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雨寄北》胡小俊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北”即北方的人,或为妻子,或
为友人。有人认为该诗是写给长安友人的;
但以诗之内容,按“寄内”来解读,似乎
更确切。
回首页
品读
夜雨寄北 (七言绝句)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品读、停顿、会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
品读欣赏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什么时候。剪烛:形容深夜秉烛 长谈。
“何当”二字照应首句“未有期”,既有殷 切盼望,又有难以料定的惆怅。此句设 想日后重逢的时候。
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一句是承“共剪西窗烛”而来,想 象来日相聚时的幸福欢乐。
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 而不得归的情景。
精彩展示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李商隐 (813~858),字 义山,号玉溪生、 樊南生,怀州河 内(现河南省沁 阳县)人,唐代 诗人。与杜牧合 称为 “小李杜”。 有《李义山诗集》 传世。
作品与作者
题解
夜雨寄北 李商隐
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 北”。
题解
《夜雨寄北》,诗题也作“夜雨寄内”,
“内”即其夫人。现传各本多作“夜雨寄
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
视频 会意
品读欣赏
君问归期未有期,
“问君归期未有期”抒发了对妻子(友 人)的思念之情。这一句之中两个“期” 字,在矛盾中抒发了宦游漂泊、欲归不 得的惆怅。
品读欣赏
巴山夜雨涨秋池。
点明了地点(巴山)、季节(秋)、 时间(夜)和气候(雨),借景抒情。 愁情似雨,雨似愁情,“夜雨涨秋池”, 离情别绪似乎也随之涨满心田。
1、妻子来信问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怎么知道的? 回家的日期,从“君问归期未有期”句得到。
2.诗人是怎么回答的?当时的天气如何? 未有期,大雨聚至池中涨满了水
3、诗中的“秋”字除了交代季节外,还起到什么作用?
“秋”字点明了季节,渲染出一种孤单悲凉的气氛。
4、成语“剪烛西窗”源自本诗,结合诗歌内容,说 说“剪烛西窗”的含义是什么?
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感情。
小结:
这首诗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
发诗人(游子)漂泊在外的孤寂、归期
无期的无奈、苦雨深秋的落寞和相见共
语的期盼之情。
诗文 欣赏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 归期/ 未有期, 巴山/ 夜雨/ 涨秋池。
何当/ 共剪/ 西窗烛, 却话/ 巴山/ 夜雨时。
背诵默写
视频 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