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2)讲练结合 以练促学
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自20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在 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地的经济增长速度 明显加快,但地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存在自然、 历史、区位、经济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与东 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差距逐年拉开。 目前,我国钢铁、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行业的能 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日 渐枯竭,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四百 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 世界首位,城市河段90%左右被污染,近三分之一的国 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二十 世纪 七十 年代 后 中国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的探 索
马克思主义 经济学的伟 大贡献
社会主义经 济理论的初 期探讨 西方现代市场 经济的兴起与 主要模式
西方现代市场经济的兴起 与主要模式
二十 世纪 三十 年代 开创 国家 干预 经济 时代
干国 预家
经济 危机
罗斯 福新 政
凯恩 斯革 命
经济 危机
新自由 主义
罗斯福新 政凯恩斯 革命国家 干预经济
市 场 不 是 万 能
西方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模式
马克 思主 义政 治经 济学 创立
中国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探索
变革
马克 思主 义政 治经 济学 内容 市场 与社 会主 义的 关系
经济危 机理论
剩余价 值论 劳动价 值论 毛泽 东
(1)设置情境 激发兴趣
材料一: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8亿在农村。自20 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 势。在农村地区,还有数千万人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各地的经济增 长速度明显加快,但地区之间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存在 自然、历史、区位、经济等多方面的较大差异,西部地区 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差距逐年拉开。 材料三:目前,我国钢铁、电力、化工等8个高耗能 行业的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0%。我国一批主力矿山 资源日渐枯竭,三分之二的国有骨干矿山进入中老年期, 四百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 居世界首位,城市河段90%左右被污染,近三分之一的国 土面积存在水土流失问题。
资本 主义 必然 灭亡 社会 主义 必然 胜利
社会 主义 斯大 理论 林 初期 列 宁探讨
阶级结构理论
斯密的理论贡献与政策主张
增加财富的途径
分配
财富
交换 劳 动 价值论
商品 自由贸易 绝对成本
提高劳动 生产率
分工
富国 裕民
提高提高资本 的利用效率
自由放任 看不见手 要求 取消限制 市场和交 换的措施
sgr60628@
专业引领sgr60628@源自教师专 业成长自我反思
sgr60628@
同伴互助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解决上述问题有何 影响?
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方法探析
一、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一)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构建起与历 史发展过程相统一的知识体系 (二)以内容为线索,进行知识的重构 二、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探 究不同的经济观点。 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教会学生在理解和 运用中把握所学的知识 四、运用必修课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选修课内容, 架起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知识桥梁。 五、精选择材料,设置情境,讲练结合,注 重能力
受供求关系影 作 配置资源 响价格围绕价 用 提高劳动生产率 优胜劣汰 值上下波动 社会必要 劳动量 价值量 劳动时间 价值
两因素
决定
使用价值
形成
决 定
两重性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方法探析
一、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一)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构建起 与历史发展过程相统一的知识体系 (二)以内容为线索,进行知识的重构 二、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比较分析的方 法,探究不同的经济观点。
铁岭市教师进修学院 苏桂荣
选修2《经济学常识》 教学方法探析
一、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一)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构建 起与历史发展过程相统一的知识体系。
十八 时 世纪 中叶 间 至十 九世 纪初
古典 经济 内 学巨 容 匠的 理论 遗产
十九 世纪 四十 年代
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 至七十年 代
完善 市场 经济 体制 必要性 任 务
特点、作用 与弊端
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方法探析 一、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一)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构建起 与历史发展过程相统一 的知识体系
(二)以内容为线索,进行知识的重构
重商主义 主张国家 干预经济
妨碍资本 主义发展
古典经济 学派主张 经济自由
材料一:
在当代,一个企业,其占地、厂房、装备、 设施、流动资金等构成了有形资产。企业的自主 技术、标准、设计、品牌、管理等知识产权,再 加上企业的员工素质、研发能力、信息化程度、 营销策略、诚信水平、公关形象、企业文化等, 这些构成了企业的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虽 然没有实物形态,也非货币性的,但却是可辨认 的,通过科学评估,也能同有形资产一样,被量 化为货币,进行比较。两者的比例,标志着企业 的竟争力与先进性。一般的高新技术企业,无形 资产的比率都超过有形资产。
材料二:
世界银行于2005年底正式公布了“2000年国别财 富报告”。这个报告以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统 计分析了近120个国家的财富构成基础,分析结 果发现,越富庶的国家,有形资产所占比率越低, 无形资产所占比率越高。报告称:“此次财富估 算最令人意外的,是无形资产具有很高的价值。 被研究的样本中,有近85%的国家,其总财富中 有50%以上来源于无形资产。”
斯 大 林
毛 泽 东
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方法探析
一、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一)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构建起与历 史发展过程相统一的知识体系 (二)以内容为线索,进行知识的重构 二、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探 究不同的经济观点。 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教会学生在理解和 运用中把握所学的知识
促进
市场规模 市场作用
要求
充分发挥 市场作用
李嘉图的理论贡献和政策主张
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相 对 实 工 际 资 工 资
核心
工资 利润
地租
降低
收入分 配理论
积累资本
生 产
对外贸易 比较成本
财富增长
经济自由
李嘉图劳 动价值论
马 克 思 的 劳 商品 动 等 交用 价 价 换于 值 劳动 论 产品
价表 值 现 规 律 内 容
财富论 劳动价值论 收入分配 经济自由 自由贸易
斯 密
李 嘉 图
重商主义、斯密、财富论的异同
人物 财富的含义 增加财富的途径 评价
重商 主义
斯密
李嘉 图
绝对成本学说
代 表 人 内 容 评 价
比较成本学说
美国模式
成因 特点 评价 相同点
德国模式
日本模式
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
存在的原因 范 围 价值规律的作用
二十 世纪 五六 年代
经济 新自由主 “滞涨” 义兴起
市场 调节
西方现代 市场经济 模式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
1949------1956 ------ 1978-----1992 ------1993年后
计划 经济 体制 建立
实行 计划 经济 体制
探索 市场 经济 体制 历 程
建立 市场 经济 体制 基本 框架
1.以上两则材料分别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代社会应当确立 怎样的财富观?
选修2《经济学常识》教学方法探析
一、全面理解把握教材是上好课的前提 (一)以历史发展(时间)为线索,构建起与历 史发展过程相统一的知识体系 (二)以内容为线索,进行知识的重构 二、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比较分析的方法,探 究不同的经济观点。 三、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教会学生在理解和 运用中把握所学的知识 四、运用必修课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选修课内容, 架起必修与选修之间的知识桥梁。 五、精选择材料,设置情境,讲练结合,注 重能力
《走向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一书指出: 20世纪“在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上有着三 个重要的改革调整机遇 。一次是在20年代 初的俄国 ,一次是在30年代西方大危机时 期的美国 ,还有一次是在70年代末期以来 的中国。”据此,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 问题:
(1)上述不同时期发生在俄国、美国和中 国的“改革调整”各指什么重大事件? (2)俄、美、中三国的“改革调整”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