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单元综合卷:第二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

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材料旨在( )
A.强调“因信称义” B.否定教会权威
C.发展人文主义 D.反对封建专制
2.“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

”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
A.文艺复兴运动 B.宗教改革运动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
3.英国著名的政治家皮特说:“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
A.对抗中央王权 B.人人生而平等
C.保护私有财产 D.反对君主专制
4.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论孔子》中写道:“没有任何立法者比孔夫子曾对世界宣布了更有用的真理。

”在伏尔泰和一大批法国思想家的推动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写入《人权宣言》。

这从本质上说明( ) A.法国的启蒙思想和孔子的思想一脉相承
B.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根本影响
C.法国大革命时期中法之间文化交流频繁
D.启蒙思想家借用孔子宣传资产阶级思想
5.《鲁滨孙漂流记》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这部小说在18世纪的欧洲颇受欢迎,主要原因是它( )
A.彰显了冒险精神 B.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C.体现了启蒙思想 D.适应殖民扩张要求
6.黑格尔经常说只要一提到希腊,就有一种“家园之感”,那么大的欧洲把那么小的希腊当作自己的家园,不是偶然的。

这主要是因为( )
A.欧洲文化是古希腊文化持续发展的产物 B.古希腊文化促进了文艺复兴的发展
C.古希腊文明在某种程度上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D.古希腊民主制度是西方代议制之母
7.在十四五世纪,西欧社会中酝酿着新世界的曙光,在经济方面表现为新航路的开辟,在思想文化方面表现为文艺复兴。

从根本上推动了新世界思想文化变革的原因是( )
C.探寻新航路成功 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
8.意大利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十日谈》被称为“人曲”,与但丁的《神曲》并列。

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 A.反对封建专制 B.强调人、否定神
C.抨击教会的黑暗 D.主张政治革新
9.莎士比亚说:“看吧,我的朋友们,人类不是按照我的规格创造的,我所能做的一切就是把它们真实的样子展示给你们。

”这表明莎士比亚( )
A.具有人文主义思想 B.具有求实的精神
C.信仰上帝造人学说 D.批判基督教信仰
10.“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么他所得到的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愤怒。

”这段话最有可能出自( )
A.薄伽丘 B.马丁·路德
C.加尔文 D.伏尔泰
11.以下图示反映了某一思想的产生过程。

该思想是( )
A.古代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中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D.儒家思想
12.普罗塔戈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1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内在的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
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
一无二的。

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 )
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
15.苏格拉底被誉为“智慧”的化身,下列关于苏格拉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他的哲学追求主要认识人自身这一命题上
B.他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C.他认为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
D.他使哲学开始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16.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表明他主张( )
A.以法治保护宗教自由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C.废除封建财产私有制 D.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17.卢梭说:“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

他(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握和他们拉下台。

”对这段话的解释正确的有( )
①体现了人民主权思想②人民有组建和推翻政府的权利
③阐述了三权分立学说④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康德曾说:“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而后以理性告终。

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了。

”上述材料重在( )
A.阐明真理的认识过程 B.阐明理性的重要性
C.阐明认识的一般规律 D.阐明思维的阶段性
19.康德倡导“自己思维”,“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自己从“咎由自取的受监护状态”中走出来,自己解放自己。

“自己思维”的原则杜绝了把一己之见强加给他人、强加给社会的可能性。

由此可见,康德所倡导的自由是( )
A.思想自由 B.自己解放自己
C.人类最美好的思想 D.对“百家争鸣”的渴求
20.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四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
A.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B.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C.宣传发展了人文精神 D.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发展
材料一郡主(绮思梦达)与仆人相恋,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

绮思梦达宁死不屈,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等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

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薄伽丘《十日谈》
材料二仿佛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的哪些主张?这说明当时时代精神的主流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莎士比亚怎样的创作思想?这说明了文艺复兴怎样的走向?
(3)“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请结合材料一、二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上述看法的认识。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最初处于一种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人人权利平等,其行为虽然自由却不放任,因为自然状态中有一种为人人都应遵守的自然法在起着支配作用……既然人们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

自然的平等关系排斥人与人之间的从属关系和互相利用,它表现为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权利;一种为自主权,即在自然法许可的范围内为了保护自己和别人,可以决定做自认为是合适的任何事情;另一种是处罚权,即对违反自然法的罪行进行处罚。

自然法要求人们在保全自己的同时,尽其所能保全其他人。

——摘编自洛克《政府论》
材料二在一切场合,只要政府存在,立法权是最高的权力,因为谁能够对另一个人订定法律就必须是在他之上。

而且,立法权之所以是社会的立法权,既然是因为它有权为社会的一切部分和每个成员制定法律,制定他们的行动的准则,并在法律被违反时授权加以执行,那么立法权必须是最高的权力,社会的任何成员或社会的任何部分其他一切权力,都是从它获得和隶属于它的。

——摘编自洛克《政府论》
(1)据材料一概括洛克关于自然权利的观点。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
(1)材料三、四、五反映了西欧哪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它们能够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这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它们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3)结合五则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答案
一.选择题
1-20:BCCDC CBCAB ACADC BCBAC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1)主张:反对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提出人类生而平等的思想;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

主流:人文主义思想。

(2)创作思想:刻画复杂的人类内心世界,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走向:文艺复兴运动逐渐由质朴走向高雅。

(3)观点:看法正确。

说明:伴随着西欧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城市的兴起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从恢复被基督教禁欲主义所泯灭的人性开始,掀起了文艺复兴运动,促使文艺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人文精神。

22.答案:(1)观点:每个人都是平等、独立的,拥有自主权和处罚权,且上述原则与权利以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为前提。

(2)观点:立法权高于行政权。

区别: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与行政权是相互制约与平衡的。

23.(1)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根本原因: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特点:①文艺复兴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②宗教改革以宗教改革的形式,进行反封建斗争;③启蒙运动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影响:①都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②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③都直接或间接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答出两点即可)
(3)历程:①古希腊先哲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②欧洲中世纪,封建神学黑暗统治,个人意识惨遭压制;人文主义思想几近湮灭;③文艺复兴抨击封建教会,提倡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形成了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④宗教改革挑战教皇的绝对权威,使人们从天主教枷锁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⑤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建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人文主义思想达到新高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