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一中2016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60分)
“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局部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N地的最低海拔可能为 ( )
A.420米 B.400米 C.368米 D.360米
2.图示各村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
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公路,M至④间起伏最大 B.M乡地处R、S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C.②村比③村服务范围小,服务等级高 D.①村位于R河流的源头,水运便利
4.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下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
B.
C.
D.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近年来,出国旅游已成为新时尚。
李先生出国旅游
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
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5~6题。
5.李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
该岛的经度为()
A.40°E B.40°W C.150°E D.150°W
6.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A.东三区
B.西三区
C.东十区
D.西十区
读北半球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7~9题。
7.该地的纬度是()
A.10°N B.13°26′N C.23°26′N D.13°26′S
8.N~M期间()
A.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正向北移动 B.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D.地球自转线速度逐渐变快
9.M日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我国各地日出东北方向,日落西北方向
C.我国华北地区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10.如下图所示,甲同学在教学楼前打扫卫生,将清扫的纸屑在P处点火焚烧,他发现燃烧的灰烬升腾后,
不一会儿又回到了火堆。
乙同学在Q处点燃纸堆,灰烬飘走后,并没有回到火堆。
下列关于材料的探究,说法错误的是()
A.P处形成的热力环流比Q处明显 B.Q处有较明显的“狭管效应”
C.P处这种现象夏季更明显 D.P处空气对流运动比Q处明显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
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0°~10°盛行上升气流,湿润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
C.20°~30°盛行西南风,干燥
D.30°~40°盛行下沉气流,湿润
12.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下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 ( )
下图中P地常年受西风影响,Q地季节性受西风影响,P、Q两地西侧均为海洋。
读图,回答13~14题。
13. P地近地面的风向和常见的天气状况是()
A.西南风气温日较差小
B.西北风气温年较差大
C.东南风降水季节差异明显
D.东北风天气晴朗
14. Q地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对雨水的拦蓄和利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的“母亲水窖”工程,现已取得较好效果。
据此回答15~16题。
15.直接影响雨水的拦蓄和利用的水循环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 C.地表径流 D.降水
16.在我国西北地区实施“母亲水窖”工程,可缓解的水资源问题是()
A.时间分配不均 B.空间分布不均
C.地区利用不平衡 D.产业利用不平衡
右图为世界某岛屿图,该岛面积仅有750平方千米,
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岛屿
A.主导风向是东南风
B.位于南美洲的东部
C.位于墨西哥湾西部
D.东西两侧水系较对称
18.该岛类似马达加斯加岛,东西两侧均有洋流经过,则
A.两侧均为暖流 B.两侧均为寒流
C .东侧为暖流,西侧为寒流
D .东侧为寒流,西侧为暖流
图3示意我国陕西、青海、新疆三省区日照时数
一年中逐月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①、②、③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A .①—陕西
B .②—青海
C .③—新疆
D .①—青海
20.影响①省(区)日照时数逐月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海拔高度
C .天气状况
D .昼夜长短
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
现象。
左图为洞庭湖某时刻测得的湖陆风垂直结构示意图,据图完成21-22
题。
21.据图文材料可知,此时
A .①处为湖风、风向西北
B .②处盛行上升气流
C .③处风力小于①
处 D .④处多晴朗天气
22.关于城市与湖陆风相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湖陆风使城市昼夜温差减少
B .围湖造陆使湖陆风增强
C .城市地面硬化使湖陆风减弱
D .湖陆风使城市湿度下降
图为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完成23-24题。
