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情商教育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工作计划
一、情商教育的实施原则
教育孩子的首要目标是什么?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
“人,如果只有智商是不够的,智商加上情商才是真正的教育”,没有情商的教育,只完成了一半,可见情商教育对人生的发展,有决定性的影响。
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原则是:
1、重视情商教育,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视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2、整合校內外之资源,营造和谐、关怀的环境,加强情境布置,通过环境塑造人格,通过人文关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小学阶段情商教育的核心价值包括:接纳、控制、感恩、诚实、诚信、坚持和信心等适应现代社会与个体发展要求的人生品格。
4、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从生活实际的行动中进行体验。
5、重视参与、体验、讨论和自省,以协助学生了解情商的内涵,建立良好的态度。
6、情商教育是一个在和谐友爱的关系中传承的过程,情商教育人人有责,包括校内所有教职员工、家长,塑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7、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历程,贯穿于所有课程,品格教育是全面性的。
8、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长期性的活动,是随时的机会教育,是终身教育,任何时间均可进行,
9、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赖于评鉴制度的评估与回馈。
二、“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项目启动
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全面工程,全校工程,全家工程,它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教育,需要全员动员,从校长到教师,从管理到后勤,从家长到学校,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起来,塑造品格文化。
全员参与,明确教育的意义、内涵和重要性,建立一套适合学校特色的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
“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项目的启动,能够建
构新世纪教育的内涵,培养孩子拥有成功的优秀品格,协助学生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成为一个对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负责任的人,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铸造“情商教育”特色品牌,奠定坚实的根基。
三、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育模式
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教导,它是一个在和谐关爱的关系中传承养成的过程:爱心点燃爱心,生命影响生命,习惯养成习惯,品格传递品格。
情商和行为习惯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长期模仿、观察、内化的结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历程,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功需要父母和老师做好两件事情:第一要成为学生的榜样;第二要和孩子建立起一个爱的关系。
爱的关系是桥梁,如果没有关系,即使父母和老师有很好的品格,也无法顺利地传递给孩子。
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中扮演着关键角色,缺一不可。
营造美好品格环境,必须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否得以有效地推进和实施,首先要全员参与,达成共识,共同建造美好的环境,让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四、全体教职员工参与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的培训
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长久的教育,教师员工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和工作方式、方法、策略的提高是成功的关键。
很多教师知道情商教育很重要,但是却不知如何进行,因此,对教师员工进行有目的、有步骤、有效果的培训尤为重要。
对教师员工的培训应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使教师充分认识到把自己的职业不仅定位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而要定位于对学生终身发展发生积极的导向职责,因而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在学校的员工都有责任在自己的岗位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师员工应该首先是学校提倡和发扬的优秀品格的践行者,使自己成为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中积极的角色榜样,成为学生学习优秀品格、践行优秀品格的行为引领者和被效仿的表率。
五、开设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堂
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是多元的,虽然教
师有许多原则可依循,不过这些原则仍属抽象性质,教师仍需要相关的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程来落实。
学校的《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校本课程经过多为领导和一线教师的研究及实践,形成了一套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服务体系,是落实情商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媒介。
选拔部分教师参加专业品格教师培训,掌握品格教育内涵,以根基儿童品格教材为媒介,进行52个核心品格教育。
每月一个品格,通过对学生课上品格教导、品格游戏、品格歌曲、品格社区活动日,提供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品格的内涵,鼓励学生为自己设定合理、优质的目标,同时尽力去完成,让抽象的概念,变成日常中、实际接触的事件,促进学生优秀品格的发展。
1)重视学生经验及回应,希望学生能借由教材中的情节来省思自己的想法,进而能培养同理心的能力。
2)重视良好行为档案建立,让学生在品格课堂中面对问题情境练习表现正确的行为,让学生体会品格人物的内在感受,树立良好行为档案。
3)品格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法,偏重讨论、体验与分享,进一步指导学生了解规则背后的涵义和价值,让
学生真的明了,而不是单纯讲述。
4)依循品格教育的实施原则进行,病予以检视。
4、开展多元化的品格活动
开展品格教研组、品格教师、品格少年的评比,开展品格电影的观看、品格论坛、品格课堂,开展静思语、品格歌曲、行为准则、生活基本规范指导、品格树、品格班会、品格戏剧、行动诺言等活动,通过品格教育课,品格中队会,品格班会,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融合品格教育的内容。
此外与社区及社会的各方面联系,加强学生品格教育的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在社区进行力所能及的服务实践,可以增进学生的认知,理解社会问题,较充分的加入社区之中,发展公民品格、责任意识及其它积极的品格。