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法在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研究
摘要:在我国经济全面开放的今天,我国商业银行要面对外资银行的冲击,必然要不断增强从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流动性到公司治理,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竞争力。

本文将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国内主要商业银行的各类竞争力指标进行实证分析,深入探究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措施与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fully opening nowadays, in order to face the impact of foreign capital banks, the commercial banks of our country is bound to constantly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at aspects from profit ability, asset quality and liquidity to corporate governance, management level and innovation capacity etc. This thesis will us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variety of competitiveness indexes of domestic main commercial banks and in depth explore measures and methods for the banks promo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关键字:商业银行,竞争力,因子分析,对比分析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Competitiveness, Factor Analysis, Comparative Analysis
1.导论
1.1 研究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当前我国正处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攻坚期,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金融业对内外开放的步伐将逐步加快,不仅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将加剧,而且国内银行还将面临外资银行更加激烈的竞争。

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和金融国际化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生产国际化的一种世界趋势。

如何在国际化市场条件下,保护我国的金融业,提高银行的竞争力是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所面对的一个紧迫问题。

因此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既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任务,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1.2研究目的
本文试图通过采用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这两大类在内的11家上市银行2010年的数据,研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再通过两大类商业银行的指标对比来探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途径,通过本文的论述主要期望达到(1)如何衡量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2)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水平如何,量化指标如何?(3)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差距及原因(4)找到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提升途径并提出合理建议。

1.3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研究选取因子分析为主要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是因为其所依据的统计思想与本文适用:首先:因子分析可以通过较少的综合指标反应原有的众多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即各因子就可代表银行竞争力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

其次:可以计算因子得分,因子得分是因子分析对因子变量构造的最终体现。

因子得分得到后,接下来的分析就可以不再针对原始变量的数据,而是转化为对各因子得分值的分析,从而达到降维的目的。

最后:因子分析法可以计算出主要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

方差贡献率表示各因子变量对所有原始变量信息的解释能力,其值越大,说明该因子变量的重要程度越高,它是一个衡量各因子变量重要性的指标。

综上所述,因子分析法不仅能够得出各银行竞争力的排名,而且能够分析出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得出在主要影响因素上各银行的排名,从而清晰的揭示出各银行竞争力强势与弱势所在。

结合各银行竞争力强弱的原因分析,为各银行竞争力的提高找到针对性的方法。

1.3.2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
1.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银行竞争力研究的最新动态,建立并完善了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比较分析了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差异。

2.通过对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间的因子分析的对比研究,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扩大银行规模控制成本费用是提高我国股份制银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增加资本充足度,减少不良贷款率以及提高盈利性都有助于增加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

1.5总结与评述
通观我国有关银行竞争力的研究理论与方法,可以看出国内的竞争力研究主要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首先,是对银行竞争力的定义不一,导致各说各话,没有统一的研究标准。

其次,是研究方法上,较多选用单项指标评价,这往往只反映商业银行某方面的竞争力,缺乏对整体性的综合评价。

再次,是指标选取和权重问题选择不一,某些评价体系只依据定性分析选择指标,较少从定量分析上说明所选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权重确定较多的采用打分法,认为每个指标对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变的,没有将环境因素,政策因素等考虑在内。

最后,是现阶段的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由商业银行财务数据,年终报表中反映出得可量化指标方面,而
且对这些指标也并未进行明确分类,有些评价方法雷同。

考虑到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的迫切性,我组在参考国内外各种评价理论方法的基础上,权衡各类方法理论的利弊后,选用了较为合理而综合的因子分析方法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能最大可能地反映原指标的数据信息,而且反映了某些同类指标的共性与特性。

2. 商业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确定
2.1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的分析框架
基于竞争力一般理论,结合商业银行的特殊性,本文选定从商业银行经营理论出发,以商业银行经营的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成长性角度为切入点,将现实竞争力的指标集分为这四个方面的因素来衡量考察。

