力;物体在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解:
货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G,另一个是拉力F;无论是货物匀速上升还是匀速下降,都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即F=G。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受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1)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称为非平衡状态;
(2)物体受平衡力时,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称为平衡状态。

9.【分析】地球表面及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解:三角尺有两个直角边,把三角尺竖直放置,一个直角边放在桌面上,另一个直角边放上重锤线,因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如果重锤线与直角边是平行的,则表明桌面是水平的,故C符合题意;而ABD都无法判定桌面是否水平。

故选:C。

【点评】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会根据重力的方向正确使用水平仪检查物体是否竖直或是否水平。

10.【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先对汽车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因为汽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推力和摩擦力作用,由于汽车处于静止状态,因此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平方向上的推力和摩擦力也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B。

【点评】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会根据物体的状态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判断力的关系。

11.【分析】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解答】解: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使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只受拉力作用;当绳子突然断裂,拉力消失,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因此小球将保持断绳时的快慢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小球运动状态的判断,对小球正确受力分析,求出小球所受到的合力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2.【分析】(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
(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物体间是否有力的作用,与物体是否接触无关。

A、鸡蛋碰石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可知,石头对鸡蛋的力等于鸡蛋对石头的力,故A错误;
B、地球周围的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故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上升时肯定还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故B正确;
C、用力压钢尺,钢尺变弯,主要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误;
D、不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没有力的作用,如两个不相互接触的磁铁间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力的相互作用、力的概念,以及力的作用效果,是一道基础题。

13.【分析】(1)先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再确定受到向上的力的大小变化;
(2)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受力不平衡;
(3)分析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受力情况,得出是否受力平衡;
(4)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解答】解:
A、排球离开手在空中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向下的空气的阻力,没有受到向上的力,故A错误。

B、球上升过程中速度发生了变化,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受力不平衡,故B正确。

C、排球上升到最高点时,只受重力作用,因此受力不平衡,故C错误。

D、排球离开手后,由于惯性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需要熟练掌握以下内容:一是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二是对物体正确的受力分析。

14.【分析】平衡力指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
体操运动员静止在平衡木上,所以运动员受到的是平衡力。

A、平衡木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所受的重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一对平衡力;
B、运动员对平衡木的压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
力;
C、平衡木受到的重力作用在平衡木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方向相同,不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与运动员重力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力的判断,关键是掌握平衡力的四个条件。

15.【分析】A、甲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甲受到的合力;
B、弹簧测力总弹簧受到的拉力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B、地面对甲的支持力等于甲的重力与弹簧的拉力之差,求出甲受到的支持力,然后求出甲对地面的压力;
D、弹簧测力计对甲与对乙的拉力相等。

【解答】解:A、甲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甲所受合力为零,故A错误;
B、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左的3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水平方向上受到
的就是一对平衡力,所以甲也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3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这个力,等于3N,故B错误;
C、甲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这三个力是平衡力,所以支持力等于重力
和拉力的差值等于5N﹣3N=2N.支持力和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所以压力等于2N,故C正确;
D、弹簧测力计对甲与对乙的拉力相等,则甲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的综合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但根据力的知识认真的分析,还是比较容易得出正确结论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即可解答。

【解答】解: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木块,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和支持力一对平衡力的作用,故AB正确;
因为木块和桌面间没有运动趋势,木块不受摩擦力,故C错误;
压力是木块对桌面的力,受力物体是桌面,不受木块,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物体受力分析,注意不能多力也不能少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