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参照群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以张家界市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㊀㊀第40卷㊀第1期㊀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 l.40㊀N o.1㊀㊀㊀㊀2019年1月J o u r n a l o f J i s h o u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E d i t i o n)J a n.2019㊀㊀
文章编号:10072985(2019)01008409
基于参照群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
以张家界市为例∗
张海燕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㊀㊀摘㊀要:以张家界市为对象,探究了参照群体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了研究模型.结果表明,参照群体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都有正向影响,且影响强度依次递减;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旅游营销管理者应重视挖掘参照群体作为旅游者信息渠道的价值,区别和塑造不同维度上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居民的旅游意向.
关键词:参照群体;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旅游意向;张家界市
中图分类号:F592.7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 D O I:10.13438/j.c n k i.j d z k.2019.01.020
2018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 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旅游业作为服务性产业,在激发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方面大有作为,加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会进一步凸显旅游业的战略地位.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不断增多,增加了市场竞争的压力,所以,塑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提高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从而增强其旅游意向,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外对参照群体的研究在20世纪中后期达到鼎盛,主要聚焦于参照群体的分类㊁特征和影响参照群体选择的因素[1].国内对参照群体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主要聚焦于参照群体在实体产品消费领域的应用,而在旅游消费领域的研究[28]较少.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早期研究局限于目的地形象中的认知部分.近年来,学术界逐渐意识到目的地形象不仅包括个人对目的地属性的认知评价,还包括对目的地的情感评价.[919]国内外学者对参照群体理论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缺少实证数据的支撑,且很少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行为决策有重要影响,因此,笔者基于参照群体理论,以张家界市为对象,探究参照群体㊁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之间的关系,以期有助于旅游企业和旅游目的地深入了解旅游者心理和行为的特征,为旅游营销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1㊀研究设计
1.1研究模型
CKP a r k等[20]提出了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影响的三维分法,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笔者将研究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
∗收稿日期:201804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61032,41261032)
作者简介:张海燕(1970 ),女,甘肃兰州人,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研究.
影响是否存在差异,以及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的关系.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
图1㊀研究模型
F i g
.1㊀R e s e a r c h M o d e l 1.2研究假设
1.2.1信息性情境㊀旅游产品的无形性㊁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等特征,大大增加了旅游产品消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消费者会向参照群体搜寻相关信息,进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感知,因此作如下假设:
H 1a 1㊀信息性情境下,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H 1a 2㊀信息性情境下,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H 1a 3㊀信息性情境下,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总体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H 1a ㊀信息性情境下,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H 2a ㊀信息性情境下,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1.2.2功利性情境㊀旅游是一种公开的消费行为,
个体的行为决策会倾向于顺从参照群体对自己的期望或规范,进而获得奖励或逃避惩罚,因此作如下假设:
假设H 1b 1㊀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1b 2㊀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1b 3㊀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总体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1b ㊀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2b ㊀功利性情境下,
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1.2.3价值表达性情境㊀旅游者可以通过特定的旅游消费行为与自己向往或喜爱的群体建立联系或强化自我形象,因此作如下假设:
假设H 1c 1㊀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1c 2㊀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1c 3㊀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总体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1c ㊀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假设H 2c ㊀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1.2.4综合假设㊀综合假设H 1a ,H 1b ,H 1c
,得出如下假设:假设H 1㊀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
综合假设H 2a ,H 2b ,H 2c
,得出如下假设:假设H 2㊀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考虑到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参照群体可能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产生不同的作用,由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H 3㊀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存在差异.
假设H 4㊀信息性㊁功利性㊁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的影响存在差异.假设H 5㊀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8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海燕:基于参照群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 以张家界市为例
1.3㊀问卷设计
调查问卷第一部分是样本筛选和人口统计学特征,包含性别㊁年龄㊁文化程度㊁职业和平均月收入.调查问卷第二部分是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测量(表1).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中的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的量表借鉴了文献[21].调查问卷第三部分是参照群体影响情境设计(表2),基本情境为张家界市.
