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读了《鸟的天堂》一课,你最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我第一次知道有这么大的榕树。
”
“我真想去看一看鸟的天堂。
”……
师:就让我们走进“鸟的天堂”,再次去体会大榕树的美,去享受那鸟儿的欢乐。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感受深的语句划下来。
学生开始自由读书,有的速读全文,有的感情朗读,有的喜欢读一部分,并且一边读一边认真勾画。
(设计意图:读书目的明确,能唤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同时,用喜欢的方式读书,做到了尊重学生,从而使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中。
)
三、交流感受深的句子,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一)、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学生能结合句子说:榕树大,绿,茂盛……教师重点引导第八自然段的理解。
(出示这一段的投影)
1、师:自由读这一段,你会有新的感受。
2、学生谈新的感受。
(引导学生从好句子、好词、写法、情感等方面谈。
)
学生甲:我认为这段中“簇”和“堆”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树叶茂盛的样子。
学生乙:我也认为这句好,作者描写得很细致,从中我也体会到作者对榕树的喜爱。
……学生畅谈见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体会静态描写的好处。
(设计意图:精读段落时,教师适时引导,能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为学生学会学习做好基础。
)
3、想看看这棵美丽的南国的树吗?出示课件,感受榕树的大和勃勃生机。
4、指导朗读。
①学生先读给同桌听,同桌给予指导,然后试着读给全班听。
②教师伴着优美的音乐范读。
③学生再读。
可选择伴着音乐读。
(设计意图:读给同桌听,关注了每一位学生的活动,能使每一位学生得到锻炼,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伴着音乐读,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乐于参与。
)
(二)、学生接着谈感受,体会鸟的快乐。
学生结合句子谈鸟多,鸟快乐、幸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段文字“起初周围是静寂的……有的在扑翅膀。
”(出示投影)
1、自由读这一段,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2、学生会从好词、好句、写法方面谈感受。
师引导学生理解动态描写的好处。
3、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妙。
出示精简后的这段文字,“树上变得热闹了,有鸟声,有鸟影。
各种颜色的鸟,有的叫,有的飞,有的扑翅膀。
”讨论:精简后的文字与原段话哪个好?
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学生甲:原段文字好。
精练后的文字去掉两个“到处”,就不能体现鸟多。
原文中有“到处”,就细致地写出鸟非常多。
学生乙:(补充)也写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
……学生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通过文字比较,学生会从中感悟细致描写的好处,领悟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讨论交流,每位学生都能在小组中谈见解,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得到培养。
)
四、创设情境,感受众鸟纷飞,欢腾活跃的场面。
1、出示“众鸟纷飞”的课件,伴着《百鸟朝凤》的乐曲,教师有感情地描述。
师:此时,同学们,你们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鸟儿在大榕树上生活得多么幸福啊!”
“那里的人们与鸟相处得多么友好啊!”
“我真想亲自去看一看那鸟的天堂!”
学生积极发言。
(设计意图:《百鸟朝凤》乐曲中那鸟儿欢快的叫声,为学生创
设情境,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学生得到美的愉悦,与作者产生共鸣,受到情感教育。
)
2、配乐朗读。
谁想跟着音乐来朗诵。
3、课文学好了,你有什么感受吗?你想对大榕树,对鸟的天堂,对鸟说些什么吗?有感而发,请你把想说的话写在插图的下面。
五、质疑(第一课时中留下的问题)
学生问:“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句中为什么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双引号,第二个不加双引号?
学生会回答:第一个“鸟的天堂”加引号,这是引用朋友说的话,第二个不加引号,意思是大榕树确确实实是鸟生活的美好地方。
六、小结
1、文章中心。
2、写作方法。
七、拓展延伸
许多名家游览之后即兴而作,写了很多关于“鸟的天堂”的文章。
鸟的天堂确实散发着一种迷人的力量,在这里,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幻般的美丽。
如果大家还想继续欣赏这南国的美丽风光,请读一读巴金的《旅途随笔》。
板书设计:
榕树:大茂盛
鸟的天堂热爱赞美
鸟:多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