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三段统计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伊藤美诚的技战术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
2022年1月刊(总第105期)
运动训练
基于双三段统计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伊藤美诚的技战术分析
丁宝帅,张云丽
(聊城大学,山东 聊城 252000)
摘 要:本文运用双三段统计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单半决赛伊藤美诚对战孙颖莎的各项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伊藤美诚技战术未出现明显变化,以大幅度勾手发球及正反手弹冲为主,且质量较高,其得分主要集中在前4板;发抢段明显增强了发球抢攻意识,充分体现了其搏杀打法的特点,其中接抢段反手侧剌技术的使用使其在接抢段不显被动,但较多依赖反手也造成了反手成为其主要的失分点;相持段的防守是伊藤美诚的一个劣势,其反手生胶难以控制旋转较强的弧圈球,只能被动防守,导致相持段得分率较低。

总体来看,伊藤美诚具有进攻能力强、防守能力弱的特点,劣势局时心理素质较差,极容易出现无谓失误。

关键词:双三段统计法;东京奥运会;伊藤美诚;技战术
伊藤美诚出生于2000年,是日本乒乓女队的种子选手。

2020年东京奥运会后,国际乒乓球联合会(国际乒联)公布了新的世界排名,伊藤美诚位居世界第三。

作为我国国家乒乓球队(以下简称国乒)女队的最大对手,其打法凶狠、技术全面。

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上,我国小将孙颖莎将其击败,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伊藤美诚作为近几年势头正盛的国乒劲敌,对其技战术特征及打法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20年东京奥运会伊藤美诚技战术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
(CNKI )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并进行归纳梳理,为本研究提高理论参考。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咪咕视频观
看2020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半决
赛,对伊藤美诚的各种技术指标进行记录。

1.2.3
双三段统计法 采用肖单单在
2018年《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构建与应用》中设计的双三段统计法,较传统三段统计法多划分了一个阶段,有效避免了统计中数据被平均化的问题, 使数据分析结果更加直观明了。

其中包括2个层面和2个“三段”,即发球抢攻阶段(以下简称发抢段)、接球抢攻阶段(以下简称接抢段)和相持阶段与开局、中局以及尾局段。

其界定范围如下:(1)单局比赛中,开局段:任意一方得分达到4分前。

中局段:一方的得分达到4分至另一方得分达到8分前。

尾局段:任意一方的得分达到8分后。

(2)将球触拍的第1、第3板归为发球抢攻段, 第2、第4板归为接发球抢攻段, 第5板及以后为相持段。

评价指标计算方式:
段使用率=———————————×100%
段得分+段失分
整场得分+整场失分段得分率=———————————×100%
段得分
段得分+段失分
1.2.4数理统计法 将观看视频统计的
原始数据按双三段数据指标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后输入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伊藤美诚开、中、尾局对比
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1)开局段中,伊藤美诚发抢段得分率较高,高达60%,但其发抢段使用率较低,仅有29.4%。

其中,接抢段使用率最高,占41.2%;同时接抢段得分率也较高,占57.1%。

可以看出,伊藤美诚在单局比赛中能较快进入比赛状态,开局思路清晰、抢攻意识明确、处理球较果断,基本在前5板得失分,较少进入相持阶段,其发抢段和接抢段的得分率明显高于相持段。

(2)中局段中,伊藤美诚相持段数据最好,得分占40%,但其发抢段和接抢段得分率较低。

其中,发抢段的使用率依旧是最高的,但效果较开局段不理想,在中局段打法相对保守。

中图分类号:G8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22)01-067-03
投稿日期:2021-09-28
基金项目:聊城大学教改项目(项目编号:311162037)。

作者简介:丁宝帅(1998—),在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通信作者:张云丽(1977—),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

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682022年1月刊(总第105期)运动训练
(3)尾局段中,伊藤美诚的发抢使用率明显下降,中局采取较多发抢战术但未奏效,而相持段得分稍高,在尾局段采取了较多的相持,但得分效果一般为33.3%。

可以看出,伊藤美诚在前3板失误较多,因此增加了前3板的稳定性,转向相持搏杀,寻求对手的失误以及自己正反手近台快攻战术得分。

2.2 伊藤美诚三段数据分析
从发抢段来看,段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中局、开局、尾局段。

其中,开局段得分最高,高达60%,中局段和尾局段表现较差。

由此可见,伊藤美诚发抢环节十分积极,勾手发球威胁大,优势明显,容易使对方吃发球,其中正手位侧上短球居多,衔接反手加力弹击正手位大角度,但其稳定性较差,开局和尾局使用效果差异明显,越到后期越显乏力。

