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纲要下)第四单元两次世界、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9 第一次世界与战后国际秩序(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两次世界、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单元图解】
【时空定位】
第9讲第一次世界与战后国际秩序
【自主复习】
【知识清单】
【名师点拨】
1.第一次世界前国家之间的矛盾
2.一战的爆发
3.第一次世界中战局的演变
4.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国际秩序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双重性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第一次世界后战胜国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建立的国际关系新秩序;它暂时缓和了列强之间的矛盾,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又具有明显的“分赃”性质和大国强权色彩,在“和平”体系下,掩盖着各种矛盾与隐患,为后来第二次世界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认知深化】
一、比较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
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背景协约国战胜同盟国,战胜国重新瓜分
世界
美日争夺亚太地区霸权的矛盾激化、
海备竞赛激烈
目的协调国家在欧洲、非洲、中东的矛盾协调国家,尤其是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
参加国美、英、法、意、日等,其中美、英、
法政府首脑操纵和会
九国参加,美国占主导地位
主要内容《凡尔赛和约》规定了对德国领土、
殖民地、备和战后赔款问题;对奥、
《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五国
条约》限制海备,规定美英具有同等
1.协约国内部矛盾重重:由于分赃不均,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英美存在着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英法存在着争夺欧洲霸权的矛盾,美日之间存在着争夺亚太霸权的矛盾。

这些矛盾使协约国内部很难协调一致,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重要因素。

2.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第一次世界后,德国受到了严厉的制裁,德国国内复仇主义情绪严重,这种情绪成为希特勒上台的重要原因。

巴黎和会后,德国一直试图突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成为第二次世界爆发的重要诱因。

3.国家与苏俄之间的矛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采取了敌视苏俄的政策,将苏俄排除在这一体系之外。

苏俄组建共产国际(又名第三国际),号召世界各国的无产阶级发动革命,推翻的统治。

4.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区)与协约国之间的矛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重新瓜分殖民地半殖民
地基础之上的,无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地区)的权益,引起了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中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三、第一次世界后世界各国维护和平的尝试及评价
1.尝试
(1)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实行集体安全。

(2)苏俄颁布《和平法令》,推行和平外交,与德国签订《拉巴洛条约》。

(3)欧洲各国实行集体安全,签订《洛迦诺公约》。

(4)在美、法倡导下签订《非战公约》,放弃使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

2.评价
(1)积极影响
①这些维护和平的尝试符合各国人民的愿望和历史的发展趋势。

这些尝试都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为解决国际争端、促进国际合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为各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营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②这些尝试为和平解决国家之间的争端、奠定国际法中的互不侵犯原则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2)局限性
①有些举措并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的和平,相反,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侵略。

如国际联盟规
定形成决议需要“全体一致”的原则,实际上使国联失去了制止侵略和战争的可能性。

②《非战公约》中“保留条件”的规定为列强发动战争埋下了伏笔,缺少对侵略者的约束力。

【课时检测】
1.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的思考:战争“是由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定要发泄出来的”。

这反映当时有人认识到( ) A.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战的根源
B.两大事侵略集团形成,疯狂扩备战
C.欧洲在一战前30年,内部力量迅速积聚
D.科技的发展,注定了世界的残酷性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使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导致一战的爆发,故选A项。

2.下图是来源于1885年某周报的一则漫画。

该漫画表达的主旨最可能是( )
A.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B.工业革命后,英国默许德俄在亚非疯狂争夺殖民地
C.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动摇了英国的殖民霸权
【答案】C
【解析】分析漫画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德国和俄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英国殖民霸权受到德俄的挑战,故选C项。

3.有学者指出:“在1914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富有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情绪的状态中,而且越来越趋向使用战争手段解决问题。

德国政府只不过是这场普遍性的运动的引导者而已。

”该学者的观点是( )
A.第一次世界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B.第一次世界带有明显的特征
C.德国不应承担战争责任因为并不是它发动了
D.德国应该受到谴责因为它利用民族情绪侵略他国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次世界是欧洲大国在民族国家主义情绪的推动下进行的富有侵略性的战争行为,旨在重新瓜分殖民地,具有明显的特征,故B项正确。