23.该系统的广泛使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A .加剧城市内涝 B .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C .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
D .绿地土壤盐渍化加重
24.在下列城市中该系统最容易推广的是 A .乌鲁大齐 B .昆明 C .北京 D .重庆 猛犸象和披毛犀均是适应于寒冷气候环境的大型古脊椎动物(现已灭绝)。
古生物学者在右图的台湾海峡发现了生活在两万年前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
读图完成25-26题。
25.最有可能造成猛犸象、披毛犀等大型古脊椎动物灭绝的
原因是 A .山火喷发 B .气候变暖 C .森林火灾 D .气候变冷
26.两万年前,猛犸象、披毛犀等动物在右图示虚线区域生
存的原因最可能是 A .气候处于寒冷期,该区域为陆地,多湖泊 B .气候处于寒冷期,该区域为海洋,多食物
C .气候处于温暖期,该区域为陆地,多湖泊
D .气候处于温暖期,该区域为海洋,多食物
图为我国某区域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回答27-28题。
27.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沉积
C .流水沉积
D .风力侵蚀
28.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说法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2523
A.风沙掩埋背风坡 B.水灾高地
C.水灾远离河流 D.风沙掩埋迎风坡
河西走廊是我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华北地区沙尘暴的重要源头。
目前该走廊北部的沙漠有加速向南入侵趋势。
图为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
读图完成29-30题。
29.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与其关联最小的是
A.地形 B.植被
C.亚洲高压 D.海陆位置
30.据图判断,该地区北部沙漠沙丘的主要类型是
①横沙丘②纵沙丘③抛物型沙丘
A.①②B.①③C.②③ D.①②③
广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高三地理答题卷
二、综合题(两道,共40分)
31.(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拉开波湖(图13),南美洲第一大湖,平均水深达20多米,渔业、石油资源丰富,素有“聚宝盆”的美誉。
湖区北部气候干燥、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除此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
材料二为开采石油,湖底遍布石油管线,50多年前人们
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澈,以便大吨位的
货轮和油轮驶入湖区装载石油及产品。
20世纪90年代中国
石油与委内瑞拉政府合作,开始在马拉开波湖投资开采石油。
(1)比较马拉开波湖南、北部盐度差异并说明原因。
(6分)
(2)简要分析马拉开波湖湖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6分)
(3)试分析委内瑞拉吸引我国石化企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6分)
(4)近半个世纪来,马拉开波湖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简析原因。
(6分)32.(16分)读下列相关图表,回答问题。
图13
(1)具体说明图中内蒙古与陕西、山西交界区域的地理意义(4分)
(2)试分析渭河平原春旱产生的原因。
(8分)
历史上关于泾渭分明的记载大致分为“泾清渭浊”和“清渭浊泾”两种观点。
现在我们具体观看到的现象是“冬季泾清渭浊,夏季泾浊渭清”。
(2)据图和所学知识解析该现象的自然原因。
(4分)
广丰一中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参考答案
31.。
(1)盐度:南部低于北部。
(2分)原因:南部降水多,(1分)河流众多,流量大,稀释强(1分);北部降水少注入河流少(1分)且与外海相联,海水倒灌(1分)
(2)湖大水深,鱼类生存空间大;(2分)河川注入,带来丰富营养物质;(2分)
纬度低,光热足,浮游生物丰富;(2分)湖区与外海相通,导致咸、淡鱼种类多(2分)
任答3点得6分
(3)邻近马拉开波湖,石油资源丰富(2分);开采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2分);海湖相通,交通
便利;(2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2分)政策支持(2分)等。
任答3点得6分
(4)北部与海相通,湖区盐度升高;(2分)开采石油,湖区沼泽湿地破坏(2分)且石油渗漏、泄漏导
致湖水污染(2分);沿岸工农业排放大量污水(2分)任答3点得6分
32.(1)省界线;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我国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半湿润半干旱分界线(每
点2点得4分)
(2)雨季末到,降水少(2分);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2分);多大风天气2分;农作物返青,生
长需水量大(2分)
(3)夏季暴雨,泾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非常大;渭河的大部分支流均发源于秦岭,夏季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相对弱;渭河中下游流淌在冲积平原区,地势平坦,水流平稳;因此夏季泾浊渭清。
(2分)冬季时:泾河流域内降水少且地面大量冻结,水土流失少;渭河干游位于较低纬度,冬季冻结范围相对小,枯水期仍有一定的侵蚀,河水含沙量相对较大,因此冬季可能泾清渭浊。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