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在以下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A.典范示范法
B.品德评价法
C.陶冶教育法
D.说服教育法
B【解析】奖惩属于品德评价法。

2.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提示我们应注意贯彻的德育原那么是〔〕
A.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B.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D.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解析】题干表达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德育原那么。

3.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B【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
A.教育方针
B.教学原那么
C.课程方案
D.学科课程标准
D【解析】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5.冬天走进橙色的房间里有一种温暖的感觉,这是〔〕现象。

A.感觉适应
B.感觉比照
C.联觉
D.视觉
C【解析】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比照。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该题中,走进橙色的房间引起温暖的感觉,这是联觉。

6.决定教育性质的直接因素是〔〕
A.生产力开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社会意识形态
D.民族文化传统
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7.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
A.唐朝中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C【解析】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的京师同文馆中首次采用班级授课制。

8.在托尔曼的迷宫实验中,白鼠在没有获得强化前,学习已经发生了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A.操作性行为
B.区分学习
C.潜伏学习
D.获得
C【解析】潜伏学习是指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的,但在有需求时才表现出来的学习过程。

例如,在没有直接奖赏时,收集和储存信息,以备将来之需。

9.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A.创造力
B.思维力
C.观察力
D.记忆力
B【解析】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成分,并以思维力为核心。

10.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B.促进生活开展,效劳经济建设
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开展与社会化进程
D【解析】教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选项A、B、C都属于社会功能,只有D属于本体功能。

11.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布鲁纳
D.凯洛夫
B【解析】巴班斯基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

12.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材料
C.教育手段
D.教学媒介
D【解析】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教育手段都属于教学媒介。

13.一名5岁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83
B.100
C.120
D.1lO
C【解析】智龄(6)除以实龄(5)乘以100,等于120。

14.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来预测地震,说明思维的〔〕
A.间接性
B.概括性
D.敏捷性
A【解析】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地认识。

科学家通过观察动物这个媒介来认识地震,所以表达的是思维的间接性。

15.“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连续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D【解析】“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敢于创新,表达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16.小陈是某中学初三学生。

临近中考,学校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并划定了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

考试结果出来,小陈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

小陈的父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

案例中学校的行为侵害了小陈的〔〕权利。

A.受教育
B.开展
C.生存
D.知情
A【解析】参加考试是学生享有受教育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因此侵犯了小陈的受教育权。

17.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根本途径是〔〕
A.课外校外教育
B.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B【解析】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我国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根本途径。

18.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是〔〕
A.理解
B.稳固
D.迁移
A【解析】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中心环节。

19.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识
D【解析】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

要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主要就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20.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2
B.3
C.4
D.5
B【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