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题精选)最新时事政治—价格变动对互补商品需求影响的技巧及练习题附答案解析(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进入冬季,随着供暖需求的增长,我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在11月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而随着需求的增长,国内的天然气价格也都随之暴涨。
由此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①天然气价格上涨居民生活成本增加消费量显著下降生活水平下降
②天然气价格上涨用电量增加燃煤需求量增加煤炭价格回升
③天然气价格上涨天然气需求量下降国内新能源发展能源结构优化
④天然气价格上涨国内供应不足进口增加加快“引进来”战略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2.从2017年11月20日开始,河北保定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该新能源汽车将享受“不限行”的交通管理优惠政策,导致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新能源汽车价格战的担忧。
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图P代表价格,Q代表需求,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与右图所反映的信息相符的是
A.高档化妆品消费税税率下调,导致高档化妆品价格和购买量的变动
B.钢材价格上涨,导致房价和买房需求的变动
C.某线路飞机票价格下调,导致该路线的高铁客运量和公路客运量的变动
D.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导致企业生产的某产品的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
4.下侧是n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示意图(其中Pm表示m商品的价格,Qn表示n
商品的需求量),假定m商品是柴油,并且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n商品最有可能是
A.汽油车 B.汽油 C.柴油车 D.电动车
5.2017年1月至11月,主要农产品市场供给充裕,农产品价格总水平下降,食品价格同比下降1.5%,同比降低6.3个百分点,约影响CPI下降0.34个百分点。
但全国农产品需求量没有出现明显波动。
这表明( )
A.一般来说,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对这类商品的需求量就会上升。
B.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
C.农产品已经不再是居民消费的重点。
D.价格由价值决定。
6.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没酒就没气氛,酒就像是催化剂,没有这个催化剂场面就热闹不起来。
银川某饭店就利用了这一点。
他们推出的饭菜仅收成本价,以借此吸引顾客,将利润的主要来源放在了酒水上。
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利用了()
①酒与菜是互补商品的特点
②酒与菜互为替代品的特点
③价格影响消费
④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反应小的现实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7.为扩大生产某公司决定扩大用工规模。
一台机器人可以替代10个工人,每个工人的年薪在2~4万元左右;一台机器人本体及维护费用约为60万元,每台机器人的使用寿命为10年,最终该公司购买了10台机器人。
如果不孝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A.机器人与工人互为替代生产要素,机器人的购置成本比工人的年薪更高
B.机器人与工人是互补生产要素,机器人的购置成本比工人的年薪更低
C.机器人与工人是互补生产要素,机器人的长期运营总成本比工人的年薪低
D.机器人与工人互为替代生产要素,机器人的长期运营总成本低于工人的年薪
8.如果甲商品价格每变动2个单位会引起其需求量反向变动10个单位,丙商品价格每变动2个单位会引起丁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动3个单位。
由此判断,下列成立的是
①甲商品为生活必需品
②丙丁两商品为互补品
③甲商品为高档耐用品
④丙丁两商品互为替代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9.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够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的因素是
①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
②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
③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内汽油价格上涨
④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0.甲乙为相关商品。
乙商品的需求变化如图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表述正确的
①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的市场价格大幅提升
②甲与乙互为替代品,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
④甲与乙互为替代品,甲商品的市场供应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图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某商品的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
曲线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E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情况中关于均衡价格E变动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②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
③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④某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2.常年,小麦与玉米合理比价为1.1:1。
2016年,河北一些地区小麦与玉米的比价一度
降到0.85: 1。
一些企业开始用小麦代替玉米作为生产原料,部分农民改变了以往的耕作习惯,收获玉米后不再种植小麦,留出土地,计划来年种春玉米。
这表明()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活消费习惯②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③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④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某超市经理发现,购买婴儿尿布的爸爸们在购买完尿布后通常还会买啤酒,如果啤酒货架离婴童用品太远,有些人就懒得购买啤酒了。
超市经理要求将啤酒放在尿布货架边上,啤酒销量果然大增。
这一做法
①是对互补品关联性的巧妙利用
②把握了顾客求异心理的消费偏好
③利用消费心理来引导消费行为
④提高了营销目标针对性、有效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近段时间,一种新兴的租车出行方式“共享汽车”亮相京、沪等十余个大中城市,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据统计,两年后共享汽车产量规模将达1.8万亿元,这无个会给出行市场引入更高效的竞争机制,激发供需两端的经济活力。
共享汽车的兴起()
①符合绿色节约消费的原则②将降低其互补品的市场需求
③将变革汽车消费的交易方式④会取代传统的汽车消费市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5.下图表示价格变动对本商品及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图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
②与甲商品相比乙商品需求弹性较大
③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商品
④乙商品和丁商品是互为替代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A.增加50单位B.减少50单位
C.减少10单位D.增加10单位
17.2017年9月23日,中国国家工信部表示,我国已启动传统能源汽车停产停售时间表研究。
我国燃油车退市的政策研究启动的消息会对当前的新能源汽车的销量(Q1)和燃油
汽车的销量(Q2)带来一定的影响。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下列曲线能正确反应这个影响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下图分别是甲、乙两种不同商品价格下降过程中出现的需求变化曲线。
据此可知
()
①甲可能是高档耐用品,乙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甲可能是生活必需品,乙可能是高档耐用品
③甲乙商品的降价会增加其互为替代品的销售
④甲乙商品的降价会增加其互补商品的销售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19.2017年12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白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不考虑其他因素,正确反映该政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购买需求变化的图示(P是新能源汽车价格,Q是需求量)是
A.
