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学》实验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学》实验大纲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实验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 108 实验学时 18 实验学分 0.5
开出时间:一年级上学期
适用专业: 03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数: 1-2 个 4-8 学时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内容是自然地理学课程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的延伸和补充。
主要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主动地获得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自然地理学实验》课程作为高等院校地学专业本科的重要专业基础技能课之一,应该充分体现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必须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常见矿物和岩石的特征和鉴别的常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地质图、地貌图的阅读、分析及应用方法。
(选学)
3、使学生掌握各种天气现象及其观测方法。
4、使学生掌握土壤主要理化性质的测定方法。
5、使学生了解植物标本的分类检索。
三、实验方式及要求
自然地理学的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 主要在实验室内利用已有仪器设备进行分组实验,每个实验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及观察。
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把实验内容分成三类 , 第一类为验证性实验, 主要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 第二类为综合性实验, 主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第三类为研究性(或探索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做毕业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限于目前课时较少,主要安排前两类实验。
自然地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及要求: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在实验室完成相关实验项目,最终完成创新性、综合性实验及实验案例设计。
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实验方法和技能,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的使用原理和方法。
四、考核方法
采取综合考查方式。
根据实验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的水平、实操的表现、考勤、实验报告和观测值班记录等情况评分,与课程平时成绩记分标准一致,并记入该课程平时成绩,占总分30%;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案例或设计成绩占70%。
五、主要仪器设备
本实验课程主要实验项目以及需要的仪器设备列表如下:
六、配套教材或指导书
配套教材按“编者. 书名. 出版社,出版时间”排列
1、杨士弘主编,《自然地理学实验与实习指导》,科学出版社,2001。
2、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南京大学多媒体科教制作中心,《地球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0版)。
七、实验项目设置表
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简介
项目一:植物标本的观测与分类
1、指导思想
把植物形态观察、植物分类、植物检索表制作和植物标本的认识综合在一起,结合植物与环境关系方面的知识,利用长期积累的植物标本,深化学生对植物与环境之关系的认识,为野外实习奠定基础。
2、实验目的及要求
主要目的是加强学生对植物形态特征、植物分类以及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植物形态观察的内容、植物分类的依据、植物检索表和植物标本制作的原理与方法。
3、涉及的内容或知识点
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
●植物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特征;
●植物的分类依据;
●植物检索表的作用与制作方法;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4、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实验材料与工具主要是植物标本和植物检索表,首先引导学生详细观察植物标本的形态特征(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并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查找植物检索表,确定标本植物在植物分类体系中的位置。
项目二:自然地理综合体判别与分析
1、指导思想
在自然地理系统的综合性、整体性和分级嵌套性的思想指导下,通过野外考察、观测、室内实验和分析,确定某限区中各相的特点,深化对自然地理系统的认识。
2、实验目的及要求
学会观测、分析、划分自然地理综合体基本单位的方法,掌握对自然地理环境综合考察分析的技能,了解自然地理综合体最小单位(相)的自然地理要素在限区中的变化规律,为编绘土地类型图奠定基础。
3、涉及的内容或知识点
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
●在限区和相中,各个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某一限区中,相的划分依据和方法;
●自然地理综合体的观测和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异的基本原因。
4、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该实验教学拟采用野外考察和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大致分五步完成:
●调查地段选择:在大学城内或附近选择一块调查地段;
●室内准备与方案预定:搜集调查地段的资料,确定底图,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
调查地段的地理要素分异特点,确定限区和相的初始方案;
●野外调查和观测:根据初始方案,对调查地段进行综合考察和观测,做好调查记录,
填写调查表格;
●室内整理与分析: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根据这些资料对限区和相初始方案进行修
正,分析相的各个自然地理要素在限区中的变化规律和原因以及地理要素之间的联
系;
●实习报告的编写:编制限区类型图,撰写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