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 医学 2 1 02年 1月第 3 4卷 第 1 期
5 5
急性肺损伤对重 型颅 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陈怀祥 周素明
4 40 ) 0 10 ( 重庆 三 峡 中心医 院 ,— i:h602 @ 13 cm, 庆市 Ema cx620 6 .o 重 l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例重型颅脑损伤 0
重 型颅 脑损 伤 常并 发 急 性肺 损 伤 (ct ln au g eu iuyA , n r, u) 随着危重医学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j
( ut l ogn d s nt n sn rm , D ) A I m lpe ra yf c o y do e MO S 和 L i u i
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数分钟至数天 内发生, 易并发
肺 部感染 , 可直 接 引 起肺 内氧 气 的 弥散 功 能 障碍 , 并 从 而导致 低 氧血症 的进一 步加 重 , 为影 响该类 患 者 成 预 后 和导 致 患 者 死 亡 的 主 要 并 发 症 之 一 _ 。A 4 J u
和 A D 有相同的发病机制, RS 各种中间环节激活巨噬 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 , 引发肺内乃至全身失 控性炎症反应 , 导致肺泡 一毛细血管的广泛损伤 , 形 成 以大量血 浆蛋 白和炎 性 细 胞 渗 出 为特 征 的渗 透 性 肺水肿、 肺顺应性降低、 内分流增加和通气血流 比 肺 例失调等急性期病 理生理改变 。因此 , J 全身炎症
患者 并发急性肺 损伤 的临床 资料 , 与 同期 收 治的 6 并 6例 未并发 急性 肺损 伤的 重型颅 脑损 伤 患者进 行 分析 比较 。
结果
急性肺损伤发生在伤后 当天至 3 , 以 1 内最常见(1 , 00 , 例 中死亡 1 (67 ; 周 但 周 2 例 占7 .%)3 0 7例 5 .%)
关 系研 究 的深 入 , 人们认 识 到预 防 A I L 的发 生对 防治 M D 、 高重 型颅 脑损 伤 患 者 抢 救成 功率 有着 积 极 O S提 的意义 。本 文探 讨 重型 颅脑 损伤并 发 A I L 预后 , 以期
(5— 8 。( ) u 患者 自诊 断当天到第 1 3 2 ℃) 4 A 0天静 脉滴注乌司他丁 1 万 u 2 d 5 其他治疗包括 0 , 次/ 。( ) 抗炎、 镇静 、 营养脑细胞及加强营养等 。
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 在常规治疗无效、 患者 出现顽 固性缺氧和休克时应不失时机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 疗。尿胰蛋 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具有稳定溶酶体膜 , 抑制溶酶体酶 , 抑制过量超氧化物的生成和清除产生 的超氧化物, 清除氧 自由基 , 改善免疫功能, 抑制炎症 介质释放等多种功能 , 具有 良好 的治疗效果 , 可降低 其病死率 [-] 1 1 。张世范等- 报告早期使用亚低温 3 1 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 A 患者的预后 , u 其可能的 作用机制有 :1 降低组织耗氧 , () 减少乳酸堆积 , 从而 减轻低氧血症引起 的细胞损害 ;2 保护血脑、 () 血气 屏障结构 , 促进这些结构的修复 ;3 抑制乙酰胆碱、 () 儿茶酚胺 、 兴奋性氨基酸、 内皮素等内源性毒性物质 的释放 ;4 抑制钙离子 的内流 , () 阻断钙对神经元 的 毒性作用。另外 , 应选择性应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的 药物和血管扩张剂, 如山莨菪碱、 氨茶碱 以及防治感 染、 支持治疗等。 由于 A IA D 发病急、 L RS / 进展快 、 早期诊 断困难 , 应严 密观察 患者 的呼 吸频 率 , 态 监测 血 气 , 可 能 动 尽 早期作出诊断、 早期处理 , 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生存率 , 降低病死率。
14 方 法 . 记 录 A 的 发生 时 间 , 计 并 发 A 和 u 统 u
采 用 S S 6 0统计 软件 包进 行 P S1 .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20 07年 9月至 2 1 0 0年 8月 我 院共 收
无 A 患 者 的病 死例 数 , 其病 死率 进行 比较分 析 。 u 对
[ ] B radG At a Bi a L e a. h m r a — 1 e r R, rgsA, r hm K ,t 1T eA ei n n i g c
E r p a C n e s s u o e n o s n u Co fr n e n n e e c o ARDS .De nt n , i i f i o s
A D R S的 P O / i 2 2 0mm g a 2FO  ̄ 0 H 。 <
在于抑制全身和肺部 的炎症反应 , 阻断各种炎性细胞 和体液因子参与和介导 的局部和全身损害。大量临
重 型颅脑 损伤是 A 常见 的启 动 因素之一 , u 它可
床与基础研究 已证实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它能显 著改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 , 但并不主张对 A IA D L RS /
15 统计 学方 法 .