(1)盈利性:盈利能力是银行资本运作能力、决策管理能力、品牌创新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综合能力的体现。

盈利能力的强弱关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目前发展,同时也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长期发展的结果。

不论是投资人、债权人还是管理人员都越来越重视和关心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产权特征决定了它应该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从而可以稳定股价,以较低的成本融资,增强自身竞争力。

(2)安全性:银行资产质量越好,其所承担的信用风险越低,银行资本能够承受的资产损失程度也就越高。

这里安全性考虑的主要是信用风险。

(3)流动性:指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及时满足各种资金需求或回收资金的能力,实质上要求银行针对影响其资金供给和需求的诸多因素,设法在资金流入和流出之间取得某种平衡。

掌握适度的流动性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关键,过高的流动性会使银行丧失盈利甚至于亏损,过低的流动性则会使银行面临信用危机甚至倒闭。

(4)成长性:即指银行规模,资本积累,利润增长方面的指标,这类指标旨在说明银行的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2.2 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根据上述理论,本文构建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2.1所示
表2.1 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指标体系
2.3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确立
因子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多个变量间协方差矩阵(或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找出能代表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的计量分析方法。

其中,找出的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测量的,将其称为公因子。

每个公因子之间是互不相关的,所有变量都可以由这几个公因子的线性表示。

因子分析通过减少变量的数目,用少数因子代替所有变量去分析整个经济问题,大大简化了现实分析过程。

假设有N 个样本,P 个指标,X=(X1,X2,……,X r)T是随机向量,需要寻找的公因子是F=(F1,F2,……,F m)T,则将模型
X1=a11F1+a12F2+……+a1m F m+ε1
X2=a21F1+a22F2+……+a2m F m+ε2
……
X p=a p1F1+a p2F2+……+a pm F m+εp
称为因子模型。

将矩阵A=(a ij)称为因子载荷(Loading),将a ij称为因子载荷的实质是公因子Fi 与变量Xj 的相关系数。

其中,ε 为特殊因子,代表公因子以外的影响因素,在实际分析时一般忽略不计。

对于需要求出的的公因子,其实际含义取决于该公因子在哪些变量上有较大的载荷。

但一般情况下,初始因子模型的因子载荷矩阵都比较复杂,不利于因子的解释。

因此可进一步通过因子旋转,给出对各公因子更加合理明显的解释。

公因子求出后,可以进一步用回归估计等方法求出各个公因子得分的数学模型,将其表示成变量的线性形式,从而计算求出得分。

模型如下:
F i=a i1X1+a i2X2+……+a in X n (i=1,2,……,m)
3.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3.1 样本数据的选取
本文评价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得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于各商业银行的
年报数据以及各家银行网站披露相关信息,因此鉴于数据搜集原因,本文采用了2010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数据。

所以本文最终研究的是7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中国兴业银行,华夏银行。

同理,本文选取了5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获取了共1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

3.2实证分析
运用SPSS 软件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以得到相关系数矩阵及变量共同度表,见表3.1,分析可得所有变量的共同度都比较大。

变量共同度说明了全部公因子反映出原变量信息的百分比,描述了全部公因子对变量X 的总方差所做的贡献。

较大的变量共同度说明变量空间转化为因子空间时,保留了比较多的信息。

所以进行因子分析是有依据的。

由上表3.2可知,因子F1~F3对原始对原始指标数据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6.629%,超过了85%的标准,其特征值也较大,均超过1 的标准;同时,因子中F1 的方差贡献率最大,为44.354%,其次是F2,为25.890%,说明因子F1,F2和F3是银行竞争力因素中更重要的因素。

