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深层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深层原因”
在我的映象当中似乎只要一提到政治就会自然而然的蹦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似乎马克思就是政治思想主义的一种代名词,马克思的热潮似乎也不是意料之外。
08年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的蔓延,自由资本主义受到广泛的社会质疑,据说,德国现任财长施泰因布吕克现在正在阅读《资本论》,这位在金融危机中焦头烂额、寝食不安的财长,现在成了马克思的“粉丝”。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思想力量并不是随着时间的飞逝就可改变的!
有人说:“马克思是全面研究资本运动规律的第一人,他肯定了资本的力量,也发现了资本的痼疾。
只要有资本运动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思想中的科学分析和价值力量就会不时造访人们的头脑和心灵。
”所以即使这本巨作是特定时空的文本,但它仍然能贴近人心,给你以启迪。
当然,当代西方马克思热的深层原因远不止这尔尔。
首先,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便对全人类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表现在非共产党执政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表现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也表现在经济文化先进的发达国家。
其实,在发达的西方国家,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最有影响的社会思潮之一。
我觉得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不少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卓著的社会科学家都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有一些直接就被冠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
美国的马尔库塞、法国的萨特和意大利的葛兰西,都曾经是西方世界最有影响的学者,而他们都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者。
法国的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德国“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哈贝马斯、英国首相布莱尔的“精神导师”吉登斯和美国的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詹姆逊等,都是现今公认的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著名学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执掌着社会科学的牛耳,而他们对马克思的思想在相当程度上持肯定的态度,其中有一些则被认为是西方的“马克思主义者”。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如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本身对自然界和社会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至今仍有着很强的生命力。
并且,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即消灭剥削和压迫,充分发展人的个性,解放全人类,最终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仍然是许多进步的和正直的学者所憧憬的理想。
因为其一,马克思主义已成为文化遗产,必然对当今人类产生影响。
他们认定,马克思的名字已和历史上所有的思想巨匠联在一起,他的思想已构成人类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影响着所有人,当今的人们不管承认与否,实际上都是马克思的文化遗产的享用者和继承者。
跨入新的历史时期的人们,要想绕开马克思,独立地行走是完全不可能的。
其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的存在决定了其不会过时。
他们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批判资本主义的象征,欲问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是否还具有现实意义,主要是看当今的资本主义社会是否还存在矛盾,是否已成了人间天堂。
于是,他们成功地把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揭露和批判与对马克思主义现实性的论证
结合在一起,即通过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来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和吸引力。
其三,当今世界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前进的路标。
深受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现实主义之害的当代人,都在反思,在新的世纪里人类究竟应该如何生活。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用富有说服力的语言告诉人们:处于新世纪的人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生活路标,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作为生活的取向,更具体地说,他们要求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最主要的就体现在这里。
再者,就是金融危机的席卷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现实意义。
传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生产资料被少数资本家占有。
对广大普通民众而言,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维持生存,他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中的地位:少数的资本家占有绝大部分的生产成果,而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只能分得其中的少部分物质财富。
在整个社会资本循环运动中,随着资本家财富积累的不断增加,产品生产的能力将持续扩大,但是却伴随着雇佣工人的相对贫困。
这种相对的贫困,导致了社会相对有限的购买力,从而必然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从而导致危机的爆发。
在经济危机期间,大量的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力倒退,生产力被破坏。
资本主义正是在一波又一波的各种危机中被新的社会形态代替而走向灭亡的。
金融危机并未超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
与传统的经济危机不同的是,金融危机首先不是从实体经济开始,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的。
从危机的内在运行逻辑上看:次贷危机的病灶在于违约率不断上升,违约的原因在于未来预期遭到了沉重打击,未来预期的悲观在于透支消费的不可持续,透支的原因在于缓解生产过剩,生产过剩源于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内生性的制度性矛盾。
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就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所以,马克思经济学和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对立的根本原因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马克思分析价值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本质上讲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物质资料生产决定人们的社会生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的更替。
马克思正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他的整个理论体系都是为此建立的。
因此,马克思把商品不是看成物,而是在物的形式掩盖下所体现的人和人的关系,把价值看成是反映人和人之间社会关系的产物。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根本上讲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他们对价值理论的分析,是在抹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前提下对经济现象只进行数量分析,只分析这些现象的量的规定及其变化,根本不触及这些现象的质的规定性
及其变化,不能触及资本主义的本质、矛盾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
当代西方经济学价值理论之所以不能成为科学价值理论的根本原因,即在于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哲学依然是当代最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
正如德里达所说:“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的分析,对层出不穷的问题的解决,无不凸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
以往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始终聚焦于改变世界。
我们应该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品格,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答时代的课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来实现。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格,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卓有成效地回应来自实践和理论的双重挑战,继续引领时代潮流,就要实现自身的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必须担负的历史使命。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开放的、富有生命力和不断向前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
随着自然科学划时代的发展,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刻发展,随着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通过自己的体系创新总结和巩固其理论内容的创新,并进一步推动理论内容的创新。
由此可见,即使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我们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立足于时间,面对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永远具有当代价值,与实际同行。
环艺(2)班
王昱婷
09B0505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