治重 型颅 脑 损 伤患 者 10例 。排 除 以下 患 者 后 共 9 2 6 例纳 入 本 研 究 : 院 2 内 死 亡 者 ; 龄 <1 人 4h 年 4岁
x 检验 , 0 0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5为
或 >0 6岁者 ; 合并原发肺部疾病和脑干呼吸 中枢病变 者。9 例中, 6 并发 A 3 例 , 中男 2 例 , 7 ; u 0 其 3 女 例 年
性增加 , 渗出增多 , 也是导致 A 的因素之一 I 。 u 9 J A I A D 有相同的病理基础 , L和 R S 欧美专题会议
一
致推荐使用“ L” A I这一概念 , 也就是说有 A 未必 u
进展 到 A D , A D R S有 R S就必然 存在 A l 因此 , 否 L。 能 在肺 损伤早 期正 确诊 断并 恰 当处 理 , 阻止 其 向 A D RS 的发 展 , 降低 病死率 的关键 。首先 , 时 、 理地 处 是 及 合 理颅 脑伤 情 , 速 降低 颅 内压 是 预 防 和 治 疗 A I降 快 L、
参
考
文
Hale Waihona Puke 献 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其次 , 缺氧是 A 和 A D 最 u RS
突 出 的临床表 现 , 是威 胁 患 者 生命 、 也 直接 导 致死 亡 的主要 原 因 , 积极 给 氧是 纠 正 缺 氧 的根 本 方 法 , 当无 创 通气 无法奏 效 时 , 时采取有 创机 械通 气是 唯一 的 及
A D )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合 并 A I 的 发 生 率 RS 。 L
2% 一 1 , 0 3% 病死率是无肺损伤者 的 15 20 , . — . 倍 达
13 治 疗 方 法 ( ) 速 降低 颅 内压 , 用 脱 水 剂 . 1迅 应
及 地塞 米松 以减 轻脑 水 肿 , 合并 低 血 压 者 应用 7 5 . % 高渗 盐 水 、 体 , 水 而 不利 尿 ; 胶 脱 纠正 酸 中毒 ; 诊手 急
8 8—8 4 1 2.
选择。特别是 以严重氧合障碍为特征 的 A D , R S 更是 主要依赖机械通气改善氧合 , 维持生命, 赢得时间使损 伤肺得以修复。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临床研
me h i , lv n u c me , n l ia ra o r i a ca s n ms r e a to t o s a d ci c lt lc o d n — e n i
t n J . m JR si Ci C r d 19 19 3 P1 : i [ ] A ep r aeMe ,94,4 ( t ) o r t
颅脑损 伤后 出现呼吸急促 , 频率增快 ( R)> 8 ̄/ i, 2 mn
并与体位改变关系不密切;2 不管使用的呼气末正压 ()
通气 ( E P 水 平 如 何 , PE ) 氧合 指 数 (xgntnidx oyeao ne , i
P O / i2 20— 0 mH 。 a 2FO ) 0 30m g
无肺损伤 患者 6 6例 中死亡 2 例(3 3 , 2 3 . %) 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并发 急性肺损 伤是 导致 重 型颅 脑损 伤 患者死 亡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 关键词 】 颅脑损伤 ; 肺损伤 ; 发病机制 ; 治疗; 预后 【 中图分类号】 R6 1 1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 5 - 0 (0 2 0 - 5 - 23 34 2 1 ) 1 05 3 4 0 0
较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 4 65P= .3 ) x = .5 , 00 1 。
例, 其中男 5 2例 , 1 例 ; 女 4 年龄 (584 . ) ; 3 . 63 岁 交通 - 伤 4 2例 , 跌 伤 1 例 , 击 伤 5例 ; ,S评 分 坠 9 打 C C
( . 03 分 。两 组患 者性 别 、 63± . ) 年龄 、 伤 机制 、 C 致 G S 评分 比较 , 异均 无统 计学 意 义 ( 00 ), 差 P> .5
3 % ~8 % 8 0 , 这与本 文结 果基本 相符 。A 是 u A D 的早期 阶段 , RS 两者 的主要 区别在 于氧合指 数
5 6
G a g Me i lJ u n lJ n 2 1 V 13 No 1 u nx d a o ra ,a . 0 2, o. 4, . c