因此,我们选择Fl~F3作为决定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公因子。

从SPSS 软件我们可以得到因子F1~F3的载荷矩阵A = (a ij)。

因子载荷a ij是实际上就是公因子Fi 和变量Xj 的相关系数,表示变量Xj 依赖因子Fi 的程度,反映变量Xj 对于公因子Fi 的重要性。

因此,因子载荷a ij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变量Xj 对公因子Fi 越重要。

通过正交旋转得到的因子载荷矩阵,即表可以进一步明确因子的具体意义
从表3.3正交旋转后的因子模型可以看出,因子F1的现金资产比率,资产利用率的,营业费用指数(负指数),营业利润增长率系数较大,分别为0.613,0.951,0.951和0.416,远大于其他变量系数,所以因子F1主要是代表银行流动性和盈利性因子;因子F2的存贷比率,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资本充足率较高,说明因子F2代表了资金运用状况和资本充足度因子。

因子F3代表了不良贷款率,资本积累率,银行总资产的系数,说明了F3代表资产质量和银行规模情况。

公因子求出后,考察各公因子的得分。

SPSS 会自动计算出公因子得分,保存在fac_1~fac_3 中,三个公因子分别从不同方面反映了银行竞争力各因素的情况,但单独使用某一公因子并不能对各银行竞争力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因此按各公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计算如下综合统计量:
F = 0.444F1+0.259F2+0.164F3
表3.4 商业银行各因子得分及排名
Table 3.4 Score and Rank for Each Factor of Commercial Banks
表3.5 商业银行竞争力综合排名
3.3 结果及其成因分析
3.3.1因子F1的得分分析
在反映银行盈利性和流动性的因子F1方面,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列前三,得分分别为0.8931,0.6101,0.3996,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和深发展银行居后三位,国有商业银行则比较稳定处于中间位置,说明民生银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盈利性和流动性较强,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深发展行盈利性需要提高。

商业银行盈利性一方面由银行的收入决定,另一方面由银行的经营成本决定。

以下就从这两方面分析各银行在盈利性上得分排名的成因,以进一步揭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

在盈利性方面,我们可以从银行的利润增长和营业费用两方面考虑。

从银行利润增长率的原始数据可以发现我国银行的利润增长率差距不大,但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长总体高于国有商业银行。

这一点上解释了为什么盈利性前三为商业银行,也说明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利润增长方面比较有竞争力。

但同时深圳发展银行的利润增长率远高于其他银行达到了106.35%,这说明深圳发展银行在利润增加方面表现良好,其在因子F1上排名居末是因为其他方面比较薄弱。

在于营业费用指数方面,从2010年的各个银行营业费用指数可以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
营业费用指数普遍在1左右,但深圳发展银行却为2.84,远高于平均,这说明深圳发展银行的营业费用消耗较多,这也是正是其在F1因子中其排名居末的主要原因。

因此对于深圳发展银行,在大幅度增加利润的同时还应该更注意营业费用的控制,减少费用支出,才能使银行更有竞争力。

同时在营业费用指数方面我们还发现,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指数平均在1.44,普遍高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其中,华夏银行为和深圳发展银行的指数都高于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

这表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若适当控制、降低营业成本,其盈利性将更强。

相对比而言,国有商业银行营业费用指数较低平均为1.06,建设银行则低至0.995,这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现象,即随着银行规模增大,平均成本也在逐渐下降。

综上所述,盈利性的提高有助于商业银行竞争力提高。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均较强,利润增加也较快,成为其竞争力的主要优势,其中,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盈利性更为突出。

但同时,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营业费用率均较高,费用管理能力有待增强,尤其是华夏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

3.3.2因子F2的得分分析
在反映资金运用状况和资本充足度的因子F2方面,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得分分别为 1.1083,1.0650,0.8064,分列前三,而浦发银行,农业银行和华夏银行得分分别为-0.325、-0.872、-2.602,列末三位。

国有商业银行排名普遍比较靠前。

因子F2 对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方差贡献率达到25.89%,说明银行资本充足率以及资金运用情况是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

由原始指标数据知,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都均值分别为12.30%、10.83%,即,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指标较低,其中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4 %、10.19%,因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因子F2 的排名上靠前,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排名则靠后。

