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解毒作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草还能与体内重金属结合而解毒。如甘草汤在临床上 可用于治疗朱砂等含汞药物和雄黄等含砷药物的中毒。《本 草蒙荃》中记载用甘草与黑豆煮汁服,可治砒霜中毒,与杏 仁煎服可治铅中毒。朱志良等[1u认为甘草含多种氨基酸, 能够与铅、镉、汞(Pb、CA、Hg)等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 螯合物,效果优于EDTA,从而有效治疗体内重金属中毒。 2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2.1抗炎作用
懑928万i 方数据
甘草酸盐类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一方面可提高 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性。增强机体对毒物的耐受,另外一 方面可以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表达,加强毒物代谢。此 外,甘草酸盐类还能阻抑肾上腺皮质激素在肝脏的代谢,相 对增强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u9|。 3利用甘草的药理作用对抗或缓解中毒症状 3.1解痉作用
甘草酸盐类对肝脏类固醇代谢酶有较强亲和力,能阻碍 皮质醇与醛固酮的灭活,显示出明显的抗炎、抗过敏及保护 细胞膜结构等糖皮质激素效应,这是甘草解毒的一个重要方 面。
研究证实,甘草酸类对多种急慢性炎症模型均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黄能慧等[12]研究发现,腹腔注射甘草酸单铵盐, 能显著抑制小鼠化学性耳廊红肿、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 高,减轻急性炎性反应时的红、肿、热症状,还能明显抑制 大鼠棉球肉芽肿,抗炎效果接近于地塞米松。原皓J副等研 究发现,腹腔注射甘草酸二铵盐,可显著降低黏附分子一l (I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a)的表达。改善大鼠结 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在于调控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核因 子一r.B(NF-KB)的活化。Fujisawa等口4]的研究发现甘草酸 制剂可以稳定细胞溶酶体,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通讯作者:李焕德,
男,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体内药物分析与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Tel:(0731)85292121,E-mail:lihuandel953(园126.colll
鏊927瓣
万方数据
Central South Pharmacy.December 2009,V01.7 No.12中南药学2009年12月第7卷第12期
韩刚等[51按传统水煎法制备大黄甘草汤,研究大黄和甘 草在煎煮过程中甘草酸与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甘草中的甘草酸在水煎过程中可增加大黄中游离蒽 醌的提取率,而降低大黄中结合蒽醌的提取率,推测甘草中 的甘草酸在煎煮过程中与产生泻下作用的结合蒽醌生成沉 淀,从而降低了结合蒽醌的含量,缓和了大黄的泻下作用, 但汤剂中甘草酸与结合蒽醌生成的沉淀口服后能否缓慢释放 出结合蒽醌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吸收的大分子络合物,从而实现甘草在体外配伍减毒的功 效。 I.2体内结合解毒
代谢是体内毒物清除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包括I相反 应和Ⅱ相反应2个步骤。一般认为,Ⅱ相反应是真正的解毒 途径。其中葡萄糖醛酸脱水后的结合反应是较重要的Ⅱ相反 应之一,它能与体内一些含有羟基或羧基的有毒物质结合生 成非活性形式,由尿排出体外而起到保肝解毒作用。因此葡 萄糖醛酸能对广泛存在的具有潜在致癌性和致畸性的、随食 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污染物进行解毒。研势7j发现,1分子 甘草酸可水解生成1分子甘草次酸和2分子葡萄糖醛酸,后 者在体内能结合毒物形成元毒的化合物,发挥其解毒作用。 有文献睁9一报道,甘草可降低马钱子致大脑皮层超限抑制、 呼吸肌强直收缩引起窒息死亡的毒性作用;含甘草成分的制 剂与链霉素合用,链霉素的抗菌活性不减,链霉素的毒性却 显著降低,其解毒作用与甘草酸水解后产生的葡萄糖醛酸有 关。陈长勋a0-等将甘草和等效的葡醛内酯片分别与附子合 煎,给小鼠口服灌胃,发现葡萄糖醛酸确能降低附子毒性, 但结果提示甘草解毒功能还有其他多种机制参与。