B.
C.
D.
20.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根据这一经济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高档轿车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
B.食盐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C.品牌服饰价格大幅度下降会带来需求量迅速增加
D.家庭煤气价格上升会使煤气需求量大幅度减少
21.某商品是大米的替代品。
假定大米的价格上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A.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B.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小幅增加
C.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大幅减少D.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小幅减少
22.近些年,国内油价屡次上调,由于油价偏高,对天然气、酒精以及各类新能源的需求激增,相关能源企业纷纷加大了开发的力度。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
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调节
②价格变动影响需求,促使消费者减少购买
③替代商品间,一方价格与另一方需求量同向变动
④互补商品间,一方价格与另一方需求量反向变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3.VR(虚拟现实)是指借助计算机及最新传感技术创造的一种崭新的人机交互手段,其核心是建模与仿真。
随着VR设备用户量大面积上升,大量资本看好VR内容(影视、游戏等)市场而大量投资。
大量投资进入VR内容领域的依据是
①作为互补商品,VR设备销售量增加会带动VR内容需求增多
②作为消费升级形成的新需求,VR内容消费会决定VR产业的发展
③作为享受资料,VR内容消费将取代发展资料的消费
④作为新的消费热点,VR内容生产能为投资者带来丰厚利润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24.在全国不少景区门票不断上涨的时候,杭州西湖景区门票免费已坚持了十多年。
门票免费虽然减少了门票的收入,却大幅度增加了杭州市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的营业额,正是“用一张门票带动了第三产业”。
这说明( )
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带动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②旅游需求的增加拉动服务业的发展③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是降低商品的价格④只有经济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才能提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
25.预计到2025年中国10%到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混合动力和其他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①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能
②新能源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新能源汽车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符合人们求实的消费心理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①错误,天然气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因此消费量不会显著下降。
②错误,电与煤为互为替代品,因此用电量增加将导致燃煤需求量减少,煤炭价格下跌。
③正确,价格影响需求,天然气价格上涨将导致天然气需求量下降,天然气与新能源与互为替代品,因此会导致国内新能源发展,从而使能源结构优化。
④正确,随着需求的增长,国内的天然气价格也都随之暴涨。
说明国内供应不足,因此进口增加,从而加快“引进来”战略。
故选D。
2.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不限行”的交通管理优惠政策,导致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企业不断增产,会引起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价格的下跌。
由此符合需求量增加、供给量增加、价格下跌的图示为A;BCD项均不符合以上条件,故正确选项为A。
【点睛】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在有的地方高,在有的地方低。
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如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对价格产生影响。
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A
解析: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等知识。
图中从S至S’,体现了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高档化妆品消费税属于价内税,其他条件不变,税率下调,高档化妆品价格会下降,需求增加,A符合题意;钢材价格上涨,则房价上涨,购房需求减少,排除B;飞机票价格下调,飞机出行的增加,则同路线的高铁客运量、公路客运会减少,排除C;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导致企业生产的产品的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产品需求量减少,D不选。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
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4.C
解析:C
【解析】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通过 n商品的需求量随着m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发生变化的示意图看出,m与n是互补商品,假定m商品是柴油,并且不考虑其它因素,那么n商品最有可能是柴油车,C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
【点睛】曲线类型试题解题思路
经济曲线尽管形式新颖、灵活,但其考查的基本观点却有着深刻的理论渊源。
基本理论知识是解读经济学曲线的基本支撑元素,基础知识愈深厚,对信息的感受愈敏锐,对信息的理解和分析愈深刻,判断事物则愈准确,所以,要特别重视对理论知识和观点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经济学曲线试题的另一个特点是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变通”、“整合”、“创新”,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拓展、延伸,在“旧知”的基础上形成“新知”。
5.B
解析:B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
题干中,农产品价格同比下降,但全国农产品需求量没有出现明显波动,这说明对于生活必需品而言,价格变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B正确;A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干指向性,排除;C表述错误,排除;D表述正确,但题干没有强调价格与价值的关系,D与题意无关,排除。
故选B。
【点睛】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表现在:(影响需求、消费)
①需求法则一商品价格升高,需求减少;价格降低,需求增加。
②不同商品需求里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一需求弹性,(生活必需品反应小,高档耐用品反应大)。
③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互补品呈反向变动,替代品呈正向变动)。
6.D
解析:D
【解析】
【详解】
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
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利用了酒与菜是互补商品的特点,体现了价格变动影响消费,①③适合题意,排除②;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④错误;故本题选D。
【点睛】
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的区分
如果两种商品能够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欲望,则称这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
互补品是指共同满足一种欲望的两种商品,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的。
7.D
解析:D
【解析】
【详解】
A:机器人的购置成本比工人的年薪更高,这不是购置机器人的理由,A项不选。
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机器人的购置成本比工人的年薪更高,B项不选。
