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学 中央财经大学 2 第二单元市场分析 (2.1.4) 成语典故 郑人买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成语典故
郑人买履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

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

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

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

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一些书上写“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今译:
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鞋子,事先量了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

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了带尺码。

”就返回家中拿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他回答说:“我相信我量过的尺码是很准确的,至于脚那就不一定可靠了。


故事点评:
这个郑国人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买不到,成为了笑柄。

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自己脚、只懂死守教条而不懂变通的人可能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的确是有的,而且并不少。

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

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容易碰壁。

现实中的消费者和营销者也都会有固守自己理念的情况,不管实际发生了什么变化。

——视频动画《郑人买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