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上学歌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上学歌活动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熟悉并喜欢《幼儿上学歌》,通过歌唱活动感受上学的快乐。

2. 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

3. 提高幼儿的音准和节奏感,培养音乐素养。

二、活动准备:
1. 准备《幼儿上学歌》的歌曲文件或磁带。

2. 准备歌词卡片,上面印有歌曲中的关键词。

3. 准备一个小舞台或表演区,以便进行歌唱活动。

三、活动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a. 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b. 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如小鸟飞、小狗跳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

2. 歌唱活动(10分钟):
a. 教师播放《幼儿上学歌》的歌曲文件或磁带,让幼儿聆听歌曲。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注意引导幼儿掌握音准和节奏。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歌唱才能。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歌唱比赛,培养集体合作意识。

3. 歌词卡片游戏(5分钟):
a. 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找出歌曲中的关键词。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卡片接龙游戏,加强幼儿对歌曲的记忆。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卡片拼出歌曲的歌词,展示自己的记忆能力。

a.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如学会了什么歌曲,感受到了什么。

b.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人面前表演所学歌曲,分享快乐。

四、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唱《幼儿上学歌》,培养家庭亲子关系。

2. 环境创设:在教室墙壁上贴上歌词卡片,方便幼儿随时复习。

3. 教学内容:下一节课学习另一首幼儿歌曲,如《小星星》。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表现,如音准、节奏感、集体合作意识等。

2. 关注幼儿在歌词卡片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如记忆能力、表达能力等。

3.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歌唱表现。

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活动准备:
1. 准备一个小舞台或表演区,以便进行歌唱活动。

2. 准备《幼儿上学歌》的歌曲文件或磁带。

3. 准备歌词卡片,上面印有歌曲中的关键词。

4.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鼓、铃铛等,以便进行节奏练习。

七、活动过程:
1. 复习《幼儿上学歌》(5分钟):
a. 教师播放《幼儿上学歌》的歌曲文件或磁带,让幼儿聆听。

b.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歌曲,注意引导幼儿掌握音准和节奏。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展示自己的歌唱才能。

a.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鼓、铃铛等,引导幼儿进行节奏练习。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节奏接龙游戏,加强幼儿对节奏的感知。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乐器演奏《幼儿上学歌》的节奏,展示自己的节奏感。

3. 歌词卡片游戏(5分钟):
a. 教师出示歌词卡片,引导幼儿找出歌曲中的关键词。

b.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卡片接龙游戏,加强幼儿对歌曲的记忆。

c.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用卡片拼出歌曲的歌词,展示自己的记忆能力。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a. 教师引导幼儿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如学会了什么节奏,感受到了什么。

b. 教师鼓励幼儿在家人面前表演所学歌曲和节奏,分享快乐。

八、活动延伸:
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唱《幼儿上学歌》并演奏简单节奏。

2. 环境创设:在教室墙壁上贴上歌词卡片,方便幼儿随时复习。

3. 教学内容:下一节课学习另一首幼儿歌曲,如《小星星》。

九、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表现,如音准、节奏感、集体合作意识等。

2. 关注幼儿在节奏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如节奏感、协作能力等。

3.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歌唱和节奏表现。

4.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计划:
1. 每周安排一次歌唱活动,让幼儿学习新的歌曲。

2. 每两周进行一次节奏练习,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 定期组织幼儿进行歌唱比赛和节奏表演,提高幼儿的自信和表现力。

4. 与家长保持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5. 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和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活动目标:
重点关注幼儿对《幼儿上学歌》的喜爱程度以及通过歌唱活动所体现出的上学快乐情绪。

观察幼儿在集体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音准和节奏感的初步掌握。

二、活动准备:
重点关注歌曲文件的准备情况,确保音质清晰,易于幼儿聆听和学唱。

歌词卡片的设计应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乐器选择应适合幼儿操作,并能有效辅助节奏练习。

三、活动过程:
重点关注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音准、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的展现。

在歌词卡片游戏环节,注意观察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延伸:
重点关注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学习的反馈。

环境创设中歌词卡片的布置应便于幼儿日常复习。

五、教学评价:
重点关注幼儿在歌唱和节奏练习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学习情况的交流与反馈。

六、活动准备:
重点关注节奏练习环节,确保幼儿能够通过乐器演奏体验节奏感。

教师在乐器选
择和节奏游戏设计上需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操作能力。

七、活动过程:
重点关注幼儿在节奏练习中的参与和协作能力,以及通过节奏接龙游戏所展现的节奏感。

歌词卡片游戏环节中,观察幼儿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活动延伸:
重点关注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家长对幼儿歌唱和节奏学习的反馈。

九、教学评价:
重点关注幼儿在歌唱和节奏练习中的实际表现,以及家长和教师对幼儿学习情况的交流与反馈。

十、教学计划:
重点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确保幼儿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应定期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展,并给予适当指导。

全文总结和概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