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指导学生上好自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指导学生上好自习
【摘要】培养学生上好自习,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

自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办法。

是自学成才的关键所在,是学习成功的基础。

自习有很多形式,其目的各有不同,需要我们研究和利用,有机结合才能使自习起到真正的作用。

【Abstract】Shanghao self-study students and is today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necessary. Self-study is to develop independent learning a good way. Is the key to self-taught, is to learn from success. There are many forms of self-study, aimed at different, we need to study and use of organically combined in order to study hall to play a real role.
【Key words】Self-study;Memorizing;Dictation自习,是学生在规定时间或课外自己学习。

也就是靠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学习。

自学者要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按照自己的需要组织自习素材的能力。

但是很多学生不会自习,不懂自习,也不愿自习。

也有的把自习单纯的认为是做作业,做完作业就无所事事。

如何培养学生上好自习,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

自习根据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早自习、课堂自习和晚自习,按学习目的和作用分有:预习自习、练习自习和复习课自习等。

自习所具有的特征是:①学习者自己制订学习计划,设计评价指标。

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调整。

1要想上好自习,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自习目的,领会学习意义,才能形成稳定的自学兴趣
制定自习计划和目标,分为短期和长期。

短期是一节课的自习目的和计划,要具体明了。

良好的自习习惯,大都是自制和自我训练养成的,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认真预习,认真上课,认真做好作业,认真巩固的习惯和认真检查的习惯。

早自习6-7点钟是人的大脑最清醒的时候,便于记忆和背诵,也是预习当天要学课程的最佳时刻。

预习,首先要了解课后习题,因为它是课程的重点内容。

这样带着问题学习,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之开动脑筋,冷静思考,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进行判断推理,说明论证,指导学生默读,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觉悟。

让他们如饥似渴地吮吸、去感受、去联想、去分析,为新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把默读的最终目的指向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上。

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重点、难点。

同时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去学习新课,可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效果。

2全力做好课外作业
做好作业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环节,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做作业进行思考。

合用眼、耳、脑、手等感观能提高理解和识记的效率,使得理解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这样第一能突破重点,分解难点,把握关键。

第二剖析难点,理清脉络,便于梳理解题步骤,激发思路和开拓解题方法。

做作业也是在开展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做作业的活动,围绕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也是学生经历思考与策略,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

能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作业中,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分析问题的综合素质。

新的教学大纲再度要求学生:“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这是衡量学生自习良好习惯的标准。

各种习题都有一定的解题规律,又都有很多种解题方法,做完题后应进行充分细致的总结分类,选出最简单、最明了的解题方法,会为今后迅速解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解题中又会有新的发现和启示,也会产生新的疑难问题。

自习者把这些问题记下来,待以后与教师及学生研讨,定会促进学习不断进步。

布鲁纳说:“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做题既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

又促进了经验的获取、信息的反馈和错误的矫正。

3默写是复习和背诵的兼顾方式
“书须成诵,则学进矣”。

北宋著名教育家张载的这一名言道出了一种传统学习方法——背诵的作用,但是自习课出声背诵会影响其他人的学习,只能是默诵和默写。

默写更好于默诵,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由“背”到“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

包括几个基本环节:①识记,明确背诵目的,反复阅读背诵默记材料,达到熟悉和初步理解。

②保持把要背诵的材料铭记、储存在头脑中。

③重现,需要的时候能凭回忆背诵。

④默写能充分利用手脑并用的方法,促进识记,便于查漏补缺,更好地巩固新知识。

4课后复习应在课堂自习或晚自习进行
特别是做完作业进行会更好。

此时,将知识归类识记,养成温故而知新的习惯,克服遗忘的生理现象。

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初步识记时如不及时复习就会遗忘,必须注意随时与遗忘做斗争。

知识的巩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对教材的持久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以往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等过程,在记忆活动中,识记与保持占主导地位。

良好的识记是保持的前提,只有识记得好,才能保持牢固。

学生对于所记材料的目的,意义与作用愈明确,识记时的主动性愈高,识记的效果愈好,这种识记称为有意识记,学生的信心对识记也有很大影响,有信心就会集中注意,
积极思维,识记就快而精确。

对教材理解的水平不同,识记的效果会有显著差异。

大量实验证明,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识记,在记忆的全面性,精确性,速度和保持的长久等方面,都比机械识记好。

自习是自主开发学习潜力的好方法,是自学成才的根本所在,很多自学成才的人的成功经验就是自学能力较强。

上好自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成才的根本保证。

我们必须深入的研究、探索使自习起到真正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