可能与附子中的酯型生物碱发生化学反应从而降低附子毒 性。马鸿雁等[31将乌头碱分别单煎或与甘草酸合煎,发现乌 头碱都发生了水解;但合煎液中的甘草酸加速了乌头碱的水 解,推测附子甘草配伍,首先甘草酸与乌头碱结合成盐,该 盐逐步释放出游离的乌头碱和甘草酸,而释放的甘草酸又促 进了乌头碱的水解,甘草酸与乌头碱络合成盐起到了减少和 缓和毒性的作用,而甘草酸促进乌头碱的水解则起到了解毒 的功效。徐姗瑁[4]等分别将附子单煎、附子与甘草、附子与 甘草酸、附子与甘草次酸合煎,用动物实验研究各煎液不同 给药途径的急性毒性,结果发现:甘草与附子合煎较附子单 煎能显著减少乌头碱及次乌头碱的煎出量,而对动物的毒性 也明显减小;将甘草酸和甘草次酸分别与附子合煎,乌头碱 的煎出量反而较单煎增加,提示甘草酸和甘草次酸能促进附 子中有毒生物碱的溶出,而动物实验显示注射给药时这2种 合煎液的毒性较单煎液明显增强,口服给药的毒性却又明显 减小,该研究结果提示甘草酸及甘草次酸与乌头类生物碱结 合成盐能延缓或减少乌头类生物碱的吸收是甘草解毒机制之 一●
现代研究发现,甘草含有多种活性成分,主要是三萜类 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另外还有香豆素类、氨基酸类、生 物碱类、挥发油类及多种微量元素等。三萜类化合物有30 多种,主要是甘草甜素(甘草酸盐的总称)、甘草酸、甘草 次酸等;黄酮类化合物有70多种,主要是甘草苷、异甘草 苷等。目前对甘草解毒机制的研究发现,甘草的解毒作用与 其多种活性成分有关。本文对甘草的解毒机制研究做一简要 综述。 1与毒物发生化学反应发挥减毒,解毒作用 1.1体外配伍解毒
中图分类号:R96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981(2009)12—0927—05
中药甘草(Radix Glycyrrhiza)是豆科植物甘草的干 燥根及根茎,中医理论认为其味甘、性平,归十二经,有解 毒、祛痰、止痛、解痉等诸多功效,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 一,有着中药“国老”的美誉。
甘草酸还能与多种生物碱、抗生素,氨基酸、金属离子 等结合生成复盐,降低原药毒性[6],如用甘草酸与链霉素结 合制成的甘草酸链霉素,对脑第八对颅神经的毒性较普通链 霉素显著降低;将锌开发成甘草锌制剂,可使胃肠道的不良 反应相比其他锌制剂显著减轻;用甘草酸与喜树碱结合制成 的单胺盐毒性比喜树碱原药显著降低等。
甘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321, 如异甘草素能够改善脑缺血一再灌小鼠认知功能障碍一引,甘 草苷能够通过抗氧化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斟j等。刘睿婷∞朝 等研究发现:甘草苷(o.1、1、10}anol·L_1)能够浓度依
赖性的抑制p淀粉样蛋白(雌Ⅻ),引起的人神经母细胞
中南药学2009年12月第7卷第12期Central South Pharmacy.December 2009,V01.7 No.12
甘草能有效对抗药物引起的心律失常。不少动物实 验[24-z6]发现炙甘草注射液通过减慢心率、延长P-R和QT 间期,能显著对抗氯仿、肾上腺素、乌头碱、毒K和氯化 钡等多种以不同机制诱发的心律失常。周承志f'zz-zs]通过血 清药理学研究也发现炙甘草汤含药血清可浓度依赖性的抑制 兔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ho)和心肌细胞L型CE+通道电流(Ic.L),其作 用与钙通道阻滞剂相同。
甘草中某些成分能与许多生物碱(包括酯型生物碱)、 蒽醌、金属离子等结合生成沉淀或极性较大而难以被胃肠道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0873114);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08086)。
作者简介:何丹,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Tel:13272018212,E-mail:he—sir@qq.corfl
连勤
中南药学2009年12月第7卷第12期Central South Pharmacy.December 2009,V01.7 No.12
甘草解毒作用研究进展
何丹1”,刘凤琴2,李焕德1’(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临床药学研究室,长沙410011;2.解放军第一六三中心医院药
