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兴趣,提高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培养兴趣 ,提高小学田径教学质量
的几点思考
摘要:在现代小学素质教育的政策下,田径教学对培养学生良好体育素质,提升学生健康发展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小学田径教学还可以为我国体育运动选拔、培养优秀人才。
提升小学田径体育教学的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健身习惯,对我国全民健身的目标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就我国小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入手,提出对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性模式应用的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田径兴趣培养应用方案
引言:田径运动作为人类较古老的运动形式,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田径运动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培养良好性格,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塑造阳光、自信、敢于挑战的性格。
但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小学田径课堂往往只是让学生机械的重复跑、跳、蹦,枯燥乏味的运动形式使得学生对田径课没有丝毫兴趣,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度越来越低。
1.
我国小学田径教学现状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很多学校对于田径运动的教学不够重视,甚至有些体育课等同虚设地被其他主课老师占据。
很多体育教师对于田径运动的教学存在方式传统、模式老化的问题,使得田径课堂枯燥无味,无法引起学生兴趣。
由于田径运动的运动负荷较大,教师不会根据学生身体素质进行教学安排,使得很多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不能承受田径运动的负荷,产生对田径运动的抵触心理,甚至因为有些操作不当对身体产生了伤害,直接导致后续的教学锻炼无法进行。
还有很多田径教学课堂过于看中教学质量测验,而且教学质量考核的形式单一,致使很多热爱田径运动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不好,达不到好的测试结果,而逐
渐降低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想要让学生增加对田径运动的
参与热情,提升身体素质,田径教学的趣味性改革势在必行。
二、增加田径运动教学趣味性的方式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教师应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
创新教学方式,满足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的学生需求。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中,
很多教师普遍认为,田径课堂只是作为学生繁忙课业中的调节剂,没有认识到,
田径运动对于学生的全面素质提升有重大作用。
田径运动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优良的个人品行,提升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顽强毅力,为其他学科学习奠定
基础。
因此,教师要充分领悟田径运动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教学观念,帮助
学生提高对田径运动的认知,端正田径运动的学习态度。
另外教师要注意小学生在学习田径运动时,由于年龄限制,在身体素质、理
解能力和专注力上都有局限,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爱
玩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增强田径运动教学的趣味性,设计学生感兴趣的
教学方式,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运动,爱上运动,从而提升田径课堂的教
学质量。
1.
创新教师教学手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新颖科技的教学手段出现在日常教育教
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
龄较小,理解能力不足,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存在很多难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上应用越来越广泛,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教学内容,让学
生可以更直观的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撑杆跳高”时,教师如果只是用
话语来描述这一运动的运动要领时,显然很难让学生理解,更无法保证学生对这
一运动的掌握。
如果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撑杆跳高的运动过程用视频的
方式给学生播放出来,反复观看,那学生一定会更快掌握这一运动的技术要领,
并且跃跃欲试。
在视频观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运动尝试,根据已有记忆
进行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教学目的。
1.
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教师应该明白,在一节课堂开始时,学生的注意力是很集中的,如果教师可
以把握好开始的关键时期,引起学生注意,才能高效的进入学习主题。
比如在课
堂开始时设置一个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进入课堂学习,可以让学生对本堂课程
更感兴趣,在良好的情境中提升学生关注度。
还可以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进入情境,比如播放零点乐队的《相信自己》歌曲,在激昂的乐曲中提升学生情绪,让
学生在音乐的激发中投入田径运动中。
在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学方式不是固定的,只要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可以积极采用。
只有学生真
正参与田径运动中才能真正发挥运动的作用,为学生培养乐观阳光的心态,提高
身体素质增强精神品德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运动信心
在田径运动的日常学习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在田径体育教学
中多发掘学生的优势和潜力,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并加以鼓励,通过良性沟通
拉进师生距离,增强学生自信心,比如课上多说一些鼓励性话语“你可以的”,“没问题,你行”,让学生感受到鼓舞,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加热爱运动。
教师
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竞赛来增强学生的运动信心,比如百米赛跑,接力赛,掷实
心球等,比赛难度要设置合理化,过易的项目不会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太难的项目学生不易达到标准,使学生丧失运动兴趣。
在日常的田径教学中,教
师多鼓励学生,学生做到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学生做不到时,告诉学生这并不代
表学生无能,只是还没有掌握技巧,课下多加练习就行。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田径
锻炼中,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看到自己的能力,喜欢田径课堂,享受田径
锻炼。
1.
结束语:田径项目教学对于小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田径教学中应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运动自信心,增加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满足我国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提升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汤慧.浅析小学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01):106-107+110.
[2]徐宏杰.基于兴趣培养的小学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0):126-127.
[3]何斌.提质增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田径,2019(11):77-78.
[4]白鸿英.关于新课改背景下提升小学田径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田径,2019(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