从接抢段来看,伊藤美诚开局段使用率最多,且得分十分明显,尾局段得分最低,仅有16.7%。

由此看出,伊藤美诚在前3板拼抢积极且节奏掌握较好,是主要得分环节。

其尾局段主动变线意识强,以抢攻2个大角得分为主要手段,但失误较多,稳定性较差。

其中反手接底线长球较为被动,但台内短球变化较多,反手侧剌的使用丰富了其接球体系,回球旋转强劲。

从相持段来看,伊藤美诚在这三段数据中成绩较均衡,不具有明显强势期和弱势期,相持阶段的硬实力不敌我国小将孙颖莎,其得分率不足50%。

由于站位近台,且板板加力相持,致使回球难度较大。

伊藤美诚个子矮小,正反手护台面积较小,在与孙颖莎的比赛中,处理大角度来球时效果较差,由于跑动不及时,导致回球质量变低甚至丢分。

伊藤美诚有较大的缺点显露,在对局中有明显的优势期,开局段和尾局段抢攻积极凶狠,具有搏杀打法的特点,但由于过分依靠反手单板力量和速度制胜,导致失误频出,表现不佳。

伊藤美诚击球路线见图1。

2.3 伊藤美诚正反手得失分分析
由表2可见,伊藤美诚的正手使
用率明显低于反手,反手使用率高达
65.1%,这与其技术打法有关。

反手胶
皮为生胶,是与反胶截然不同的颗粒胶
皮,有击球易下沉、搓球旋转较弱的特
点。

伊藤美诚身高仅有157cm,但其启
动快,站位靠台,击球时大部分板板发
力,球速很快,质量极高,反手主要以
近台弹击打法为主,正手主要以快拉、
快带、冲打为主,较少使用远台击球技
术,打法凶狠。

整场比赛,从反手失分的情况来
看,伊藤美诚失分以击球下网为主。


于伊藤美诚站位靠近球台,主要击球时
期为球的上升期,此时球无论是上旋还
是下旋旋转都较强,而伊藤美诚善于反
手弹击,虽然回球速度较快,但容易出
现击球点过早,对球的控制变弱,导致
回球下网。

从正手失分来看,伊藤美诚
失分主要以击球出界为主。

伊藤美诚勾
手发球姿势独特,极具迷惑性、威胁
性,因此较容易形成第3板抢攻的机
会,但其正手回球主要以快速击球为
主,对球的摩擦较少,对来球制造的弧
线较平,导致回球容易出界。

其正手回
球落点大部分位于对手正手位小三角
区,较集中,并且在回球时刻意加大角
度,易导致回球出界。

整局比赛伊藤美诚发球直接得分3
次。

高水平运动员对旋转的判断已达顶
尖水平,但尽管如此,伊藤美诚的发球
还是能频频奏效,直接得分效果明显。

究其原因,其发球具有隐蔽性、突然性
强、动作小、速度快;发球变化较多,
发球旋转以右侧旋的侧上、侧下以及不
转为主。

较之前的比赛来看,伊藤美诚
的勾手发球,以中路和正手短球以及反
手位长球为主,常辅以高抛发球的节奏
变化,发球旋转强烈,多为正手位台内
短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对方的进
攻,为第3板抢攻创造了机会。

伊藤美
诚搏杀打法的特点与其发球关系密切,
能主动用发球为自己打开局面,掌握比
赛主动权,抢攻意识强。

其常用战术
为发正手短球,正手抢对手正手大角
度;发反手底线长球,反手加力弹对手
底线,落点好,出球速度快,得分效果
较高。

2.4 伊藤美诚第2局比赛分析
第2局开局伊藤美诚以9∶3的
优势领先,但最终遭孙颖莎反转,以
9∶11输掉比赛。

由于第2局的特殊
性,对其单独进行分析。

开局伊藤美诚
战术比较奏效,其发球质量高、回球速
度快等优势表现明显,得分率极高。

伊表1 孙颖莎VS伊藤美诚(2020东京奥运会)双三段数据三段开局段中局段尾局段总计
得失分/分5(+3-2)10(+2-8)6(+1-5)21(+6-15)发抢段使用率/%29.441.728.632.8
得分率/%60.020.016.728.6
得失分/分7(+4-3)6(+2-4)6(+1-5)19(+7-12)接抢段使用率/%41.223.128.629.7
得分率/%57.133.316.736.8
得失分/分5(+2-3)10(+4-6)9(+3-6)24(+9-15)相持段使用率/%29.441.742.937.5
得分率/%40.040.033.337.5
得失分/分17(+9-8)26(+8-18)21(+5-16)64(+22-42)总计使用率/%26.640.632.8100
得分率/%52.930.823.834.4
表2 伊藤美诚正反手得失分统计
正手反手
得分/分失分/分得分率/%使用率/%得分/分失分/分得分率/%使用率/% 91369.234.9113026.865.1
69
2022年1月刊(总第105期)
运动训练
藤美诚反手是生胶,有着速度快、击球下沉的优点,但其摩擦系数较低、主动加力效果差,回球质量主要依靠来球质量,有借力打力的特点。