表1㊀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测量
T a b l e1㊀P e r c e p t i o n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 a n dM e a s u r e m e n t o fT o u r i s t s'I n t e n t i o n
项目构成维度细分属性测量语句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认知形象
情感形象
总体形象
旅游资源㊀㊀张家界市的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
服务设施㊀㊀张家界市的旅游服务设施优良
可达性与环境张家界市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治安良好
愉悦㊀㊀㊀㊀张家界市是一个令人愉悦的地方
放松㊀㊀㊀㊀张家界市是一个令人放松的地方
总体形象㊀㊀我对张家界市的总体印象非常好
旅游意向㊀我对张家界市的旅游意向很高
表2㊀参照群体影响情境设计
T a b l e2㊀S i t u a t i o n a lD e s i g no fR e f e r e n c eG r o u p I n f l u e n c e
影响情境㊀㊀测量语句
信息性㊀㊀您的亲友提到张家界市非常不错,旅游体验很好
许多朋友和家人都去了张家界市旅游
功利性㊀㊀去张家界市旅游会得到大家的羡慕
去张家界市旅游会被大家赞赏有品位
价值表达性很多成功人士㊁明星都去过张家界市旅游
您很渴望加入的某些群体也去过张家界市旅游
2㊀数据分析
2.1样本构成
2017年1月15日至2018年1月16日在张家界市旅游景区发放调查问卷,共回收2060份,其中有效问卷1825份,有效率达88.59%.问卷中女性占比51.78%,男性占比48.22%,女性占比略高于男性;年龄结构整体呈钟状曲线分布,以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本科或大专,硕士及以上学历㊁小学及以下学历占比较小,分别为2.19%和1.37%;职业结构以企事业工作人员为主,占比58.90%,学生也较多,占比26.30%.总体上,样本覆盖了各个群体,在性别㊁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方面分布较均衡.
2.2信度和效度
2.2.1信度㊀信度能体现量表的可信程度和稳定性.克朗巴哈系数(C r o n b a c h'sA l p h a)是最常用的信度测量方法,笔者将采用该方法测量量表的信度.结果显示,克朗巴哈系数为0.861,大于标准值0.80,说明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较高,即量表的信度较高.
2.2.2效度㊀效度即有效性.效度能体现测量结果对研究变量的反映程度,效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与研究变量的契合度越高.笔者利用KMO检验和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测量量表的效度,结果显示KMO=0.749(大于标准值0.7),P=0(小于标准值0.05),拒绝变量独立的假设,说明各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即量表的效度较高.
2.3统计结果
将基本情境下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分别与参照群体在信息性㊁功利性㊁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的影响结果做配对样本T检验.文中A1,A2, ,A6分别表示基本情境下旅游资源㊁服务设施㊁可达性与环境㊁愉悦㊁放松和总体形象的感知,Aᶄ和ᵡ分别表示基本情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相关项目分别用B,C,D表示,具体表达与A相仿;A168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
B 1, ,A 6B 6分别表示基本情境与信息性情境下旅游资源㊁
服务设施㊁可达性与环境㊁愉悦㊁放松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的变化,A ᶄB ᶄ,A ᵡB ᵡ分别表示基本情境与信息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变化,基本情境与功利性情境下㊁基本情境与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相关项目分别用A C ,A D 表示,具体表述与A B 相仿.
(1)参照群体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ⅰ)
信息性情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基本情境和信息性情境下的样本描述分别见表3和表4,配对样本检验结果见表5.
