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课《老王》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词语。

熟读课文,了解叙
述、描写等表达方式。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

4. 以善良体察善良,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

5.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精读感悟法、点拨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二、走进作者
杨绛(本名杨季康,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江苏无锡人,中国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

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93岁出版散文随笔《我们仨》,风靡海内外,再版达一百多万册;96岁出版哲理散文集《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

2016年5月25日逝世,享年105岁。

三、背景资料
文章作于1984年。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
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

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四、检查预习(字音、字形、字义)
伛(yǔ)偻镶嵌(xiānɡ qiàn )攥(zuàn)着骷髅(kū lóu )取缔( dì) 塌败(tā)
滞笨(zhì) 荒僻(pì) 惶恐(huáng 愧怍(zuò) 眼翳(yì)强笑(qiǎnɡ )(2)词语释义
伛:弯(腰)曲(背)。

荒僻:荒凉偏僻。

塌败:塌陷破败。

滞笨:呆滞笨拙。

惶恐:惊慌害怕。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如取缔无证商贩。

骷髅:干枯无肉的死人头骨或全副骨骼。

愧怍:惭愧。

五、请你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走进老王的心灵。

(1)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找出本文的文眼。

(原句回答)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 本文是以什么为记叙线索的。

本文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3. 老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两个关键词概括。

不幸、善良
(2)速读课文,思考问题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
(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很苦的人;
(5—22段)说明老王是一个善良的人。

第二课时
一、研讨探究
(1)研讨老王之“苦”
这句肖像描写突出了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样子怕人;也暗示出老王的不幸,关心他的人太少了。

3、哪一个段落暗示出作者一家曾经给予老王帮助?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

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转身进屋”的动作,是老王比较熟悉的-----进屋拿钱,所以他赶忙说:“我不是要钱。

”这里也暗示出,作者一家是经常资助老王的。

4.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收了钱,体现了他的什么品质?
老王怕“我”真的托人给他送钱,平白给“我”添麻烦。

体现了老王朴实善良。

5.为什么想起老王就“总觉得心上不安”?
作者感觉自己是个幸运的人,总觉得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关爱太少,所以内心感到愧疚。

6.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有怎样的精神才能做到尊重和关心像老王那样的不幸者?
最主要是平等观念。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个人由于境遇不同,就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甚至差别很大。

所谓幸与不幸,包括天赋条件、成长条件、生理条件,幸运者只有关爱不幸者的责任,没有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其次是人道主义精神。

现在,社会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人道主义精神,要关心个人、同情个人,尊重个人对社会作出的贡献,尊重人格。

作者一家全都对不幸者老王怀有一颗爱心,是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人。

四、讨论探究
本文是写人记事的散文,材料琐碎,作者严密组织材料,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1、本文在写老王的“苦”和“善”时,分别用了什么顺序?
2、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五、交流讨论
阅读学习过这篇文章,我们主要受到什么启示?幸运者,
只有关爱帮助不幸者的责任,
没有嘲笑歧视不幸者的理由。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