4.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事集团的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 ) A.英、法、俄和德、奥、意的利益不同
B.英德矛盾尖锐,各自寻找支持者
C.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D.为了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事集团的形成,说明当时世界局势的突出特点是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殖民地和利益的矛盾,已经上升为各在事对抗的白热化局面,故C项正确。

5.巴尔干地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但是1908年的“波斯尼亚”危机和其后的两次巴尔干战争均未引发世界,直到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才引发第一次世界。

对此分析较为合理的是( )
A.第一次世界的爆发纯属偶然
B.注定爆发于1914年
C.萨拉热窝事件成为奥匈宣战的借口
D.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
【答案】C
【解析】无论是“波斯尼亚”危机和两次巴尔干战争,还是萨拉热窝事件,都是大国侵略巴尔干半岛的行为,当时机成熟时,这些行为就是大动战争的借口,故C项正确;第一次世界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列强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战争爆发是历史必然,故A项错误;B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普林西普刺杀的是奥匈的皇储,只是对一战爆发的表象的分析,不能体现出一战爆发的根源,故D项错误。

6.一战爆发后,远离欧洲的对德宣战。

在对德通牒和宣战诏书中,声称是为了“永保东亚和平”及“维护日英同盟的利益”;首相发表演说,强调参战是对德国鼓动干涉还辽的复仇战。

这些行为( )
A.反映了德日矛盾的激化
B.意在掩盖参战意图
C.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
D.力图保护东亚和平
【答案】B
【解析】材料的主旨是对德宣战的意图而非德日矛盾的激化,排除A;种种参战的借口,都
是意在掩盖参战意图,故选B;维护了英日同盟的利益只是对德宣战的借口,排除C;力图保护东亚和平只是对德宣战的借口,排除D。

7.毛元佑著《世纪初的列强混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敌在火炮的数量上占强大优势,发射了数百万发炮弹,敌机机群完全控制了天空,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这一切,使作为德核心力量的步兵受到极大的震动,对长官的信任和对胜利的信心发生了动摇。

”这描述的战役最有可能是( )
A.一战中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
B.标志着“施里芬计划”的破产
C.一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D.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
【答案】C
【解析】索姆河会战是第一次世界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坦克投入实战中,这与材料“当代不可战胜的战斗武器坦克的出现”吻合,故排除A,选C;马恩河战役是一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役,同时也标志“施里芬计划”的破产,故排除B、D。

8.1914年7月29日,美国驻伦敦大使致函威尔逊总统:“如果真的发生一场,欧洲的进步将遭受重大挫折,而美国领导世界的时代会提前到来。

”能够支持这一预言的史实有( )
A.战后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
B.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C.美国在国联中地位举足轻重
D.美国获得了德国部分殖民地
【答案】B
【解析】 A项错误,美国开始支配欧洲事务是二战后不是一战后;B项正确,一战后欧洲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美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有利于美国领导世界;C项错误,美国未加入国联,不利于领导世界;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9.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

”据此,下列对中国参加对德作战的评价中,最恰当的是( )
A.导致大批中国劳工丧生
B.是中国政府的正确决策
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是德国失败的决定因素
【答案】C
【解析】中国的参战,尤其是中国参战劳工在战争中的表现,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故C项正确。

10.观察下图漫画,在巴黎和会上能够分得和平大蛋糕的“一角”的关键因素是( )
山东:分得和平大蛋糕的一角
A.中国的五四运动激怒了列强
B.取得了美、英、法等国的支持
C.在和会上不插手欧洲的事务
D.德国主动请求和会把山东交给
【答案】B
【解析】注意漫画的含义是列强主动分给“蛋糕”。

A项本末倒置,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排除;C项是原因,但不是关键因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正确,因为主宰会议的是美、英、法三国。