表3㊀基本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样本描述T a b l e 3㊀AS a m p l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P e r c e p
t i o n i nB a s i c S i t u a t i o n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A 13.330.6890.036A 23.730.5140.027A 33.620.6910.036A 43.230.8870.046A 53.300.8240.043A 6
3.24
0.595
0.031
表4㊀信息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样本描述T a b l e 4㊀AS a m p l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 P e r c e p t i o nU n d e r I n
f o r m a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 旅游目的地
形象感知
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B 14.410.6120.032B 24.160.5990.031B 34.200.5540.029B 44.050.8090.042B 53.930.6630.035B 6
4.18
0.635
0.033
表5㊀基本情境与信息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
T a b l e 5㊀P a i r e dS a m p l e sT e s tR e s u l t s 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P e r c e p
t i o n i nB a s i c S i t u a t i o na n d I n f o r m a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 感知变化
成对差分
均值差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下限
上限
t d f
S i g .(双尾)A 1B 1-1.080.9040.047-1.175-0.989-22.8683640.000A 2B 2-0.430.5430.028-0.486-0.374-15.1243640.000A 3B 3-0.580.6100.032-0.635-0.510-17.9423640.000A 4B 4-0.820.8410.044-0.908-0.735-18.6723640.000A 5B 5-0.630.8630.045-0.716-0.539-13.8833640.000A 6B 6
-0.94
0.749
0.039
-1.011
-0.857
-23.817364
0.000
㊀㊀从均值差的表现可知,
与基本情境相比较,在信息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每个属性的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表5可知:A 1B 1的P =0.000<0.05,说明在基本情境与信息性情境下,消费者的旅游资源感知具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值差为-1.08,说明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资源感知有正向影响.同理,A 2B 2和A 3B 3的P <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服务设施㊁可达性与环境的感知有正向影响.于是,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 1a 1成立.A 4B 4和A 5B 5的P <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愉悦㊁放松的感知有正向影响.于是,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 1a 2成立.A 6B 6的P <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总体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 1a 3成立.
综上所述,由于假设H 1a 1,H 1a 2,H 1a 3成立,因此假设H 1a 成立,即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其中对旅游资源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的影响最大.(ⅱ)
功利性情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功利性情境下的样本描述见表6,基本情境与功利性情境下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见表7.

8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海燕:基于参照群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 以张家界市为例
表6㊀功利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样本描述
T a b l e6㊀AS a m p l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
P e r c e p t i o n i nU t i l i t a r i a nS i t u a t i o n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C13.800.6800.036
C23.730.4470.023
C33.600.5640.029
C43.550.6550.034
C53.520.8240.043
C63.550.4980.026
表7㊀基本情境与功利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
T a b l e7㊀P a i r e dS a m p l e sT e s tR e s u l t s 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P e r c e p t i o n i nB a s i c S i t u a t i o na n dU t i l i t a r i a nS i t u a t i o n
感知变化
成对差分
均值差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t d f S i g.(双尾)
A1C1-0.470.6350.033-0.537-0.406-14.1693640.000
A2C20.000.000.026-0.0480.0540.1063640.916
A3C30.020.5210.027-0.0290.0780.9043640.366
A4C4-0.320.6450.034-0.387-0.254-9.4933640.000
A5C5-0.220.5020.026-0.268-0.165-8.2293640.000
A6C6-0.310.5750.030-0.372-0.253-10.3753640.000
㊀㊀从均值差的表现可知,与基本情境相比较,在功利性情境下,旅游资源㊁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的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服务设施感知的均值持平,可达性与环境感知的均值略有下降.从表7可知: A1C1的P=0.000<0.05,说明在基本情境与功利性情境下,消费者的旅游资源感知具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值差为-0.47,说明在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资源感知有正向影响.A2C2的P =0.916,A3C3的P=0.366,均大于0.05,说明在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服务设施㊁可达性与环境的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于是,在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的影响很微弱,即假设H1b1不成立.A4C4和A5C5的P<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愉悦㊁放松的感知有正向影响.于是,在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1b2成立.A6C6的P<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总体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1b3成立.综上所述,假设H1b2和H1b3成立.虽然在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服务设施㊁可达性与环境的感知的影响很微弱,但是根据表7中6条测量语句总的检验结果可以认为,参照群体总体上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1b成立,其中对旅游资源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的影响最大.