剂科,长沙410003)
关键词:甘草;解毒作用;p_糖蛋白
解毒是甘草较重要的功效之一,最早见载于《神农本草 经》,描述甘草“倍力气,金疮肿,解毒”。之后的历代中医 药典籍对甘草的解毒功效也是倍加推崇:《名医别录》称其 能“解药毒”,《本草纲目》说其可“治七十二种乳石毒,解 一千二百般木毒”,清《本草从新》誉本品“协和诸药,使 之不争,生肌止痛,通行十二经,解百药毒”。甘草能够缓 和药性,使峻猛之药不伤正气,故中医常用甘草配伍JiI乌、 半夏、远志等毒性中药,以起到降毒、解毒的作用。长期临 床实践也证实,甘草能够有效减毒或者解毒、缓解中毒症 状,降低死亡率。
抗炎是甘草酸类重要的药理作用,对于甘草酸抗炎机制 的研究一直被人们关注。多数报道认为,其抗炎机制与抑制 前列腺素(PGs)等介质的作用有关。甘草酸能选择性地抑 制花生四烯酸水解所需的磷脂酶来抑制炎性介质前列腺素、
白三烯等的合成与释科15]。研究证实,甘草酸可以促进一
氧化氮(N0)的生成[1¨7]。此外,甘草酸还能影响酪激酶 CK一Ⅱ介导的磷酸化反应[18],而该反应与抗炎效应的关系很 密切,关于这一关系的研究目前正在深入进行。 2.2增强机体对毒物的耐受
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和甘草次酸可能是甘草抗心律失 常的有效成分。甘草总黄酮能有效对抗乌头碱、BaClz诱发 的大鼠和小鼠的室性心律失常[2引。董唏。3叫的研究证实甘草 苷能减少乌头碱引起的原代乳鼠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 (LDH)的释放,并拮抗乌头碱引起的心肌细胞钙离子通道 编码基因Cavl.2 mRNA表达升高和钾离子通道编码基因 Kv4.3mRNA表达降低,明显减少乌头碱导致的心肌损伤。 此外,甘草次酸也能对抗乌头碱、BaCl2、CaCl:一Ach混合液 和结扎冠状动脉所诱发大鼠和小鼠的心律失常,显示其多种 机制的抗心律失常作用L 31]。 3.3神经保护作用
甘草与毒性中药附子的配伍在中药方剂中的应用相当有 代表性,如甘草附子汤、四逆汤等。临床疗效显示甘草能使 附子减毒增效,其机制可能在于甘草中某些成分能结合生物 碱形成络合物或促进生物碱的水解。陈建萍[1]等将甘草与附 子分别合煎和单独煎后发现合煎药液中乌头类生物碱和甘草 酸的含量均明显降低,推测甘草能够降低游离的鸟头类生物 碱含量,从而降低附子毒性。杨明等[z3对方剂“四逆汤”的 药物配伍进行了研究,发现甘草配伍附子,能使游离的乌头 类生物碱含量显著减少。小鼠急性毒性试验也显示附子和甘 草合煎的毒性较附子单独煎显著降低,推测甘草中酸性成分
瘤细胞(SH-SY5Y)内活性氧(ROS)水平和钙离子浓度 的升高,减少细胞的凋亡;同浓度的甘草苷还能浓度依赖性 的抑制谷氨酸引起的LDH释放,增加细胞存活率;甘草苷 (1、5、25弘m01.Lrl)还能特异性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而对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提示甘草苷能够抑 制A融s-ss及谷氨酸的神经毒性,并能够特异性抑制乙酰胆碱 酯酶活性。杨云[36j的研究发现甘草苷能够拮抗A&;。所致 大鼠原代海马神经元的损伤,并能显著增加神经生长因子 (NGF)介导的海马神经元轴突延长,诱导神经干细胞体外 定向分化为胆碱能神经元,推测甘草苷对A陆。。导致的大鼠 原代神经细胞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和营养作用。 4抗微生物毒素
甘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是甘草解痉的有效成分。 Sato Y的研究-22一发现甘草中微量的黄酮类化合物异甘草素 对卡巴胆碱、氯化钾、氯化钡诱导的小鼠空肠收缩显示了强 的解痉作用,它可能通过糖苷的转化在肠道的较低部位发挥 作用。异甘草素对支气管平滑肌也有抑制痉挛的作用,刘 斌口3]等发现异甘草素对乙酰胆碱、氯化钾、组胺诱发的豚 鼠气管收缩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 酶,提高了细胞中环单磷酸鸟苷(cOMP)水平,开放了 Ca2’激性物质,有良好的解痉作 用。甘草具有阿托品样解痉作用,能够抑制试验动物(兔、 大鼠、豚鼠、狗等)离体或在体的肠管活动,明显缓解胃肠 道痉挛,对抗胃液分泌czo]。寻庆英:21:的研究发现甘草能显 著改变胃平滑肌的动作电位,明显抑制胃的收缩运动频率, 进一步研究显示,甘草的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某些成分能够抑 制大鼠胃黏膜及肌间神经丛中的5一羟色胺(5一HT)和神经 递质P物质(SP)的表达,上调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 达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