( a 2FO ) 同 , u 的 PO/ i2 0 m , P O/ i2 不 A a 2FO ≤30 m Hg
术清除颅 内血肿或去骨瓣减压。( ) 2 常规吸氧, 采用 鼻导管、 口咽通气管 , 或面罩给氧。A 患者均行气 u
管插管 或 气 管 切 开 给 予 呼 吸机 辅 助 呼 吸 , 以保 证 氧 供 。( ) 漫性脑 肿胀 者 , 强 力脱 水 的 同 时给予 亚 3弥 在 低 温 治 疗 , 用 冰 毯 物 理 降 温 保 持 轻 中 低 温 使
龄 (76± . ) ; 3. 45 岁 交通伤 2 , 2例 坠跌伤 6例 , 打击伤 2 例 ; 院时 G S 分 (. 07 分 。无肺损 伤患 者 6 人 C评 65± .) 6
2 结
果
A 发生在伤后当天至 3 , u 周 但以 1 周内最常见 (1 , 7.% )3 2 例 占 00 ,0例 中死亡 1 (67 ; 肺 7例 5. %)无 损伤患者 6 例 中死亡 2 例 (33 , 6 2 3 .%)两组病死率 比
反应 ( yt ci a m t yrso s y do e SR ) ss mi n m a r ep nesn rm , I S e f l o
和肺部的过度炎症是重 型颅脑损伤并发 A 的主要 u 发病机制 , S S 是 I 造成 M D 在肺部的集中体现 。 R OS J
另外 重型 颅脑 损伤 患 者 由于伤 后 反 复 呕 吐 、 吸 , 误 酸 性 胃内容 物直 接损 害肺泡 和毛 细血管 , 肺微 循环 通 透
12 重 型颅脑损伤 并发 A 的诊 断标 准 . u () 1 重型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 , 病死率高 , 其病死率与
并 发症 的发 生 有 一 定 的关 系 J u 是 重 型 颅 脑 损 。A 伤 常见 的严 重并 发症 , 如处理 不 当会发展 成 为急性 呼 吸窘 迫 综 合 征 ( ct rsi t ydsessnrm . aue epr o irs ydo e ar t
5 5
急性肺损伤对重 型颅 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陈怀祥 周素明
4 40 ) 0 10 ( 重庆 三 峡 中心医 院 ,— i:h602 @ 13 cm, 庆市 Ema cx620 6 .o 重 l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肺损伤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 3 例重型颅脑损伤 0
重 型颅 脑损 伤 常并 发 急 性肺 损 伤 (ct ln au g eu iuyA , n r, u) 随着危重医学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j
( ut l ogn d s nt n sn rm , D ) A I m lpe ra yf c o y do e MO S 和 L i u i
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数分钟至数天 内发生, 易并发
肺 部感染 , 可直 接 引 起肺 内氧 气 的 弥散 功 能 障碍 , 并 从 而导致 低 氧血症 的进一 步加 重 , 为影 响该类 患 者 成 预 后 和导 致 患 者 死 亡 的 主 要 并 发 症 之 一 _ 。A 4 J u
和 A D 有相同的发病机制, RS 各种中间环节激活巨噬 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 , 引发肺内乃至全身失 控性炎症反应 , 导致肺泡 一毛细血管的广泛损伤 , 形 成 以大量血 浆蛋 白和炎 性 细 胞 渗 出 为特 征 的渗 透 性 肺水肿、 肺顺应性降低、 内分流增加和通气血流 比 肺 例失调等急性期病 理生理改变 。因此 , J 全身炎症
患者 并发急性肺 损伤 的临床 资料 , 与 同期 收 治的 6 并 6例 未并发 急性 肺损 伤的 重型颅 脑损 伤 患者进 行 分析 比较 。
结果
急性肺损伤发生在伤后 当天至 3 , 以 1 内最常见(1 , 00 , 例 中死亡 1 (67 ; 周 但 周 2 例 占7 .%)3 0 7例 5 .%)
关 系研 究 的深 入 , 人们认 识 到预 防 A I L 的发 生对 防治 M D 、 高重 型颅 脑损 伤 患 者 抢 救成 功率 有着 积 极 O S提 的意义 。本 文探 讨 重型 颅脑 损伤并 发 A I L 预后 , 以期
(5— 8 。( ) u 患者 自诊 断当天到第 1 3 2 ℃) 4 A 0天静 脉滴注乌司他丁 1 万 u 2 d 5 其他治疗包括 0 , 次/ 。( ) 抗炎、 镇静 、 营养脑细胞及加强营养等 。
