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课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14课笔记
一、生字词。
1. 会认的字。
- 损(sǔn):损害、损坏。
可通过“损人利己”这个词来记忆。
- 皇(huáng):皇帝、皇宫。
如“皇宫是封建帝王居住的地方”。
- 珑(lóng):玲珑,形容器物细致精巧。
如“玲珑剔透”。
- 剔(tī):挑剔、剔除。
在“玲珑剔透”中表示精致、通透。
- 杭(háng):杭州,地名。
- 莱(lái):蓬莱,神话中的仙山,这里是莱字的认识。
- 瑶(yáo):瑶台,美玉,形容华美的建筑等,如“瑶台仙境”。
- 宏(hóng):宏伟,宏大。
如“宏伟的建筑”。
- 宋(sòng):宋朝,历史朝代名。
- 侵(qīn):侵略、侵犯。
- 统(tǒng):统一、统治。
- 销(xiāo):销毁、销售。
2. 会写的字。
- 毁:左上部分是“臼”,不要写成“白”。
笔顺为撇、竖、横、横折、横、横、横、竖、提、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捺。
意思是破坏、糟蹋。
- 灭:上下结构,上面一横,下面是“火”,表示使熄灭。
- 估:左右结构,左边是单人旁,右边是“古”,有估计、揣测的意思。
- 计:左右结构,左边言字旁,右边“十”,可组词计算、计划。
- 拱:左右结构,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共”,有拱手、拱桥等词。
- 辉:左右结构,左边是“光”,右边是“军”,光辉、辉煌。
- 煌: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皇”,形容明亮。
- 殿:半包围结构,外面是“殳”,里面是“共”和“八”,宫殿的意思。
- 陵:左右结构,左边是左耳旁,右边是“夌”,陵墓。
- 览:上下结构,上面是“监”,下面是“见”,有浏览、阅览的意思。
- 境:左右结构,左边是土字旁,右边是“竟”,表示边界、地方。
- 宏:上下结构,上面是“宀”,下面是“厷”,宏伟。
- 唐:半包围结构,里面是“肀”和“口”,唐朝。
3. 多音字。
- 量:
- liáng,测量、量杯。
如“用尺子量一下长度”。
- liàng,重量、数量。
如“这个物体的重量是多少”。
- 还:
- huán,归还、还手。
如“把借的书归还图书馆”。
- hái,还有、还是。
如“我还有作业没做完”。
二、词语解释。
1. 不可估量:难以估计。
说明圆明园的价值非常大。
2.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
形容非常著名。
圆明园在当时是世界上著名的皇家园林。
3. 众星拱月: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这里形容圆明园的布局,周围的小园环绕着圆明园这个中心园。
4.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颜色鲜明华丽,光彩夺目。
圆明园中的很多建筑都是金碧辉煌的。
5.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可以用来形容圆明园中的一些精致的建筑或工艺品。
6. 亭台楼阁: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圆明园中有很多这样的建筑。
7. 诗情画意: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圆明园的景色富有诗情画意。
8. 天南海北:形容距离遥远的不同地区。
圆明园收藏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奇珍异宝。
9. 奇珍异宝:珍异难得的宝物。
圆明园里有无数的奇珍异宝。
三、文章结构。
1. 第1自然段。
- 开篇点题,指出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用“不可估量”这个词强调了圆明园的价值之高和毁灭的损失之大。
2. 第2 - 4自然段。
- 第2自然段主要介绍圆明园的布局。
圆明园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周围还有许多小园,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 第3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圆明园的建筑风格。
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
中还有很多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景物,以及西洋景观。
这一自然段通过列举不同风格的建筑,展现了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多样。
- 第4自然段讲述圆明园收藏的文物。
圆明园里收藏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说明圆明园不仅建筑精美,而且文物价值极高。
3. 第5自然段。
- 讲述了圆明园的毁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圆明园就这样被毁灭了,这一自然段揭露了侵略者的贪婪、野蛮和残暴。
四、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写作特点。
1. 结构严谨。
- 文章采用了总 - 分 - 总的结构。
开头直接点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中间分别从圆明园的布局、建筑、收藏文物三个方面介绍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最后讲述圆明园的毁灭,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2. 对比手法。
- 作者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后的惨状进行对比。
昔日的圆明园建筑宏伟、收藏丰富,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而被毁灭后只剩下一片废墟。
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怒和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之情。
3. 用词准确。
- 文中运用了很多准确的词语来描述圆明园。
如“不可估量”“举世闻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这些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圆明园的价值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