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的摩擦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关节的摩擦学
1. 陶德华、张建华、李健、付尚发、赵源. 新型人工关节仿生润滑系统设计及滑液摩擦学特性研究.摩擦学学报.2003 ,23(6). 备注:此文通过摩擦学系统分析, 指出了目前人工关节无润滑系统的结构缺陷。
2. 潘育松、熊党生. 人工关节润滑系统研究进展.润滑与密封.2006 ,(6).
备注:此文从人工关节润滑机理的理论计算、人工滑液的试验研究及仿生润滑系统设计 3 个方面, 对人工关节润滑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
3. 邱裕生、靳忠民. 摩擦学原理与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 ,06(4).
备注:此文主要叙述了摩擦学原理与人工关节的设计和应用。
4. 戴振东、弓娟琴. 人工关节摩擦学的研究.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6,(23)3.
备注:本文从保持良好润滑、提高人工关节的耐磨性、减少敏感尺度磨损粒子产生和抑制磨粒引起的生物学反应等角度论述人工关节摩擦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提出从润滑材料设计、磨损控制和材料评价方法等方面改进人工关节设计的建议。
5. 张建华、苏世虎、陶德华. 基于仿生人工关节的评价装置及磨损试验研究. 摩擦学学报.2006 ,26(1).
备注:此文基于仿生人工关节结构,利用连杆机构模拟关节弯曲/ 拉伸运动方式建立了仿生人工关节评价装置, 同时对以小牛血清作为润滑介质的氧化
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ZrO-UHMWP人工关节配副进行磨损性能测试。
6. 周银生. 氮化硅陶瓷作为人工髋关节材料的摩擦试验研究.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1,20 (4).
备注:本文实验研究了氮化硅陶瓷自组合摩擦副的磨合性能以及磨合前后的起动摩擦因数和稳态摩擦因数。
7. 吴莉、高新蕾、高万振、裴召辉、王集辉. 人工滑液成分对UHMWPE 人工关节材料的生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3 (3).
备注:此文研究了不同成分人工滑液润滑的实验条件下UH-
MWPE/Ti6Ak关节材料的生物摩擦学性能。
8. 姜北北、刘亚菲、陈岚、袁小兵、林春花、项华中. 模拟人体环境的人工髋关节疲劳试验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14 (39).
备注:此文目的是设计新型人工髋关节模拟试验机温度控制和润滑部分, 以使试件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摩擦机制、磨损形式与实际使用条件下相一致, 从而可以准确、可靠地测试人工关节材料的生物摩擦学特性参数。
9. 华子恺、桑仁政、张建华. 人工关节材料生物摩擦声学测试研究
机械工程学报.2012,48 (3)备注:此文主要内容是针对硬相人工关节在服役中的异响问题, 提出生物摩擦学与声学交叉研究方法, 建立了人工关节材料的生物摩擦声学测试系统。
10. 华子恺、范永威、张欢欢. 人工关节材料复合运动磨损测试装置研究与开发.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4,35 (1).
备注:此文主要内容是根据人工关节材料的体外磨损性能测试, 开发了一种
新型复合运动销盘测试装置(MPOD。
)
11. 张亚峰、于振涛、牛金龙、皇甫强、贺新杰、袁思波. 新型钛合金人工关节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稀有金属.2006,30(z2).
备注:本文讲述了目前人工关节的市场需求情况及人工关节材料的研究现状,提出开发强度高、塑性好、弹性模量低的B型钛合金成为各国研究的重点。
12. 陈烜、戴建平、刘金龙、刘爱辉. 人工关节材料及其改性研究. 淮阴工学院学报.2010,19 (5).
备注: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材料的定义, 阐述了人工关节材料的性能要求, 列举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复合材料在人工关节上的典型应用。
13. 冯颖芳. 人工关节与钛及钛合金植入物材料.金属学报.2002,38
z1)
备注:本文主要涉及了人工关节材料的开发历史与应用现状 , 以及目 前所开发的几种较新的人工关节用钛及钛合金植入物材料。
14. 钱正瑛、金伟 . 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的研究现状 . 国际生物医学杂 志.2009,32 ( 4).