常规使用糖皮质激素, 在常规治疗无效、 患者 出现顽 固性缺氧和休克时应不失时机地应用糖皮质激素治 疗。尿胰蛋 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具有稳定溶酶体膜 , 抑制溶酶体酶 , 抑制过量超氧化物的生成和清除产生 的超氧化物, 清除氧 自由基 , 改善免疫功能, 抑制炎症 介质释放等多种功能 , 具有 良好 的治疗效果 , 可降低 其病死率 [-] 1 1 。张世范等- 报告早期使用亚低温 3 1 能改善重型颅脑损伤合并 A 患者的预后 , u 其可能的 作用机制有 :1 降低组织耗氧 , () 减少乳酸堆积 , 从而 减轻低氧血症引起 的细胞损害 ;2 保护血脑、 () 血气 屏障结构 , 促进这些结构的修复 ;3 抑制乙酰胆碱、 () 儿茶酚胺 、 兴奋性氨基酸、 内皮素等内源性毒性物质 的释放 ;4 抑制钙离子 的内流 , () 阻断钙对神经元 的 毒性作用。另外 , 应选择性应用抑制交感神经兴奋 的 药物和血管扩张剂, 如山莨菪碱、 氨茶碱 以及防治感 染、 支持治疗等。 由于 A IA D 发病急、 L RS / 进展快 、 早期诊 断困难 , 应严 密观察 患者 的呼 吸频 率 , 态 监测 血 气 , 可 能 动 尽 早期作出诊断、 早期处理 , 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生存率 , 降低病死率。
14 方 法 . 记 录 A 的 发生 时 间 , 计 并 发 A 和 u 统 u
采 用 S S 6 0统计 软件 包进 行 P S1 .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 20 07年 9月至 2 1 0 0年 8月 我 院共 收
无 A 患 者 的病 死例 数 , 其病 死率 进行 比较分 析 。 u 对
[ ] B radG At a Bi a L e a. h m r a — 1 e r R, rgsA, r hm K ,t 1T eA ei n n i g c
E r p a C n e s s u o e n o s n u Co fr n e n n e e c o ARDS .De nt n , i i f i o s
A D R S的 P O / i 2 2 0mm g a 2FO  ̄ 0 H 。 <
在于抑制全身和肺部 的炎症反应 , 阻断各种炎性细胞 和体液因子参与和介导 的局部和全身损害。大量临
重 型颅脑 损伤是 A 常见 的启 动 因素之一 , u 它可
床与基础研究 已证实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它能显 著改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 , 但并不主张对 A IA D L RS /
15 统计 学方 法 .
治重 型颅 脑 损 伤患 者 10例 。排 除 以下 患 者 后 共 9 2 6 例纳 入 本 研 究 : 院 2 内 死 亡 者 ; 龄 <1 人 4h 年 4岁
x 检验 , 0 0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5为
或 >0 6岁者 ; 合并原发肺部疾病和脑干呼吸 中枢病变 者。9 例中, 6 并发 A 3 例 , 中男 2 例 , 7 ; u 0 其 3 女 例 年
性增加 , 渗出增多 , 也是导致 A 的因素之一 I 。 u 9 J A I A D 有相同的病理基础 , L和 R S 欧美专题会议
一
致推荐使用“ L” A I这一概念 , 也就是说有 A 未必 u
进展 到 A D , A D R S有 R S就必然 存在 A l 因此 , 否 L。 能 在肺 损伤早 期正 确诊 断并 恰 当处 理 , 阻止 其 向 A D RS 的发 展 , 降低 病死率 的关键 。首先 , 时 、 理地 处 是 及 合 理颅 脑伤 情 , 速 降低 颅 内压 是 预 防 和 治 疗 A I降 快 L、
参
考
文
Hale Waihona Puke 献 低病死率的主要措施 。其次 , 缺氧是 A 和 A D 最 u RS
突 出 的临床表 现 , 是威 胁 患 者 生命 、 也 直接 导 致死 亡 的主要 原 因 , 积极 给 氧是 纠 正 缺 氧 的根 本 方 法 , 当无 创 通气 无法奏 效 时 , 时采取有 创机 械通 气是 唯一 的 及
A D )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合 并 A I 的 发 生 率 RS 。 L
2% 一 1 , 0 3% 病死率是无肺损伤者 的 15 20 , . — . 倍 达
13 治 疗 方 法 ( ) 速 降低 颅 内压 , 用 脱 水 剂 . 1迅 应
及 地塞 米松 以减 轻脑 水 肿 , 合并 低 血 压 者 应用 7 5 . % 高渗 盐 水 、 体 , 水 而 不利 尿 ; 胶 脱 纠正 酸 中毒 ; 诊手 急
8 8—8 4 1 2.
