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20题)
1、新教师王老师在上入职后的第一节课时,尽管在教学内容和时间上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是由于紧张,她的教学过程显得匆忙,语速快,也没有关注到学生。
最后还没有按时下课。
你认为王老师今后在教师能力素养方面应首先提高( )
A.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自我调控能力
【答案】 A
2、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
这种现象被称为( )。
A.宽大效应
B.中心品质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 C
3、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答案】 A
4、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秒钟。
A.1~4
B.20~40
C.60~120
D.70~80
【答案】 B
5、下列行为中,属于学习的是()
A.望梅止渴
B.蜘蛛织网
C.草履虫的趋利避害
D.儿童模仿电影中的行为
【答案】 D
6、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 )
A.中心
B.基础
C.任务
D.途径
【答案】 B
7、成人与幼儿对一幅画的知觉有明显差异,幼儿只会看到这幅画的主要构成,而成人看到的是画面的意义,这反映的知觉特性是()
A.理解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整体性
【答案】 A
8、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答案】 B
9、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荀子、英国的洛克均强调教育的价值,对教育的作用持乐观的态度,关注的重点是学习。
这种观点属于()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动因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答案】 B
10、学校文化建设有多个落脚点,其中,课堂教学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
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堂三维目标中的()。
A.知识与技能目标
B.过程与方法目标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D.认知策略目标
【答案】 C
11、教学过程是学生直接经验的不断改造和增大意义的过程,是“从做中学”的过程。
这一观点是由()提出的。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凯洛夫
【答案】 C
12、(2021年上半年真题)赵敏课堂上不敢主动发言,有疑难问题也没有勇气向老师请教。
为了改变她的这一弱点,老师给她更多的鼓励和机会,当她主动提问时,就及时给予表扬。
这种促进行为改变的方法属于
A.行为强化法
B.精神分析法
C.榜样示范法
D.系统脱敏法
【答案】 A
13、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水平的两种学习之间的影响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 B
14、以()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
性的特点。
A.语言传递
B.直观感知
C.实际训练
D.探究活动
【答案】 B
15、《爱弥儿》是()的教育代表作品。
A.洛克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杜威
【答案】 B
16、我国古代教育家苟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强调的是()因素对人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答案】 B
17、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
这体现了哪种强化原理?()
A.消退
B.负强化
C.惩罚
D.正强化
【答案】 A
18、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时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
A.条件反射的消退
B.条件反射的泛化
C.条件反射的分化
D.条件反射的习得
【答案】 B
19、冷水刺激皮肤后,微温的水就会感到热;吃苦药之后喝口白开水也觉得有甜味,这些现象为( )。
A.感觉的相互作用
B.继时对比
C.异时对比
D.同时对比
【答案】 B
20、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
A.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
B.参加函授、电大课程学习
C.参加自学考试
D.脱产学习
【答案】 A
大题(共3题)
一、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对高考焦虑的学生也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王某是某市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的一名男生,近段时间以来一直情绪不好,每天在家闷闷不乐,不愿与人交流,睡眠不好,饭量减少,萎靡不振,上课时注意力难以集中。
尽管每天学习时间很长,但学习效率低下,在最近的模拟考试中成绩不升反降。
因此他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在家里无故摔东西,甚至无故不去上学。
冋题:试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该名学生的高考焦虑症状进行分析并加以辅导。
【答案】
二、小明转学到A学校,刚来时学习成绩不好。
进校后学习成绩由中下一直往下掉,常不交作业、上课打瞌睡,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都不高。
他的父母都从商,家境比较富裕,父母并不溺爱孩子,同
时对学习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有进步。
小明腼腆,不爱参加文体
活动;很想有一个好的人际关系,但因为一开始给周围同学的印象
不好,因此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导致人际关系不好;有时被欺负,因为比较胆小,所以也不敢说。
[问题1][问答题]该同学哪些基本
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问题2][问答题]从需要的关系分析他成绩下滑
的原因。
[问题3][问答题]请分析如何帮助他摆脱困境。
【答案】
三、材料:语文老师发现班上一名学习很用功的男同学在背诵课文
时有些困难,想了解其中的原因,就问他:“你是怎样背诵课文的?”
这名学生回答:“我就是反复地念。
”老师说:“你这也是一种记忆方法,只不过记忆得比较慢。
我可以教你一些记忆术,来帮助记忆。
”
接下来的日子,老师教给他一些背诵课文的方法并选择了一些课文
的段落让他背诵。
通过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他背得比平时快而且
保持时间也比以前长,老师认为他已经掌握了这些方法。
在学习新
课文时,老师又让这位男同学背诵相关段落,他还是像以前一样,
不能流利背诵。
老师就问:“你是怎么背诵的?”他回答:“反复读。
”
老师有些生气了,就问:“你为什么不用我教你的方法?”他不回答,
沮丧地低下了头。
问题:(1)结合材料,分析学生用了什么学习策略?教师教给了学生什么学习策略?(6分)(2)教师在训练学生运用学习
策略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2分)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