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一轮精品复习学案-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版政治一輪精品複習學案:
4.11 經濟全球化與對外開放(必修1)
【高考目標導航】
一、考點集結
1 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跨國公司;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2 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對外開放;國際經濟組織;國際經濟合作;“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戰略,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準。
二、考向動態
1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分析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措施。
2國際經濟合作,關注我國與國際社會
【基礎知識梳理】
(一)面對經濟全球化
1、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化發展
(1)經濟全球化的表現:、和。
(2)實現形式的迅猛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
為了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組織生產和經營。
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本、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範圍內組織生產和經營。
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本、技術、人力、商品等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推動了的提高。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
(1)積極影響:推動了生產力發展。
①它促進了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國際分工水準的提
高以及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②推動了世界範圍內的提高、各國生產力的發展,
為各國經濟提夠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③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在一起,促進各國經濟合作。
(2)消極影響:①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為
主導的,這使世界經濟發展更加,兩極分化更加嚴重;
②加劇全球經濟的,尤其對的經濟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
(3)正確態度: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勇敢的迎接挑戰。
二、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
1.對外開放的新階段
(1)標誌:2001年12月11日,我國正式加入世貿組織,這是我國應對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戰略決策,標誌著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2)世界貿易組織
性質世界性、專門協調國際貿易關係的經濟組織
地位世界上最大的多邊貿易組織,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稱為世界三大經濟組織
作用在國際經濟貿易領域發揮著積極地作用
基本原則非歧視原則、市場准入原則、互惠原則、公平競爭與公平貿易原則、貿易政策法規透明原則。
其中,最重要的是原則
(3)我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意義
①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贏得了良好的國際環境;②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健全;③推動了開放型經濟水準的提高;④帶動了國內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收入與生活水平。
2.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
(1)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必須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提高水準。
(2)把“”和“”更好地結合起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品質,完善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新優勢。
(3)實行對外開放,發展對外經濟關係,必須始終堅持、原則。
把獨立自主、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基點。
【要點名師透析】
正確理解經濟全球化的實質與影響
(1)經濟全球化實質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經濟活動,原因在於,一是發達國家具有經濟和科技上的優勢;二是現代資訊技術基本由發達國家掌握;三十發達國家在世界市場上占主導地位;四是發
達國家左右著國際經濟交往中的“遊戲規則”。
(2)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一方面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促進了國際分工水準的提高;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即推動了資源配置效率提高和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它使世界貧富分化現象更加嚴重,同是使世界經濟更加不穩定,尤其是衝擊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
也就是說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並沒有使世界各國普遍受益,而這一切負面影響都與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作用有密切關係。
總之,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是利大於弊,對發展中國家則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正確的態度不是反對經濟全球化,二是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範風險,迎接挑戰,同時積極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例題:(2011·安徽高考)2010年12月,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一致商定,吸收南非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