(ⅲ)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样本描述见表8,基本情境与功利性情境下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见表9.
表8㊀价值表达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样本描述
T a b l e8㊀AS a m p l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
P e r c e p t i o n i nV a l u eE x p r e s s i o nS i t u a t i o n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D14.010.7300.038
D23.860.6260.033
D33.800.5910.031
D43.380.6060.032
D53.380.5400.028
D63.460.5810.030
88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
表9㊀基本情境与价值表达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T a b l e 9㊀P a i r e dS a m p l e sT e s tR e s u l t s 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P e r c e p
t i o n i n B a s i c S i t u a t i o na n dV a l u eE x p
r e s s i o nS i t u a t i o n 感知变化
成对差分
均值差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下限
上限
t d f
S i g .(双尾)A 1D 1-0.680.5830.031-0.737-0.617-22.1643640.000
A 2D 2-0.130.5860.031-0.189-0.068-4.1993640.000A 3D 3-0.180.6200.032-0.236-0.109-5.3153640.000A 4D 4-0.150.6230.033-0.209-0.081-4.4523640.000A 5D 5-0.080.5360.028-0.135-0.024-2.8303640.005A 6D 6
-0.22
0.537
0.028
-0.277
-0.167
-7.893
364
0.000
㊀㊀从均值差的表现可知,
与基本情境相比较,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每个属性的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从表9可知:A 1D 1的P =0.000<0.05,说明在基本情境与价值表达性情境下,消费者的旅游资源感知具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值差为-0.68,说明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本对消费者的旅游资源感知有正向影响.同理,A 2D 2和A 3D 3的P <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服务设施㊁可达性与环境的感知有正向影响.于是,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
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认知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 1c 1成立.A 4D 4和A 5D 5的P <
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愉悦㊁放松的感知有正向影响.于是,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情感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 1c 2成立.A 6
D 6的P <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总体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 1c 3成立.综上所述,由于假设H 1c 1,H 1c 2,H 1c 3成立,因此假设H 1c 成立,
即在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其中对旅游资源和总体形象的感知的影响最大.
(ⅳ)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情境差异.由于假设H 1a ,H 1b ,H 1c 成立,因此假设H 1成立,即参照群体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有正向影响.对基本情境及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各测量语句进行比较分析,4个情境下的样本描述见表10,配对样本检验结果见表11.
表10㊀4个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样本描述
T a b l e 10㊀AS a m p l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P e r c e p
t i o n i nF o u r S i t u a t i o n s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A ᶄ3.340.6540.034
B ᶄ4.190.5580.029
C ᶄ3.630.4830.025
D ᶄ
3.62
0.568
0.030
表11㊀4个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
T a b l e 11㊀P a i r e dS a m p l e sT e s tR e s u l t s o fT r a v e l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P e r c e p
t i o n i nF o u r S i t u a t i o n s 感知变化
成对差分
均值差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下限
上限
t d f
S i g .(双尾)A ᶄB ᶄ-0.850.6900.036-0.918-0.776-23.4333640.000A ᶄC ᶄ-0.290.4550.024-0.337-0.244-12.2053640.000A ᶄD ᶄ
-0.28
0.452
0.024
-0.331
-0.238
-12.043364
0.000
㊀㊀从均值差的表现可知,A ᶄB ᶄ的变化最大,A ᶄC ᶄ的居中,A ᶄD ᶄ的最小,因此假设H 3成立,即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

8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海燕:基于参照群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
以张家界市为例
息性情境下的影响远高于其他情境,功利性情境下的居中,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最小.
(2)参照群体对旅游意向的影响.基本情境及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样本描述见表12,配对样本检验结果见表13.