由此可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急需提高资本充足率,以提高其竞争力。

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都依靠自身积累实现资本金的增长。

通过内部积累来增加资本,可以减少筹资成本。

但最重要的还是银行的创利能力,即股份制商业银行还应该将业务重点放在银行的利润增长,存贷款业务的增加方面以增强其资本充足率。

存贷比方面,12家商业银行的2010年存贷比均值为69%,但是农业银行却只有53.8%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线,这也直接导致其在因子F2上的排名靠后,因此在存贷方面,农业银行在慎重放款的前提下还可适当增加贷款,由此获得更高的利润及收入。

对比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均值为73%,高于国有银行的64%,在使用存款发放贷款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显然更加积极,也更有发展空间。

存贷利差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这一现象无法在短期内改变,因此,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仍需加强存贷利差管理。

综上所述,资本充足率对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的影响非常显著,资本充足率越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也越强。

相比较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度不高。

国有商业银行较好的资本充足率说明通过国家财政注资,发行上市提高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效果非常显著。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高资本充足度,需要在附属资本发行、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控制各能力上得到提升。

3.3.3因子F3的得分分析
在反映资产质量和银行规模情况的因子F3方面,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以2.139,0.9807和0.9237位列前三位,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垫底,这一因子主要取决于银行规模的大小,因子F2对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方差贡献率达到16.385%,也是成为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参照原始指标数据,国有商业银行在总资产占有率分别为这12家银行的76.9%,几乎是2/3的市场,较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绝对优势,因此三家国有商业银行在因子F1 上排名靠前。

较大的银行规模就会产生之前讨论过的规模经济,即银行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其营业费用便会随之降低,成本递减,使得银行利润增加,与此同时增加的利润可用于增加网点,人员和市场占有率。

因此我们认为银行规模以及市场占有率是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从银行资产质量可以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普遍低于国有商业。

这意味着股份制银行的资产质量较高,贷款风险比较低,因此在控制不良贷款方面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势强于国有商业银行。

但在这12家商业银行中,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高,但这其中涉及到放贷人员以农民为主,在加以国家扶农政策等因素,因此我们将其原因带过。

4 提升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力的策略建议
4.1调整信贷业务重点提高盈利性,降低费用指数
代表盈利性因素的因子F1是银行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盈利性的提高非常有助于银行竞争力的提高。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最大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其较强的盈利性。

股份制商业银行要提高竞争力,需要进一步扩大其盈利性强的优势,主要在进行信贷业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优化信贷客户结构:对客户需要进行信用评级,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实行不同
的信贷政策,调整信贷区域结构:重点对风险控制能力较强地区进行信贷投放;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与此同时,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控制新增不良贷款。

同时,对因子F1 分析表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盈利性较强但营业费用率较高的现象。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费用管理能力普遍低于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另一个劣势。

因此,加强成本控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要实现较低的经营成本,这是一种挑战。

控制营业成本,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从压缩分支机构、减少管理层级以及低盈利性经营网点入手,也可以从压缩办公经费、提高人工效率入手。

4.2 提高资本充足度
因子F2 得分的分析表明,资本充足度是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

相较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来自于良好的资本充足率。

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通过提高资本充足度,增强其在银行业的竞争力。

提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协调发展。

结合目前我国具体的情况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和问题,本文认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提高银行附属资本,改善资本结构,增强盈利能力内部累计途径增加资本金和继续控制不良贷款这三种途径来提高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尽管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较低,但由于不良贷款对银行的盈利性、资本充足度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继续控制不良贷款、防止由于经济繁荣时期的宽松放贷模式埋下以后大量不良贷款的种子。

4.3扩大银行规模,提升市场份额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代表银行规模因子F3成为了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较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巨大的银行规模以及几乎一半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对因子F3 得分的分析表明,银行规模越大,银行的竞争力越强。

因此,股份制商业银行需要扩大银行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增强其在银行业的竞争力。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可以加强与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交流与合作,以实现优势互补,并进一步实现协同效应,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一个规模更大,竞争力更强的联合体。

这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使银行扩大规模的同时使其更具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