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沪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利用已有的分类知识,正确的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的分类及统计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色积木块、统计表格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动手感知(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望)(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
四、巩固练习
(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也搭了一个建筑物,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来统计一下,老师搭的这个房子里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用竖杠“∣”计数,填在表格里,独立完成。
五、规范书写(提高审美情趣)
师:有些小朋友写得数字又快又漂亮,真是太棒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写“3、4”写得好,写得漂亮,和书上的小花比比美,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在玩积木。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搭积木,好吗?(出示课题)
师:你们会用积木来搭哪些建筑物呢?
生:会搭很多东西。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动手搭建各种建筑物,然后再告诉我你们是怎样搭的,好吗?
二、合作交流(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分组随意搭建积木)
师:你们都搭了什么?
生:房子、亭子、花园……
师:你们是如何搭建的呢?
师:教室里的物品可真多啊!我们一起来给他们分分类整理一下吧
提问:可以怎么分呢?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师小结: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随便乱放。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探究学习
1、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图上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
按一种标准(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说明分类的依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分一分练习册
板书设计
分一分
颜色
按大小分
性别
状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室场景图片
二、数的各种表达方式
1.投影出示3个米老鼠以及它的记数方法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3个红圆点,数字3,都能表示米老鼠有3个。
2.师:根据这个表格的形式,请你把其它的空格填完整。
学生小组交流
师:哪副图你有困难请告诉老师。
3.认识3~5,我们来比一比第8页上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师当场巡视面批)
三、指导写数
(请学生按颜色统计)
师:我们在搭积木的时候,还用到了很多形状的积木,观察你们搭的建筑物都用到了那些形状的积木了呢?小组讨论。(请学生按形状统计)
生互相交流。(形状的具体名字不作要求,但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可用语言来描述。)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把刚刚统计的结果用竖杠“∣”的方法来计数,把它填在表格里好吗?
(学生可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3)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4)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只鸭子2、2、2;耳朵耳朵3、3、3;
像面小旗4、4、4;秤钩秤钩5、5、5。
(5)小结
师:不管有几件物品,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
1.认识“田”字格
师:在写数字时,要写在“田”字格的右半部分。
2.数字1,要稍斜一点,笔道要直。
师:1象什么?
生:1象小棒,有点斜。(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说)
师:那么2又象什么呢?
生:2象鸭子。(师补充,脖子长,全班跟读)
老师示范书写
让学生书空,做书上的练习。
四、巩固练习
1.圈一圈,连一连,老师面批。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
数一数(2)
教学总时数
11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集合与数的对应关系。
2.能用“小圆片、数字”来表达各个数。
3.指导学生会正确书写“1、2”。
教学重点
数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指导正确书写“1、2”。
教学准备
田字格、双色片、投影、学具(数字卡片1—10、汉字卡片一—十)
2、能“指着数”物体的个数,“听着数”听到的声音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方式记录数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回家找家里能敲打的物体,和父母互相听着数。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数一数,连一连
1、观察,书有几本?铅笔有几支?
2、你是怎样数的?
3、数好后怎样和上面的数字连起来?
生:数出来是几,先把这些相同的铅笔圈在一起,再和数字连起来。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练习册
1、2书写各三行
板书设计
数一数(2)
1、2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小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许多的东西,有些什么呢?
生:略
师:老师想知道香蕉有几个?你能从卡片中找出数吗?
生(有的举数字3、有的举汉字三、有的双手同时举出。)
4、学生完成下面六张图的数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的结果。
三、听着数
(一)引入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我来击掌,请你说出你听到了几次掌声。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再来一次。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学习听着数。
板书:听着数。
(二)游戏
1、击鼓:教师击鼓讲台,学生记录,学生汇报
(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3、说说家庭的物品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的物品(举例),那么你家庭有些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二、探究新知
(一)1~5的认识
1、认识“1”
(1)说说教室里的“1”
师:现在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
(2)用代替物学具表示“1”
师:教室里有一块羽毛球拍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小圆片……表示)。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
一起来认识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小圆片。
4、学生自主完成其他物品的数一数,连一连。
反馈交流。师板书1~10的数字。
二、指着数
1、观察铅笔图,我们可以怎样数?
师示范指着一个一个数。学生模仿。
2、书本指着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依次指着数,不容易漏数。
3、防止漏数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数过的物体上做记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分一分
教学总时数
11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态等将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计数。
2、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5、学生用这种方法重新摆学具。
6、讨论:你喜欢的物品的个数还可以怎样表示?