表12㊀4个情境下旅游意向的样本描述
T a b l e12㊀AS a m p l eD e s c r i p t i o no fT o u r i s t s'
I n t e n t i o n i nF o u r S i t u a t i o n s
旅游意向均值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Aᵡ3.210.5350.028
Bᵡ4.280.5790.030
Cᵡ3.610.5810.030
Dᵡ3.460.5810.030
表13㊀4个情境下旅游意向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
T a b l e13㊀P a i r e dS a m p l e sT e s tR e s u l t s o fT o u r i s t s'I n t e n t i o n i nF o u r S i t u a t i o n s
意向变化
成对差分
均值差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差
差分的95%置信区间
下限上限
t d f S i g.(双尾)
AᵡBᵡ-1.070.6480.034-1.141-1.007-31.6483640.000
AᵡCᵡ-0.400.4910.026-0.450-0.350-15.5783640.000
AᵡDᵡ-0.250.4360.023-0.300-0.210-11.1563640.000
㊀㊀从表13可知:AᵡBᵡ的P=0.000<0.05,说明在基本情境与信息性情境下,消费者的旅游意向具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均值差为-1.07,说明在信息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2a成立.同理,AᵡCᵡ的P<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基本情境与功利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2b成立.AᵡDᵡ的P<0.05,均值差为负,说明在基本情境与价值表达性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即假设H2c成立.综上所述,由于假设H2a,H2b, H2c成立,因此假设H2成立,即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有正向影响.
从均值差的表现可知,AᵡBᵡ的变化最大,AᵡCᵡ的居中,AᵡDᵡ的最小,因此假设H4成立,即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参照群体对消费者的旅游意向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信息性情境下的影响远高于其他情境,功利性情境下的居中,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最小,这与参照群体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的差异相符.
2.4相关分析
笔者以P e a r o n相关系数为指标,来检验基本情境及信息性㊁功利性㊁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的相关性.在4个情境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的显著性都为0.000, P e a r s o n相关系数分别为0.739,0.790,0.597,0.794,都大于0.5,说明在4个情境中,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在双尾检验0.0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假设H5成立,即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㊀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参照群体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3个情境下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都有正向影响.在旅游产品的购买决策过程中,消费者本身的认知起到了主导作用,而参照群体则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认知对其行为决策产生影响.
(2)参照群体在信息性㊁功利性和价值表达性情境下3个情境下的影响程度不同,都是信息性情境下的影响远高于其他情境,功利性情境下的居中,价值表达性情境下的最小.大众的旅游动机主要是休闲娱乐,普通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符合自身喜好的旅游产品,又由于旅游产品的无形性等特征增加了购买风险,因此参照群体就成为其重要的信息源.
09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
(3
)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旅游意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形象对旅游目的地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消费者感知到的旅游目的地形象越突出,在旅游决策时选择前往该目的地的可能性就越大,即旅游意向越高.
3.2建议
(1)推动普通游客成为信息源.旅游目的地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通过价格优惠㊁抽奖等方式,鼓励普通游客在微信朋友圈㊁腾讯空间和微博等社交平台积极分享旅游经历,撰写游记㊁发表景点评论,从而达到宣传和推广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目的.
(2
)合理运用名人效应和普通人效应.旅游产品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允许营销者利用名人旅游资源来发挥名人效应,通过普通人效应拉近与受众的心理距离,从而增强信任感,扩大参照群体的影响.除了直接在宣传广告㊁旅游节目中植入普通人形象,反映旅游者的真实感受和旅游体验之外,营销者还可以选择植入式广告,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和理念巧妙地融入电影㊁电视剧中,使观众接受能与之共鸣的角色的消费选择,进而深化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
(3
)关注旅游目的地品牌在不同维度上的形象建设,以情感营销塑造情感形象,动态把握市场对总体形象的感知.通过情感营销手段建立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培养品牌忠诚度.采用情感促销策略打动潜在游客,如设计扣人心弦的广告语㊁支持公益与慈善事业㊁做好情感公关等,一旦他们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建立了情感联系,就会有较明显的选择偏好,容易成为该品牌的忠诚顾客.参考文献:
[1]庄家炽.参照群体理论评述[J ].社会发展研究,2016(3):184197.
