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河洛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洛阳市河洛中学2021年高二化学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双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K Sp[MgF2]>K Sp[Mg(OH)2],不能实现Mg(OH)2转化为MgF2。
B.常温下,同浓度的Na2S与NaHS溶液相比,Na2S溶液的pH大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溶液和NH4HSO4溶液,后者的c(NH4+)大
D.FeCl3与KSCN反应达到平衡时,加入KCl溶液,则溶液颜色变深
参考答案:
BC
2. 在一定条件下,Na2CO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向右移动,c(HCO3-)增大
B. 加入NaOH固体,溶液PH减小
C. 升高温度,减小
D. 通入CO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参考答案:
D
3. 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C12 B.NaOH C.CO2 D.H2 O
参考答案:
B 4. 甲基带有的电荷数是
A.-3
B.0
C.+1
D.+3
参考答案:
B
5.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可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水解⑤酯化⑥中和⑦氧化⑧加聚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⑧ D.③④⑤⑥⑦⑧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氯气溶于水B.食物变质C.石油的蒸馏D.光合作用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各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在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5 min,加入NaOH溶液至碱性,
再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
B.苯中混有苯酚可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分液除去
C.使C H Br和NaOH溶液混合后水解,取上层清液,滴加AgN0溶液检验溴元素 D.只用溴水一种试剂即可鉴别甲苯、己烯、乙醇、四氯化碳四种液体
参考答案:
C
8. 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 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c(H+)= + c(Z—) +c(OH—)
参考答案:
B
9. 下列有关工程塑料PBT()的说法中正
确的是
A.PBT是加聚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
B.PBT分子中含有羧基、羟基和酯基
C.PBT的单体有一种是芳香烃
D.PBT的单体均能与Na、NaOH、Na2CO3反应
参考答案:
B
10. 居民所用石油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在使用过程中,常有一些杂质以液态沉积于钢瓶中,这些杂质可能是()
A.甲烷和丙烷 B.乙烷和甲醛 C.乙烷和丁烷 D.戊烷和己烷参考答案:
D
略
11. .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氢键的作用,熔点H2O>I2
B.4℃时,水的密度最大与氢键有关
C.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D.氢键一定在分子间形成,它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作用力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NaH是离子化合物,则其电子式是 Na+[:H]-
B.在PCl5分子中,磷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C.在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
D.石墨晶体是层状结构,在同一层上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参考答案:
AD
13.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K+、Cl-、NO
B.K+、A13+、Cl-、AlO
C.Na+、K+、CO、NO
D.A13+、Cu2+、SO Cl-
参考答案:
B
略
14. 用括号内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A.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B.溴乙烷中的乙醇(四氯化碳,分液)
C.苯中的苯酚(浓溴水,过滤) D.乙醇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参考答案:
15. 下列描述违背化学原理的是( )
A.已知常温常压下反应4Fe(s)+3O2(g)=2Fe2O3(s)可以自发进行, 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A(g)+3B(g) 2C(g)达平衡后,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K值增大
C.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K3
D.在KI溶液中加入氯化银固体,一段时间后沉淀变成黄色,说明同温度下K sp(AgI)<K sp(AgCl)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可能用到的有关
数据如下:
慢加热a,控制馏出物的温度不超过90℃.反应粗产物倒入f中分别用少量5%碳酸钠溶液和水洗涤,分离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最终通过蒸馏得到纯净环己烯.
回答下列问题:
(1)由环己醇制取环己烯的方程式;
(2)装置b的冷凝水方向是(填下进上出或上进下出);
(3)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如果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记加瓷片,应该采取的正确操作是(填正确答案标号).
A.立即补加B.冷却后补加C.不需补加D.重新配料
(4)本实验中最容易产生的副产物所含的官能团名称为.(
5)在分离提纯中,使用到的仪器f
名称是,分离氯化钙的操作是.
(6)合成过程中加入浓硫酸的作用是.
参考答案:
(1);
(2)下进上出;
(3)防止暴沸;B;
(4)醚键;
(5)分液漏斗;过滤;
(6)催化剂、脱水剂.
【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1)环己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
(2)冷凝管采用逆向通水,冷凝效果好;
(3)碎瓷片的存在可以防止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暴沸现象,补加碎瓷片时需要待已加热的试液冷却后再加入;
(4)加热过程中,环己醇除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外,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二环己醚;(5)环己烯不溶于水,可通过分液操作分离;氯化钙不溶于环己烯,可通过过滤操作分离;
(5)无水氯化钙用于吸收产物中少量的水;
(6)浓硫酸环己烯的制取过程中起到了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解答】解:(1)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环己醇可制取环己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2)蒸馏操作中,冷凝管采用逆向通水,即下进上出通水,冷凝效果较好,
故答案为:下进上出;
(3)碎瓷片的存在可以防止在加热过程中产生暴沸现象,补加碎瓷片时需要待已加热的试液冷却后再加入,
故答案为:防止暴沸;B;
(4)加热过程中,环己醇除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环己烯外,还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分子间发生脱水反应生成二环己醚,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含有的官能团为醚键,
故答案为:醚键;
(5)环己烯难溶于水,可通过分液操作分离,使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氯化钙不溶于环己烯,可通过过滤操作分离出氯化钙,
故答案为:分液漏斗;过滤;
(6)在反应中,浓硫酸起到了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
故答案为:催化剂、脱水剂.
【点评】本题通过环己烯的制备,考查了制备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醇的消去反应条件、原理,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6分)将pH=2的硫酸溶液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若要使混合液的pH为7,则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若要使混合液的pH为10,则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若将pH=2的硫酸溶液稀释108倍,则所得溶液中C(H+)/C(SO42-)为。
参考答案:
1:10 ;9:101 ;2000: 1 。
18. 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液50 mL,加入氢氧化钡粉末2.1375 g,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干燥沉淀1.165 g,所得溶液的pH值为13。
原混合溶液中SO42-和Cl-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多少?
参考答案:Ba(OH)2总的物质的量为=0.0125 mol (1分)
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为=0.005 mol (1分)
剩余的Ba(OH)2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 L×0.05 L×=0.0025 mol (2分)
混合酸中HCl的物质的量为2×(0.0125 mol-0.005 mol-0.0025 mol)=0.01 mol (2分)
故c()==0.1 mol / L (1分)
c(Cl-)==0.2 mol / L (1分)
19.
参考答案:
解:0.1mol的该烃完全燃烧生成的:n(H2O)=10.8g/18g·mol?1=0.6mol
n(CO2)=22g/44g·mol?1=0.5mol 即:n(烃):n(C):n(H)=1:5:12
烃的分子式为:C5H12……………………………………4分
烃的结构简式每个2分
C(CH3)4CH3CH2CH2CH2CH3 CH3CH2CH(CH3)CH3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