备注:概述了人工关节假体材料的发展进程 , 总结出目前使用较多的 3 种人工关节材料 -- 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
15. 王钊勇、李正栋、唐定中 . 一种通过定向凝固技术生产人工关节 的新工艺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5,11 (3).
备注:本文通过对传统细晶铸造与定向凝固方式生产人工关节性能、 成本以及可靠性的比较 , 说明了定向凝固工艺在生产人工关节方面的 独特优势 . TIPPER J L;;Numerical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microscopy[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9
年 24 期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9
04期
Grimsrud C,MonzonRJ,Richman J,et al.Cemented hip arthroplasty with a novel cerelage technique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hip fracture .J Arthroplasty,2005;20(3):337-343
of wear debris from artificial
joints using atomic force
;A bionic artificial
joint system and investigation of
CobbAG Schmalzreid TP. The clinical significanee of metalion release from cobalt chromium metal on metal hip joi nt arthroplasty [J] . Proc Inst Mech Eng , 2006, 220(2):385-398.
Mu ller FA Hagym a si M Greil P, et al. Transfer of metallic debris after dislocation of ceramic femoral heads in hip prostheses [ J] .Arch Orthop TraumaSurg, 2006, 126(3):174-180.
Firkins PJ, Tipper JL, Saadatzadeh MR et al. Quantitative an alysis of wear and wear debris from metal on metal hip prostheses tested in a physiological hip joint simulator [ J]. Biomed Mater Eng , 2001 , 11(2):143-57.
Ji Dawei. Infection after total joint replacement [J]. Chinese Orthopaedic Surgery, 2003,11 (16) :1125-1126.
Bo Hao, Zhou Yonggang, Wang Yan, et al .37 cases of bacterial infection of artificial joints [J].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 Journal, 2004,14 (12): 1358.
WangNa, Ding Jiguang, NewPowers .36 cases of Bacteriological Analysis of infection of artificial joints [J].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8,21 (16) :1347 -1348.
Peersman G, Laskin R, Davis J, et al. Infection in total knee replacement: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6489 total knee replacement [J]. Clin Orthop ,2001,392:15-23.
Cai deceit, Fang Yi, Wang Yan, et al. Artificial hip replacement timing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in clinical research. Orthopedic Surgery in China, 2006,14 (2)
:108-111. Bo Hao, Xing Qingchang, WangJifang, et al. RNAStaphylococcus inhibitory peptide inhibited the adhesion surface in artificial joint experimental study [J]. Chinese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2008,16 (23) :1814-1817.
R Lappalainen, M Selenius, A Anttila, et al. Reduction of wear in total hip replacement prostheses by amorphous diamond coating [J]. J-Bio-Mater-Res (Br), 2003,66 (1): 410 -413.
Yu Zhongjia, topaz pool, Xian-Long Zhang, et al. Rolling hip joint [J].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06,5 (2) :47-48.
Mao Bin Yao. Artificial patellar joint surgery [M]. Beijing:
People Health Press, 2002:253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人工关节表面的数字表征
本文介绍了一种仿生人工关节系统,其目的是延长这种假体的寿命。
当中包括仿生系统的设计,仿生治疗润滑油调查和髋关节假体的力学性能分析。
这可能会提高人工关节可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
骨水泥人工髋关节置换与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一种新技术
金属离子释放钻铬金属对金属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意义
金属碎片的陶瓷股骨头在髋关节假体脱位后转让理论
磨损的定量分析和磨屑金属在生理髋关节模拟器测试金属髋关节假体
机械材料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分析
对人工关节感染37 例
36 例人工关节感染的细菌学分析
金属材质感染全膝关节置换术
各类人工髋关节置换时间
金RN A抑制肽抑制粘附在表面的人造关节的实验研究由非晶金刚石涂层的磨损降低全髋关节置换假体
滚动髋关节的设计研究
人工髌骨的新型材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