选择。特别是 以严重氧合障碍为特征 的 A D , R S 更是 主要依赖机械通气改善氧合 , 维持生命, 赢得时间使损 伤肺得以修复。近年来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临床研
me h i , lv n u c me , n l ia ra o r i a ca s n ms r e a to t o s a d ci c lt lc o d n — e n i
t n J . m JR si Ci C r d 19 19 3 P1 : i [ ] A ep r aeMe ,94,4 ( t ) o r t
颅脑损 伤后 出现呼吸急促 , 频率增快 ( R)> 8 ̄/ i, 2 mn
并与体位改变关系不密切;2 不管使用的呼气末正压 ()
通气 ( E P 水 平 如 何 , PE ) 氧合 指 数 (xgntnidx oyeao ne , i
P O / i2 20— 0 mH 。 a 2FO ) 0 30m g
无肺损伤 患者 6 6例 中死亡 2 例(3 3 , 2 3 . %) 两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并发 急性肺损 伤是 导致 重 型颅 脑损 伤 患者死 亡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 关键词 】 颅脑损伤 ; 肺损伤 ; 发病机制 ; 治疗; 预后 【 中图分类号】 R6 1 1 .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0 5 - 0 (0 2 0 - 5 - 23 34 2 1 ) 1 05 3 4 0 0
较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 4 65P= .3 ) x = .5 , 00 1 。
例, 其中男 5 2例 , 1 例 ; 女 4 年龄 (584 . ) ; 3 . 63 岁 交通 - 伤 4 2例 , 跌 伤 1 例 , 击 伤 5例 ; ,S评 分 坠 9 打 C C
( . 03 分 。两 组患 者性 别 、 63± . ) 年龄 、 伤 机制 、 C 致 G S 评分 比较 , 异均 无统 计学 意 义 ( 00 ), 差 P> .5
3 % ~8 % 8 0 , 这与本 文结 果基本 相符 。A 是 u A D 的早期 阶段 , RS 两者 的主要 区别在 于氧合指 数
5 6
G a g Me i lJ u n lJ n 2 1 V 13 No 1 u nx d a o ra ,a . 0 2, o. 4, . c
( a 2FO ) 同 , u 的 PO/ i2 0 m , P O/ i2 不 A a 2FO ≤30 m Hg
术清除颅 内血肿或去骨瓣减压。( ) 2 常规吸氧, 采用 鼻导管、 口咽通气管 , 或面罩给氧。A 患者均行气 u
管插管 或 气 管 切 开 给 予 呼 吸机 辅 助 呼 吸 , 以保 证 氧 供 。( ) 漫性脑 肿胀 者 , 强 力脱 水 的 同 时给予 亚 3弥 在 低 温 治 疗 , 用 冰 毯 物 理 降 温 保 持 轻 中 低 温 使
龄 (76± . ) ; 3. 45 岁 交通伤 2 , 2例 坠跌伤 6例 , 打击伤 2 例 ; 院时 G S 分 (. 07 分 。无肺损 伤患 者 6 人 C评 65± .) 6
2 结
果
A 发生在伤后当天至 3 , u 周 但以 1 周内最常见 (1 , 7.% )3 2 例 占 00 ,0例 中死亡 1 (67 ; 肺 7例 5. %)无 损伤患者 6 例 中死亡 2 例 (33 , 6 2 3 .%)两组病死率 比
反应 ( yt ci a m t yrso s y do e SR ) ss mi n m a r ep nesn rm , I S e f l o
和肺部的过度炎症是重 型颅脑损伤并发 A 的主要 u 发病机制 , S S 是 I 造成 M D 在肺部的集中体现 。 R OS J
另外 重型 颅脑 损伤 患 者 由于伤 后 反 复 呕 吐 、 吸 , 误 酸 性 胃内容 物直 接损 害肺泡 和毛 细血管 , 肺微 循环 通 透
12 重 型颅脑损伤 并发 A 的诊 断标 准 . u () 1 重型
3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 , 病死率高 , 其病死率与
并 发症 的发 生 有 一 定 的关 系 J u 是 重 型 颅 脑 损 。A 伤 常见 的严 重并 发症 , 如处理 不 当会发展 成 为急性 呼 吸窘 迫 综 合 征 ( ct rsi t ydsessnrm . aue epr o irs ydo e ar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