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道教文化探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 州
神 州 文 化
蓬莱 阁道教文化探微
寇 润 平
蓬莱 阁管 理 处 山 东蓬 莱 2 6 5 6 0 0
摘 要 :蓬 莱是 国 家历 史 文 化 名城 ,也是 中 国优 秀旅 游 城 市, 自汉代建城 以来 , 拥有 2 1 0 0多年的建城史 , 历 史文化 源远 流 长。神秘莫测的海市蜃楼 自然奇观 和美丽动人 的八仙过 海 传说 , 更让 蓬莱成为 东方神话的发 源地之一 , 被历代誉 为“ 人 间仙境” , 蓬 莱因此也成 为中国“ 东方神仙文化之都” 。而这种 积 淀深厚的神仙文化与中国本土 宗教道教 文化 之间有着密不
2 0
所建 。吕洞宾姓李 , 名琼 , 字伯玉 , 山西人 。 生于唐德宗贞元十 四年 ( 7 9 8 ) 。 吕祖 当年因父辈受官府迫害 , 遭到株 连, 便携其妻 子入终南 山, 跟钟离权学道 , 遂埋名更姓为双 口吕。官府 闻讯 追 至终南 山后 , 吕祖又到泰山后石坞岩石洞中修道 。 夫妻二人 久居岩 洞 , 相 敬如宾 , 故名 “ 吕洞 宾” , 亦称 吕岩 , 又 称“ 回道 人” , 后来夫人去世 , 吕洞宾大哭一场 , 即迁到岱阳王母池畔炼 丹, 故号“ 纯 阳子 ” 。 子孙殿 : 是古 时候 求子求孙 的地方 , 门上有 匾额 “ 熊罴赐 梦” , 取之《 诗经小雅 ・ 斯干》 篇, “ 吉梦维何 , 维熊维罴” , “ 维熊 维罴 , 男子之祥” , 熊罴是 凶猛 的野兽 , 象征着勇敢 的武士 。因 此, “ 熊梦” 或“ 熊罴入梦” 为祝人生子的吉祥语 。 这里主要供奉 的是送子娘娘。 相传送子娘娘是周文王的夫人 , 他们一共生养 了9 9个孩子 , 后来又收养 了一名义子取名 雷震 子 , 所 以民间 就有《 文王百子 图》 广 为流传 。如今 这里成为“ 无子求子 、 有子 保平安 ”的地方。送 子娘娘身边还供奉着眼光娘娘 和疹子娘 娘, 她们是保佑孩子心明眼亮、 身体健康 的。 胡仙堂 :建于明代 ,主要供奉 的是明代一胡姓名医 “ 胡 仙” 。 相传 明朝登州府 内有一姓胡 的人家 , 家 中有三位公子 , 到 处寻求民间药方 , 进深 山采药为老百姓治病 。 兄弟 三人 中数胡 三医术最高 , 不管什么样 的疑难 杂症 , 他都能药 到病 除 , 妙 手 回春 , 因此被人尊称为“ 胡仙” 。 后来他潜修仙道 , 得道成仙 , 人 们 即建“ 胡仙堂” 纪念他的功德 。 二、 蓬莱阁道教文化的突出特点 蓬莱阁景区拥有丰富 的道教文化遗存 ,集 中展示 了道教 文化 的众多内容 , 表现了不同时代人们对道教文化的认知 、 对 道教哲学的反思与利用 ,也反映了古代老百姓对现实 与理想 的情感调和 。由于历史 的不断演进 , 朝代 的不断变迁 , 加上胶 东沿海等特殊地域民俗的影响 ,使蓬莱 阁景区的道教 文化 呈 现出很多 自己的特点 , 简单归结 如下 : ( 一) 道教 宫观较多 , 但突破常规性宫观体系建设 蓬莱 阁古建筑群中道教建筑 占了很大 比重 ,供奉的道教 神仙很多 ,但不像其他地方常规性道教宫观一样 ,非常成体 系 。整个蓬莱 阁古建筑群中只有蓬莱 阁的白云宫属常规性道 教体系宫观 , 吕祖殿和三清殿 , 规模却都不大 , 殿堂也不 完整 , 没 有 常规 宫殿 的 灵 官 殿 、 玉皇殿 、 四御 殿 、 三官殿 、 斗姆殿 、 老 子殿 、 救苦殿 、 文 昌殿 、 财神 殿 … …等 。 ( 二) 所供奉神 仙很 多。 但打破道教神仙等级 限制 蓬莱 阁道教文化的一个突 出特点就是所供奉的神祗选择 充分显示 了民本性 、 民间性。蓬莱 阁中供奉 的各路神仙 , 大都 与当地 民众 ( 渔 民、 船工 、 海商 ) 诉求有关 , 所选择 的都是 与其 利益密切相关 的神祗 , 如龙王宫不供奉四海龙 王 , 只供奉东海 龙王敖广。 其实在道教神 团体系 中龙王的地位很低 , 一般宫观 是不供奉的 , 而蓬莱阁却打破 了这些传统桎梏 。 子孙殿里面主 要供奉的是送 子娘娘 、 疹子娘娘和眼光娘娘 , 而没有更高级别 的碧霞元君 , 完全不顾道教神仙体系等级 , 充分显示 了地域特 色和朴素 的实用主义特点 。 ( 三) 所供奉的多为俗神 , 具有很强的亲民化