7、小组交流:数字“6、7、8、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8、讨论:6、7、8、9、10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个哨子6、6、6;
像把镰刀7、7、7;
像个葫芦8、8、8;
6字倒写9,9,9;
1加0,10、10、10。
4、交流总结
一、1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说一说
教学总时数
11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学具或数字表示。
2、逐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
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实物数数与数字符号表示数的关系的模型。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4、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
(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5、拓展延伸:
两副图怎么是一样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得出: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生:我是一块一块搭的。
生:我是把一块长方的积木先放在最底下,上面放两块圆的积木……
生:我是先把两块长的方的积木放在底下,然后放两小块三角形的积木……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三、尝试探究(根据学生们搭建的建筑物进行初步探究)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在搭建这些建筑物的时候,用到了那些颜色的积木?小组讨论。
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学生跟着说。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表述,并尽可能完整回答:按颜色分,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2、右边的球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
3、集体说图2。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教学重点
学习数数、读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
教室里挂些不同数量的物品,图片;学具(小棒,双色片,小圆片等)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数家里的物品的个数,看谁数得多?
板书设计
说一说
一 二 三 四 五
1 2 3 4 5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6、归纳总结:分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三、拓展巩固:
1、一图多分
2、独立完成练习册P2
四、课堂小结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
数一数(1)
教学总时数
11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师:哦!这些都表示3。大家做的很好!(同理把其他的物品说出数量)
小练习
师: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8、9页,看看书上第1题,你看懂些什么?说说看!
生:我看到2本书用圈圈起来了,然后连到了数字2上。
师:找一找其他相同的东西,然后把它们圈起来。数一数它们的个数,然后与下面的数字连起来。
全班操练,教师巡视,分别纠错,然后核对。
(5)同桌讨论:“1”像什么?
教学:像根小棒1、1、1。
(6)小结
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2、2~5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其他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学具怎样表示?用数字又怎样表示?
六 七 八 九 十
6 7 8 9 10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长智慧。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教室”(出示主题图)。
2、说说教室里的物品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2、敲铅笔:(小组代表敲)其余学生记录
3、拍桌子:一生拍,其余记录,学生板书,核对
4、敲门:一个学生敲,汇报,讨论
讨论:到底是5下还是3下?为什么?
5、拍手:一生拍手,其余学生汇报,全班核对
(三)生生互动,做练习
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自己相互练习“听着数”。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用记号计数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来指着数,听着数。
(二)6~10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动物园”情景图中的信息。(天空中有6只小鸟,河里有7只小鸭,山上有8只小猴,两边有9棵大树,草地上有10个小朋友在跳绳)
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用学具表示它的数量。
3、小组交流。
4、以8只小猴为例,讨论:如何摆学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它的数量?
小结:要充分运用“5”的作用。
(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或一根小棒)还可以表示什么?
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
师:一个讲桌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2.填表,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总结:这节课你又学到些什么本领呢?。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
数一数(3)
教学总时数
11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会描述、搭建各种建筑模型,培养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掌握计数与表达
3、指导学生会正确的书写“3、4”。
利用已有的分类知识,正确的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正确的分类及统计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色积木块、统计表格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动手感知(激发兴趣,引起求知欲望)(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呀?
四、巩固练习
(投影出示)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也搭了一个建筑物,请小朋友们帮老师来统计一下,老师搭的这个房子里有哪些颜色?哪些形状?用竖杠“∣”计数,填在表格里,独立完成。
五、规范书写(提高审美情趣)
师:有些小朋友写得数字又快又漂亮,真是太棒了!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写“3、4”写得好,写得漂亮,和书上的小花比比美,大家准备好了吗?
生:在玩积木。
师:今天我们也来玩搭积木,好吗?(出示课题)
师:你们会用积木来搭哪些建筑物呢?
生:会搭很多东西。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来动手搭建各种建筑物,然后再告诉我你们是怎样搭的,好吗?
二、合作交流(学会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分组随意搭建积木)
师:你们都搭了什么?
生:房子、亭子、花园……
师:你们是如何搭建的呢?
师:教室里的物品可真多啊!我们一起来给他们分分类整理一下吧
提问:可以怎么分呢?
同桌讨论,指名回答
师小结: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物品放在一起就是分类,我们要把自己的物品分类摆放,不能随便乱放。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的物品要分类整理,不随便乱放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探究学习
1、观察图1
左边的菊花图,理解图意后问:图上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怎样?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
按一种标准(颜色、大小、形状等)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能说明分类的依据。
教学准备
课件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分一分练习册
板书设计
分一分
颜色
按大小分
性别
状态…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情境引入:
出示教室场景图片
二、数的各种表达方式
1.投影出示3个米老鼠以及它的记数方法
师:你看懂了什么?
