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哲学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方哲学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
东方哲学精神对中国油画发展的影响
引言:从古至今中国绘画受西方影响较大,乃至现当代中国绘画依然受着欧洲哲学精神的影响,包括观看方式等。

同时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客体合一的精神,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的油画处在这种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其本土化的进程必然受到东方哲学思维方式和成果的影响。

西方油画中国化的历程,是西方油画中国哲学化的历程。

油画中国化的进程,则需要结合东方文化,联系到东西方哲学精神上的认识、贯通和开拓,才会摆脱禁真正形成自己的语言特征、审美格调和精神品格。

一、老庄哲学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哲学是时代的灵魂,反映时代内在,同时引导时代艺术的发展。

油画起源于欧洲,在中国至今已发展近百年,中国油画受东方哲学精神的影响甚大。

20世纪以来,中国美术教育受西方教育模式影响很大,包括油画的学习和借鉴,也是理性思维大于感性思维。

故主要是对西方艺术观察对象方法的学习和体验。

直到20世纪中期以写实油画为主的表现方式,其实是欧洲早期艺术思维方式的反映,这个在中国美术院校中教学和学习中存在的时间较长。

近些年,欧洲现代哲學家的思想对中国油画有所渗透和影响,但始终没有完全摆脱欧洲哲学精神的影响,包括观看方式的改变。

1.1尊重人性自由和解放
中国老、庄有富于思辨的,形上学的哲学特征。

其出发点及归宿点落实在现实人生,是尊重人性的自由和解放。

“外向的观察”与“内向的体验”用于艺术上是说形成主体和客体合一的认识,体现在绘画作品上是达到天人合一的融合境界。

如中国画论里唐朝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1]便是内外合一的具体体现。

中国画家则于外向与内向、理性与非理性四者关系中采取全面的有机复合的方法,这是中国画家历来注重画家的学术修养的原因。

[2]作为拟象油画的创始人要力勇老师的作品便是受了东方哲学精神的影响,它区别于西方具象、抽象、印象等绘画形态,也不同于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他是在二者基础之上的综合与发展。

他的作品是心灵图示化的语言,是他在观察客观世界后结合主观精神的产物。

他的作品不受客观外形的束缚,笔下肆意奔放的色彩,高度概括简练的抽象符号流露出来的是画家难以抑制的创作灵感,看似复杂的画面包含着静与动的变。

不拘泥于形似,通过多变的色彩、跳动的线条、洒脱的色块,或者是巧妙的构图。

呈现出单纯、深邃、无限延伸的意境。

无一不反应画家的内在精神。

1.2主观情感是绘画偶然性的体现
老庄哲学的思维是理性和主观感受的统一认识。

理性是抽象外在特征和绘画规律,主观情感是绘画偶然性的体现。

落实到绘画即如黄宾虹所言:“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

”齐白石也认为:“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

”这其实都是理性和感性,主观和客观认识上深入体验的表述。

既要符合客观事实,又要具有形象上的主观把握和创造。

既尊重绘画客体的客观描绘,又倾注出画家主体认知自然世界的生命力。

要力勇老师拟象油画在表达精神范畴方面与中国传统艺术是一脉相承的,也同样做到了中国传统绘画追求的尽情表达和抒情言志。

所以说,拟象油画使用的媒介材料虽然与中国传统绘画常用的水墨、毛笔、纸绢等媒介材料不同,但其深层精神结构是传统的、是民族的、是本土的。

所以,中国绘画的最高境界不是模写对象,而是根据自然的形象用自己的精神去创造对象。

二、古代画论中体现的哲学思想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南朝谢赫《画品》中将魏晋至齐梁时期28位画家分为六品进行品第。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画体工用榻写》条有谓:“夫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

自然者为上品之上,神者为上品之中,妙者为上品之下,精者为中品之上,谨而细者为中品之中。

余今立此五等,以包六法。

”张怀灌《画品》将书画分为神、妙、能三品,另加逸品。

张彦远列为上品的“自然”,也接近于张怀瓘的“逸”。

其外,还有黄休复的《益州名画录》里提出的逸神妙能四品进行品第,在北宋被大家公认,对后世绘画影响深远。

诸多的古代文学艺术家对书画的品第是认为客观向主观,由物象向精神的升进。

达到主客合一,物象和精神合互相融合,从而精神得到自由和解放。

要力勇老师的拟像油画有着丰富的民族内容。

拟象油画有部分的倾向与中国绘画精神很接近,注重抒情,他不局限于现实生活的再现,而是融入了自身的思想精神,运用理想的形态进行自由的创作,含有强烈的主观意识。

笔触与色彩里渗透的是
画家对人生的认识和感触,画家作画形态并不受外界自然的束缚,寻找的是一种独特的意境。

要力勇老师拟像油画更主要的是归于“自然”,归于内心。

是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那是对人生的反思和认识的一种载体。

三、结语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客体合一,实质上是物象和精神内外合一的认识规律,始终影响着中国绘画的形成和当下油画的发展。

中国绘画呈现的规律可以说是中国哲学认识社会、自然世界和对个体人生的态度。

艺术家追求的至高境界其实是中国哲学之于人生的境界。

中国油画处于东西方哲学语境中,其本土化的进程必然受到东西方哲学思维方式和成果的影响。

西方油画中国化的历程,是西方油画中国哲学化的历程。

中国当代油画家不能仅仅局限在绘画本身的实践和研究上,或停留在西方古现代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思维认识上,油画中国化的进程,则需要上升到东西方哲学精神上的认识、贯通和开拓。

中国油画要对欧洲的油画艺术的精华进行掌握,还要能够将我国的文化传统以及文学理念加以融合。

中国当代油画才会有更大的研究和实践的空间,走出藩篱,构建出我国特色的个性化油画艺术语言。

注释:
[1](唐)张彦远著:《历代名画记》,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XX年,第12页。

[2]李德仁:《东方绘画学原理概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20XX 年,第35页。

作者简介:
江梦杰(1997.03—),女,汉族,籍贯:河南新蔡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美术,研究方向:中国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