在比分9∶3后,孙颖莎主动寻求变化,孙颖莎的加转弧圈球开始奏效,球速不快,但上台后十分顶冲,生胶较难处理。

随后的相持段,回球落点均为伊藤美诚正反手大角度,有效抑制了伊藤美诚近台快攻的威胁。

观看视频可见,伊藤美诚在单板发力后的衔接十分乏力,防守漏洞较明显,最终以9∶11输掉比赛。

整局比赛来看,孙颖莎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连扳8分拿下比赛。

开局段和中局段,伊藤美诚搏杀战术奏效,发球具有威胁性且板板发力。

在比赛尾局段,伊藤美诚在接抢段、相持段处于劣势,其防守能力较差的弱点暴露出来,反手成为主要失分点。

作为高水平运动员,在比赛占上风的局面下连丢8分,可见伊藤美诚战术调整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一般。

从伊藤美诚的比赛来看,其主要依靠发抢段及接抢段制造优势并得分,一旦进入相持段,稳定性变差,无谓失误变多。

其在比赛中主要依靠速度和落点制胜,抢攻果断且十分凶狠,但状态起伏较大。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在发抢段,伊藤美诚发球变化
较多、质量较高,容易使对方吃发球;以近台短球和全台底线长球为主,发球后衔接第3板为正手冲打和反手弹击,
其中反手弹是主要得分手段,但稳定性差。

3.1.2 在接抢段,伊藤美诚反手处理
底线球较差,以压对手反手位为主,配合正手大角度回球。

接发球变化多,其“反手侧剌”十分突出,回球带有较强的下旋和侧旋,接球时容易从被动方转为主动方,利于己方直接得分或进行正反手抢攻,充满威胁性的接抢手段能给对手造成较大压力。

3.1.3 在相持段,伊藤美诚以近台击
球为主,较少撤台。

整体相持对抗能力弱,尤其防守能力较差。

在相持防守阶段表现出较明显的缺点,虽然其进攻手段威胁大,但其攻防转换能力差,相持段过于依赖反手,易出现使用率高、得分率低的现象。

3.1.4 伊藤美诚的失分点主要集中在
接抢段和相持段,尤其是接抢段第2板处理球不够细腻,导致第4板被动防守,加上颗粒胶皮的特性,回球质量变低或易直接失分。

3.1.5 伊藤美诚心理素质一般,对局
中失分容易引起较大情绪波动,是影响其整体竞技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较而言,我国选手孙颖莎在第2局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稳扎稳打,连追8分逆风翻盘,心理素质较强。

3.2 建 议
3.2.1 由于伊藤美诚身材矮小,中远
台技术衔接较慢,击球力量较小,因此与伊藤美诚对局时,相持阶段建议增加回球角度,扩大其跑动范围,调动其重心变化,进而降低回球质量。

3.2.2 由于伊藤美诚单板质量较高,
在与其对阵时一旦进入防守,其将会不
断增加击球速度和力量,将很难扭转局势。

不管是在接抢段还是发抢段,与伊藤美诚对阵时,在保证不失误的前提下应主动增加抢攻意识,
3.2.3 与伊藤美诚对阵时,发抢段应提
高发球质量,注意落点和旋转的变化,主动创造机会。

在对局回球时应以旋转克制伊藤美诚的弹、拍等技术,以高质
量和多摩擦的弧圈球遏制其撞击性为主的强力进攻。

3.2.4 由于生胶较特殊,加上伊藤美
诚加力弹击,其回球下沉效果明显,因此与其对阵回球时应加足摩擦,以避免回球下网失误。

3.2.5 伊藤美诚的发球十分奏效,具
有隐蔽性、多变化、多创新的特点。

其发球前的准备姿势有所创新,发球时动作多样复杂,容易使对手产生击球时的心理压力,因此在对局时运动员应保持警惕,判断清楚来球旋转,避免产生较高的回球,尤其要注意回球的落点,避免其打出较高质量的第3板。

参考文献:
[1]王红震,陈婷婷,成波锦. 基于卡方检验的伊藤美诚技战术分析[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1):83-88.
[2]任元师,任杰. 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伊藤美诚技战术运用分析[J ]. 中国体育教练员,2020,28(2):38-41.[3]周世杰,罗棽月,刘超,陈振江. 3名日本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运动员的技战术分析[J ].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9,31(4):345-352.
[4]肖丹丹,周星栋,刘恒,秦志戬,于洋. 乒乓球技战术双三段统计法的构建与应用[J ]. 中国体育科技,2018,54(5):112-116.
[5]尹华跟,柴亚萍,张葆欣,等. 对日本乒坛新秀伊藤美诚主要技术指标统计分析与研究[J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1):89-94.
伊藤美诚
对手
正手位
反手位
中路位
图1 伊藤美诚击球路线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