[2]卫㊀岭.参照群体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J ].市场周刊,2006(11):4546.[3]周知子.参照群体对老年人大型节事感知价值的影响[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4]杨园园.参照群体对旅游感知风险的影响研究[D ].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2.
[5]杨㊀昆.旅游产品购买决策中的参照群体影响力差异研究[D ].重庆:西南财经大学,2013.[6]杨㊀昆,张㊀梦,姬㊀梅.生态旅游方式下的参照群体影响力研究[J ].生态经济,2014,30(11):107109.[7]欧㊀翠.城市居民自驾车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8]甘哲娜.基于E L M 的在线旅游网站消费者使用行为研究[J ].管理学报,2016,13(6):889898.
[9]刘㊀力.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与游客旅游意向:基于影视旅游视角的综合研究[J ].旅游学刊,2013,28(9):6172.
[10]K O I R A L A U.R e f e r e n c eG r o u p I n f l u e n c e i nP u r c h a s e i nF a s h i o n A p p a r e l s [J ].J o u r n a lo f I n t e r d i s c i p l i n a r y S t u d i e s ,2016,6(2):7987.
[11]M I C HA ŁR AM S Z A.M a r k e t C h o i c e sD r i v e nb y R e f e r e n c eG r o u p s :A nE v o l u t i o n a r y A p p r o a c h [J ].J o u r n a l o f E v o l u t i o n Ga r y E
c o n o m i c s ,2015,25(3):611622.[12]C H E W E L A I N EY I N T E N G ,J A HA R I S I T IA Q I L A H.D e s t i n a t i o n I m a g e a s aM e
d i a t o rB
e t w e e nP e r c e i v e dR i s k s a n d R e v i s i t I n t e n t i o n :AC a s e o fP o s t GD i s a s t e r J a p a n [J ].T o u r i s m M a n a g e m e n t ,2014,40(2):382393.[13]HA L L MA N N K I R S T I N ,Z E H R E R A N I T A ,MÜL L E RS A B I N E .P e r c e i v e dD e s t i n a t i o nI m a g e :A nI m a g e M o d e lF o r a W i n t e r S p o r t sD e s t i n a t i o na n d I t sE
f f e c t o n I n t e n t i o n t oR e v i s i t [J ].J o u r n a l o fT r a v e lR e s e a r c h ,2015,54(1):94106.[14]B A L O G L U SS ,M C C L E A R Y K W.A M o d e l o fD e s t i n a t i o nI m a
g eF o r m a t i o n [J ].A n n a l so fT o u r i s m R e s e a r c
h ,1999,26(4):868897.
[15]郭安禧,黄福才,杨㊀晶,等.目的地形象对感知吸引力及重游意向的影响:以厦门市为例[J ].旅游科学,2015,29(6):5067.
[16]张静儒,陈映臻,曾㊀祺,等.国家视角下的目的地形象模型:基于来华国际游客的实证研究[J ].旅游学刊,2015,30(3):1322.[17]涂红伟,熊琳英,黄逸敏,等.目的地形象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基于情绪评价理论[J ].旅游学刊,2017,32(2):3241.[18]王㊀超.生态型旅游城市形象感知机制研究:以 爽爽贵阳 为例[J ].生态经济,2017,33(9):101105.
[19]邓㊀宁,钟栎娜,李㊀宏.基于U G C 图片元数据的目的地形象感知:以北京为例[J ].旅游学刊,2018,33(1):5362.
[20]P A R KC WHA N ,L E S S I G VP A R K E R.S t u d e n t s a n dH o u s e w i v e s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S u s c e p t i b i l i t y t oR e f e r e n c eG r o u p I n Gf l u e n c e [J ].J o u r n a l o fC o n s u m e rR e s e a r c h ,1977,4(2):102110.[21]钱晓燕,林源源.潜在游客的目的地形象感知及其行为意图:基于港澳居民的实证研究[J ].旅游科学,2016,30(4):7385.

9第1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张海燕:基于参照群体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和旅游意向 以张家界市为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