C:机器人与工人是互为替代生产要素,不是互补生产要素,C项错误。
D:从题中可以看出,机器人与工人互为替代生产要素,机器人的长期运营总成本低于工人的年薪,所以选择机器人,D正确。
故本题选D。
8.C
解析:C
【详解】
在互补商品中,一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其互补品需求减少,“丙商品价格每变动2个单位会引起丁商品需求量反向变动3个单位”,说明丙丁两商品为互补品,而非互为替代品,②符合题意,④错误;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大,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小,甲商品价格变动2个单位引发的需求变动为10个单位,说明价格变动对其需求的影响幅度大,所以说明甲商品应该为高档耐用品,而非生活必需品,③正确,①错误。
答案选择C。
【点睛】
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多。
②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需求影响不同,在互为替代商品中,一商品价格上涨会导致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多;在互补商品中,一商品的的价格变动升高,会导致对其互补品的需求减少。
9.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国家出台新能汽车补贴政策,有利于扩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会引起新能汽车需求
曲线由D1向D2变化,②项符合题意;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会引发国内汽油价格上涨,燃油汽车的需求量的会减少,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则会扩大,从而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③项符合题意;部分汽车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增产扩能并不能引起新能汽车需求曲线由D1向D2变化,①项与题意不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会抑制新能源汽车的需求量,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A。
【点睛】
既定商品的需求量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于相互替代的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为替代品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于互补商品,当某一种商品价格升高,人们会对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10.A
解析:A
【解析】
【详解】
图表显示的是价格不变,对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的市场价格大幅提升,会导致人们对甲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对乙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减少,①正确;甲与乙互为替代品,甲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甲商品价值量降低,价格降低,对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对乙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②正确;甲与乙是互补商品,甲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增加,对乙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③不符合题意;甲与乙互为替代品,甲商品的市场供应量减少,人们会增加对乙商品的需求量,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互为替代品与互补商品:
(1)含义不同。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
如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人们的一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2)关系不同。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11.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①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增加时候,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即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入选。
④选项观点与题干相符,互补商品价格上涨,则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入选。
②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2移动,而不是向E1移动,排除。
③选项观点与题干不符,某商品未来预期价格上涨时,会导致均衡价格E向E1移动,而不是向E2移动,排除。
故本题选D。
【点睛】
全面理解和把握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需求法则(同一商品):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
如图:
(2)需求变动曲线(同一商品):在相同价格水平下,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动,从而导致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向左或向右平移。
如国家对家电下乡产品实行财政补贴,从而导致家电需求量增多,需求曲线右移。
如图:
(3)需求弹性曲线(不同商品):一般情况下,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需求弹性大)。
(4)需求相关论(相关商品):相关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需求量
商品关系价格
本商品相关商品
上升减少增加
互为替代品
下降增加减少
上升减少减少
互补商品
下降增加增加
12.B
解析:B
【解析】此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内容主旨。
材料中当小麦与玉米比价由1.1:1变为0.85: 1,这时一些企业开始用小麦代替玉米作为生产原料,部分农民改变了以往的耕作习惯,收获玉米后不再种植小麦,留出土地,计划来年种春玉米,这说明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故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故选B。
13.D
【详解】
①:婴儿尿布与啤酒不属于互补商品,①错误。
②:求异心理是一种消费心理,不是消费偏好,②错误。
③:“爸爸们在购买完尿布后通常还会买啤酒,如果啤酒货架离婴童用品太远,有些人就懒得购买啤酒了”,是对消费心理的把握,③正确。
④:将啤酒放在尿布货架边上,啤酒销量果然大增,说明提高了营销目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4.B
解析:B
【详解】
①③:共享汽车的兴起符合绿色节约消费的原则,将变革汽车消费的交易方式,给出行市场引入更高效的竞争机制,激发供需两端的经济活力,①③符合题意。
②:共享汽车的兴起将扩大其互补品的市场需求,②说法错误。
④:共享汽车的兴起将给传统汽车消费市场带来冲击,但不会取代传统的汽车消费市场,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点睛】
所谓分享经济,是指个人、组织或者企业,通过社会化平台分享闲置实物资源或认知盈余,以低于专业性组织者的边际成本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的经济现象,其本质是以租代买,资源的支配权与使用权分离。
15.A
解析:A
【详解】
甲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呈反方向变化,①正确;从图中可看出,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受价格变动的影响比乙商品小,这说明甲商品比乙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乙商品的需求弹性比甲商品的需求弹性大,②正确;从图中看,丙商品的需求量与甲商品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这说明甲与丙是互为替代品,③错误;从图中看,丁商品的需求量与乙商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这说明乙商品和丁商品是互补商品,④错误,故本题答案应为A。
16.C
解析:C
【解析】
根据题目的表述,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即A 商品的需求上升20个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即A商品的需求下降30个单位,故若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变动量减少=30-20=10个单位,C选项入选。
其他选项错误。
17.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