目前,“金磚國家”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42%,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
這表明
A. 國際政治經濟秩序形成了新格局
B.合作代替競爭成為國際關係的基本形式
C.“金磚國家”對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D.“金磚國家”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堅力量
【解析】本題關注經濟全球化趨勢和外國對外開放進程,考查對國際形勢的基本判斷。
解答本題的突破口在於把握三點,一是“金磚國家”是在經濟領域的合作,二是明確國際關係的基本形式,三是客觀評價“金磚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地位。
【答案】選C。
【高考真題體驗】
1、(2011·海南高考)1.據世界銀行統計,中國出口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從2007年的7.4%提高到2010年的9.6%,呈持續擴大趨勢。
中國出口份額的擴大主要得益於
A.製造業競爭力日益提高B.對外投資大幅增加
C.人民幣持續小幅升值D.外匯儲備快速增長
【解析】解答本題時應深刻理解在世界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出口企業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出口份額不斷擴大,同時注意區分這裡的出口份額擴大與投資大幅增長不是一回事。
本題實質上是考查我國出口份額增長的原因。
製造業競爭力增強,出口產品增多,出口份額隨之擴大,A項符合題意;出口份額擴大不同於對外投資大幅提高,B不符合題意;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與題意不符;D項與題目要求因果顛倒。
故本題選A。
【答案】選A。
2、(2011·江蘇高考)12.為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我國某鋼鐵集團先後在加拿大、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投資8個鐵礦石資源項目,爭取2015年實現鐵礦石的自給自足,並使之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該事例說明,我國擴大海外投資
①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②使對外開放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③有利於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④因原材料價格上漲面臨巨大風險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本題重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的能力。
材料說明,我國擴大海外投資,是為解決原材料價格上漲問題,故④符合材料要求;在國外投資是“走出去”的表現,故②符合題目要求;①③均不符合題目要求。
【答案】選C。
3、(2011·天津高考)2.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多年來在致力於自身發展的同時,始終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向經濟困難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這說明我國
A.致力於促進世界政治經濟一體化
B.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力量
C.尊重主權國家的獨立權和平等權
D.致力於發展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係
【解析】本題以大家熟知的我國的外交政策為背景材料,體現了高考對國家形象的關注。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解讀資訊、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
解答此題要充分理解我國的外交政策,要充分把握我國與世界各國關係的相關知識點。
要理解設問的角度是針對什麼問題,要注意各選項的表述是否符合題幹要求,是否正確。
A項觀點是錯誤的,我們堅持的是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B項說法也是錯誤的,且不合題意;C 項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始終堅持不附帶任何政治條件,向經濟困難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就體現了這一點;D項觀點本身是正確的,但題幹材料沒有體現。
【答案】選C。
4、(2011·浙江高考)32.在中國和挪威的自由貿易協定談判接近尾聲時,挪威政府默許諾貝爾委員會把“和平獎”給了中國一個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的服刑人員,兩國貿易談判很快中斷,中挪關係陷入低谷,這表明
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係的決定性因素
②競爭與衝突是國際關係的兩種基本形式
③尊重其他國家的正當國家利益十分重要
④中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發生了變化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資訊的能力。
本題解題題眼是分析“這表明”,準確把握主旨是關鍵。
【答案】選C。
中挪關係因利益問題陷入低谷,符合主旨的有①③項;②項與材料無關;④項說法錯誤。
5、(2010年·江蘇卷高考)12 為了防止希臘債務危機蔓延對歐元產生負面影響,2010年5月10日,歐盟各成員國達成協議拿出7500億歐元救市。
受此消息影響,全球匯市和股市立即出現反彈。
這表明
A.歐盟是最具代表性、權威性的國際組織
B.一國經濟發展必然影響他國經濟發展
C.世界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聯繫
D.跨國公司促進資本在國際間快速流動
【解析】本題結合社會熱點,考查考生對經濟全球化的含義的理解。
從題幹所述事實可以看出,C符合題意。
【答案】C
6、(2010·江蘇高考)37 、三、探究題:本題18分。
結合背景材料進行探究,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並綜合運用有關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策略等。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的舉辦引起了校園世博熱,同學們紛紛上網“逛”世博。
一個世博專題網頁引發了某同學的興趣和思考,他發帖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以下是該網頁的部分內容。
【世博之夢】
請你用《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幫助他解答疑問。
