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针刺治疗与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应性鼻炎的针刺治疗与护理
郝春颖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方法观察变应性鼻炎108例,在针刺蝶腭神经节基础上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身、心的全面护理.结果本组108例,痊愈37例,好转5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达82.41%.结论针灸治疗联合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有效减轻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观感觉和不适症状.%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therapy combined nursing of allergic rhinitis. Methods: 108 case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were acupunctured in the ganglion pterygopa latinum,as the basis of treatment,and provid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in 108 patients was 82.4% ;37 cases were cured;52 cases were effective; 19cases were ineffectinv.Conclusion: Acupuncture therapy combined with combin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care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ymptoms of allergic rhinitis patients.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急症》
【年(卷),期】2012(021)011
【总页数】2页(P1884-1885)
【关键词】针刺;蝶腭神经节;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护理
【作者】郝春颖
【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1007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8.9
变应性鼻炎是严重影响生活的常见病、多发病。

因常与过敏性哮喘并发,临床对变应性鼻炎的及时治疗非常重要。

中医治疗包括中药、针刺加之护理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手段。

20世纪60年代李新吾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病的实践中,发
现了一个独特穴位并将其命名为“治鼻3”,此穴位于胃经下关穴附近,头颅深部的蝶腭神经节。

通过针刺该穴位治疗慢性鼻炎、变应性鼻炎等鼻部疾病获得了良好疗效[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堂医
院针灸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108例,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
科学分会2009年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其中男性58例,女性50例;2年以内55例,2至5年53例。

1.2 治疗方法患者坐在椅子上,背部紧靠椅背,两手下垂,身体放松,医生宜坐
在患者针刺一侧的稍后方,患者头位略高于医生或等高,斜偏另侧,稍许向后仰,将穴位、进针点、医师视线三点连成一线,指定凝视前方某一点,以保持头部固定不动。

在颧骨弓的下沿与冠突之间的缝隙处划一记号,用75%酒精消毒,70 mm 针灸针通过颧骨和下颌骨缝隙穿刺至蝶腭神经节。

捻提,使患者感到面部麻胀或出现放电感后,拔针。

每周单侧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

1.3 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

很多变应性鼻炎患者对自己的病情表现出担忧,顾虑的情绪,担心影响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

因此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解释本病发生的原因和治疗,会增强患者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强治疗的效果。

初次就诊
的患者因久病不愈,对治疗没有信心,主动与患者交谈,倾听患者的感受,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心理机制。

治疗时间较长的患者出现焦虑、甚至悲观、失望、缺乏治愈的信心,应对这些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此外变应性鼻炎是慢性病,要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2)针灸前护理。

治疗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针刺治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嘱首诊患者每次治疗前应进食,不要空腹,以
免发生低血糖;讲明针刺时的感受如麻胀、放电感;可能发生的意外,如针后有短暂的咬合不适;极少数可能出现面颊部小血肿,鼻腔出血但均能自行消退;介绍一些解剖学知识和治愈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避免或减轻患者对70 mm 针灸针产生恐惧,摆好体位,身心放松。

鼓励患者坚持治疗。

顽固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可出现焦虑,因此应多安慰患者,引导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

(3)治疗中护理。

帮患者摆好体位,背靠硬木椅,全身放松,不能躲闪,以免穿刺失败。

穿刺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

如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配合医生采取相应措施。

(4)治疗后护理。

因面部血管丰富,起针后,立即令用棉球压紧针眼约2~3 min,以免局部出血。

如鼻出血,是因针身过长,穿透蝶腭孔,损伤鼻咽侧壁黏膜血管所致,一般能自行停止,必要时24 h内可用冷敷鼻部。

(5)健康指导。

①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防止受凉。

②避免吸入尘埃,动物毛发、皮屑,化学粉末,花粉等。

③易感者外出旅游,应尽量避免花粉、枯草、落叶等接触。

④家中使用空调可减少进入室内的花粉,平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⑤对皮毛过敏患者最好不要饲养宠物。

⑥注意室内卫生。

经常除尘去霉,勤晒被褥。

⑦将枕头被褥里的蒲绒、鸭绒、糠皮等填料改为棉花或化学纤维填料。

⑧保持乐观情绪,做好个人防护,在寒冷、花粉季节出门戴口罩。

⑨注意观察寻找诱发因素,若有发现,应尽量避免。

⑩做鼻部保健操。

避免过食生冷,油腻、鱼虾、海鲜等食物,忌烟及辛辣食物。

1.4 疗效标准痊愈:经治疗后,突发,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发,流清涕,鼻塞等
症状全部消失,并且对外界过敏诱因不产生过敏反应。

好转:经治疗后,变应性鼻炎症状明显减轻,但在较强外界诱因时,偶有较治疗前明显减轻的突发性变应性鼻炎症状。

无效:经治疗后,症状如前。

2 结果
本组108例,痊愈37例,好转52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达82.41%。

3 护理体会
3.1 心理护理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消除了疾病本身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消除了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及对疾病知识的缺乏,不再认为本病是不能治愈的疾病,能够面对并主动配合治疗,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心理护理的作用是药物、针灸不能替代的,只有合理的针灸治疗,再加上心理护理,才能达到有效治疗。

3.2 操作前护理向患者解释针刺的目的、解剖学知识、原理、治疗效果,及注意
事项。

说明此方法对身体无危害,操作安全。

使患者消除顾虑,在良好的心态下
接受治疗。

3.3 操作中护理操作过程中,正确取穴是治疗的关键,帮助患者摆好体位,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医生助手。

告知患者刺中蝶腭神经有酸麻胀痛或出现放电感,解除紧张心态。

3.4 操作后护理按压防止局部出血。

如针刺后鼻出血,一般可自行停止,必要时用冷敷鼻部。

告知患者不必惊慌,7 d后用对侧治疗。

4 讨论
变应性鼻炎是由于多种因素如感染、变态反应、内源性、外源性各种刺激引起。

特别是中重度变应性鼻炎会严重干扰患者生活和工作。

蝶腭神经节是由感觉神经所支配,感觉神经分交感神经纤维和副交感神经纤维,交感神经有使血管收缩的功能,能使鼻粘膜及海绵体内血流量变小,腺体分泌物减少。

副交感神具有扩张血管功能,能使海绵体内过分充血,鼻粘膜膨大,腺体分泌物大量增加。

在健康状态下它们相
互制约,随时调节,以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用中医理论是阴阳平衡的作用。

阴阳可互为消长。

蝶腭神经节紊乱,发生阴阳失衡,使鼻部、眼、咽喉等处炎症,导致局部血管充血,分泌物增多,即副交感神经过于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临床表现类似中医学的寒症,阴盛阳虚;有些病变也可引发这些部位局部血管缺血,分泌物过少的症状,类似于中医学的热证,阳盛阴虚,即交感神经处于强势,而副交感神经处于弱势。

使用中医的治疗工具,穿透表层的经络穴位,深刺西医解剖位置中的神经节来治疗疾病。

该方法痛苦小、见效快、疗效好,经济使用,而且不会引起全身性的不良反应,多数病例疗效持久,对症状有反复的患者还可再行针刺,疗效不受影响,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新吾.针刺蝶腭神经节——“治鼻3”穴位治疗鼻部疾病的机制分析及有关针刺方法的介绍[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5):193-196. [2]中华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中华医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44(12):977-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