蓬莱 阁作为蓬莱历代道教文化的集大成者 ,虽然其同时 折 射了佛 、 道、 儒 三种传 统文化 的影子 , 体现 了多文化 的融通 与和谐 , 但细究起来 , 在蓬莱 阁的神仙文化体 系中 , 道教 文化 仍然 占据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 ,可以说蓬莱 阁古建筑群仍然 是 以道教建筑和道教文化为主的景区。今天笔者就单对蓬莱 阁 的道教文化进行简单梳理 ,对蓬莱 阁道教文化显现 的一些 特 点 及 文 化 应用 做 一 简 单 论 述 。 蓬莱阁道教文化的主要遗存 龙王宫 :龙 王宫是蓬莱 阁古建筑群中最西端 的一个建筑 单体 , 位于丹崖 山半腰西侧 , 为三进院落 , 占地面积为 2 l 1 7平 方米 , 唐贞观年建 , 元 中统三十八年修 , 明洪武十八年重修 。 古 时候 , 每当遇上酷暑天早 , 官吏们便带着百姓到这里顶礼膜拜 向其求雨 。蓬莱沿海渔民们至今仍保 留着每年农历正月十三 渔灯节 , 到海边为龙 王送灯的 民俗。 天后宫 : 位于蓬莱 阁西侧 , 占地面积 3 0 0 0多平方米 , 沿 中 轴依次布局 , 有 山门、 钟鼓二楼 、 戏楼 、 前殿 、 垂花 门、 正殿 、 寝 室及耳房。蓬莱 阁的天后宫是我国北方最大 的天后宫庙宇之 也是蓬莱 阁建筑群中规模最大 的建筑单体 。 天后官里供奉 的是海峡两岸人 民虔诚信奉的海神——妈祖 ,蓬莱 阁的天后 宫是北宋 崇宁年间 ( 1 1 0 2 一l 1 0 6 ) 由皇帝颁 旨所 建 , 并亲赐额 书“ 灵祥 ” , 宣 和四年( 1 1 2 2 ) 落成 , 距今 已有 近千年 的历史 了。 清 道光十六年 , 曾不慎被香火烧毁 , 道光十七年重建 , 并改额 书为“ 显灵 ” , 至今仍有 山门——显灵 门。蓬莱 阁自古 以来 , 道 教盛行 ,因而将妈祖 塑为金身 ,正殿门上的匾额 是 “ 道德 神 仙” 。 天后身边站有四名侍女 , 东西两侧有八名站官 , 其 中有四 位海龙 王。 后殿是天后的卧室 , 东西两间设有天后床铺。并且 在东西 隔扇上分别 透雕 “ 玉 兰青竹 ” 、 “ 苍 松牡丹 ” 和“ 梅花 石 榴” 、 “ 桃子幽兰” 等 图案。 三清殿 : 供奉的是三位道教始祖 , 位于蓬莱 阁东侧 , 由前 殿、 正殿组成 , 正殿为五开 间重檐歇 山屋面 , 面积 约 2 5 0平方 米。 建于唐开元 年间 , 明代隆庆年 间重修 。 正殿供奉的分别 为 玉清原始天尊 、 上清灵宝道君、 太清太上 老君 。 道教认为 , 是经 过 了洪元 、 混元 、 太初这 三个 世纪的演变才产生 了生灵 万物 。 道教宣扬 : 道 是万物的本源 , 是宇宙万物 中最核 心的东西 , 由




此生成元气 、 阴阳两仪 、 四时乃至万物 。如老子《 道德经》 中说
的: “ 道生 一 、 一生 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吕祖殿 : 位于蓬莱 阁东侧 , 由重 门、 正殿 、 宾 日楼 、 东西厢 、 观澜亭组成 , 占地面积约 3 5 0平方米。 相传 吕洞宾 曾在此修炼 成仙 。吕祖殿是清朝光绪三年( 1 8 7 7 ) , 知府贾瑚 、 总兵王正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