11.对于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原则”,西方一位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在第一次世界后能“征服欧洲”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
B.世界的灾难使人们渴望和平
C.美国在经济上控制了欧洲各国
D.各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利益
【答案】B
【解析】美国的综合实力在二战后跃居世界第一,故A项错误;第一次世界的灾难使人们渴望和平,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表面上是促进世界和平的可行计划,故B项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威尔逊的原则维护的是美国的利益,而不是欧洲利益,故D项错误。

12.巴黎和会后,一位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新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感到新秩序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巴黎和会后建立的“新秩序”()
A.没有改变第一次世界前的世界秩序
B.彻底消除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
C.重新确立了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
D.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
【答案】D
【解析】通过巴黎和会,列强建立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但是凡尔赛体系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国家之间的矛盾,故答案为D项。

13.如图为有关国际联盟的漫画。

画中的兔子说:“我没有实际的进攻装备,我只能以我双眼的力量来震慑它。

”这幅漫画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
A.国际联盟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机构
B.国际联盟的成立加剧了地区冲突
C.国际联盟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
D.国际联盟面临解散的危机
【答案】C
【解析】漫画中的兔子代表国际联盟,它对日、意、德的侵略扩张行为没有采取具体的制止措施,反映了国际联盟的姑息、纵容态度,因此不可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而不能有效地维护世界和平,故答案为C。

14.《全球通史》中说:“1914年以前,欧洲已是近代基本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然而,战争的浩劫使欧洲人士气沮丧,失去信心,在欧洲大陆的各个地方,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

”这主要是在强调一战( )
A.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B.导致了运动的广泛兴起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的地位
D.引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怀疑
【答案】D
【解析】“古老的秩序”就是指资本主义制度。

A项没有体现材料的主旨,即“古老的秩序正受到怀疑和挑战”,排除;材料没有反映出一战后的运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丧失,故C项错误;一战导致了欧洲人精神和价值观上的迷茫,主要表现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怀疑和反思,故D项正确。

15.19世纪中叶,美起了女性选举权运动,之后半个多世纪女权运动席卷世界各国,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女性属于家庭的观念受冲击
B.政政治需要女性选民的支持
C.女权运动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D.一战推动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直到一战爆发前女权运动收效甚微”“1917年到1920年,俄国、英国、德国、奥地利、美国等先后给予妇女选举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量女工投入一战企业等,为一战作出了贡献,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从而带动政治权利的改善,D项正确。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有三个特点对世界历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国际联盟作为第一个以非暴力方法解决争端的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组织,在世界历史上居于突出的地位。

欧洲地图被大幅度修改,如波兰复国、南斯拉夫形成。

《国联盟约》第22条把从同盟国手中获得的殖民地居民看作“在现代世界的紧张形势下还不能自己站立的民族”,因此,这一条款规定:“这些民族的监护应该委托给那些先进民族……”
材料二决定东亚“战后”国际秩序的是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

会上主要讨论裁和中国问题,会后缔结的《九国公约》中,也提出要尊重中国主权及领土完整,并确认了中国市场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

为遏制海扩张,各国还缔结了主力舰持有比例的《五国海条约》,从而暂时遏止了日俄战争后追求的扩路线。

材料三国联的使命是维护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因此说国联是“强盗的联盟”是非常恰当的。

但是,当德、意、日法西斯相继出现,国联的性质已经发生改变。

虽然联盟对抵制法西斯对外扩张不力,甚至纵容侵略者,但国联也进行了抵制侵略和维护和平的尝试。

如宣布对中国东北的占领为侵略行为,伪满洲国是非法的;国联发起的裁运动实际上延缓了德国的扩速度,对意大利的制裁是国联反法西斯的重要行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黎和会“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三个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会议对亚太地区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国际联盟。

【答案】(1)建立国际联盟维护和平;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划分领土;对战败国殖民地采取“委任统治”形式。

(2)遏制了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中国又回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美国确立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得到暂时调整。

(3)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从本质来讲,国际联盟是英法控制并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工具;没能有效地制止侵略和阻止第二次世界的爆发。

但是,国联倡导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的强烈愿望,在抵制侵略、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进行了努力和尝试,为以后国际组织的建立起到了借鉴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