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演示画图并解释: 神经元轴突末梢形成突触小体,下边是另一个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整个结构就是突触。突触是由三部分构成的,即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描述性讲解
观看
了解突触大概的结构
板书
3
兴奋能从这个结构传递,肯定与这个结构有关,这里边到底有什么?我们通过电子显微镜,弄清楚了它的基本结构。突触小体里有很多小泡,叫做突触小泡,(提问)突触小泡哪来的?高尔基体。高尔基体还形成了我们必修一学到的囊泡,囊泡有什么功能?转运蛋白质,大家可以猜想一下这些小泡的用途,还有一个结构,线粒体,线粒体干嘛的啊,提供能量。
启发式讲解
提问技能
积极参与
PPT
30″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突触的结构和兴奋的传导。
布置作业,比较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异同
结束
加强印象
PPT
板书设计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学反思
教师讲解为主,教法比较传统,知识点讲解细致,利用画图演示能够很好地展示语言技能,在提问技能这一方面有所欠缺,提问缺乏启发性。但由于时间限制,知识点没有讲完全,互动不够。
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思考
板书
1′30″
那它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展示PPT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图解并进行描述。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蛋白接受递质的化学刺激,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改变。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而传递给了另一个神经元。
时间
分配
教师行为(讲授、提问、演示等)
教学技能的类型
学生行为(参与的活动、预想的回答)
所用的教学媒体
1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了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当兴奋传导到神经纤维的末梢时,又是怎样到达下一个神经元或者肌肉、腺体的呢?
这个接头的结构叫做突触
直接导入
旧知识导入
PPT
1′30″
我们来放大一下突触,
叙述性讲解
学生再次观察模拟过程,复述,概括。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PPT
30″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是不是不像神经元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啊?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这种单向传递使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有规律地进行。
突触间隙呢,就一些组织液,那么突触后膜上有什么呢?蛋白质,他是一种离子通道,离子通道不是一直开着的啊,需要一把“钥匙”来控制开关,这种蛋白质呢,就叫做受体。那么要打开这个通道,钥匙在哪呢?在突触小泡里边包着呢,把里边包着的成分叫做神经递质,它就是打开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钥匙。它的结构就是这些。
描述性讲解
微格教学教案
教学内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执教者
训练课题导师
教学
目标
生物学的教学目标
生命观念:明确神经元功能与结构相适应的特点。
科学思维:运用推理等方法推测兴奋传递途径。
科学探究:能够针对信息传递过程提出问题并探究。
社会责任:能够通过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教学技能培训目标
掌握语言表达技能、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束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