【答案】經濟全球化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世博會的舉辦時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的結果;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為世博會的舉辦提供了物質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能夠發揮國家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的優勢。
7、(09·福建高考)25 、圖7示意全球8個始終開放與40個始終封閉的經濟體年經濟平均增長率(1966—1990年)
圖7啟示我國發展經濟必須
A.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B.完善市場調節機制
C.保障外資經濟的優先發展D.保持人民幣持續升值
【解析】圖7反映了始終開放和始終封閉時期經濟增長率的對比,從中可以看出在始終開放時期,經濟增
長率均高於始終封閉時期,這就啟示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故A項正確;B項說法強調了市場調節的重要性,與題意不符;CD兩項的說法不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
【答案】A
8、(09·全國I高考)35 、1990年以來,中國與東盟的貿易額年均增長率保持在20﹪左右。
2007年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額為2025.5億美元,提前三年實現了2000億美元的目標。
這表明
①中國與東盟的友好合作關係得到迅速發展
②中國與東盟的共同利益明顯增加
③東盟上升為中國最主要的交易夥伴
④東盟發展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本題以我國與東盟雙邊貿易為背景考查了以外貿易及國家利益與對外政策的關係的相關知識,靈活運用了教材,通過審題,通過題中給了的材料並不能確定“③東盟上升為中國最主要的交易夥伴”,並且該答案與事實不符,④中觀點更不能從材料中得出,材料只是中國與東盟雙邊貿易增長情況,並不能由此得出“東盟發展為世界政治力量的重要一極”的結論,所以本題選A
【答案】A
9、(09·上海高考)8.截止去年底,我國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的企業達到三千多家,從業人員五十多萬人,合同執行金額四十多億美元。
服務外包業務的發展表明我國
A.拓寬了利用外資管道B.擴大了國際技術交流
C.拓展了對外貿易方式D.優化了出口產品結構
【答案】C
10、(09·遼寧高考)13.200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紡織品等勞動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呈明顯放緩態勢,且在總出口額中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①外部市場疲軟②人民幣升值
③中外貿易摩檫不斷④宏觀經濟政策趨緊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11、(09·浙江高考)40、材料二:1947年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簽訂之時,全世界的平均關稅率超過40%。
後經多輪多邊貿易談判,到1995年,發達國家的平均關稅率降為4%,發展中國家的平均關稅率降為12%。
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關稅率繼續下降。
與此同時,世界貿易總額則從1947年的500多億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42110億美元
材料三:
結合材料二、三,運用“經濟全球化”的有關知識,闡述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道理。
【解析】本題與社會熱點“金融危機”有關,結合《經濟生活》的有關知識點進行考察,綜合性很強!第一問要結合材料和教材有關知識進行闡述,注意題目中的限制詞“國際組織”,第二問聯繫《經濟生活》第四單元經濟全球化”的有關知識並結合材料!
【答案】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使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繫在一起,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事實表明,關稅率持續降低,世界貿易額不斷上升;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增加與外貿出口額的增加分不開。
中國玉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
貿易保護主義背離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不利於全球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也不利於中國經濟的發展
【考點精題演練】
一、選擇題
1、(2011·河北省冀州中學高三模擬衝刺卷)25.需求的發展加速了4G時代的到來。
2011年2月召開的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印度、日本、美國、歐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宣佈,將採用我國主導完成的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建設4G商用網路。
據預測,到2015年,全球4G產業規模將達到1510億美元,4G用戶將達到9000萬戶。
上述材料說明()
①建設4G商業網絡需要企業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
②新的消費需要將促進移動通信產業的升級和成長
③技術在全球範圍內流動是經濟全球化的表現
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能夠擴大世界市場份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1·甘肅蘭州一中高三實戰演練(一))27.根據世界銀行資料,世界貨物貿易占全球GDP的比重已從1989年的22.3%提高到1999年的27.4%。
有人預測,到2050年,世界貿易將占全球GDP 的50%,世界貿易活動將更加頻繁。
這表明
①世界分工越來越細
②各國都立足於外向型經濟
③各國的經濟結構趨同
④各國經濟聯繫越來越緊密
A.①② B. ②③C.①④ D. ③④
3、(2011·浙江嘉興一中高三模擬)26.博鼇亞洲論壇走過了十年的歷程,今年的論壇主題是“包容性發展”。
由此可見,實現包容性發展,應當
①尊重各國的價值選擇,共用經濟全球化的成果
②抓住發展機遇,主要推動新興經濟國家的發展
③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④不斷加強國際競爭,推動國際分工水準的提高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2011·廣西陸川中學高三模擬) 4.2011年2月,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終裁決定對從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石油鑽杆和鑽鋌徵收反傾銷和反補貼關稅。