生:3个红圆点,数字3,都能表示米老鼠有3个。
2.师:根据这个表格的形式,请你把其它的空格填完整。
学生小组交流
师:哪副图你有困难请告诉老师。
3.认识3~5,我们来比一比第8页上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师当场巡视面批)
三、指导写数
(请学生按颜色统计)
师:我们在搭积木的时候,还用到了很多形状的积木,观察你们搭的建筑物都用到了那些形状的积木了呢?小组讨论。(请学生按形状统计)
生互相交流。(形状的具体名字不作要求,但师生交流、学生交流可用语言来描述。)
师:小朋友们说的真好,那你们能不能把刚刚统计的结果用竖杠“∣”的方法来计数,把它填在表格里好吗?
(学生可动手操作)小组交流。
(3)讨论:数字“2”可以代表什么?数字“3”可以代表什么?……
(4)讨论:2、3、4、5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只鸭子2、2、2;耳朵耳朵3、3、3;
像面小旗4、4、4;秤钩秤钩5、5、5。
(5)小结
师:不管有几件物品,我们都可以用几个学具表示,还可以用中国数词或阿拉伯数字“几”来表示。
1.认识“田”字格
师:在写数字时,要写在“田”字格的右半部分。
2.数字1,要稍斜一点,笔道要直。
师:1象什么?
生:1象小棒,有点斜。(让全班学生跟着一起说)
师:那么2又象什么呢?
生:2象鸭子。(师补充,脖子长,全班跟读)
老师示范书写
让学生书空,做书上的练习。
四、巩固练习
1.圈一圈,连一连,老师面批。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
数一数(2)
教学总时数
11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页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集合与数的对应关系。
2.能用“小圆片、数字”来表达各个数。
3.指导学生会正确书写“1、2”。
教学重点
数字的书写。
教学难点
指导正确书写“1、2”。
教学准备
田字格、双色片、投影、学具(数字卡片1—10、汉字卡片一—十)
2、能“指着数”物体的个数,“听着数”听到的声音的次数,并记录下来。
能力目标: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方式记录数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回家找家里能敲打的物体,和父母互相听着数。练习册
板书设计
数一数(一)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数一数,连一连
1、观察,书有几本?铅笔有几支?
2、你是怎样数的?
3、数好后怎样和上面的数字连起来?
生:数出来是几,先把这些相同的铅笔圈在一起,再和数字连起来。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练习册
1、2书写各三行
板书设计
数一数(2)
1、2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小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黑板上有许多的东西,有些什么呢?
生:略
师:老师想知道香蕉有几个?你能从卡片中找出数吗?
生(有的举数字3、有的举汉字三、有的双手同时举出。)
4、学生完成下面六张图的数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数的结果。
三、听着数
(一)引入
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敏。
我来击掌,请你说出你听到了几次掌声。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再来一次。
教师击掌,学生回答。
师:小朋友们都听的很仔细,接下来我们学习听着数。
板书:听着数。
(二)游戏
1、击鼓:教师击鼓讲台,学生记录,学生汇报
(学生在表述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并及时加以纠正。)
3、说说家庭的物品
师: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的物品(举例),那么你家庭有些什么呢?谁愿意向大家介绍?
二、探究新知
(一)1~5的认识
1、认识“1”
(1)说说教室里的“1”
师:现在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里那些物品只有一件?
(2)用代替物学具表示“1”
师:教室里有一块羽毛球拍可以怎样表示出来?(可以用一片双色片、一根小棒、一个小圆片……表示)。那么,现在老师手中的一盒粉笔又可以怎样表示?
一起来认识阿拉伯数字,中国数、词,小圆片。
4、学生自主完成其他物品的数一数,连一连。
反馈交流。师板书1~10的数字。
二、指着数
1、观察铅笔图,我们可以怎样数?
师示范指着一个一个数。学生模仿。
2、书本指着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依次指着数,不容易漏数。
3、防止漏数你还有什么好办法?
数过的物体上做记号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分一分
教学总时数
11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态等将熟悉的物体进行分类并计数。
2、初步体会到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从而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意识。
5、学生用这种方法重新摆学具。
6、讨论:你喜欢的物品的个数还可以怎样表示?
7、小组交流:数字“6、7、8、9、10”分别可以代表什么?
8、讨论:6、7、8、9、10分别像什么?
教学:像个哨子6、6、6;
像把镰刀7、7、7;
像个葫芦8、8、8;
6字倒写9,9,9;
1加0,10、10、10。
4、交流总结
一、10以内的数教学设计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说一说
教学总时数
11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会根据实物或实物图正确数出1~10物体的个数,并会用学具或数字表示。
2、逐步养成对个数进行正确规范的口头表达。
能力目标:
初步建立实物数数与数字符号表示数的关系的模型。
情感目标:
能在愉悦的数数活动中,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按大小分:3本大的练习本,5本小的练习本。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同学的发言,可大胆举手发表不同的意见)
4、任选图3中的一幅图和同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按状态分:3只关上的铅笔盒,2只打开的铅笔盒;
按颜色分:1只黄色书包,4只红色书包
(引导学生在同桌交流时要互相尊重,声音要轻。)
5、拓展延伸:
两副图怎么是一样的?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先试做后汇报,得出:同一幅图,分的标准不同,分的结果也不同。
生:我是一块一块搭的。
生:我是把一块长方的积木先放在最底下,上面放两块圆的积木……
生:我是先把两块长的方的积木放在底下,然后放两小块三角形的积木……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三、尝试探究(根据学生们搭建的建筑物进行初步探究)
师: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你们在搭建这些建筑物的时候,用到了那些颜色的积木?小组讨论。
教师先示范说,然后学生跟着说。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老师的表述,并尽可能完整回答:按颜色分,分为4盆橘红色的花和2盆黄色的花。)
2、右边的球图,请学生观察后思考:按什么分?分的结果怎样?
(强调先观察,找出分类的标准后再分一分:按功能分,4只篮球,4只足球。)
3、集体说图2。
按性别分:4个男生,3个女生;
教学重点
学习数数、读数。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场景,能较完整地对个数进行口头表达。
教学准备
教室里挂些不同数量的物品,图片;学具(小棒,双色片,小圆片等)
教法学法
问答,讨论,探究
资源选择
教材,教参,网络
作业或活动设计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数家里的物品的个数,看谁数得多?
板书设计
说一说
一 二 三 四 五
1 2 3 4 5
(前后左右四人小组讨论时,每位组员的发言要有序,允许有不同意见。)
6、归纳总结:分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三、拓展巩固:
1、一图多分
2、独立完成练习册P2
四、课堂小结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
数一数(1)
教学总时数
11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7页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通过圈一圈、数一数,连一连,初步认识10以内的数,初步感知对应的思想。
师:哦!这些都表示3。大家做的很好!(同理把其他的物品说出数量)
小练习
师:请大家把书打开,翻到第8、9页,看看书上第1题,你看懂些什么?说说看!
生:我看到2本书用圈圈起来了,然后连到了数字2上。
师:找一找其他相同的东西,然后把它们圈起来。数一数它们的个数,然后与下面的数字连起来。
全班操练,教师巡视,分别纠错,然后核对。
(5)同桌讨论:“1”像什么?
教学:像根小棒1、1、1。
(6)小结
师:表示一件物品的方法有好几种,(举例),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示。
2、2~5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桌上、讲台上以及教室里其他物体的个数。
(2)想一想:可以怎样来表示这些物体的个数?用学具怎样表示?用数字又怎样表示?
六 七 八 九 十
6 7 8 9 10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1、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已经是一年级的学生了,从今天起,我将和你们一起在这个教室里学本领,长智慧。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们的教室”(出示主题图)。
2、说说教室里的物品
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品,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
2、敲铅笔:(小组代表敲)其余学生记录
3、拍桌子:一生拍,其余记录,学生板书,核对
4、敲门:一个学生敲,汇报,讨论
讨论:到底是5下还是3下?为什么?
5、拍手:一生拍手,其余学生汇报,全班核对
(三)生生互动,做练习
以小组形式或者同桌之间自己相互练习“听着数”。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不仅进一步掌握了用记号计数的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来指着数,听着数。
(二)6~10的认识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动物园”情景图中的信息。(天空中有6只小鸟,河里有7只小鸭,山上有8只小猴,两边有9棵大树,草地上有10个小朋友在跳绳)
2、每个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物品,用学具表示它的数量。
3、小组交流。
4、以8只小猴为例,讨论:如何摆学具让别人一看就知道它的数量?
小结:要充分运用“5”的作用。
(3)请学生说说一片双色片(或一根小棒)还可以表示什么?
师:凡是只有一件物品的,我们都可以用一片双色片来表示,也可以用(根据学生的实际举例)表示。
(4)用抽象的符号表示“1”
师:一个讲桌除了用刚才我们讨论的用学具或图形表示以外,还可以怎样表示?
(学生能讲的就让学生讲,学生讲不出的教师告诉学生:可以用中国数词“一”来表示,还可以用阿拉伯数字“1”来表示(板书)。)
2.填表,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
总结:这节课你又学到些什么本领呢?。
教学
反思
课 题
第一章10以内的数
数一数(3)
教学总时数
11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1页
教学目标
1、会描述、搭建各种建筑模型,培养动手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相互的合作交流中掌握计数与表达
3、指导学生会正确的书写“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