這是中美之間發生的又一起貿易摩擦案。
面對此類案
件,我國企業比較明智的做法是
①摒棄勞動密集型產品,儘快佔領國際高端市場②加強科學技術研究,修改產品的國家技術標準
③注重自身形象,主動抵制低價競銷等經營行為④充分把握和熟練運用世貿規則,維護自身權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1·福建泉州一中高三一模)27.2010年9月5日,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的《2009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指出,2009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逆市上揚,對外直接投資累計淨額近2500億美元,連續八年保持增長勢頭,位居發展中國家(地區)首位,全球第五。
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快速增長
①表明我國的對外開放達到了一個新的水準
②是我國優化利用外資結構、發揮外資作用的必然要求
③是我國應對別國傾銷和反傾銷的具體舉措
④是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具體體現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6、(2011·福建石獅石光華僑聯合中學高三最後階段衝刺模擬(一))29.20l0年l月5日,美國商務部初步裁定對從中國進口的金屬絲網託盤徵收最高達289%的反傾銷稅。
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要求美方恪守二十國集團峰會承諾和第20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達成的共識,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共同應對金融危機。
面對貿易保護主義,我們在對外貿易中()
A.應堅持保護國內產業的原則B.應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
C.要有規則意識和利用世貿組織規則的本領D.應堅持對外經濟擴張的原則
7、(2011·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高三模擬)26.2011年1月20日中投集團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2010年中國企業出境並購交易規模達到294.3億美元,創出歷史新高。
中國企業海外並購行動體現了
①海外並購就是大企業對小企業的兼併②兼併海外企業是我國企業必備的經營戰略
③我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④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趨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2011·海南海口市高三調研測試) 6. 2010年以來,面對美、日等國頻頻向中國稀土出口政策施壓,
中國強調保護環境,加強對稀土的有序開發,從容應對國際壓力。
材料說明我們實行對外開放
①必須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
②要維護國家的經濟安全
③要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政策
④要禁止稀土出口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9、亞洲國家在出口市場份額不斷上升的同時,對外資的吸引力也隨之增加。
面對新的形勢,我國在利用外資問題上應當( )
①創新利用外資方式
②減小利用外資規模,以緩解國內企業的壓力
③優化利用外資結構
④發揮外資在推動自主創新、產業升級、區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在世界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全球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新的貿易壁壘不斷出現,貿易摩擦時有發生。
為此,我國要
①推動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貿易分歧②堅持市場多元化戰略
③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實施貿易保護政策
④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合作,減少與發達國家的合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
11、辨析: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不利。
辨析題: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它對發達國家有利,對發展中國家不利。
此觀點片面。
12、經濟界人士預言,21世紀經濟將沒有國界:歐洲統一貨幣的實施,世界性跨國公司的相互合併,世界性統一生產規格的逐步完善,以及世界性網路熱潮帶來的全球資訊革命,將個人、企業以及國際市場日益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1)上述經濟現象說明了什麼經濟問題。
(2)面對這一趨勢,我國應該怎麼辦?
答案
1-5 CCCBC 6-10 CCABA
9、簡單地認為減小利用外資規模,是錯誤的,②排除。
①③④都是我國在利用外資問題上採取的正確態度。
11、(1)經濟全球化如同一把“雙刃劍”,有積極的一面,也有負面的影響。
一方面,它加快了世界經濟的發展;但另一方面,在全球範圍內擴大了貧富差距,使窮國愈窮,富國愈富。
(2)由於經濟全球化是發達國家主導下的經濟全球化,發達國家在資金、技術、市場和經營管理等方面佔據絕對優勢,因此,發達國家成了經濟全球化的最大的受益者。
(3)經濟全球化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關鍵是看發展中國家如何對待,採取什麼樣的政策。
發展中國家應當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制定正確政策,加快發展自己。
12、(1)上述經濟現象說明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趨勢進一步加強,表現在:生產國際化,市場國際化,資金國際化,科技開發與應用國際化,資訊傳播國際化。
這是世界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
(2)①經濟全球化作為世界經濟的發展趨勢,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任何國家都回避不了。
關鍵是要審時度勢、趨利避害,制定正確政策,發展自己。
②堅定不移地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積極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各種有利條件和機遇。
③同時又要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風險保持清醒的認識。
堅持獨立自主,切實維護我國的經濟安全,更好地發展、壯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